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644节

  伏兵们穿着染成绿褐色的迷彩服,脸上抹得象鬼一般,手执长棒,冲出来。

  印度人顿时混乱起来,他们惊慌失措,大多数人对于华人长官们大喊着“结阵”的命令充耳未闻,只有少数的人员才结阵抵抗。

  蓝军士兵们由华人充当,他们人人身披装甲,没用火器,手执的长棍不粗,但打下去十分有力,乱棍打下去,马拉地营被打得落花流水的。

  木棒一样沾上石灰,打在身上就会留痕迹,以此判断损伤程度。

  尽量不打要害,但能够把人打得动弹不得,也有可能演习中有人被打死。

  而在演习中有评判团,他们会根据双方的情况作出交战双方胜负的判定。

  使用的都是减装药,无甚杀伤力,还有木制刺刀,其实不在于结果,而在于看演习中双方的反应,尤其是受攻方的应对举措。

  如果受攻方阵形不散,能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则通过演习,反之则是失败。

  库纳勒气歪了鼻子,他这营再被“全歼”了,一查,是前锋尖兵失职,甚至没有出动!

  华人不说,指挥前锋尖兵的印度军官不下令,尖兵就不作反应。

  马拉地营全部都垂头丧气地站在地上,看着侦察连的长官、尖兵们挨打屁股!

  其余各营都好不了,唯有锡克营通过了测试,他们派出的尖兵及时发出预警,锡克营及时结阵抵抗,被评判团判定通过。

  接下来的蓝军神出鬼没地对各营进行攻击,最恶心的是在吃饭的时候攻击,他们蜂拥而来,印度人甚至来不及使用反击就被迫承受冲锋,顶住了冲锋以后还要转入格斗这个时候他们阵型散乱(或者说根本没有阵型),还惊慌失措,吃饭又正吃了一半,一打起来就吐,严重影响战斗力。

  不败才怪!

  ……

  回到军部的郝摇旗找到了李来亨,向他汇报了演习之事,对于印度人如此差劣的表现并未大加鞭挞,因为郝摇旗早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印度人就是这种货色,看开点!

  对于一个信轮回的民族来说,死亡只不过是新的开始,别指望他们把胜负放在心上,胜最好,败也没什么,哥这辈子输了,下辈子成为刹帝利,就赢回来!

  他对于“蓝军”的组建赞不绝口,这支蓝军部队目前有8000人,其中2000骑兵是印度人,再有6000人则是华人,成为演习部队的假想敌,把参演的各支部队虐得“想哭都哭不出来”!

  不过,蓝军组建策划首创者并不是李来亨,他还没那么远大的意识,是来自军部的指示,而军部又从领袖那里得令,要李来亨负责组建蓝军。

  “领袖真是天纵之才啊!”两个李自成的余党感叹道。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话,蓝军就没有存在价值!”李来亨沉声道。

  “是啊,从演习中找问题,总结的问题一箩筐,要军队整改!”郝摇旗说道,一边拿出总结材料给李来亨看。

  蓝军将参演部队打得大败,存在种种原因:

  一是印度军人天生的懒散,以为有大神保佑,不象华人军队那么时刻绷紧了一根弦,蓝军攻击纯华人部队,即使占据优势,也不是那么地明显。

  所以得加强军队的控制,提高印度人的求胜、求生意识!

  但对于早就乐观主义的印度人,还真的是要花很大力气去扭转他们那种与生俱来的那种无所谓的思想观念。

  二是蓝军具有地形优势,对于演习场比较熟悉,他们有地形图,有沙盘,何处好打一清二楚,甚至一道沟一道坎一个山梁子都很熟悉,参演部队则没有地形图,侦察兵侦察到的信息不多,演习场空旷,走到演习场中间处,很容易找不着北。

  “真要打起来,我们一定要加强情报的获得,千方百计地掌握战场态势,与中央情报机关多沟通,军、师级情报部门加强协作!”李来亨感叹道,演习对于他都很有好处,他一人分饰两角,既当蓝军策划打败参演部队,又要为参演部队总结归纳,不打败仗。

  参演部队则投诉说蓝军的装备好,参演部队使用的是减装药火枪,威力不强,而蓝军都有护甲,火枪不能破甲,加上蓝军往往是以逸待劳,参演部队武装十公里负重奔袭,进入演习场后,人有时都感觉是“飘着”的。

  疲兵,人少、装备差的参演部队对上精神饱满、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的蓝军,这还怎么打仗,不公平!

  李来亨笑开了:“我们就是要这样练兵,要让各支部队充分地暴露问题,让部队在实战化危局、险局、难局中得到锤炼,演习规则设置对他们更为苛刻一些,这样才能够真正起到演习的作用!”

  “对啊,有可能进入真正的战场时,情况更加地恶劣,现在艰难一点,将来才能更好对付强敌!”郝摇旗深表赞同地道。

第1030章 蓝军在行动(三)

  训练如火如荼,孟买蓝军与各支参演部队的对抗在持续中,库纳勒和诸印度人深受教训,这才明白到战争还可以这么打!

  大队突袭、小队战,半夜偷袭、伏击……无所不用其极,印度人一败再败,要不是他们的骨干力量是华人,军官、士官是华人,支撑起部队,时时给他们打气,软硬兼施,只怕印度人宁愿不当兵,也不想面对这样的敌人了。

  蓝军是友军,因此库纳勒随长官去蓝军驻地里参观,就大开眼界。

  蓝军部队相当灵活,基层军官自主性更强,而士兵的参与度也强,平日训练都不用上级领导机关盯着,官兵们时常为作战方案“争”得面红耳赤。

  战前大家激烈讨论,战后复盘也是一样,从单兵到单装、班排、营旅,从战损大小、地形利用和典型行动是否演到位都会进行讨论。

  他们的训练也非常的刻苦,训练的强度让印度人汗颜,如此长期的训练磨砺,让蓝军自信满满地投入“战斗”。

  蓝军的军官讲得很明白:“如果你们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回去,你好我好大家好,我们这支部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发现不了问题,所以说你们要过硬,我们蓝军必凶狠,不会放过你们!”

  “蓝军存在的价值并不是把你们打败,而是为了更好磨练你们,让你们懂得打仗!”军官如是说,潜台词是要不是这样的磨练,只怕上到战场上,以印度人的资质,大溃是绰绰有余!

  在蓝军部队里扮演“鞑靼人骑兵”的是旁遮普人,库纳勒与他们拉拉关系,才得知参演部队每输一次,会被扣一些津贴,则那些津贴,将成为蓝军的补助,所以,你们参演部队输不起!

  乃乃的!

  工资本来不多,再给扣掉三分之一的浮动津贴,那还得了!

  为了钱拼了,印度人一场比一场打得好,从军官的实战观念、摆兵布阵、部队行动、敌情意识、战场保障,如今战损率越来越低,部队越打越精,总算象个样子了。

  他们学会了小队出动时结队而行,懂得仔细地观察周围不正常的迹象,看看有没有敌人布下的机关陷阱,学会了从一点点不正常的东西中发现问题的所在,派出尖兵搜索,留足哨兵警戒,军官、士官更是不辞辛苦,时时查岗,他们已渐渐地成熟。

  华人渐渐抓到了印度人的命脉,他们怕扣钱!

  你打他他都不怕,但要是扣钱,他们就怕了。

  例如迟到现象,印度人懒散得很,迟到是家常便饭,但只要一扣钱,他们就很在意,于是华人在使用印度人时,工资与表现挂钩,效果还算不错。

  “杀啊!”

  远处的鞑靼骑兵呼啸而来,升起的烟云有半天高,张牙舞爪一般地涌来。

  再次踏足演习场,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敌人,不同的是印度兵总算象个样子了!

  马拉地营在库纳勒的指挥下首先结阵,排出战列线,三排士兵阵列在此。

  对方鞑靼人见他们严阵已待,并不急于冲突,派出小部队上前试探。

  库纳勒沉着的,准确地判断距离,没有下令开火。

  士兵们则手指虚扣板机,镇定相待。

  经过严格的训练,士兵们信任长官,哪怕鞑靼人向他们射箭,箭落身上,他们也没有开火。

  只有进入了射程之后,库纳勒才下令开枪。

  轰然作响,枪弹齐射在对方小队身上。

  打得人喊马嘶,远处有信号弹打上天,表明这支小队被判断失去了战斗力,退出演习。

  于是鞑靼人向着马拉地营来了个两翼齐飞,马拉地营士兵们立即结圆阵抵抗,与鞑靼人展开对攻。

  鞑靼人乱箭射来,马拉地营阵形严整,火枪不断地打响---他们的枪弹威力不够,远处的评判团主要根据他们的应对表现与枪声疏密来判断他们的成功与否。

  做不到很准确,毕竟这是演习。

  远处传来了鸣金之声,表示演习结束。

  作为评判团一员的资历安过来,庆贺马拉地营通过,他表示:“演习是最贴近实战的训练,但绝对不是真正的战场,所以这个成绩并不代表你们一定能够在战场上成功,战场有很多瞬息万变的情况,需要经过血与火的检验,我们还任重道远。”

  ……

  新的演习开始了,这一次改变了演习的场地,马拉地营防守一段三米高、二米宽,长为二百米的长墙。

  他们刚刚登上长墙,就发现大群的“敌人”扛着梯子潮水般地涌来,放眼看过,好家伙,凭经验至少有二千人!

  太看得起马拉地营了,才四百多不到五百人的兵力去对付那么多的敌人。

  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部队里所有的华人长官、士官刚才被军令调走,马拉地营为全印班开拨。

  马拉地营再度陷入了初入演习场的梦魇中,军官叫不动士兵,士兵则乱成一团。

  没有了华人主心骨,印度兵简直不会打仗了!

  不消说,“敌人”冲上墙头,马拉地营的士兵们吓得径自往下跳,一个接一个地沉重落地,幸亏是三米高,要是十米城墙,也敢跳下去?

  资历安团长气得有种想撞墙的感觉,他无精打采地取出十个银元,交给了旁边的一个参谋,那个参谋笑到合不拢嘴地道:“多谢关照!下次再来,只要是印度人,我就买他们输!”

  资历安与那个参谋打赌,参谋说没有华人撑腰,那些印度兵就象没了主人的狗一般,完全不会有勇气面对强敌,包保他们大败亏败,不信,赌注十个银元。

  还真的是不信,资历安在马拉地营里花了许多的力气,这个营的水平稳步上升,甚至胜过了锡克营,没想到来这么一遭,就被打回原形!

  他找来那些印度军官,恨铁不成钢地道:“你们慌什么,拿出平时来的能耐,打上一阵子,再缓缓而退,就算你们赢了!”

  库纳勒羞愧无比,但他老实地道:“不知道咋地,一没长官们在身边,就有一种心浮气躁发慌的感觉,我头好晕!”

  对,头晕,不会打仗了!

  资历安苦笑地摇摇头!

  于是长官们加强训练印度兵,让他们“全印班”出动,训练他们没有华人长官时的独立作战力。

  结果,印度人的表现让华人长官们目瞪口呆!

第1031章 糟糕的印度人

  无论是哪一个营,马拉地营也罢,锡克营也罢,只要没有华人长官们跟随,在演习就会乱七八糟,不良状况百出,然后就败下阵去。顶 点 X 23 U S

  莫不如是!

  长官们生气啊,对印度人耳提面命,再三教育,然后将他们放出阵中打过。

首节 上一节 644/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