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75节

“所牵扯出的火耗银子,是否都足额追缴回来?”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伸手对王承恩说道:“所追缴的火耗银子,要以户部的名义,都押解到西山去,悉数制造成新制钱,继而推动新制钱流通。”

“据司礼监所掌情况,当前已追缴回来6成。”

王承恩拱手作揖道:“剩下的那部分火耗银子,有司还在抓紧追缴中,可能会拍卖部分田产,才能补齐这部分。”

“司礼监盯紧了,有任何情况,要第一时间呈递御前。”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道:“另外给刑部去一道口谕,告诉刑部的人,所查明的这部分贪官,要全部夺去功名,谴派到辽东戍边,包括他们的亲眷也要跟着。

此外让司礼监谴派人手,去辽东一趟,向宁远平虏前指传达口谕,所流放戍边的罪官群体,以后归他们直辖,让这些戍边者以劳赎罪!”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道。

别看崇祯皇帝没亲自出手,去整顿大明吏治,而是让韩继思、温体仁、周延儒他们,代替自己去整顿。

不过所查出的那些罪官,可不会像过去那般,简简单单的免职、夺籍就了事了,崇祯皇帝要将这些人,都分批的流放到辽东、琉球镇等地去。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想彻改大明腐败的吏治环境,这没十年八年的高强度整顿,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可现阶段大明还要稳定,还要发展,所以要一步一步的来。

“将这些弹劾奏疏,全部送到内阁去。”

崇祯皇帝指着眼前的奏疏,对王承恩说道:“问问韩爌、温体仁他们,内阁辅佐朕处理朝政,治理大明,出现这等情况,难道就一点没觉察吗?

另外斥问温体仁,朕让他兼领廉政公署,弹劾的这些情况,如果说都是真的,那朕要廉政公署何用?”

“奴婢遵旨。”

王承恩再度拜道。

对温体仁、闵洪学他们,所藏着的小心思,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不过当前的内阁,还不能让韩爌倒台。

至少没补充进新鲜血液前,是不能倒台的。

像温体仁、周延儒他们,想当上大明的内阁首辅,是断然不可能的,这两个老谋深算的政客,断不能独掌内阁,不然这刀就该伤己了。

“斗吧,闹吧,朕倒要看看,还能玩出点什么新花样。”

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崇祯皇帝似笑非笑道:“你们彼此间不争斗起来,那注意力都集中在朕身上了,大明最不缺的就是做官的。”

对当前这种朝堂格局,崇祯皇帝心里是满意的,或许在这过程中,会牵扯到部分无辜官员,但是没关系,毕竟承接戍边流放的各平叛、平虏分指,还会再进行相应考察,大不了将他们聚拢到新体系下,而多数被牵扯出的官员,都是懒政怠政、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者,能揪出这些蛀虫,那大明社稷的元气,就能相应的减少些损耗。

第589章 国库渐丰

庙堂上的权力斗争,向来都是叠加借势的,温体仁、闵洪学一派,想要扳倒韩爌,并非朝夕所能办成的,特别是崇祯皇帝传去那样的话,不过趁此机会,弹劾一批东林党人,向韩爌进行施压,崇祯皇帝并不会去多管。

温体仁何其精明的人,揣摩圣意的确有一套,在揣摩到一些圣意后,就及时的做出相应调整。

“毕卿啊,你是内阁的大臣,还兼领户部尚书,朝中的确生出一些风波,不过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缓步向前走着,对随行的毕自严说道:“这人嘛,难免会有政见不合的时候,所以起些分歧是正常的。

当前朝廷这边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尤其是新制钱的铸造和流通,牵扯到的层面很多,所以要格外的注意。”

“陛下说的没错。”

毕自严微微欠身道:“新制钱的铸造和流通,对于朝廷的好处很多,对地方的益处也不少。

仅自带的‘铸币税’一项,朝廷先后就额外获得300多万两足色银,当然这批足色银,在被铸造出新制钱后,都被陛下调拨到其他用途了。

不过在臣看来,随着新制钱的逐步流通,愿意接受的群体增多,此前一直存在的火耗弊政,将逐步的被倒逼消除。”

大明财相不高兴了。

崇祯皇帝露出淡淡的笑意,显然对毕自严特别提及的铸币税,想表达的深层含义,心里是清楚的。

其实毕自严所不清楚的,是额外所获的铸币税,并非是300多万两,而是更多,这其中就包含朱纯臣他们,见联合海贸的确有奔头,而追加的总额1000万两各色银子。

这1000万两各色银子,在上缴司礼监清点后,就顺势实兑成1000万枚银元,这其中就有一笔不菲的铸币税。

“卿家啊,朕知道你这位大明财相,做起来不容易。”

崇祯皇帝停下脚步,看向毕自严说道:“可卿家所看到的,跟朕所看到的不一样,朕现在挪用那笔银子,是为了让各地赈灾行署,能尽可能的减少地方灾情,避免再出现流贼叛乱诸事。

镇压流贼叛乱这笔账,卿家算的比朕要清楚,这些年,在山陕镇压叛乱上,朝廷前前后后掏了多少银子?

要不是有勇卫营、神机营这些强军,先后赶赴到平叛前线,尊奉朕的旨意,逐步挤压各地流贼,只怕陕西境内的叛乱,也不会被压缩到那般小的范畴吧。”

“臣……”

毕自严一时语塞。

他之所以特别提及这些,是这笔铸币税银子,要是没有被挪作他用,那户部所发的战争债券,之后就不比费神了。

可崇祯皇帝所讲的这些,让毕自严心里很清楚,相较于户部所承受的那些压力,如果山陕、直隶、山东等地,所设的那批赈灾行署,能靠这批银子来聚拢破产群体,让他们能通过劳作,来赚取养家糊口的粮食,那的确是对朝廷有利的。

“卿家啊,不要将眼睛只盯在铸币上,看看所开的榷关,所整顿的钞关,这一年多可没少征收关税吧?”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这笔征收的关税银子,朕可没有截留一两,何况现在国库这边,所存的银子也不少了吧?

至少比朕御极之初,要多出几百万两银子。

当前这种态势,只要户部能盯紧各处,确保这些理清的税目,不会再出现任何问题,那到期的战争债券,就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陛下教训的对。”

毕自严心里轻叹一声,拱手作揖道:“的确是臣想的肤浅了,不能只想着户部的难处,却忽略陛下的难处。

说起来,户部所发售的战争债券,跟内帑所发售的战争债券,压力还是要小很多的。

陛下一心想整顿朝纲,臣不该……”

这个毕自严啊,话里话外都带着算计啊,

崇祯皇帝笑着摇起头来,不就是想以此堵住朕的嘴,国库所储的那笔银子,不能挪作内帑所用。

在公私分明这一块儿,毕自严是很较真的,当初知晓崇祯皇帝,以内帑的名义,对外发售3000万两战争债券。

毕自严就上表规谏奏疏。

规模太大了。

何况民间能否吸纳这等规模的银子,那都是不好说的。

不过崇祯皇帝却并没有理会,其心中比谁都要清楚,大明治下所窖藏的银子,究竟是何其庞大的存在。

崇祯皇帝就是要通过诱人的利钱,利好的大环境,来聚拢北方诸省的窖藏银子。

先通过新制钱铸造,截获一批铸币税,再通过这批新制钱,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加快大明民间的流通效率。

“卿家放心,你做好国朝的财相,朕就很欣慰了。”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毕自严说道:“至于内帑的财相,朕有人选,就不必卿家多虑了。

内帑的情况怎样,不管好与坏,朕都不会拆东墙补西墙,挪用国库的银子。

不过河南赈灾行署这边,最近筹建起来了,治下多地的旱情、整修水利,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户部是否该调拨一些?”

“这件事情臣不能专断,不过户部也初步形成决议了。”

毕自严微微欠身道:“鉴于河南巡抚孙传庭,所呈递的奏疏,朝廷的确要调拨粮饷,好让河南赈灾行署,展开相应的事宜。

不过300两银子太多,户部初步形成的决议,只能拿出150万枚新制钱,毕竟不久前山东等地,也都呈递一些奏疏,需要……”

这大明的财相,可不是那般好做的,每天睁开眼睛,所想的就是银子哪里来,银子哪里去,治理这庞大的疆域,绝不是说说那般简单的。

“其余所缺的份额,朕让孙传庭他们想办法自筹。”

见毕自严这般,崇祯皇帝摆手道:“要是解决不了,那朕再从内帑拨一笔,不过有些事情啊,户部也要着手来办了,像清查地方火耗、清查历年赈灾等等,终究不能只在北方诸省进行,到合适的时候也该向别的地方延伸。”

“臣遵旨。”

毕自严当即作揖道。

第590章 黑科技(1)

对于生产力的提升,崇祯皇帝可谓到了痴迷程度,不管是解决大明内忧,还是除掉大明外患,惟有促成生产力的攀升,才能确保所抢出的时间,能发挥到最大成效。

恰恰是基于这等前提,使得崇祯皇帝的主要精力,多数都集中在他所谋划的部署上,反倒对朝堂的掌控,只是确保诸派相互制衡,相互牵制,不至于眼睛被蒙蔽,耳朵被堵上,毕竟当前所处境遇,实属来之不易。

西山。

“从武备院研制出初代的燧发枪,朕就一直在耐心等待,射程更远、精准更高的线膛燧发枪。”

崇祯皇帝拿着一杆火枪,爱不释手的说道:“为此不管武备院这边,向内帑申请怎样的研制额度,朕都没有丝毫的犹豫。

诸卿,你们果真没让朕失望,过去所调拨的粮饷,都是值得的,现在朕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毕懋康、宋应星、焦勖等武备院诸臣,无不是面露笑意,垂着的双手紧握着,眉宇间所流露出的兴奋,是怎样都遮掩不住的。

没错。

从崇祯二年末武备院特设,截止到此时此刻,崇祯皇帝所砸进的银子,都是以百万两来计算的。

作为大明的聚集科研人才,最为密集的存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武备院终迎来初阶的井喷时刻。

“线膛燧发枪的顺利研制,离不开山陕战场、辽东战场所反馈的火器调查。”毕懋康强压激动,上前作揖道。

“武备院通过大批的数据比对,试验考察,从中总结出不少有用数值,这对铳管所需钢材的精进,提供了有利支持。

首节 上一节 375/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