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114节

果不其然,这领头的人往后看了一眼,想要壮壮声势,可跟他一起的人,都已经往后退了好几步。

他心中胆怯,那他身后的几个小年轻就更加害怕了。

“小标子,你怎么也跑那么远,回来。”这人赶忙说道。

那四个人中个头最低的一个人摇了摇头,不敢靠近。

这领头人心中有些怒意,这帮软蛋啊,早知道就不带他们几个出来了。

而后这领头人看向周鸣,但周鸣却比他高一头,他只能抬着头看着周鸣。

“你问我,我就要回答啊。”这领头之人说完话后,便看着周鸣的脸色已经阴冷了下去。

在府中当下人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若是我再逞能,会挨揍。

”我先说好啊,我也不是怕你,我是宁王府的人。“

后面这句话,这领头人的语速已经快了许多。

“你是宁王府的,在这干什么?”

“在这盯人呢,看看官府的人来的多不多,好去禀告。”

“禀告给谁啊?”

“禀告给王府中的管事。”

“只是放风,没有其他的事情。”

“没有其他事情。”

这领头人回复的很快,看似是想快些应付了事,可周鸣却看出了这领头人眼中慌乱,神情怪异,摆明就是在胡诌,而在他后面的这些人,全都是低着头。

周鸣没有说话,后退两步,腾出了位置。

而百户沈亮授意,挺身上前,就是一脚,踹到了这领头人的腹部上,那领头人吃痛不已,捂着肚子,半蹲下身,不断地咳嗽。

“你们,你们想干什么,我们是宁王府的人,而且,我还有病,脑子也不好使。”

沈亮听完后,冷冷一笑:“说的跟谁脑子好使一样。”话音落后,沈亮又是一脚,踹到这人的脸上,瞬间口鼻流血,牙齿都掉了两颗。

而这领头人中了这一脚,头蒙眼花,只是躺在地上痛苦的打滚。

这帮人怎么回事,宁王府都不怕吗?

难道是官府的人。

官府的人怎么了,官府的人也怕宁王府啊。

周鸣朝前走了两步,到了那个瘦弱的小标子身前,直接揽着他的脖子。

“说,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我们是在这里放风的,不让,不让村里面的人跑出去,告官。”

“为什么不让他们出去。”

“刚刚这村子里面的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都被带走了,说是要让他们今日就把文书给签了。”

闻言,周鸣脸色一变,出了那么大的事情,都惊动了陛下,宁王府还是想要这些土地吗?

胆大包天啊,南昌府的知府到底在干什么?

巡抚还在驿站,他们就敢这般无视了吗?

这也不难推断出,为何官府会将兵丁撤走。

这摆明就是给宁王府的人腾出机会啊。

“在哪,带我去。”

“小的不敢,不然他们会要了小的性命的,而且小的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你让他带着你去吧,他知道的比我们多。”这小标子指着正在打滚的领头人说道。

而那领头人听到后,头都是蒙的,也顾不得身上的疼痛了。

挣扎的站起身来,看向了指着自己的小标子。

合着你清高,你了不起,你的命重要,让我去死。

“你们是京师来的官爷吧,我弃暗投明,我是穷苦百姓的儿子,活不下来了,才去了宁王府当仆人,我可从没有打过人,我在王府就是个小喽喽,他们让我在这里,只是为了阻止村里面的人跑出去报官。”

“他们欺负百姓,那就是欺负我爹我娘,我早就看不下去了,官爷,我带着你们去,你可要保住我们几人的性命啊,他们将这十几个村子里面德高望重的老人都抓走了。”这领头人满脸血污,鼻梁骨好像都断了,虽然看起来痛苦狰狞,但却露出了卑躬屈膝的笑容。

”只要你不给我们耍心眼,我就可以给你们留一条生路。”

“是,小的相信官爷,小的相信官爷。”这领头之人赶忙点头说道。

周鸣看向了刚刚动手的沈亮开口说道:“沈亮,快马去驿站,将这里的事情告诉韩巡抚,然后把所有的兄弟都叫过来。”

“是,千户大人。”

这领头之人听完,心中又是一阵暗惊,怪不得不怕王府,这又是千户大人,又是巡抚大人的,这该多大的官啊。

………………

在离灌城乡不足五里的地方,有一处药王庙,香火鼎盛,可现在这处庙宇再这一刻,却不是百姓们拜祭以求家人身体康健的地方……

庙宇外面,有着王府三十余护卫。

两名中年男子正站在庙宇的门口交谈。

一人身穿绯红色四品官服,一名穿着便装。

“大人,你明明知道朝廷不可能对宁王不敬,还担心什么呢,这些人都会成为宁王府的佣户,也少不了他们的吃穿,给谁交税不是交啊。”

“可你们给的太少了。”这官员冷哼一声说道,“现在韩巡抚正盯着这里,朝廷那边虽然还没有给官文,但不代表不会有,这件事情,依本官看,还是要延后。”

听完这官员的话后,常服男子冷笑一声。

“那大人今日为何会来呢,不就是想着赶紧将这件事情解决掉吗?”

“大人,你且放心,韩雍不会长久,他得罪了宁王殿下,宁王又岂能容他,当今陛下还小,朝廷上的臣子们,根本就不敢让陛下过早的进入到宗藩事物之中,说句不好听的话,那陛下也要叫宁王一声爷爷啊,他们是一家人,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都是朱家的天下吗,陛下富有四海,给同宗一些土地,那又有何妨呢。”

“大人想明白一些,这里的问题一解决,你也可以上奏,说宁王府与灌城乡的百姓,已经达成了契约,这样,陛下不为难,朝廷不为难,宁王也不为难,大人就更不用为难了,皆大欢喜,都不为难。”

听完这人的话后,官服男子,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可这些为刀斧者不为难,却要为难无辜之百姓,大罪矣…………

第139章 头顶大诰

庙宇之中,神坛之上,站着的是泥塑的药王孙思邈。

神农,扁鹊,华佗,孙思邈等人都是民间流传的神医药王,不过却因为地区的不同,所修建的药王庙,供奉的也不尽相同。

神坛之下,香案早就不见,却而代之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放着数十张锲书。

几个彪形大汉在桌子旁边站着。

而在桌子面前站着二十余名灌城乡村落的百姓。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大宗族德高望重之人,或是长辈,或曾经读过些书。

不过此时的他们都惊慌不安。

宁王相中他们的良田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了。

早些年间,宁王府的人便过来与他们沟通,但被他们拒绝,而这次,宁王府的人动粗了。

他们的人冲入灌城乡的田地中,直接殴打劳作的百姓,并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个是搬出灌城乡另谋出路,一个就是成为他们宁王府的佃户。

土地宁王府要了。

所给的银钱却少的可怜。

这可是宁王。

对于这些普通百姓来说,那是跟天一样的存在。

是皇帝的家人。

离他们太过遥远。

正当百姓们想要认命的时候。

官府介入了。

听说是从应天府来的官,巡抚,比知府还要大。

这让这些世代在此耕种的百姓燃起了新的希望。

官府的兵丁将农田中的宁王府恶仆全部抓走,并且还有数百名的士兵常驻灌城乡。

这些百姓本以为,官府会一直过问,不会放纵宁王府。

可今日一大早,官兵竟然都撤走了。

而宁王府的人也像是提前得知了消息,跑到村子里面抓人,他们手中都带着刀。

这让这些普通的百姓更不敢反抗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将他们村里面管事的,德高望重的长者带走。

而村里面的人想要出去报官,却被那些恶仆阻拦,威胁。

灌城乡的百姓都暗叹没有王法。

或许,这个世道本就没有王法,只不过说的人多了,大家也姑且相信了吧…………

首节 上一节 114/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