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72节

  矿脉上部富集黄金,下部有大量铜矿,甚至有许多浅部矿体的黄金被雨水冲到河川之中。因此,金矿附近的溪流,甚至更远的基隆河,都可以发现砂金的踪迹。。。所有的黄金,颜常武恬不知耻地据为其有!

  河砂淘金,采取了大量人手,用筛网把金粒淘出来。

  而矿金除了工具挖掘,多用燃烧的木头烧矿石,再泼以冷水,矿石热胀冷缩爆裂破碎。采金者再将其研磨成粉,以水用碗筛淘。这种淘金方法是古代人采金的主要方法。

  这方法效率低,东南府挖矿金,动用了炸药开路,把矿洞给炸开,炸松矿脉,形成矿洞。

  人在井下开采出金矿石以后,把矿石放进筐里,像打水一样用辘轳把筐提出来。

  第一道工序是磨矿:先将矿石放入水碓,通过水力作用将大块的矿石粉碎,然后用石磨磨成粉末,磨成玉米面那样粗细的粉。

  第二道工序是淘洗。就是将矿石粉末放在水中淘洗,去除不含矿的部分,留下含金较多的粉末,行话叫精矿粉。

  第三道工序叫制团烧结。也就是将含金的粉末和米饭等混合在一起做成球团,与木炭分层垒成堆,去除硫化物的硫、烧结成松脆的矿团。

  第四道工序叫铅还原冶炼。将矿团铅混合熔炼,进行化学置换,形成含金银的铅块。

  第五道工序叫灰吹法。也就是把含金的铅块放在草木灰上熔炼,吹入氧气,去除铅块的铅。吹去草灰,便可收获高纯度的黄金。

  炼金的最后一道工序叫做化火,这也是黄金冶炼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将这些毛金化作金块,化火时,先用旺火将坩埚烧红,当熔炼的金水被提纯到一定程度时就倒入金模,黄金冶炼就到此完成了。

  使用的燃料是煤,东南府有煤,运用货船从台南运到台北。

  石磨则用牲力来使动,以牛、驴、骡子来干活。

  至于采矿的人力,东南府做起了奴隶主,从巴达维亚和菲律宾进口了大量土著干活(红毛番与东南府的奴隶生意向来做得不错,哪怕是战争敌对时期也照样做人口买卖)。

  嗯,什么,土著刁民,懒怠?

  发现一些荷人和西人监工对付土著有一手,他们能够做到把“一头狗熊教训得承认是只兔子”,那就连监工一起进口!

  上万土著干活,请了百名红毛番当监工,三年后,汉人们把红毛番的驯奴本事学到家,一脚把红毛番监工踢回南海那边,自行管理起来!

  干活产量的第一名有肉吃,最后一名吃鞭子!

  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东南府的作风是两手都要硬,除了强制措施(开矿不是请客吃饭),还给予奴隶们希望,例如每年都有百名表现好的奴隶归化入东南府,成为百姓,享受福利!

  再有十五年工作后的矿工被遣返回家乡,东南府送上小笔银元,算作补偿,结果,他们有这笔银元,反倒比起在家乡的收入还要高!

  消息传来,许多土著想成为汉人的奴隶。。。

  别人说起来,颜常武是个很仁慈的神子!

  金铜一齐开发,对于铜矿开采,国人有丰富的经验,他们采取了竖井与斜井、斜巷与平巷相结合的采掘方式,并且用各种技术手段解决了井下通风、排水、矿石提供和巷道支护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再建立了多座属于炼铜竖炉之中,结构合理,有通风沟、炉缸、金门(铜液和铜渣放置口)和通风口等,源源不断地把铜锭冶炼出来。

  可喜的是,铜矿的开采则有1000吨收获,之后稳步上升。

  如此一来,有了铜,东南府发行了自家铸造的铜币,由于成份高,造型精美,结果大受大陆和倭岛的欢迎,投放市场有多少就被收多少,经常不见影子。

  但铜,最重要的还是铸炮,以后再提。

  除此之外,又相继发现了基隆川筋砂金矿、瑞芳金矿、在牡丹坑山发现大型富金矿,多个金矿加起来,差不多一年有五万两黄金进入东南府库中!

  这些黄金有进无出,五年就有二十万两黄金,相当于欧洲银价的五百万两银子,实在恐怖之极,颜常武的经济堪称是富可敌国。

  颜常武看矿区报表,喜得他大呼“俺开局有钱!”

  钱是男人胆,黄金是独裁者的脊柱,加上源源不断的大陆的银子、幕府银子和西班牙银子、荷兰银子、英国银子,东南府的钱象发洪水般地流进银库中,让东南府可以大肆扩军备战,造船造炮,以暴力巩固了其实力,象拳王般展示他的肌肉,颜常武的一个马车号码就是00544(动动我试试)!

  开发经营,给予福利给民众收买人心,其民心归附。

  当时的福建巡抚熊文灿听闻东南府的金与铜大量出货,真是郁闷非常,直呼“这小子(颜常武)莫非真是妈祖娘娘座下金铜(金童)转世?”

  特别指出“金和铜”而不是“金加童”,他是大人物,他的话一旦外传,得,以后许多人都称颜常武是金铜转世!

  大家都说颜常武没介绍错他自己,是我们听错了,应该是金铜童子转世,而不是金童童子!

  后来在民间的崇拜中,颜常武成了“金闪闪”,被弄成了妈祖身边的金光闪闪的童子,受到了民众狂热的爱戴!

  他是战神,还是财神!

第116章 往琉球而去

  颜大少作梦也没到日后他成为无比俗气的金铜童子,在部队登陆成功,建立营地,立稳脚跟之后,他率舰队往北而去,造访琉球,他要拿下琉球,打通前往倭岛的通道。

  没办法,倭岛离我们近,又有大把大把的银子,不把这条流淌着银子的

  率领二条三级战列舰和足足十二条六级巡航舰,他把四条五级巡航舰和多达二十四条的六级巡航舰的主力舰队留在台南,台南是他的根基,不容有失,而他的统治在去年战胜福建水师后已经如日中天,无人可以挑战他的地位,他可以放心离开。

  除了战斗舰,还有二条最新建造的“夜叉级”快速补给舰。

  东南府开始修建五级舰艇!

  这种“夜叉级”快速补给舰类似于五级巡航舰,但它们去掉了累赘的艏部和艉部,船身流线型,非常有利于速度。

  作为补给舰,它们船身上没有开洞,不装炮,只在露天甲板上装了十二门六磅小炮以作护身,船舱里面装了大量的米、面、咸肉、咸鱼、菜干、维修物资、水罐,还有煤!

  在船中间有二个大大的烟囱,下面是一部蒸发器,即用点燃的煤加热海水,蒸馏从而得到淡水!

  得到的淡水可以补给舰队,虽然不多,但弥足珍贵,只要有水,舰队就可以支持下去。

  古代远航,限于技术,淡水不易保存,容易发臭变质,洁净的饮用水在一周后变得混浊、肮脏和伴有异味,英国人对付的方式是用啤酒(开航初期,啤酒也会变质)、葡萄酒(也会变质,但能入口,只是葡萄酒较贵,往往是军官享用)、朗姆酒(品质稳定,不易变质)充当水来给官兵们喝(酒鬼们真是欢天喜地)。

  朗姆酒其实是在1655年才开始供应出产朗姆酒的西印度英军饮用,过上百年才大量供应英军,如今这个进程可以加快一点,因为英国人在进口东南府蔗糖时也顺便进口了一些朗姆酒,但量也不大,毕竟大陆那边吃进了大量的朗姆酒。

  而颜常武为了解决船上的饮用水问题还真是操碎了心,他舍不得给他的部属喝可以换取大量白银的朗姆酒,他另用方法。

  一是把更加清洁的水源作为船上用水来源,此法不妥,当时再清洁的水都不能保存太久。

  第二,他创造性地使用了以活性炭为主的滤水机!

  活性炭产生的作用非常大,用于滤水支持舰队远航,还有制糖时让红糖变白糖。

  颜常武专门建立了一个活性炭厂,用物理水蒸气法生产活性炭,其工序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步,炭化,将原料在高温下干燥,同时将其80%r有机组织炭化。第二步,活化,将第一步已炭化好的炭化料送入反应炉中,与活化剂和水蒸气反应,完成其活化过程,制成成品。

  在吸热反应过程中,主要产生co及h2组合气体,用以将炭化料加热至适当的温度(800至1000度),除去其所有可分解物,产生丰富的孔隙结构及巨大的比表面积,使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力。不同的原料生产的活性炭具有不同的孔径,其中以椰壳为原料的活性炭的孔径最小,木质活性炭的也孔径一般较大,煤质活性炭的孔径介于两者间。

  主要生产椰壳和煤质活性炭,其生产过程是严加保密,市面上只见成品,而哪里生产来的,怎么生产来的,任由各方势力的探子削尖脑袋也无法打探机密,毕竟东南府政权是个极权政权,且民众受到启发,发动起来,有朝阳大妈和警察、密探联防死守,对于自家技术如活性炭的生产、制糖、制明胶等技术都保护得极好。

  活性炭滤水机是多层滤水,分为筛网、棉布、砂砾和活性炭等,号称撒一泡尿下去可得净水的过滤水。

  如此,有了这种滤水机,舰队的持久能够增加不少。

  除了舰队使用滤水机,部队出动远征、勘探队、探险队等,都带上了滤水机,以保障在无加热状态下有干净水喝。

  不得不说饮用干净水是深入民心,东南府民众很少发生痢疾等消化道疫病。

  第三种方法就是蒸馏海水!

  蒸馏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用煤把海水烧到沸腾,淡水蒸发为蒸汽,盐留在锅底,蒸汽冷凝为蒸馏水,即是淡水。

  这种古老的海水淡化方法,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锅垢,很难大量生产淡水,不能够彻底解决淡水问题,只可以说提高舰队的持久力更长一些而已,亦即“治标不治本”。

  在木制战舰上烧水存在极大危险,普通战舰不能够这么做,只有专门设计的补给舰上,做了一个金属大基座镶进船身,金属壳边上有大量的散热片(这个技术不难),然后设立锅炉,以煤作为燃料进行烧水,水蒸气进入瓷制冷凝器,形成淡水。

  ……

  航行中,颜常武无情地让他们训练打炮,严格地训练他们操作帆具,反正把舰上官兵们支使得团团转,他在战舰上巡视,要求战舰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干净整洁,在各种训练或者演习过后,一旦结束,甲板必须擦拭得能够发光,所有的铜制部件都必须锃明瓦亮。

  要求油漆必须刷得干净利索,帆片必须张得舒展挺括,帆桁必须收得与桅杆成九十度,桅楼上不许有任何杂物,绳索也必须码放整齐,等等。

  打炮的速度一直要求提高,叫道“更快、更准、更好!”

  要求虽高,但舰上的官兵们仍然干劲十足,他们做得疲惫不堪,但热情不减,主要是作为旗舰上成员的荣誉感,还有10%的薪水增加!

  军律制订得很清楚,凡是督军亲领的“单位”,都可以得到“近卫”的荣誉称号,所在成员可以增加10%的薪水。

  再有,表现良好的单位,例如作战中勇敢,同样可以得授予“近卫”的荣誉称号,所在成员可以增加10%的薪水(不一定要督军亲领“),可能添加特殊标志,”近卫“称号只能够在战斗中获得,以此激励官兵们努力作战。

  他的所作所为不是挑剔,而是一种处事策略!

  必须让你的部属忙起来,让你的军队忙起来!

  把他们操得象条死狗,收获满满,他们会有一副素质过硬的强健体魄,还有一流的战斗技能,战斗时形成条件反射,眼都不眨一下,如此胜利的机会就会增加。

  军人没完没了地忙,精神和体力上累坏了,一躺下吊床就睡着,没有什么心思去想其它,思想单纯,对谁都好!

  再有战略上也必须忙起来,今年做什么,明年做什么,象占领台北,陆战队上岸,舰队不能光是训练,他们给陆战队支持,一旦陆战队站稳脚跟,即时启帆琉球群岛!

第117章 琉球之事

  琉球群岛,自日本南部的九州岛(及其附属岛屿)往西南延伸约1,100公里到台湾东北,是东中国海与菲律宾海的分界线。陆地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岛屿55个,分为3个较大岛群:

  北部为奄美岛链,中部为琉球诸岛,南部为先岛诸岛。琉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琉球群岛上存在着琉球国,公元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

  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日本德川幕府派萨摩藩率军侵略朝鲜,萨摩军攻占首里王城后,大劫七日,一切可动财物,全部装箱运走。还将琉球国王尚宁等百余人俘至鹿儿岛,直至1611年(日本庆长十六年)九月十九日,尚宁王被迫与萨摩藩签订《十五条》,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同时将奄美五岛(即喜界岛、德之岛、奄美大岛、冲永良部岛和与论岛)划归萨摩藩直辖,才得以释放生还。此外,琉球还被迫遣使谒见幕府将军,此举被称为“上江户”。(倭国喜欢把诸侯去国都叫做‘上’,例如日语中的上洛,主要是谓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别称就是洛阳(rakuyo),故谓“上洛”,江户则是当时幕府的首都)。

  时倭国统治者为德川幕府,出于琉球在明日之间的特殊位置考虑,江户幕府和萨摩藩虽把琉球纳入日本式华夷秩序之中,但在对外关系上,对琉球王国的存在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奉行中国正朔。琉球王国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文写的。连它的国都首里城的宫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充分表示其归慕中国之意。

  ……

  当东南舰队出现在琉球王国国都首里对出海面上,让琉球人大为震惊!

  他们看到红毛番的夹板大舰如此之多鼓帆跨海而来,当中更有两条大舰,足有灭国之力!

  但当他们看到了星辰、山峰和大海的旗号,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是明人的舰队,是那个占据了台湾的“东南府”的舰队。

首节 上一节 72/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