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05节

崇祯皇帝以赴陕平叛的名义,调走祖大乐、祖宽等身份不同的辽将,的确为孙承宗减轻了负担,不过辽前的调整和改变,还需时间的沉淀。

孙承宗虽知这是一个绝佳契机,然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倘若触动到某些人的敏感神经,那事态反而就不好了。

“督师所言甚是。”

茅元仪想了想,点头道:“尽管说辽西这边,所驻扎的建虏大军,受辽南时局的影响安生不少。

现在还不是沾沾自喜的时候。

平叛建虏是一件大事,并非一地一处就能办成的,我们督师府这边,还是要稳着脚步向前迈进。”

“有此想法是好的。”

孙承宗伸手道:“等祖大乐、祖宽他们离开辽地后,着手在宁远城内,筹建起一座讲武堂。

这件事情,陛下在密旨中催过多次了。

等此事办成以后,便叫那随军讲武堂的教员,悉数安排进宁远讲武堂,并扩大相应的招收规模。”

“喏!”

茅元仪当即作揖道。

在崇祯皇帝身居紫禁城,忙着和朝中那帮文官群体斗智斗勇,忙着谋划各项部署之际,他所倚重的那批务实的文武,在各地所取得的成果,亦是非常有成效的。

尽管说这个过程,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还没有在大明营造成一种风气,然改变却也在渐渐发威。

从锦州城到山海关,这衔接的辽西走廊,所设的一应卫所,虽说腐败依旧是存在,但远不像先前那般严峻。

过去很长时间内,一批既得利益群体,将辽前打造成金山银山,以不断吸吮大明元气,现在崇祯皇帝绝不允许这等事情发生。

彼时的山海关。

“此次李枢辅赴辽,携带的军机处明发上谕,你们也都听到了。”

山海关总兵官满桂,大马金刀的坐着,环视堂内一众将校,朗声道:“本帅觉得将山海关防线,包括东协各处防线,屯驻着的一应兵马,去进行职能属性的细化,是极为英明的。

天子对待打仗的事情,眼光是高明且颇具远见的。

为贯彻落实明发的上谕,力保山海关及东协的整体实力,本帅决意先行在山海关,厘清驻防军,野战军的相应事宜。

本帅这几日,明确了一份名单,一应的调整变动,都讲述的很清楚,诸位可以先行传阅一下。”

满桂此言一出,叫所聚堂内的众多将校,都流露出各异的神情,甚至一些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这般大规模的进行调整,还是在咱山海关治下,万一说有建虏侵袭,或者蒙鞑袭扰,出现差错怎么办啊。”

“谁说不是啊,有必要这般明确的厘清吗?真要是打起仗来,这种事情是能够分清楚的吗?”

“我倒是觉得这样厘清,挺好的,至少对于某些人来讲啊,想要再趁乱避难,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你他娘的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不知咱们山海关这般动,万一惊扰到地方的安定,会不会叫朝中的那帮大臣,生出……”

瞅着眼前这帮将校,神情各异的议论着,满桂并没有出言阻止,相反却很乐意瞧见这一幕幕。

就他赴任山海关总兵官,并肩负着东协安定职责后,虽说做出了一些调整,不过涉及核心利益时,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有种力不从心之感。

‘吵吧,闹吧,不这般争吵,叫老子怎样一步步收拢军权。’

满桂表面没有变化,心里却冷笑起来:‘老子倒是想要看看,经历这次调整后,你们这帮辽将,以后还怎样嚣张。

直娘贼的,老子做些事情,就明里暗里的唱反调,这次老子要不给你们扳正回来,那老子就跟你们的姓!’

因为山海关的独特性,使得在一些事情的谋改下,相较于其他地方,都要缓慢了很多。

满桂这个人,虽说性情桀骜些,不过底子是没坏的,叫他坐镇山海关,崇祯皇帝才能确保拱卫京畿的安全。

再者说,能降服满桂的人,就在辽前待着,孙承宗这位辽东督师,时不时的就会谴派人手,到山海关进行视察。

就算满桂真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孙承宗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有什么顾忌和担忧,都在心里给本帅保留。”

在那份名单传阅一圈后,满桂站起身来,扫视着眼前众将校,朗声道:“从即日起,山海关的驻防体系,将在总兵官府的调派下进行。

倘若在这过程中,谁麾下兵马敢出现异动,敢发生营啸,那老子舍掉这条命,不管山海关的安定,也要先率部平了他们,然后一刀一刀,剐了所领兵马的将校。

老子说到做到。

想叫老子的总兵官位置,坐不稳,那先在心里掂量掂量吧,老子不好过,大家谁都别好过!”

满桂这等极具威胁的言语,在讲出的那一刻,叫一些心里揣着想法的人,立时就变得踌躇起来。

就论行军打仗这一块,满桂在辽前所闯下的威名,还是极强的。

先前有祖大寿、吴襄他们在,这无处不在的辽东将门,未必会怕满桂这个外将,可现在的局势不一样了。

“既然大家都不说话,那老子就当你们认可这件事情了。”

满桂那双虎目,停留在一些人身上,朗声道:“既如此,那就各自散去吧,等待着总兵官府的调令。

半个月内,涉及山海关的一应调动,都必须全部落实,包括分明确的几处驻防区域,也要筹建起相应的军寨!!”

第478章 北直隶官场的地震

过了六月,京城是愈发热了。

“好啊,周遇吉他们,果真没辜负朕的期许。”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捧着手里的密奏,笑道:“竟觉察到王嘉胤这帮流寇,要流窜到甘肃一带去,提前做出这等事情,这陕西境内的诸多群体,算是厌恶透各部流寇了。”

说着,崇祯皇帝站起身来,快步朝舆图那边走去,看着眼前陕西舆图,所标注的各种态势,脸上笑意更盛了。

虽说以王嘉胤为首的流寇势力,并没有被彻底镇压,不过涉及流寇的平叛,相较于原有时间线,却发生根本性改变。

崇祯三年,本该肆虐在山陕两地,为冲进湖广、河南等地,积攒相应势力的各部流寇,现在却朝西北一带运动。

这对于整个大明的格局,都悄然发生着巨变。

“王伴伴,将这份密奏烧掉。”崇祯皇帝将手中密奏,递给王承恩,说道:“摆驾军机处!”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上前应道。

这些时日,崇祯皇帝一直忙着处理朝政,叫整个朝堂的氛围,也在悄然间,发生了一些改变。

特别是山陕两地,北直隶,山东,辽东等地,都呈递一些涉及改变的奏疏,叫朝中的那帮文官群体,有种应接不暇之感。

“现在李邦华亲督的那支辽兵,行进到何地了?”

乘坐龙辇赶到军机处,崇祯皇帝快步走进公事房,就开门见山的说道:“这帮该死的流寇,竟敢称王,还向甘肃一带逃窜,若是不尽快剿灭这帮流寇,我大明威仪何在!”

王洽、周延儒几人见状,忙跟在天子身边,朝着一角走去。

‘有些时候,竖立起一个所谓强敌,对国朝的办事效率来讲,就是快很多啊。’瞧见众人紧张的神情,崇祯皇帝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若是叫大明上下知道,洗劫陕西多府县的流贼势力,其实是勇卫营伪装的,那一个个又该是作何反应?

陕西境内的那帮为非作歹的特权派,家底积攒的就是浑厚,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周遇吉所呈递的密奏。

所劫掠的那批家财粮食,足以叫勇卫营和神机营这边,在此后一年之内,无需再叫内帑调拨任何粮饷。

好在周遇吉他们足够可靠,两军麾下的基本构架明确,不然就这样的情况,那又养出一批准军阀势力啊。’

“陛下,就当前所掌握的情况,李枢辅所督的那批辽兵,已行进到潼关卫。”

王洽拿起指挥棒,指着眼前舆图,正色道:“按照先前所定部署,以祖宽为首的辽兵队伍,将和勇卫营汇合,以祖大乐为首的辽兵队伍,将调拨到洪承畴麾下……”

听着王洽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微微点头,看着眼前各处态势,心情可谓是甚好。

“自辽兵进关赴陕以来,辽前那边的情况怎样了?”

崇祯皇帝想了想,看向周延儒询问道:“这山海关的整顿,进行的如何了?没出现什么纰漏吧?”

“启禀陛下,辽前局势基本稳定。”

周延儒微微欠身道:“叫人觉得奇怪的是,窃据辽西的建虏,虽知晓关宁铁骑离开辽前的消息,但却没对辽前展开侵掠。

相反还调离一批兵马,前去辽南那边去了。

通过觉华岛、东江镇等地,先前所呈递的奏疏,军机处这边分析,或许跟这些时日,我大明频频乘船渡海,袭扰辽南沿海有关。

建虏想确保辽南的安定。

至于山海关整顿,进展的很顺利,驻防和野战的厘清,叫山海关反而愈发稳定,现在满桂这边,打算围绕东协推行落实。”

“嗯,驻防和野战的厘清,的确要尽快明确下来,满桂做的很好,军机处这边要给与嘉奖。”

崇祯皇帝点头道:“蓟密永三协之地,皆是拱卫京畿的要地,不能厚此薄彼,都要逐步展开。

等蓟密永三协基本稳定后,你们军机处就着手在顺天府、永平府治下,将所辖的一应卫所,后续裁撤的事宜。

过去那几个京卫裁撤,成效很大,给国朝减轻了负担,在朕看来,一些非必要设立的卫所,就要逐步取缔。”

王洽、周延儒他们,无不眉头紧皱起来,不提这个京卫裁撤还好,提起来,他们军机处可没少打官司。

特别是有些京卫,是纯粹的匠户卫所,由工部等有司衙署分辖,这部分蛋糕一动,叫很多人都不满。

“朕知道你们军机处,先前承受不小压力。”

看出众人的顾虑,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说道:“不要觉得这些是得罪人的事情,一个个就瞻前顾后。

就裁撤的那批京卫,给国朝减去多少负担?还能为国库增加些赋税,这一进一出,就是不少银子啊。

首节 上一节 305/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