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35节

《论军费预算疏》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徐光启眉头微蹙,翻阅着所持奏疏,与崇祯皇帝所想的一样,看到奏疏里内容的徐光启,神情起了变化。

军费预算,这是一个大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重文轻武要不得,穷兵黩武要不得,想确保国朝的安稳,不管是对内,亦或是对外,就必须要做到文武兼济,惟有这般,才能确保真正的安稳。

“近两年来,朕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自顾自的说着:“为何朝廷每年调拨的粮饷,都不算少了吧,可是大明军队的情况,却呈现日渐下滑的趋势,打不过建虏也就算了,可连造反的流贼势力,最初都打不过,这就太过分了。

朕为此调阅了不少案牍,甚至是一些明初的案牍,对比之下,还真叫朕发现不少的问题啊。

国朝每年调拨的粮饷,是没有定数的,是根据所处境遇,或削减,或增补,去进行维持大明军队建制的。

这其实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遥想明初时期的大明军队,是何其强盛的存在,敢于向任何威胁我大明国威的敌对势力亮剑,打的他们是丢盔弃甲。

可是现在呢?

除了朕下达旨意,要求整改的那些军队,其他军队,可谓是烂泥扶不上墙,这必须要有效整顿才行!”

军队谋改一事,牵扯到的层面很多。

这不是简单创设几支番号,明确一些机构,就能够叫堕落的大明军队,一步步走出身陷的泥潭的。

针对军队谋改,崇祯皇帝是有着完整谋划的,有许多事情,是需要形成一套套组合拳,持续不断的打出去才行。

“陛下,明确军费预算一事,这对现有的国朝而言,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啊。”徐光启情绪有些激动,拿着手里的奏疏,对崇祯皇帝说道。

“臣也知道,陛下所明确的这一构想,是有利于整顿大明军队的,可此事终究没有过先例啊。

每年国库的税收银子,要明确多少的份额,形成专项银子,就用于军费的各项开支,这其实……”

“很繁琐,很难办是吧?”

崇祯皇帝笑着说道:“恰恰是这般,就越是要这般做,至于原因嘛,很简单,朕想叫大明军队,真正能迈向正规化。

何为正规化?

即大明现存的军队规模,必须要有明确的数额,每一支军队所列装的各项军备,都必须要做到有数。

为什么大明军队的贪腐情况,向来都是屡禁不止的?根子就出在这上面,能叫某些群体上下其手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这件事情内阁要尽快明确下来,到时交由有司衙署来办,至于说期间有什么争议,有什么反对,朕都不听,朕只要最终的结果。”

徐光启有些头疼,先前面对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现在就又折腾新的事情,不过一想到明确军费预算一事,的确对大明社稷有好处,徐光启也只能接下这个差事,没办法,他想做些事情。

第690章 改革五军都督府

大明文武失衡的格局,存在的时间久了,这也使得涉及军队的谋改,远比崇祯皇帝所想的要难很多。

可不管是有多难,谋改大明军队体系和制度,都是要走下去的路,否则大明的维新变法,就是不成熟的,就是缺少一环的。

自崇祯二年特设军机处开始,其实谋改大明军队体系和制度,就一直在做着,或许速度慢了些,可确实是一直在变,一直在走,一直在做。

西苑。

钓鱼台。

“军费预算的事情,朕已叫徐卿着办了。”崇祯皇帝缓步向前走着,对随驾的军机处诸大臣,开口道:“这块石头,朕给诸卿搬走了,那么谋改五军都督府的事情,你们就要给朕扛起责任!”

王在晋、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一行,听闻天子所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王卿啊,你从辽前回京,有什么感触吗?”崇祯皇帝停下脚步,转身看向王在晋开口询问道。

“臣……”

王在晋抬手作揖道:“臣心中的感触很深,裁撤卫所,明确府县制,这对于苦寒的辽地而言,其实是正确的事情。

特别是辽西诸府县的治下,根据各地的情况,筹设起相对合适的领域产业,其实对于国朝而言,是能起到正向的作用……”

听着王在晋所讲之言,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辽东都司。

这一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的特别衙署,的确是在明初的时候,以明确的卫所制度,帮着朝廷分担不少压力,帮着朝廷拱卫辽地边陲安稳。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监察和约束的大明卫所,却渐渐演变成大明的毒瘤,导致吃空饷、喝兵血、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等现象严峻,继而破坏着大明军队的风气,使得贪腐成为难以根除的顽疾!

大明军队的逐步堕落,不能将责任全部归咎于文官群体,应该归咎于制度出现漏洞,却没有及时的完善,原本只是小问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渐渐的变成大问题,由此导致问题愈发严峻。

“在朕的构想中,今后我大明要做的事情,就是全面落实新型军制。”崇祯皇帝看着王在晋他们,眼神坚定的说道。

“特别是大明军队的具体建制,具体规模,具体分属,都必须要做到‘具体’二字,这是关键所在。

吃空饷、喝兵血、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等诸如此类顽疾,为何在大明军队中屡禁不止呢?根子就处在国朝层面的职权分属不明!”

军队是用来打仗的,是国之利器!

倘若违背这一底层逻辑,那军队规模就算再多,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最后只会拖垮大明。

一支没有明确归属的军队,没有精气神,不敢亮剑,干脆还是别要的好。

“五军都督府,过去被闲置的时间太久了,以至于它们都成了空筒子。”崇祯皇帝继续说道。

“单靠一个兵部,真能管得了大明军队的诸事吗?如果能得话,那大明拥有的军队,就绝不可能是现在这等情况。

朕知道谋改五军都督府,必然会在朝引起不小的争议,可是…有些事情能够缓办,但是有些事情,却不能!”

王在晋想了想,上前作揖道:“陛下,眼下正值辽地战局激烈之时,何况国朝的内部,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平稳的解决。

涉及谋改五军都督府的事宜,是否能等到局势稍有缓和下,再由军机处出面,去逐步的进行……”

“王卿,看来你是没明白朕的意思。”

崇祯皇帝出言打断道:“现在由军机处出面,不也是在逐步的进行谋改吗?为什么就一定要向后等一等呢?

王卿在怕什么?

军机处,又在怕什么?

是国朝做了这些事情,就会叫各地乱起来吗?朕看不是吧,朕只是将兵部所辖的部份职权,划归到五军都督府名下,从兵部抽调一批职官,增补进五军都督府名下,这难道就会生出大乱子吗?”

钓鱼台这边安静下来。

是。

崇祯皇帝做的事情,并没有过多牵扯到地方,仅仅是在大明中枢,进行着相应的职权再分配。

不过纵使是这般,事情也不简单啊。

大明文官群体,过去将夺进兵部的职权,好不容易才巩固下来,现在崇祯皇帝又要给它分走,这矛盾必然会被激化。

军机处,首当其冲就成了暴风眼。

“原隶属于五军都督府的各地卫所,给朕从兵部好好剥离出来,今后要逐步的明确裁撤卫所,逐步整顿各地驻军建制。”

崇祯皇帝看着沉默的众人,朗声道:“此外涉及到水师诸事,也给朕转隶到五军都督府所掌。

针对上述转隶的职权范畴,五军都督府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今后要做的事情,能够平稳的落实下来,而不是只流于形式!

前军都督府掌监察诸事。

后军都督府掌晋升诸事。

中军都督府掌策划诸事。

左军都督府掌后勤诸事。

右军都督府掌装备诸事。

详细的职权划分,要在崇祯五年做好,朕要用5年的时间,将大明各地卫所裁撤,将大明水师初步建成。

不要给朕强调什么难度,有这等时间和精力,倒不如多想想怎样平稳落实此事,这就是朕的态度。”

“臣等遵旨。”

众人忙作揖应道。

按照崇祯皇帝的整体构想,今后涉及大明军队的框架,将是以‘新兵部’为首,五军都督府具体分管,下设战区、军区等实权机构,具体所辖各类兵种,筹建等级明确的各级建制军队,将大明的军队体系,独立出大明政治体系外,独效忠于大明皇帝,这是维护大明一统的根本所在。

不过真要是这般做的话,那牵扯到军费预算的权力,就必须独属于‘新内阁’所掌,每年的军费预算,不能超出国朝正常运转的范畴,不能为了打仗而无节制增加军费预算,今后的大明整体框架,会是一个全新的框架。

恰恰是这般崇祯皇帝必须要办成一件事情,即大明宪法的定型,一些根本性的宪法章程,不管是谁,都不能妄图更改的,哪怕是后继之君也不能改,毕竟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和监察,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崇祯皇帝谋改大明军队,可不想再叫大明出现战神皇帝,再做出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继而拖垮大明。

崇祯皇帝所构建的这套体系,固然说文官群体依旧会监察着军权,可是却不像现在这般,叫文官群体把持着军权,作为大明的武装力量,大明军队,必须要有明确的效忠对象,那就是大明皇帝!

倘若大明皇帝没了军权,又何来君权?

只不过崇祯皇帝构建的这套体系,相较于该时期的大明,是复杂的,想要平稳的落实下来,就需要10年,20年,去一步步的具体谋改,这是一盘大棋,万万不能有任何的着急,必须要稳扎稳打的迈进才行。

“长路漫漫啊。”

崇祯皇帝的心情有些感慨,“大明军队谋改一事,不能出现任何的纰漏,不然上下暴动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第691章 汉盟扬威

改革的号角吹响,对大明产生的影响,绝对不会局限于某一地域,某一领域,产生的影响会很大。

大明京城会影响。

大明各地会影响。

首节 上一节 435/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