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137节

平壤开了价格,现在给你压一个价的机会,你要不要,不要石亨干你,朝廷不会管的。

到了现在李瑜才明白了一些,按照正常人的逻辑,现在应该不承认平壤有那么多的银子,黄金,迷惑大明的人,可这李瑜摆明不是正常人的逻辑。

“那该怎么办啊,朝鲜多年的储存十之有八都放在了平壤……”

听完李瑜的话后,詹杨不动神色的点了点头,赶忙问道:“为何都放在了平壤。”

“实际上之前,我也不知道,直到首阳逆贼被诛杀后,才从府库的调拨单中,发现了这么大的一笔银子,集贤殿的众位大臣都说,是因为首阳君经常往返大明,学到了一句圣人之话,才做这样的安排。”

“什么圣人之话?”詹杨问道。

李瑜想了想而后,开口说道:“好像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篮子里。”

詹杨稍愣,这是哪个圣人说的话。

“那你的意思就是,在朝鲜,首阳君有两个篮子,一个是汉城,一个是平壤。"

李瑜点了点头:“他的属下在北方多年,所以平壤城就是他的另一个篮子。”

詹杨来此,一是训责,二就是调查,确认平壤城的这笔巨款是否存在。

可没想这么大的机密,李瑜竟然能够这么轻松的说出口。

赵辅摆了摆手:”锦城君,我们不要再谈篮子的事情了,本将军问你,在你看来,何时能够见到平壤城。”

“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就是我朝鲜王军进入平壤之日……”李瑜一脸向往。

赵辅看着李瑜信誓旦旦,一脸自信的表情,轻叹口气心中不由想到,就凭你这智商,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就是你被打的屁滚尿流之日。

“可为何成化六年,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攻入平壤城呢。”赵辅问道。

这个问题让李瑜有些尴尬,他看了看詹杨,又看了看赵辅,说了句:“今年的冬天来得有些早……”

众人在锦城君的府中用了晚宴,酒足饭饱之后,李瑜竟是提出送两名大明上官回别院。

后续没有安排了…………

这让兴致勃勃的赵辅一下子蒙了。

因为他与詹杨在来的时候,詹杨就嘱咐他刚到朝鲜,一定要学会伪装,徐都御史就是伪装成沉迷女色,恋爱钱财的小人形象,才让首阳大君对他放松了警惕,一击必杀之。

而詹侍郎还对赵辅说了一件秘密,徐都御史回京的时候,还带着一个绝色的佳人,是首阳君送的。

朝鲜的风气就是这样,一言不合就送女人,首阳君也试探着要送给詹杨,却被詹杨严词拒绝。

赵将军到了朝鲜一定会如猛兽入林,如鱼得水……

可现在锦城君竟然要送客……

你们的风土人情呢。

你们的待客之道呢。

过分,太过分了……

不过锦城君李瑜不说送女人,初次见面,赵辅也不能上赶着去要啊,当下只能老老实实的回到了别院中,度过了难熬的一晚上……

第164章 骑马射鸟

大明,沁阳府。

锦衣卫中只有赵聪跟着徐有贞朝房间里面走去,其他的人都要守在外面。

破败的土坯房,正堂的摆设很少,除了吃饭的桌子,几只小凳子外,就是在桌子旁边的一张小床。

床上躺着一名老人,身上盖着三四层洗得发白的被子。

这也是本地的一种习俗,家中的老人几乎过了七十岁后,都会自己要求搬到堂屋里面来住。

因为睡着了,就不知道还能不能醒来,放在堂屋中,不用挪移遗体,无需麻烦孩子。

说白了,就是等死,等埋……

徐有贞朝前走了两步,听到了老人轻微的鼾声……

铁柱说道:“俺爷精神头不好,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大人,俺给你叫醒,让您跟俺爷爷说说话。”

徐有贞轻声说道:”算了,让老人家睡吧。我们也不要在这屋里面说话呢,出去说吧。”

说着,徐有贞便走出了堂屋。

而铁柱跟粮长赶忙追了上去。

“哎,百姓生活贫苦,皆是我等为官之人的错啊。”

“大人,您瞧您说的,这俺们一直都是这样过活的,年景好了,就吃饱点,年景不好,就少吃点,俺们不会给官府添麻烦的。”

铁柱点了点头后说道:“对,粮长说的对。”

“您还惦记着俺们,专门大老远的跑来一趟,俺们感激不尽,咋到你嘴里,还有错呢?”

“对,大人没错。”铁柱又接了一句。

徐有贞笑了笑,而后看着站在铁柱旁边的两个瘦弱的孩子,笑意渐渐收拢。

“今日如何对待老人,明日,孩子就会如何对待我们,至孝至善,才是做人最优秀的品质。”

“大人,你说的文邹邹的,俺们也不听不懂,不过,这铁柱,那可是出了名的孝顺,在十里八村都出名……”

铁柱听到粮长如此夸自己,倒是有点不好意思。

”俺爷将俺带大,要不是俺爷,俺怎么可能有这么大一家子,就算是饿死俺,俺也不会饿死俺爷。”

铁柱的话,让徐有贞很受触动,他宁愿相信在这里发生了背老上山的事情,都是迫不得已之事情,而不是人心为恶。

正当说话之时,家里面的大娃扛着砍柴的刀回来了。

门外的锦衣卫看到大娃扛着刀,立即出声制止,让其将刀扔下。

那大娃血性也足,说啥也不乐意。

声响被铁柱听到,赶忙跑了出去,上去就给了大娃一脚,将他的刀夺了下来,而后扔到了一边。

徐有贞再一次的见到了这个初次见面之时,给他磕了三个头的孩子。

而大娃也看到了徐有贞。

有些惊喜。

他走到跟前问道:“大人,你可知道啥叫弓马骑射?”

徐有贞听着有趣。

“为何这么问?”

“俺在沁阳城外听一个当兵的大哥说,只要俺弓马骑射之术好,就等当兵,可俺回来后,问了太爷,为了爹,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弓马骑射。”

徐有贞看了一眼赵聪。

这个眼色,赵聪领悟的很通透。

他赶忙说道:”所谓的弓马骑射,就是你能够一边骑着马,一边引着弓,嗖的一声,箭矢射中了鸟,你就是弓马娴熟,骑射过关,但那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俺懂了,弓马骑射就是骑马射鸟。”

“意思大概是这个。”

”那你能做到吗?“

赵聪听后一愣,这个,这个自己还真做不到,虽然他也是兵,砍人一流,但真要让他骑着马射中空中的飞鸟,他没有什么底气。

粮长跟铁柱两人,也是一脸懵懂。

玩鸟,就能当兵。

徐有贞总是感觉赵聪这家伙的解释有些不正经。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孩子,听我给你解释一番,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故太祖皇帝建国之后,注重马政,让士兵们习练弓马骑射,就是要告诉蒙古人,我们汉人也能在弓马骑射上不输于他们。“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诗人做过一首诗,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这就是弓马骑射的最高之境界,你要是能练成啊,想到哪里去当兵,都任由你选了。”(射雕郭靖)

“大人,我说的跟你说的是一个意思,你诗中射大雁,我骑马射小鸟,规整,合理。”

徐有贞给了赵聪一个白眼。

赵聪看到之后,猛的一愣,这个眼色什么意思,是夸老赵我吗?

“怎么,你想当兵。”徐有贞看着大娃说道。

“对,俺想当兵。”

粮长赶忙说道:“大人,你不知俺们家的这个孩子,十三岁的时候都杀过狼啊,在我们村里面谁都不敢惹,您看,能不能给孩子安排个前程。”

徐有贞看了看大娃,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孩子是个狠人,不去当兵,简直屈才了。

“可能离家?”

大娃看了一眼老爹,铁柱都是蒙的,也不知道怎么给孩子回应。

“能,能,能。”粮长连连应了三声,又碰了一下铁柱。

铁柱反应过来,赶忙点头。

“那我就跟你说好了,我可以将你带到京师去,将你安排在军营之中,只管吃住,没有军俸,只有两年,若是两年之内,你能够骑马射鸟,我就安排你进团营,到时候有俸禄拿,若是再立下什么功劳,弄不好还能在京师落户呢,可若是做不到弓马娴熟,那只能乖乖的回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37/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