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71节

  河流可引水灌溉,很快又是千万亩良田,民众以此为生,有了人,就什么都有!

  正所谓“以水为财”,必可成功!

  颜大少说过一句很有深度的话:“王朝的兴衰,不在于城池的发达和军力的强盛,在于田亩的兴衰!”

  此话为东南府军机处的诸位大人们奉为圭臬,他们非常重视农田亩数和产量,一旦少了,就大惊小怪地查个究竟,有的放矢,保障了东南府的粮食年年有余,如此百姓数量也节节上升。

  有了纳胡部族的人手,东南军招募了上千人加入军队,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而阿契切及最强壮的勇士们则被军官进行训练,因为时间紧,所以没回台南进行正式训练,而是速成。

  首先是站军姿,这是培养服从精神,然后进行队列、武器、野战等训练,时间抓得非常紧。

  当然少不得洗脑,这是一整套的教程,将颜常武包装成为妈祖娘娘座下金童转世,自幼聪明灵慧,1625年年底,率众斩杀叛徒,登位成为大龙头!1626年击破台南荷人,定下台南基业,去年(1627)大破福建水师,立下不朽功业!

  他的军强,拥有几十条夹板大舰,雄视南中国海,他拥有半万的步兵,都是火枪装备,是大陆明军没有的。

  他很有钱,年收入几百万银元的收入(马上让大家了解一下一块银元的购买力,约等于0.7两银子,而在民间12两银子足以养家了,大家不服不行,他一个人能养几十万人,靠他开饭哩),他领众拓荒,肥田千里!

  在他的领导下,东南府正飞速发展!

  这可是个18岁的青少年!还是虚岁!(古人多算虚岁)

  所有的人肃然起敬,须知绝大多数人在他这样的岁数,可都是不懂事不成器的小子!

  也只有他是神子转世才可以解释清楚他为什么这么英明神武,这么有能耐!

  对于颜常武的神化是不遗余力,很幸运的是,他一直在胜利中,所以他的形象越发的光辉!

  想想吧,对上这等狠人,就算他暂时打不过谁谁谁,可是他年轻,谁敢招惹到他!

  ……

  在征服台湾土著的历程中,既定方针是往颜常武脸上贴金,让部族人感受到颜大少的光辉形象,让部族人感受追随这样一个首领有前途!

  以势压之,制造一种大兵压境的情形。

  再以利诱之,拿银元收买部族头领,成功的话,事情就成了一半,再以大米、朗姆酒、肉食、牛奶糖等人间美食引诱族人(都不用到银元),结果无往而不利,许多部族归顺了东南府。

  当然也有意外发生。

  陆战三团的周全斌,率领一千二百陆战队员和八百民众,进入了应该是“基隆”的位置,在可能是金瓜石金矿地区才刚刚扎下营盘三天后的清晨时分,即时受到了部族人的疯狂攻击!

  本来这个地区,东南府地质勘探队曾经在此建立营地,挖出了一批黄金,也是东南府发掘的第一批黄金,后来勘探队移动到其它地区继续勘探,当时在那个营地时,指出周围安静,水静河飞,并无什么部族来破坏和袭扰。

  要不是军队的严格训练,经常进行过夜袭偷营的训练,否则那些脸上抹得象鬼一般的部族人真有可能得手。

  当第一声枪响的时候,周全斌一个激灵,即时醒来,霍然弹起!

  他连鞋子都没穿,给自己戴上头盔,穿起了鹿皮护具(上衣),拿了刀子,背上燧发手枪和火药袋子,披上他的绶带,刚出营帐,就见到自己的两个护兵扛着他的团旗和军旗过来和他会合。

  天刚蒙蒙亮,正是人最慵懒的时候,赖床!

  部族人想当然这是个杀人的好机会,没想到东南府陆战队员们准备起床,五分钟的内务后就准备跑步,如今部族人杀来,不过是将跑步运动改为了战斗。

  枪声大作,喊杀声和惨叫声不断传来。

  周全斌充分履行了自己军官的职责,他武力高企,乱战中有优势,往时他早就杀个痛快了,现在则四处奔跑,把他的部属动员起来。

  那是个前所未见的混乱场面,由于营地没有彻底地建好,部族人在多处杀进营里,行进在各个营帐中,而陆战队员们则纷纷向他们开枪!

  陷入大混战的周全斌指挥着这场战斗,吼叫着“保持密集队形,保持密集队形!”就象一个部族酋长一般,他根本无视在他头顶和身侧飞过的弓箭和投枪,最近的一个人死在他面前,鲜血溅到了他的脸上!

  部族人看到他的绶带特别醒目,知道这是一个大官,纷至沓来想讨取他的人头,而他周围的官兵则奋力保护着自己的长官。

  四周的陆战队员们都在创造着英雄事迹,他们没有一个人后退的,哪怕是没见过血的新丁,也端枪上刺刀和部族人拼杀,而在他们的后面,战友们给枪支上膛!

  让部族人始料不及的是陆战队员们很快反应过来就投入了战斗,而且在乱战中哪怕部族人杀到近前也没有手颤。。。长期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让他们飞快地装填了弹药,向着部族人脸上开枪!

  轰!

  霰弹打得部族人成了个花脸猫,凄惨地叫着。

  在战斗中有一个新成员,军报记者!

  颜大少是穿来的,自然知道“文宣”的重要性,所谓谎言百遍成真理,控制舆论对于统治无异于一支生力军,因此他建立了一份叫做“碧海银沙”的军报,采取油印,所有的舰船都派上十份,大舰二十份,欢迎部队投稿,养了记者。

  此时,这位叫做泽宇(笔名)的随军记者正在作实况转播也似!

第114章 征服中的战斗(二)

  他用笔战斗,就在他的营帐前,坐在小马扎上,使用简易桌子,应用沾墨的钢笔(即蘸水笔)写作,无视周围的刀光剑影。

  “……部族人正从四面八方向我们进攻,前面的拿着投枪和砍刀,后面的用弓箭,他们小部分披着鹿皮甲,大部分人无装甲,有的人是光着上身,身上,脸上抹满了诡秘的图案。”

  泽宇继续写道:“他们插到了我们营寨中间!”

  “我们的士兵向他们开枪,火光四射,只要打中,打出一个个血洞,近距离我们使用了霰弹枪和手枪的威力很大,几乎一个一个准儿,中者立倒!躺倒的部族人渐渐增多,空气中洋溢着一股浓重的血腥气。”

  是的,采取了达姆弹,在近战中极大地加强了攻击的威力。

  “一个强壮的部族人注意了我,他拿着一把明晃晃的砍刀向我扑来!”

  别人在装弹,泽宇老兄在装/b,他大厮样地坐着拿笔写字,别人不砍他才怪!

  于是泽宇写道:“我坐着不动,那个部族人冲到了我面前,这时我的耳边象霹雳的一声巨响!”

  “有人在我耳旁开了一枪,打中那个家伙,对方立仆,倒在我的面前,我什么事都没有,就是听不见,也没受伤,他x的,战后我的右耳失去听觉,因此我得到了紫心勋章(一种表示受伤的勋章,东南府里,受伤也可以得勋章),尽管我不想获得这种勋章!”

  倒霉的泽宇因为火枪距离过近导致右耳膜被震破从而失去了听觉,不过他那篇战地实况报导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官兵们争相传阅,认为他写出了真实战斗历程,在他那篇报导中写到那天陆战三团陷入了一场疯狂、混乱的大乱战中,进行了几百次野蛮的白刃战,枪响个不停,最好用的是霰弹枪,它们口径大,枪管锯短,非常合适近战,而且威力胜过手枪。

  战斗从清晨开始,那时四散的部族军不停地进攻,直到上午九点才结束,陆战三团取得了胜利。

  泽宇去视察战场,发现周围成了屠场,死掉的部族人几乎把营地和营地外围堆满了,死掉的部族人后来统计足足有三千六百多人,堆积的尸体成了座小山。

  而陆战三团也战死了一百六十七人,近五百人受伤,可谓是大胜,但也足足一半人失去了战斗力。

  取得战果的士兵兴奋地嚷嚷着,而丧失战友的士兵们则为战友和失声痛哭,妈祖庙里的祭师被请来,为阵亡将士祈祷,战地人生百态尽显无遗。

  泽宇的报导一直持续,他跟随陆战三团到周围清剿部族。

  山连山,水连水,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鸟语花香,却饱蕴杀机,泽宇曾经看到,一位年轻的连长,带头走在部队的前面,结果一枝箭飞来,不偏不倚,正中他的脖子,他嘴里不断地咯血,被士兵们围着,叫来军医也无能为力,十分钟之后,他牺牲了!

  东南府的官兵年龄普遍偏低,这个连长甚至不到二十岁,业务素质过硬,带兵有一套,是很有希望的军界之星,可惜了!

  他虽然被追记战功,但军方认为他本应在队伍后面他的连指挥位置去指挥一切,而不是去扮演尖兵,万一他死掉时敌人大至,很可能他的连队因为失去指挥就会崩溃。

  虽然没有崩溃,让他的连队苦恼的是,那枝箭是从树林里射出,哪怕是官兵们搜遍这片树林,也找不到凶手!

  不过,他们就近找到了一个部族聚居点,姑且就算是凶手所在的部族吧,于是偷偷地潜伏过去,天亮的时候发起了突击。

  突然袭击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以轻伤三人的微小代价将这个百人的部族拿下。。。泽宇的记录上含糊其辞,其实那个部族所有的男人都被处死,以为他们亲爱的连长报仇!

  ……

  泽宇深入战斗之中,勤于写作,哪怕在乱战中他也没有停止他的笔,时常周围投枪、弓箭乱飞,战士们就在他身边打响火枪,他也没有停止过。

  很快地,他的报导引起军部的重视,专门派了一个班(十人)去保护他的安全!

  确实,他写得很有价值,不仅是实地战斗描写,还涉及到战斗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他描述了山区丛林地带的群山、河流、部族村落、灌木林、水网稻田地等地貌、地物相互错落,地形极为复杂,对军队的作战指挥与协同造成很大的影响,极讲究单兵作战和小队战,对部队的战斗素质提出了极大的要求!

  潮湿环境中,火药枪经常不易打着火,在这种环境下,陆战三团的士兵们紧急动员起来,取油纸包裹火药,不易受潮,需要时咬破油纸,倒入火枪的火池里,如此点火率高。

  军部之后即普及了定量防潮子弹小包装,除了丛林战中使用,在海上作战也非常地有用。

  丛林山区人烟稀少,物资缺乏,军队补给几乎全部要靠后方供应,而热带山岳丛林地山岳连绵,地势险要,天气多变,易导致交通中断,军需物资腐蚀、霉烂,人员发病率增高,这一切需要更多的物资供应和技术保障,从而无形中增加了后勤、装备保障任务的艰巨性。

  如东南府进军台北,采取了有力措施是依托河运进行补给,在河边建立稳妥营地才伸出触脚,四处围剿部族,并且很少疲兵作战。

  如此,后勤给力,有病收治,官兵们也有足够的休息,起码在保护严密的营地里睡觉安心。

  热带雨林环境险恶,疟疾、痢疾易流行,但是进攻的陆战队后勤保障得力,军工紧紧跟上,譬如,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喝开水,夜晚烧了开水,供军人们携带,如此严重地减少了痢疾,再有哪怕是白天也全身遮掩,只露出一双眼睛,减少了被蚊子叮咬,少得疟疾。

  但是就存在着身体排汗不易,汗腌皮肤,导致皮肤溃烂,对付的方法即多回营地休整,解放束缚,同时使用皮肤药膏,喝清茶(辅助作用)等。

  前线部队的报导送到台南,然后东南府的丝绸总公司紧急动员,为前线提供了一种粗绸军装,属真丝面料,有良好的吸湿性,所以夏天容易出汗的人,很容易就把衣服汗湿,但是又由于真丝面料的透气性,只要有一点风,汗湿的衣服会马上干的,并且不会有不舒服、黏黏的感觉。

  由于是粗绸(比较粗的丝线或者多股丝线),耐磨合适在丛林中使用,陆战队的反响非常好,同时带来了一个吓坏外人的效果。。。东南府军队奢侈得不得了,居然穿起了丝绸军装!

  ……

  泽宇的系列报导受到了读者的极大欢迎,同时军方认为他写得远比那些大老粗的报告要好,动员他成为真正的军人,邀请他成为参谋,授予他为少校军衔!

  从此,他的报导如彗星般闪过天空后又消失,而军队里多了一个合格的参谋。

第115章 金铜童子

  对台北的开发有条不紊,开荒、清除部族,建立营地,修路,那是大干快上!

  那些归顺的部族在历程中大显身手,无论是当兵还是开发,他们更能适应当地环境,当台南士兵和民众把自己裹得象只裹蒸粽,他们却能够在丛林中行走如飞,好象不受疟疾侵袭一般!

  所以他们成为了战场上和工地上的排头兵,工作积极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米肉油糖蛋供给他们及他们家人吃喝,还有薪水奖金颁发。

  召集工匠开发金矿,当中有不少是从大陆来的,每一个人到来时,都要求填写“特长”,经验证过后,征召服徭役,一个月免费劳力后转为市场价雇佣。

  发现的(金瓜石)金矿是个特大型矿区,其形成与火山有关,形成特大型金矿脉,其自然金块很大,向东南府献上最大达五十两重的金块!又有“金包”,它的体积很小,一般只有几公尺直径,十馀公尺至数十公尺长,在一座数百公尺到数千公尺计的矿山中,金包的大小就有如掉在桌上的一粒芝麻,不是那麽容易发现的。

  然而所谓的富金包虽然体积很小,但是其特色是含金品位非常高,据许多开矿者言,最富的部分在一碗矿砂中便可洗出近半碗的黄金,而一个“金包”通常便可生产一吨或更多的金子呢!

首节 上一节 71/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