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65节

但现在既然到了这种境遇,该筹谋的都筹谋了,若朕还待在蓟州方面不前,那就说不过去了。”

崇祯皇帝讲这番话的时候,叫卢象升、孙祖寿、方正化他们,还有王洽、李邦华、朱纯臣他们,一个个皆露出各异的神情。

其实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天子此时率随驾京卫,携军机处前指,进驻遵化方面,那纯粹都是阳奉阴违的袁崇焕所致。

尤其是以朱纯臣、汤国祚为首的这帮勋戚,心里不知骂袁崇焕多少次了,恨不能提刀砍了他。

好端端的,你狗日的不老实待在迁安方面,主持东线防务事宜,偏要抗军机处前指明发的上谕。

现在好了,害的老子们,跟着天子一块儿,赶到这最前线的战场。

只是当前这种战局下,袁崇焕还不能动,一旦动了,或者抓了,肯定会引起一连串的变故,导致东线防务全面崩溃,继而威胁到山海关的稳定。

倘若山海关叫建虏打下来,那笑话就真的闹大了,别说辽前的疆域不保,甚至大明社稷也将出现危机。

“一个个的,怎么都愁眉苦脸的?”

崇祯皇帝故作不解,看着众人道:“眼下卢卿、孙卿,所率领的天雄、忠勇两军,在遵化三面,皆挖设了宽沟,且当前还在扩宽之中。

而我大明中军所在,又相距遵化方面五里开外,你们是担心遵化方面的建虏偷袭呢?还是担心三屯营方面的建虏偷袭呢?”

在大明上下摆烂的总态势下,要紧抓住这一主要矛盾,想除掉那个不长眼的家伙,就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去不断放大此人的缺点,甚至让身边人厌恶他,这样都不用自己出手,就有人跳出来搞他们。

把朋友处的多多的,把敌人处的少少的,先集中精力,去把那些危害大、顽固的皇权造反派,给他用政治的手段,一一铲除掉,掌握相对的话语权,后续再重复这一方式即可。

杀一批,打一批,拉一批,在斗争中掌握主动权,这就是崇祯皇帝要做的事情,此次建虏进犯大明,先拿袁崇焕练练手。

孙祖寿走上前,对崇祯皇帝抱拳一礼道:“陛下,我等是担心进犯迁安方面的建虏,在知晓遵化这边的局势后,会不顾一切的驰援回来。

倘若进犯关内的建虏主力,悉数集中于遵化方面,那接下来……”

崇祯皇帝闻言,打断了孙祖寿所讲,道:“所以我们眼下的首要任务,不是去集中麾下兵马,去无谓的攻打建虏扼守的遵化城。

而是要趁着所掌握的优势,围绕遵化城的外线,多多的挖设宽沟,要做到,建虏麾下的骑兵队伍,即便是疾驰冲阵之下,亦无法做到接连跳过我军所扼守的阵线。

甭管是黑猫白猫,只要能逮住老鼠,那就是好猫!

既然此次随建虏进犯的,还有蒙古兵,且我大明当下,在骑兵方面没有压倒性优势,那就用这种笨办法,采取轮换不停歇的方式,多挖宽沟,还要在阵线的外围,多挖陷马坑,朕到时想要看看,面对这样一种方式,他建虏怎么杀进来。”

“……”

卢象升、王洽、李邦华他们,不少都微微点头表示认可,虽说受袁崇焕所部,被建虏偏师伏击,导致东线防务受到很大威胁,被迫导致原有的大好局势,被削弱了一些。

但是在先前的征战中,大明还是掌握一定的优势,在过去两日内,天雄军、忠勇军,围着遵化城北、西、东三面,挖设了两道宽沟,并且部分位置还都打通了,并堆放有堵住缺口的石块、装满泥土的麻袋。

为了能在前线战场,增强挖设宽沟的效率,在此之前,崇祯皇帝还特意叫军机处前指,向临设的前中后三卫防务各地,明发了一道上谕。

命各地驻守城池的将领,多多的搜集各类农具,登记好,等战争结束后,再归还给那些农户,以便于前线将士能人手一把。

既然正面硬碰硬,大明还不是建虏的对手,那就他娘的耗死你,你这长途跋涉下,异地作战,眼下大明各地都封闭城门,行守土有责之事,没了能劫掠粮食的途径,看谁先撑不下去。

你建虏主力一日不回援,我大明主力,就一日不攻城,就摆出围城打援的阳谋,看你皇太极怎么办。

反正大明有的是人,与其叫你建虏给屠杀了,倒不如一城一池的跟你死磕到底,看谁能耗得过谁!

第96章 对赌

“算算时间,张可大所领的登莱援军,要等到明日未时,才能抵达遵化一线。”崇祯皇帝敲击着爽,发出‘哒、哒’的声音,看向卢象升他们说道。

“这遵化城西线,挖设宽沟的任务,就交由成国公他们负责,成国公,朕可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到你手上了。”

朱纯臣心里一紧,忙走上前,拱手作揖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指挥随驾的京卫队伍,多多的挖设宽沟,确保御驾所在安危。”

先前被崇祯皇帝拿捏住命门的朱纯臣,对崇祯皇帝所讲之言,不敢有任何拖沓,或者违背的意思。

谁叫他在三河那边的时候,被一帮建虏给吓住了,竟忘记护驾之事,这要是天子死揪着不放,哪怕他是世袭罔替的国公,若崇祯皇帝真出现任何意外,首当其冲被干掉的就是他!

“嗯。”

崇祯皇帝点头道:“府军前卫的那帮勋戚子弟,也别闲着,卢卿、孙卿,你二人分别领一队过去。

叫他们跟着天雄、忠勇的将士,一块儿去挖设宽沟,敢有偷奸耍滑,或者是闹事的,不必报到朕这里,直接打十军棍!

若有再犯的,累加!

当前国朝遭此变故,身为大明勋戚的子弟,这肩上就要扛起应尽的责任,否则大明要他们何用!”

“臣遵旨!”

“末将遵旨!”

在大明的勋戚群体中,还是有忠于大明社稷的,不过那些上了年纪的勋戚,想要把他们调教好,去接受新鲜事物,肯定是不成了。

所以崇祯皇帝就将目光放在那些勋戚的子弟身上,不管是嫡子也好,还是庶子也罢,真要是有本事的,调教好了,肯定是会得到重用的,至于那些没本事的,就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崇祯朝不养废物!

等此番跟建虏的仗打完了,得胜归朝了,那新设的京卫都督府,还有京营那边,崇祯皇帝是要逐步完成新老交替的。

“都去忙吧,别在朕这里待着了。”

神情严肃的崇祯皇帝,挥手说道:“抓紧一切可用的时间,在建虏主力没回援前,多多的掌握战场优势。

眼下龟缩在遵化城的建虏偏师,骇于我大明出动的兵马过多,不敢轻易出城,对我大明主力展开袭扰,所以别浪费这等宝贵的时机。”

“臣等领旨!”

本聚着不少人的帅帐,此刻显得空旷不少,崇祯皇帝坐在帅位上,看着在一旁忙碌的王洽、李邦华等人,目光却看向了帐外。

皇太极,朕倒是想看看,你能撑几天,这次要不把你逼回来,那我这大明皇帝,就算是白当了。

……

被远在遵化方面的崇祯皇帝,心里惦记着的皇太极,此时的心情很不好,迁安城被他们攻打了几日,但却迟迟没能将其攻打下来。

作为昔日的老对手,率部守城的祖大寿,明显知道他们的一些操作,自八旗主力杀到迁安方面后,祖大寿就下令全城戒严,敢有擅自离家者,出现在城内各处的,不必听其任何解释,就地射杀!

此举使得迁安城内的一些人,骇于建虏八旗之威,想做出投城献降之事,都没有法子去做了。

先前在辽东那边,大明跟建虏展开激战,其实很多战事中,退守城池的明军,都能借助坚固的城防,扛住建虏的迅猛攻势。

但建虏无孔不入的暗桩,每每在战事最紧要时,说服城内的不少有权有势者,最后再偷偷打开城门,这叫攻城的建虏,得以迅速杀进城内,继而重创守城的明军。

“主子,八旗不能再继续死耗下去了。”

索尼跪倒在地上,情绪激动的说道:“眼下大安口要隘,已被明军收复,而遵化城于两日前,就派人传来急报,言明大批明军赶来遵化。

这个时候,咱们不尽快回援遵化,一味地强攻迁安,即便能拿下迁安,可若遵化有失的话,那对我军士气将是极大的打击啊!”

“闭嘴!!”

皇太极瞪眼怒喝道:“不拿下迁安城,我大金于关内的处境更危险,崇祯小儿先前的种种部署,在不知不觉间,已叫我大金丧失威逼神京的机会。

当前在蓟州、玉田、丰润、三河等地,大明驻扎着大批兵马,对我八旗劲旅是严防死守,而石门镇、遵化那边,亦有着不少的明军。

就这般顺着崇祯小儿的统属,我们回援遵化的话,那先前所战死的八旗健儿,就算是白白战死了。”

年轻的索尼,张着嘴巴,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显然他已然猜想到,自家主子所谋之事了。

迁安城若是打不下来,就乱不了固守山海关一线的局面,那这样,大明就能够稳扎稳打的,跟他们八旗劲旅死磕下去。

面对那样的局面,打进关内的八旗劲旅,等所携粮食耗尽之时,便是全面退出关内的时候。

若能拿下迁安城,对大明制造更多的混乱,届时他们八旗劲旅,就能趁乱逐一击破明军兵马,创造更有利的战机。

“本汗相信范文程,更相信岳托他们,能守住遵化城!”

皇太极站起身来,神情坚定的说道:“只要三天,本汗定能率部攻破迁安城,到时这关内的局势,就对我八旗劲旅有利了。

本汗就不相信,崇祯小儿面对山海关遭遇威胁的态势下,依旧能沉得住气,跟本汗在这死磕到底。

还有那袁崇焕,以为退守榛子镇,本汗就灭不了他了,只要迁安城一破,那袁崇焕定然会出兵的。

山海关有丢掉的威胁,他这个辽东督师,若是无动于衷的话,到时崇祯小儿会放过他吗?”

打进关内的这段时间,虽没有见到崇祯皇帝,然在皇太极的心中,却激起了极强的斗志。

同样都是一方势力的主宰,哪怕你是大明的皇帝,你大明幅员辽阔,可我大金那同样也不差啊。

既然在辽东那边,大金能保持强横的姿态,那到了你大明关内,同样也是该这般才对!

第97章 他不来,那就打!【打赏加更!】

从万历朝后期,到天启朝,再到崇祯朝,在这短短十几年间,大明不知抽调了多少精锐之师,调拨了以千万两为计的军饷、辽饷,还有大量的粮食、军械、火器等等。

可是到头来呢?

这些不计成本的投入,换取来的不是一场场大胜,不是建虏被打的鼻青脸肿。

令人觉得讽刺的是,大批明军精锐惨遭建虏屠杀,大批投降派,率领着麾下家丁、将士转投建虏,大批疆域被建虏侵占,大批硕鼠……

就算是上下摆烂,那也不能摆烂到这种程度啊。

魔幻的辽东,匪夷所思的大明,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就没有那帮既得利益群体,所做不到的事情。

“都他娘的加把劲儿啊,别他娘的想着偷懒,到时建虏杀来了,这些宽沟,就是咱保命的。”

“咱大明的皇帝,就在咱们身后,指挥着咱们抗击建虏……”

走在这挖设好的坑道里,听着远处传来的喝喊声,崇祯皇帝的嘴角微扬,跟大明那群养不熟的文官、武将相比,这些在底层的将士要更听话。

只要能让他们拿到应得的军饷,还有在战场上立功,得到应有的赏赐,那他们就是最忠诚于大明的存在。

“卢卿,天雄军的士气,很高涨嘛。”

首节 上一节 65/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