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大唐:摊牌了,我只想混吃等死 第430节

如今陈老奶奶还在称呼李安之为公子,显然是灵儿姑娘并未将李安之的身份告知于她。

李安之无奈笑了笑,快步走过去,搀扶着陈老奶奶说道:“老人家说得是。”

陈老奶奶紧紧握着李安之的手,神秘兮兮地问道:“公子,你是不是什么大官员的公子啊,不然那刘扒皮怎么会这样放你跟灵儿回来?”

刘扒皮?

刚一听到这称呼,李安之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稍稍错愕后才意识到老太太是在说惊水县县令,哑然失笑道:“嗯,差不多吧。”

在见到李安之确认之后,陈老奶奶一下子激动起来,她哆嗦着双唇说道:“公子府上可是六曹之属?”

在老太太印象中,六曹已经算得上是顶尖的大官了。

李安之哑然失笑,饶有兴趣地摇了摇头道:“非也,家父没有什么具体的官职。”

“哦?”李安之这话倒是叫陈老奶奶有些懵了,没有什么具体的官职,这又是什么官?

竟能叫刘扒皮县令都如此害怕?

陈老奶奶一脸疑惑道:“不知令尊究竟身居何位?”

李安之一脸严肃,缓缓说道:“家父只是有一丢丢的权势,不值一提。”

这话说出去,差点叫门外的侍卫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好一个一丢丢的权势,好一个不值一提。

这天底下还有谁比你爹权势更大的吗?

你爹要是不值一提,那这天底下就没人值得一提了。

看到李安之这幅神秘兮兮地样子,陈老奶奶瘪了瘪嘴道:“你啊,就喜欢装神弄鬼的。”

话音刚落,两人就见到门外有一道身影匆匆走了进来。

——今天老毛病犯了,手腕开始隐隐作痛,很可能没有第二张了。

也许大家会奇怪我每天就4000多字,别人每天有的都上万字,怎么就我手腕疼起来。

其实手腕的伤其实在大学就有了,那时候码字时间久了就会疼,而且我每天并不止是四千字,因为我本身白天工作也是偏打字比较多的,晚上回家也是继续码字。

平常可能一个多小时就写出来的2000字,今天花了近两个小时,第二章有的话,可能也会来的很晚了,大家如果等不及可以先睡了,明天再看。

第422章 回来了

这几日,陈百灵的摊位总是早早就收摊了,因为只要她出现在惊水县,总会有人主动凑上来,将所有的东西都包圆了。

每天都是如此。

虽然一旁卖菜的大婶目光很是羡慕,但陈百灵心中却很清楚,这些人其实都是太子殿下安排的人罢了。

因着篮子里的蔬菜和鸡蛋早早就卖光了,陈百灵也就能早早回家。

可谁知还没走近,就看到有兵士把守在自己门前,慌张之下,也就没有考虑太多,径直朝着院中跑了进来。

刚刚进院中,就看到了那道修长的身影,正搀扶着大母。

“太……太子殿下。”

陈百灵俏脸迅速涨红,赶忙躬身行礼,磕磕巴巴地问候道:“民女陈百灵,拜见太子殿下。”

此言一出,李安之瞬间感觉到陈老奶奶的手缩了回去,下意识地回过头,就见到陈老奶奶一脸惊诧地看着自己。

“公子,刚才……灵儿称呼你什么?”

“难不成是老身听错了?灵儿似乎是说太……太子殿下?!”

李安之装模作样地说道:“没错,陈老奶奶您听错了,灵儿姑娘说的事是大晨……”

陈老奶奶:“……”

“太子殿下,老身虽然耳朵不好使了,但大晨和太子两个字还是能分辨出来的。”说着,陈老奶奶便向后撤了一步,作势便要躬身行礼。

李安之连忙搀扶住了,他缓缓开口,语气轻柔道:“老人家,您可记得当初我答应您的事?”

陈老奶奶微微一怔,随即回过神来,连连摆手道:“之前全是老身无心之言,还请太子殿下……”

话未说完,李安之便开口打断道:“老人家,我已经答应过你要带灵儿姑娘和你离开这儿,若是出尔反尔的话,岂不是置天下人以笑柄?”

陈老奶奶说道:“不不不,老身一定不会将此事告知他人,老身也没几天活头了,这事我就是带进土里,也不会说出去半个字。”

看着诚惶诚恐的老人家,李安之微微垂下眼帘,他轻轻叹了口气,走到陈百灵的身前。

陈百灵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悄悄咽了下唾沫,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这便是地位的差距,一个乃是当朝太子,一个只不过是低微到尘埃的农家女子。

从小就小心翼翼活着的少女,在面对云泥之别的身份差距,完全忽视了自己曾是太子的救命恩人这个身份。

李安之眉眼低垂,轻声道:“灵儿姑娘,请收拾行囊,上车吧。”

陈百灵微微摇了摇头道:“太子殿下,在救太子殿下前,我完全不知道太子殿下的身份,所以我从未想过要任何报酬。”

对于这话,李安之并不怀疑,他轻笑道:“我相信你。”

“若是灵儿姑娘知道我的身份而救了我,我反而没有这么感激了。”

陈百灵轻咬了下嘴唇,壮起胆子说道:“太子殿下若真想报答的话,不如直接说一句谢谢,这样就好。”

陈百灵没有索要任何的金银财宝,她要的只是一句最简单的道谢。

这让所有人,哪怕是把守在外的兵士都不由得呆住了。

李安之的双眸紧紧盯着陈百灵,最终只是轻轻笑了笑,后撤一步,抖了抖衣袖。

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而后缓缓弯下腰,郑重地鞠了一躬,朗声道:“我,当今大唐太子李安之,拜谢陈百灵姑娘救命之恩!”

“从今往后,灵儿姑娘便是我府上的座上宾!”

躬身礼,在当今唐朝已算得上是大礼,陈百灵被这一拜也是整的慌了神,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一时间竟愣在原地。

过了许久后,李安之缓缓直起身,满脸笑意道:“既然灵儿姑娘不愿随我去长安,那我也不便强求,若有朝一日姑娘改变心意,只需要书信一封,我立即就派人来接姑娘进长安城享一辈子荣华富贵。”

说罢,李安之又是躬身一拜。

听到李安之的话后,陈百灵的脸色反而轻松不少,她伸出手轻轻扶着李安之的手臂,将其扶起说道:“太子殿下这一礼,便是小女子这辈子都忘不掉的荣幸。”

“至于荣华富贵,我还是想借自己的手来获取。”

李安之轻轻一笑。

便在这时,门外的兵士正声提醒道:“太子殿下,陛下和娘娘还在长安等您,我们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李安之此时也是记起精神状态不佳的长孙皇后,当下也不再多说什么,再次道谢后,便登上了马车。

在即将离开小张村时,李安之将王氏商会的人唤到车前,吩咐道:“灵儿姑娘乃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王氏商会的人恭敬行礼道:“请太子殿下放心,王氏商会定会帮灵儿姑娘富甲一方。”

而另一边的宅院里,陈百灵搀扶着陈老奶奶往厢房走去。

陈老奶奶轻笑道:“灵儿,你错过一桩天大的机缘啊。”

陈百灵脸上没有一丝懊悔,她轻轻笑着说道:“大母,灵儿本就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命,我打小就没出过惊水县,更不敢去瞻仰长安城的风采。”

“我现在只想守着大母身边,平平安安稳稳当当地度过一生罢了。”

——

在经过近十日的奔波后,李安之终于见到了巍峨的长安城门。

此时,距离李安之离开长安已有近两个月,他走时金秋八月,归来时已是寒冷初至。

“小夏瑶现在已经三个月大了,不知道她会不会想我啊。”

李安之斜靠在车厢内壁,看着渐渐接近的长安城,如此想到。

第423章 你不必担心自己做了什么

李安之回来的消息并未传太广。

但即便如此,仍旧有许多百姓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得知了这则消息。

在马车刚刚临近长安城时,只见到官道的两旁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太子殿下前往扬州救灾,被大水冲走不见踪迹,后来又平安归来。

这半月来,长安城百姓的心情也是跟着不断冒出来的消息而跌宕起伏,因着李安之率军救国,因着医药司看病和抓药的价格低廉,因着许许多多的事情,长安百姓对于当朝的太子殿下有着深深地好感。

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李安之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形象,是一个人,一个真正能够看得见的人,一个为百姓着想的人。

而不是高居在庙堂,只能从传闻中才能了解的太子。

马车在过了长安城门上后,稀稀疏疏的掌声响了起来,而后接连成片,最终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鼓掌声。

“太子殿下好样的!”

不知是谁在人群中突然吼了这么一嗓子,顿时惹得旁边的文人墨客皱了皱眉,低声斥责道:“俗气。”

一听这话,喊着「好样的」的男人瞬间不乐意了,他一挑粗眉,嚷嚷道:“怎么就俗气了?”

出言呵斥的文人蹙了蹙眉,而后故作姿态地清了清嗓子道:“太子殿下这叫文武双全,忧国忧民!”

粗眉汉子上下打量了文人一番,哼唧唧道:“我没文化,就会这么一句。”

首节 上一节 430/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最风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