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645节

  结果还是一样!

  没了华人支撑,他们就象被抽掉了脊梁的赖皮狗,根本打不过蓝军。

  辛伯是锡克营的长官,他也说了:“没有华人长官们在身边,我们的心就是慌!”

  曾经资历安问起库纳勒道:“你们手里拿的难道是烧火棍吗?对上敌人,开枪就行了,这么简单,你们不会?”

  岂料这货是这样回答他的,堪称绝了:“我们的敌人就是你们华人耶,难道我们打得过华人?如果我们打得过你们,孟买早给我们攻下了!”

  我倒!

  用评判团的话来说:“好象变了一个人!我们教给他们的东西统统白教了!”

  这怎么可能!

  “我就算教一条狗去干什么,教上它几个月,表现都比印度人要好!真的!”这是郝摇旗气愤的话,

  军部里,说起印度兵的表现,气都不打一处来。

  他分工负责主管军演,在军演场蹲点,想尽办法提高印度兵的战斗能力,曾看着他们的战斗力稳步上升,正得意的时候,有人提议让全印兵上阵看看,结果印度兵被打回原形,让他无话可说!

  他是李自成旧部中的勇将,与前明官军累次血战,杀得天昏地暗---前明官军其实很有战斗力,奈何运气不好,两面受敌,单对单的话,都有得打!

  又参与鞑靼人的对战,战于一片石,多少大顺军人战死,他生还,之后与鞑靼人连番血战,乃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狠角色。

  但他走遍千山万水,见多识广,还是头一回见识到到这样的战五渣。

  在他看来,有华人长官们的悉心教导---华人还真的是倾囊相教,华人军官团是一个有文化的阶层,对于华人的窘境相当了解,华人扩张的速度太快,占领的地盘太大,太缺乏人口了,每一个华人都弥足珍贵!

  这是整个华人阶层以及军官团的认识,因此印度人当炮灰是必须的。

  印度人的人口多,还超过了倭人,对于倭人,由于华人领袖的清醒认识,华人上层提防着倭人,不能过分武装倭人,就象安南人也是如此,他们做狗,喜欢反噬主人,朝鲜人和琉球人倒是不错,可惜人口太少。

  其他国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唯有印度人秉性温和,华人想武装印度人,让他们分担压力。

  还有精良的武器---印度人用上了燧发枪,良好的伙食---有香料的咖哩,普通印度地主都吃不到,还有训练、薪水等等,能给他们的都给了,岂料还打成这样!

  郝摇旗瞪着一副血红的眼睛道:“昨晚睡不着觉,和评判团的军官们喝茶夜谈,说了很多。”

  “没喝酒吧?”李来亨赶快问道。

  “没喝,哪敢喝酒!”郝摇旗说道。

  李来亨之所以这么问,盖因郝摇旗有点违反军纪,要知道军中制度严格,到点就要睡觉!

  例如军舰上,晚上8点,值第一班的水手们进入岗位,其余人纷纷入睡,舰上一片寂静。

  而在陆军也是如此,晚上9点前军营官里兵们就要睡觉了,除了值班的,其他人都要睡觉,无论是主将还是军士都不例外。

  要知道,古代没有电灯,蜡烛是昂贵的,即使是东南军有许多的灯油---用来攻城不好么?!

  不睡行啊,处理军务没完成,自然可以不睡。

  但郝摇旗不睡觉而是点油灯吃茶谈心,此事可大可小,军中监察自成体系,即使是主将也要受到制约,如果喝酒,则问题大了!

  不喝酒则好说,毕竟可以说是研讨。

  “都谈了些什么?”李来亨问起来。

  “说起印度人来,第一:从历史来分析印度人,他们没有尚武传统,历史上外族不断入侵,他们坚决不抵抗,甘愿被统治!印度人只要让他们沉迷于信奉神灵的虚无境界里,精神自我陶醉,管他谁统治自己呢!

  第二:从人种来分析,他们这里气候炎热,我看炎热的环境会导致人心浮躁、涣散,很难静下心来想,人故很难有谋划,我们华人打仗讲究兵法,这一点是炎热地区例如印度之流不可相比的。

  嗯,貌似还有非洲的那些黑人,也是如此!”

  给李来亨插言道:“话不能完全这么说,我们华人两广之兵皆是精兵,闽省海军,打遍全球,他们所在地方,也在热带!”

  “你这话,我这里正好有个参谋说到了,他是南雄人,说中华本为一体,两广、闽省深受中原影响,粤省南雄珠玑巷,正是移民进入岭南的首站和中转站,有大量的中原移民,变成了岭南人,嘿,汉代粤地的南越国,立国者可是来自大秦赵陀的秦军,那是中原不得再中原的军队了!”

  郝摇旗哈哈大笑道,因自己是粗人一枚反驳李来亨成功而得意,李来亨伸个大姆指给他。

  郝摇旗继续道:“第三:从宗教来分析印度人战斗力,他们的宗教过分宣传人性本善,吃素,不杀生,不尚武,导致了印度人不尚武的传统。

  宗教又宣传歌舞升平,一言不合就跳舞,还有自由主义,故印度人从没有纪律传统,个个贪生怕死,追求人欲,印度军队是由这样的人组成,能有多强战斗力?

  第四:从思想上来说,印度由于一直被外来民族侵略,自信心已经丧失殆尽。故而表现的极其心虚,

  我与参谋们点手指头算过,发现印度历史上统一的时期还不到二成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很混乱的分裂时期。

  嗯嗯,他们没有历史的,只有神话,甚至是从我们的历史书里找到他们的历史!”

  郝摇旗频频摇头,悲观地道:“打仗最重要的是在人。印度人连人都不行怎么谈打仗,他们根本不会打仗,没有军魂!”

  “军魂,是用鲜血浇灌,这鲜血,不止是我们的血,更要有敌人的血!”李来亨缓缓道:“印度人拿不到敌人的血,军魂无从谈起!”

  “印度人需要自信,印度人需要纪律,印度人需要血性,急也急不来,或许他们在追随我们的历程中,能够有些人培养出来吧!再怎么糟糕,我们还是要用到他们。”李来亨感慨万分地道:“我真的没想到我能走到世界这么远,越是离开中原大地,见识得越多,我就越是为我们华人而骄傲!”

  李来亨对郝摇旗说起了他最近出外经历来。

第1032章 张家玉来了

  李来亨从遥远的大明来到孟买,一直忙于军务,他一星期下一个连队,六万人要到一年才轮完,更何况他还承担着更多的部队管理与训练的工作,就更忙了。顶 点 X 23 U S顶 点 X 23 U S

  事情忙不完的,总要有休息的时候,有纳西克城的土邦主克里西纳拉老爷有感于华人的强盛,又多谢华人将他的小儿子库纳勒教育成才,因此他盛情邀请华人首领李来亨到纳西克城作客,正好纳西克城在庆贺象头神节,请高贵的长官们赏脸一起观礼!

  之前克里西纳拉老爷多次送礼求请,情意殷殷,却之不恭。

  东南军在海外执行勤务,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多与当地人交流,沟通从心开始嘛,多来往,增进了解,提高见识,有利于东南国的统治。

  因此李来亨就率领三百火枪骑兵离开了孟买前往纳西克城,向导是克里西纳拉派去的管家和一个华商同行,还有一位客人,乃是新编第一军副军长张家玉,兼监察大员,到孟买检查军务,其监察内容广泛,包括军队的士气、意识、训练、战备等等。

  他肩负的身份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东南军军务第一巡视组组长”,非同小可,能够对各项军务进行检查,与另一类型巡视组“东南国政务巡视组”同为东南国治国厉器。

  东南国地域广大,领袖颜常武绝对不会坐视自立为王、欺压百姓、不奉朝廷号令行政等不良情况发生,尤其是分离倾向更是打击的重点。

  他采取了种种有效措施例如任期制、更加独立的监察机关等对官员们进行管控,巡视组是其中一个手段。

  当初郝摇旗因对印度人生气而不睡觉点油灯吃茶谈心,李来亨赶快问他有没有喝酒,喝酒的话,军务巡视组必当违反军令论处,领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飞扬跋扈的军头是领袖打击的重点对象,他不能容忍安禄山之流、藩镇存在,他是开国之君,威权震于军界,真要是喝酒,李来亨也保不住郝摇旗,搞不好撤职都有份,而且连他也要吃上挂络!

  与出身贫穷,苦大仇深的李来亨相比,张家玉字玄子,是广东东莞万江镇人,同样是年少家贫,但一路开挂,是人生赢家。

  他生性聪敏,是个美如冠玉的大帅锅,精通经文诗词书画,“好击剑,任侠,多与草泽豪士游“,行侠仗义,结交甚广,19岁考取秀才,为广州儒学生员。22岁乡试中举人,29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22岁举人非同小可,已是乡里闻人,晋身老爷身份,明摆着有人看好他,赞助他,他也不负众望而上位。

  甲申乱起,张家玉返乡,径投东南府---颜常武的东南府在两广、闽省、江浙一带影响力极大,官绅百姓皆心向东南府,之前崇祯帝始终动不了东南府,原因之一正是那些沿海地区掣肘极大,不得不说颜常武的“大家有财一起发”的政策极为成功。

  这一投就对了,年纪轻轻的张家玉已经贵为第一军少将副军长,前途不可限量。

  张家玉为人四海阳光,没有前明官员的那些臭架子---正途出身的人往往眼高过顶,看不起流寇出身的李来亨,因此与李来亨相谈甚欢。

  两人坐上马车,装有减震弹簧的那种马车,车厢宽大,真皮坐垫,有进风口和顶置抽风机以利通风,这种马车,是克里西纳拉老爷派来接李来亨的。

  这年头,轮到东南国来卖奢侈品了!

  鹿皮皮包、大象皮皮包、鳄鱼皮皮包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皮,没有华人做不出的包皮!

  上等茶叶是出自武夷山的野茶树,号称一两茶叶一两黄金!

  景德镇的白瓷、五彩瓷、青花瓷、斗彩瓷等让红毛番着了迷,觉得是稀世奇珍。

  至于丝绸更不用说了,完全占领了世界市场,顶级的丝绸,化为各国贵人身上衣。

  名贵的怀表,现在华人已经能够把钟制成很小的怀表,但离手表还有段距离。

  各种金制、银制、镶宝石的餐具、用具,充满了土豪气息,说你有多壕,得看你家有多少套的中华制品!

  东南国的游艇和马车乃是出口利器,印度的老爷们都进口了马车,近海的老爷则买了游艇。

  ……

  白皮没有能耐,算是有运气,在没有进入工业时期,能够与东方琳琅满目的商品交换的只有金和银了。

  道路难走也不难走,各地土邦主接受了华人的提议,各建各路,至少主城主道通行无碍,乃是三方集资,城主、商人出钱加上东南国出钱赞助,由华人来搞工程,到处在修路。

  没修路、正修路的路难走,修好路的就好走。

  用华人修路是必须的,要是那些印度人来修路,只怕修到下辈子,三锅做事从来都是不慌不忙的。

  带了三百火枪手非常恰当,人少了不顶事,三百人则可组织一场象样的战斗了。

  以内陆印度人的渣渣,三百打三千都没有问题。

  李来亨羡慕地道:“玄子兄深受领袖信任,诚令我等羡慕啊!”

  第一军是嫡系部队!

  五个师的部队,都是华人,全华班,对比于有四个师为印度兵的第四军来说,简直让李来亨口水狂流掉地搭搭响。

  先不说什么,为了拖印度牛上树,李来亨忙到额头冒火,用尽吃奶力气拖了一群牛上树上到一半时才发现之前被拖到树冠嘱它们老实呆着的另外一群印度牛又在树下草地悠闲地吃草,你火不火?!

  张家玉老弟则有空闲去做巡视组官员,他所在的第一军,都不用他怎么操心呀。

  而且第一军很可能是领袖亲军,加“近卫”的头衔,这是极大的荣誉,所有的官兵皆在军衔上套金边,走出去,威风!

  张家玉微笑道:“军长过誉了,您战过前明,打了鞑靼人的大名让领袖记挂着,可谓是‘简在帝心’,这不,从大明那里调您过来,是专门来打仗的,可没有多少人有此待遇!”

  将军们谈及领袖早把他当成皇帝,那是迟早的事,也是大家乐见其成的事,以领袖为人,大家一起花差花差绝对没有问题。

  与李来亨不同,张家玉这人喜欢到处旅游,开开眼界,他在忙完第四军的军务监察后,没什么问题,把报告交快船送总部后没什么事情,顺便到纳西克城参观。

  张家玉的话搔到李来亨,他矜持地微笑,见此时马车辘辘,外面尽是心腹亲兵,遂问道:“玄子兄,你来检查军备,战争是否快要打响了?”

首节 上一节 645/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