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31节

说着,他又扯着喉咙喊道:“太子殿下!好样的!”

兵士侧过脸,询问道:“太子殿下,是否要停车回应一下?”

李安之在车厢内摇了摇头,说道:“直接去皇城吧,我有些担忧母后的身体。”

兵士也不犹豫,当即甩了甩缰绳,直奔着皇城而去。

李世民一早就得知了李安之将要归来的消息,待马车来至皇城后,更是准了李安之先去立政殿看望长孙皇后的请求。

立政殿内。

长孙皇后正做着刺绣,脸上洋溢着笑容,呢喃道:“马上就是谌儿这孩子大喜的日子了……”

正呢喃着,殿外便有一道身影匆匆走了进来。

“启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求见。”

“乾儿?这孩子突然是来做什么?”长孙皇后微微蹙了蹙眉,抬起秀手挥了挥说道,“让乾儿进来吧。”

乾儿……

李承乾……

宫女眸中闪过一丝悲色,皇后娘娘的病似乎是又严重了,只希望太子殿下能够叫娘娘好转一些。

“母后当真是这么说的?”

李安之在听到宫女的传话后,心头猛地一揪,心情沉重下来,母后的病情似乎越来越严重了。

其实这也并非是长孙皇后心理脆弱,只是仔细想来,长孙皇后这一生似乎就没安宁过,先是嫡长子在战乱中遗失。

又是突厥举兵压至渭水,逼得她亲自登城击鼓助阵。

接下来是被自己的亲儿子举兵围了长安城,要造反逼自己的夫君退位。

最后失而复得的嫡长子又因为救灾,被洪水吞没了。

这一重重的打击,就算是心理再如何强悍的人,也很难绷得住。

李安之抖了抖衣袖,深呼吸了口气,换上一副笑意,大步走进了立政殿。

长孙皇后在见到李安之后,初时一怔,而后便是一脸疑惑道:“谌儿?”

李安之走到长孙皇后面前,轻轻作揖道:“儿臣见过母后。”

长孙皇后轻轻攥住李安之的手中,拉着他坐在一旁的榻上,轻轻埋怨道:“你这孩子还记得母后啊?”

“这些日子跑哪儿快活去了?都不知道进宫陪母后说说话。”

“母后还不容易才寻到你,前阵子母后要出宫见你,结果你父皇还一直拦着……”

长孙皇后絮絮叨叨,完全没有之前那副端庄大气的样子,反而更像是迎着游子归来的娘亲,只想跟孩儿多说些话。

李安之一直安静的听着,直到长孙皇后说累了,才笑着说道:“母后,是儿臣不对,儿臣不该这么久才来拜见母后。”

虽是如此说着,李安之的眸中却闪过一丝悲色,母后的状态似乎并未因为自己归来,而有所好转。

反而更像是把自己困在了某个时间点,迟迟不肯醒来。

长孙皇后听着李安之的话,噗嗤轻笑一声,说道:“母后也不是真个在怪你。”

“对了,马上就是你的大喜日子了,母后给你做了新被褥,你快来看看。”

说着,长孙皇后便拉着李安之来到近前,轻轻将被褥展开,只见大红的被子上用金线绣着一对鸳鸯。

“等你大婚前,母后亲自把这鸳鸯被给你换上。”

长孙皇后脸上露出得意的笑,不停地显摆着自己的成果。

这幅神态落在李安之眼中,却叫他心头猛地一疼,好似被针扎了般,眼眶微微泛红。

记得第一次见到长孙皇后,她便表现出特别热络特别亲热的样子,就喜欢听自己唤她姨娘,会因为自己乱说什么死的活的而责备他,甚至没见几面就张罗着给自己寻个妻子。

朦胧间,李安之似乎看到了在渡酒肆的小船上,孙姨娘轻轻拍着自己责备他乱说话的样子。

他看到了在引香阁不断使着眼色,张罗着给自己寻媳妇的孙姨娘。

他看到了一个人牵着牛车走在长安城,兴高采烈地说这是给自己的赏钱的样子。

他看到了那个在长安城楼上,奋力挥舞着战旗的母后。

他看到了天微亮的长安街道上,手里捧着平安符的母后。

这些身影一点点的重叠着,最终凝聚成眼前宛若孩童般炫耀的脸庞。

“母后,儿臣以后不会再让母后担忧了。”

长孙皇后脸色渐渐柔和下来,她伸出手,轻轻摩挲着李安之的脸庞,满眼的柔和与慈爱。

“傻孩子,哪有娘亲不会担忧自己的孩儿呢?”

“就算是你不远游,就在母后的身边,母后也会担忧你有没有好好吃饭。”

“也会担忧你会不会不高兴。”

“所以谌儿……”

“你不必担心自己做了什么,会不会叫母后担忧。”

“担心自己的孩儿是娘亲要做的事。而谌儿只需要去做你决定好的事,母后会在你身后看着你,支持你。”

第424章 你这小子该学会笨一点

从立政殿出来后,李安之抬起头看着清明的天空。

他不知道长孙皇后的病情是否有所好转,但他可以确定的是,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从立政殿出来后,早已有宦官候在殿外,在见到李安之时,他快步走到近前,躬身道:“太子殿下,陛下正在御书房等您。”

李安之长吁了口气,而后抬了抬手道:“劳烦公公带路了。”

书房内……

李世民正在挥毫写字,在召见李安之进来之后,他只是微微扬了扬下巴,轻声道:“坐。”

李安之也不拘泥,直接坐在书桌对面的椅上,看着李世民继续写字。

过了许久,李世民缓缓将毫笔放下,他写的是狂草,狂草这笔法,只要别人看不懂,那就是好的。

更何况,李安之本就对书法不是很理解,所以更加看不懂父皇写了什么。

但偏偏李世民又哪壶不开提哪壶,手指轻轻点了点宣纸,抬起头询问道:“你可知朕写了什么?”

李安之轻咳一声,而后皱起眉头,仔细端详了一番,若有所思地说道:“嗯,不愧是父皇,这书法写的真个是一个绝字。”

李世民看到李安之这副模样,哪能猜不到这小子就是在胡诌,其实压根就看不懂自己写的什么。

当即也是无奈道:“朕问你的是写了什么,不是让你在这儿拍朕的马屁。”

李安之脸上流露出一丝尴尬,讪笑道:“回父皇,太深奥了,儿臣学疏才浅,看不太懂。”

李世民:“……”

果然跟自己想的一样,这小子还真是看不懂。

如此想着,李世民也不由得低下头去打量着自己刚写的字,难不成真是朕的写法有问题,这不是明明白白写的是谌儿作的那句“人有悲欢离合?”

“罢了,朕也不为难你了。”李世民满腹惆怅地坐了下来,说道:“谌儿,这次你想要什么封赏?”

李安之亲自去扬州救灾,并亲自在前线冲锋陷阵,这些事他都是知道的,更何况因为救灾,李安之差点命丧黄泉。

这等功劳,若是不好好封赏一番,就连李世民自己心里都会觉得愧疚。

所以在见到李安之时,他第一句话不是慰问,也不是称赞,而是直截了当地问李安之想要什么。

你想要什么,朕便给你什么。

而李安之一时间也是懵了,这是什么套路,按说起来父皇不该先乱夸一番,然后再询问自己要什么封赏吗?

这直接跳过夸赞,是不是有些太突然了。

自己可是差点连小命都撂在扬州城了啊。

不行,你必须夸我,还得好好夸我,当然我该拿的封赏,一个子儿也不能少。

如此想着,李安之轻咳一声,缓缓开口道:“父皇,儿臣此去并非为了讨父皇欢心,而是忧心扬州百姓……”

话还没说完,李世民便打断了,他脸色古怪地说道:“你担忧百信的心,朕自然清楚,谌儿你救灾有功,甚至差点遭险,朕心甚慰。”

“也正因此,朕才会如此当即叫你回长安城。”

说实话,经过这次,李世民心里是真的怕了,那个曾经征战沙场都不曾胆怯的李世民,在经过这件事后彻底怕了。

在大病初愈后,得知谌儿还活着的消息后,李世民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太理所当然了。

因为谌儿总能带给自己无尽的惊喜,所以他下意识觉得就没有谌儿解决不了的难题。

但这一次扬州水灾,却让他清楚的认识到,谌儿今年也不过才十七岁,他也有顾不全的事,也有无法解决的难题。

所以在写出召回的圣旨时,李世民就已经决定要把谌儿层层保护起来,就算是谌儿再如何反对,也决不能让他离开长安城,离开自己的保护半步。

李世民缓缓说道:“这次扬州水灾,是朕错了,朕不该让你亲自去扬州救灾。”

“但朕不能在朝堂上说这些。”

朝堂之上,李世民乃是一国之主,是大唐百姓的天子。

首节 上一节 431/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