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58节

“此次会见欧罗巴各国的海商代表,你要多看,多听,不要发表意见。”

陈延生撩了撩袍袖,面露笑意,看向卢象晋说道:“等你见识到这些人的嘴脸,就能更清楚天津所处的境遇是怎样的,到时你也就知道如何在自己所辖职权内,为天津的整体发展,究竟要做出那些努力了。”

“喏!”

卢象晋起身作揖道。

和陈延生聊了很多,卢象晋本想要离开,却被陈延生留下,让他跟着见见欧罗巴各国海商代表。

作为大明治下,惟一得到天子支持,坚持对外开海的地域,且做出很多惠商政策,这让天津聚拢很多海外势力。

英吉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这些国度的海商,通过开辟的大明南北航线,在天津这边进行海贸,只是这些海商的背后,究竟站着哪些势力,这些势力谋算着什么主张,就不为人知了。

陈延生稳坐在官帽椅上,在衙署正堂接见了这些海商,一番简单的寒暄后,双方也就展开相应会谈。

“对你们联名所呈意见函,本州都认真的看过了,答案很明确,你们所提的要求,都是很无理的。”

陈延生神情淡然,盯着这帮西夷人,语气严厉道:“大明不是求着你们进行往来海贸的,相反在本州看来,对往来海贸一事,反而是你们求着大明。

所以本州正告你们,不要把不该想的想法,算计到大明身上,尤其牵扯法统和法纪的事情,你们没有资格指指点点。”

卢象晋眉头紧皱起来,盯着眼前这帮西夷人。

“陈知州,您这样的态度很不友好。”

英吉利海商代表詹姆士神情凝重,皱眉道:“我们都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想要让大明的对外海贸规模,能得到更好发展,所以才提出这些意见的。

就像你们天津海关,区别对待我们和大明本土的海商,这明显就是有失公允,极其不友好的行为。

毕竟我们千里迢迢的赶来,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想要帮助你们大明,将所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尽可能多的打开些销路。”

“那你们可以不来。”

陈延生微笑着说道:“大明所产的这些商品,就算是不通过你英吉利所属海商,那也是能售买出去的。

再者言,我大明境内的销路,也足以将这些商品吃掉。

本州可不觉得你英吉利的海商,来到我大明这边来,就是单纯的做好事的,你们难道没赚取利益吗?

至于说区别对待,这不是很正常的吗?针对你们的优惠政策,已经算是很低的了,如果连这些都不满足,那你们英吉利完全没必要过来。”

詹姆士神情变得难看起来。

“既然是优惠政策,那本爵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天津这边,不允许我们在天津本土,购买相应的土地?”

一旁的葡萄牙海商代表詹斯,面露不解的说道:“我们所想要的不多,就是几块单独的地域,向你们明国缴纳租金,就像在壕镜那边一样,租赁一百年,允许我们修建教堂,建设本国的建筑……”

“这件事情不用再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陈延生皱紧眉头,挥手打断道:“在天津港所划定的区域,足够你们短期停靠,完成各项海贸所需。

至于说租赁土地这等事情,你们想都不要想,哪怕是撂荒地,大明也绝不会租给你们的。

本州再明确的重审一遍,天津直隶州所划定的框架,所明确的范畴,所定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就已经是带着很大的诚意了。

如果说你们还是不满意的话,那没有别的可说了,往来天津进行海贸,是你们的自由,觉得不满意可以不来。”

詹姆士、詹斯这些欧罗巴各国海商,见陈延生这般的油盐不进,一个个心中都生出很强的怒意。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以联合的名义递交意见函,间接威胁陈延生这个天津知州,换取来的却是这种结果。

事实上詹姆士、詹斯这些海商,根本就不可能退出天津,不从事这一利益很多的海贸事业的,毕竟能赚取到的银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当然相较于他们所赚取的,天津在开海通商一事上,也跟着赚取不少好处和利益,还推动着治下的整体发展。

一直聆听的卢象晋,看着眼前这帮西夷人,嘴上阐述着所谓绅士表现,实则却藏着贪婪的强盗心思,那心里可谓生出极强的怒意。

这哪里是提出意见啊,这分明是想在大明瓜分跟多的利益。

也是在这一刻,卢象晋先前想不通的地方全都想明白了,也清楚陈延生所处位置的处境,究竟是怎样的了。

落后就要挨打!

第560章 雨后春笋(1)

处在风口浪尖下的大明,并非身逢静默下的大势中,不管大明内部怎样变动,大明之外的局势都会静止。

事实上在大明有所动静时,草原也好,建虏也好,朝鲜也好,倭岛也好,南洋也好,那都是有所变动的。

特别是崇祯皇帝在天津开海通商,任命郑芝龙出任琉球镇总兵官,筹建汉盟组织,这渐渐的在影响到南洋诸国格局。

改变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卢巡抚,先前多亏您出面协调啊。”

章谨忠面露笑意,停下脚步,拱手作揖道:“如果那几处地块,不能批给我川海总会的话,想筹建的几家冶炼工坊、水泥工坊、琉璃工坊,就不会有这等建造速度啊。”

“这些话就不用说了。”

看着眼前忙碌的人群,卢象升摆手道:“你们川海总会这边,能来保定府筹建新一批官办诸厂,本抚就会大力支持。

现在北直隶治下所兴起的驰道建设、整修水利,本就需要各类建材,特别是不同类型的水泥,需求就更多了。

你们能来,本抚很高兴。

何况这批工坊建设起来,真要有效运转起来,还要从我赈灾行署名下,抽调一批青壮进去。”

“这个是肯定的。”

章谨忠微笑着说道:“这一批所设工坊只是开始,等到保定府这边,见到筹建工坊所带来的利益,会有更多的士绅、商贾等,来和这里的分会洽谈。

等到了那个时候,会筹建起第二批、第三批的官办诸厂,到时能帮助赈灾行署,积极地分流脱产群体。”

卢象升心里生出感慨,没想到他比较头疼的事情,竟被天子以这种形式,出面得到相应的解决。

在川海总会的人没有来保定府前,该府治下所筹建起的官办诸厂,皆是赈灾行署所设衙署,独自筹建起来的。

和地方的士绅、商贾等群体,并不存在相应的联系,这也使得筹建官办诸厂的效率,相对来说慢一些。

“卢巡抚,最多两年的时间,围绕整个北直隶治下,将会筹建起一大批官办诸厂。”章谨忠斗志满满,面露笑意道:“等到了那个时候,仅靠赈灾行署所聚破产群体,想要满足工坊的用工寻求,只怕是不够的,恐涉及的那些府州县,会有一批本地的农户,将被吸纳进工坊内。”

“如果真的能那样的话,那本抚会在政策方面给与支持。”

卢象升双眼微眯,看向章谨忠说道:“不过有一点本抚要提前声明,你们所辖的官办诸厂,虽说不归我们地方管。

但是不要盘剥百姓,压榨百姓,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那直隶巡抚衙门,肯定会介入去管的。

说到底你们川海总会,所筹建的这些官办诸厂,是掺杂有民间资本的。

那些群体对待金银的追逐,如果没有相应约束和震慑,那就会变得贪婪起来。

你是川海总会的管事,应当清楚陛下对待这种事情,是极为厌恶的,最好在开始的时候就约法三章。

不然真要盲目扩张起来,吸纳一批不该吸纳的群体,导致某地所筹建的官办诸厂,出现这等情况,就不好做出改变了。”

对待这类合营的官办诸厂,卢象升的心底多少有些担心,毕竟掺杂进民间力量,这就代表着一些可能。

先前在大名府、顺德府等地赈灾时,卢象升遇到这些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对一些士绅、商贾等群体的嘴脸,那是非常清楚的。

“请卢巡抚放心,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章谨忠收敛笑意,神情正色道:“在最初的时候,陛下就拟定了相应的框架,明确了相应的制度和规矩。

如果敢出现这种苗头,那都不用直隶巡抚衙门出面,恐厂卫这边的人,就会查到爆雷的地方,逮捕相应的人手。”

章谨忠可要比卢象升更清楚,当今天子对他们川海总会,出面合资筹建的官办诸厂,是怎样的严苛。

相应的条条框框都逐一列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都标注的清清楚楚,敢要有所僭越的话,那就等着受到严惩吧。

毕竟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一旦民间资本的力量,敢挣脱所束缚的笼子,那他们能做出更过分的事情。

在大明北方诸省发展规模化工厂,是为了解决现存的矛盾点,崇祯皇帝可不希望见到新的矛盾激化。

“能有这样的底线就行。”

卢象升微微点头道:“虽说你们川海总会,现在不隶属于朝廷所设衙署,但本抚也算看出来了,只要你们能发展的好,陛下必然会有所调整的。

冶炼、建材、纺织这几个领域,要优先在地方上筹建起来,相应的销路问题,本抚力所能及的帮你们解决。

不过我直隶赈灾行署这边,有任何的需求和协办诸事,你们川海总会这边,也好有相应的配合。”

“请卢巡抚放心,下官定会做好这些的。”

章谨忠忙作揖说道:“别的保证不了,只要是我川海总会这边,所辖的那批官办诸厂,出战的相应商品质量,绝对是有保障的。

不过卢巡抚,先前向您提及的,能否从赈灾行署这边,抽调一些人手……”

“这件事情暂时没有可能了。”

卢象升皱眉说道:“就在前两日,我直隶赈灾行署这边,抽调了一批人手进京,他们要面圣后赴辽做事。

现在本抚麾下也缺人手。

不过本抚倒是能出一个主意,提前在赈灾行署所辖群体中,遴选一批有潜力的青壮,着手培养他们,相信等日后用到他们时,就能逐步的磨砺出来了。”

“要是这样的话,也就只能这般了。”

章谨忠有些沮丧,轻叹一声道:“这在工坊做工的劳壮好找,不过负责管理的各级管事却难找啊。

许多涉及到书面的事宜,包括其他的一些事情,都需要识文断字的人来做,不然很多事情都不好解决。”

本以为能从卢象升这边,争取一批赈灾行署的吏员来,现在看来这也只能是想想了,想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靠自己解决啊。

第561章 雨后春笋(2)

首节 上一节 358/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