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66节

拍打着身旁的坑道面,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一连数日,这般高强度的挖设宽沟,还能保持这样的劲头,不错。”

跟在后面的卢象升,闻言忙拱手说道:“这都是陛下亲临前线,威仪……”

“行啦卢卿,咱们君臣间,就别说这些虚的了。”

崇祯皇帝挥手打断道:“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哪怕是朕,也不能夺走身边臣子的功劳。

算算时间,从朕御驾抵达遵化,到今日都过去两天了,可是迁安方面,却连个建虏的毛都没见到。

张可大所领的登莱援军,都参与到西线挖设宽沟了,你说,这皇太极脑子里在想些什么?非要跟朕死磕到底吗?”

随行的卢象升、王洽、李邦华几人,露出各异的神情,显然对崇祯皇帝所讲,他们这几日也都考虑过,甚至私下还进行过探讨。

大明在遵化集结的大军,都围住了三面了,摆出围城打援的架势,可建虏却迟迟不上钩,这的确是一大问题啊。

“都讲讲自己的想法。”崇祯皇帝转过身来,看向卢象升他们,说道:“这里又不是在朝堂上,各持己见,有什么说什么。”

卢象升眉头微蹙,上前说道:“陛下,臣觉得当前这种局势,那皇太极是摆明不相信我大明,能在短时间内攻破遵化城。

其意图已经很明确了,就是想跟我大明撑下去,只要能攻破迁安城,那东线防务必然大乱,到时只要威胁到山海关的安定,就能迫使我大明动起来。

对他们建虏来说,长途跋涉下进犯我大明关内,一味地打攻城战,他们是吃不消的,毕竟兵马就这么多。

但是我大明若被迫动起来,那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陛下,臣觉得卢建斗说的没错。”

王洽紧随其后道:“此前来犯的建虏,可以说是没费太大力气,就先后攻破了大安口、龙井关等地,而随着喜峰口的告破,他们顺势就打进关内了。

而遵化城、三屯营两地的沦陷,使得进犯的建虏上下,在心里就认为我大明此战,根本就没有招架之力。

然在陛下的统御下,在我军机处的调配下,各地局势从动乱到安定,虽有袁崇焕那边出现些许波动,但就整体局势来讲,依旧是我大明占据优势。”

听着卢象升、王洽所讲,崇祯皇帝眉头微蹙,陷入到沉思之中,的确,照当前这种态势,摆明就是皇太极不甘心这般。

若进入到他们大明的节奏中,就算守住了遵化城,挡住了大明的攻势,可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怕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

唯有叫大明乱起来,那他们建虏才能趁乱谋势,趁乱打出新格局,这样才能谋取到更多的利益。

“照诸卿这般说,那就是皇太极不死心。”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眸中闪过一道冷芒,看向卢象升他们,说道:“觉得就这般没有任何收获,到头来被打出我大明关内,将会影响到他在建虏的地位与权势。

这就是跟朕死磕到底啊!

好啊,既然他皇太极,不率领建虏主力回援,那咱们就打一仗!

这几日,从后方也转运过来不少火炮,还有震天雷等战场利器,拿下一座建虏偏师窃据的遵化城,定然不是问题!

卢卿,叫天雄、忠勇两军,真正扬威的一战,开始了,你可有信心,能在两日内收复遵化城?”

从卢象升、孙祖寿他们,奉军机处明发上谕,统率着天雄、忠勇两军离开神京,一路朝前线战场赶去,并跟建虏偏师,在大安口打了一仗,再到会师遵化城的这段时间,由张彝宪所领的兵仗局,那可是没少量产震天雷,还有袋装颗粒火药与袋装铅弹。

有曹化淳提督东厂,坐镇内廷,有周延儒、温体仁、徐光启、张维贤他们,在外朝跟韩爌、李标、刘宗周他们对弈,还有骆养性领着锦衣卫,处在战争威胁下的神京,可谓是经历了很多事情。

别的姑且不提,单说是这兵仗局,不管是有任何的需求,曹化淳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满足。

天子御驾亲征,在前线跟建虏展开交战,若因为他们办差不利,继而导致什么意外发生,那是要受到严惩的。

更何况在天子的身边,还捏着他们的命门,除了完成天子的各项旨意,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大明打赢了这一仗,那他们必然得到天子的重用,还有相应的赏赐。

大明打输了这一仗,那他们必然得到天子的严惩……

“臣有信心!”

卢象升目光坚定,冲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若不能收复遵化,到时臣任凭陛下处置!!”

第98章 明军威武!

卢象升的态度,让崇祯皇帝很是满意,固然在大明的治下,有着众多打嘴炮、不干实事的官员,还有着贪生怕死的将领,然大明还有一群务实、敢于担当的良臣,还有着一群敢打仗、敢亮剑的良将!

崇祯皇帝走上前,伸手托住卢象升的双臂,动容道:“好,有这样的态度,有这份担当,朕相信卢卿,一定能旗开得胜!

此次攻打遵化城,仗怎么打,卢卿说了算,朕绝不干预,但是两天的期限,不能过,只怕此时的迁安,撑不了太长时间了。”

“臣遵旨!”

仗打到今日这份上,要相信自己重用的良臣悍将,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一味地干预作战,把他们当做提线木偶,那是要不得的。

趁着当前的局势,对大明还算有利,叫卢象升、孙祖寿、周遇吉他们的名气,全都打出来,那也方便自己日后提拔他们。

从前线坑道阵地回来,崇祯皇帝就召集军机处前指所有人,对当前的局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复盘。

而卢象升则与孙祖寿一道,召集天雄、忠勇两军将校,并叫张可大领登莱将领,一同商讨攻打遵化城之事。

前者是负责战略层面,后者是负责战术层面,分工明确,力图在攻打遵化城期间,大明能牢牢掌握住优势。

攻打遵化城的前夕,对汇聚在此的大明高层来说,那绝对是紧张的一日,然同样也是兴奋的一日。

建虏进犯大明这么长时间了,终于等待了这么长时间,要向超过数千众的建虏,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城战了。

若此战能顺利攻破遵化城,重创扼守城防的建虏,那对于后续的战事,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咚咚咚……”

“咚咚咚……”

密集的擂鼓声,击破了遵化城维持数日的宁静,在王洽、李邦华等一众大臣的簇拥下,崇祯皇帝出现在西线坑道防线,准备近距离观战。

“陛下,卢建斗此次攻打遵化城,是结合我军挖设的宽沟,采取围三缺一的方式,向建虏发动攻势。”

王洽看着前方的战场,神情严肃的说道:“虽说遵化东城方向,并没有我大明的军队,但是屯驻在三屯营的建虏,却轻易不敢来驰援遵化。

毕竟就当前的局势来说,建虏所控制进出关内外的通道,能起到屏障作用的,唯有遵化城与三屯营。

倘若这两处要地,都被我大明军队包围,这杀进关内的建虏,就会面临无法撤离的一种境遇。”

崇祯皇帝听着王洽所讲,那深邃的目光,却紧盯着前线战场,由卢象升亲率的天雄军,排出一个个整齐兵阵,数以百计的抛石机,还有数十门火炮,散布在中军各部,这是要主攻遵化西城。

反观扼守城池的建虏,则在各级将校的指挥下,散布在城墙之上,准备迎击进犯遵化的明军。

“还是时间太紧迫了。”

崇祯皇帝眉头微蹙道:“若再给朕五天,从后方调来数百门火炮,就窃据遵化的那点建虏,根本就不够看的。”

“……”

站在身后的王洽、李邦华等人,脸上露出各异的神情,陛下您善良吗?

眼下出战的各部大军,单论规模的话,都超过六万众了。

从后方调来的百余门火炮,分散在遵化北、西、南三面,还有五百余架抛石机,随时可抛掷集束震天雷。

就火力压制方面,绝对完爆据城而守的建虏。

“轰轰轰……”

“轰轰轰……”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在众人感慨之际,开始在遵化三面城墙出响起,虽说扼守城墙的建虏,想聚集的明军兵阵,发动了一波波的箭雨攻势,只是明军前阵的将士,所组成的盾阵,有效的阻挡住建虏的箭雨威胁。

“邦邦邦……”

“砰砰砰……”

“轰轰轰……”

如同雨点般的箭矢撞击声,间断响起的实心弹撞击声,以及不间断的爆炸声,在遵化这处战场上响起,明军所发动的这种火炮攻势,直接把扼守城池的建虏打蒙了。

“范文程,这就是你说的明军攻城优势不明显!?”

济尔哈朗站在敌楼处,在身边摆牙勒的保护下,神情狰狞的看向范文程,沉声喝道:“你这该死的奴才,你来告诉本贝勒,这一仗,我大金该怎么打!”

“我……”

范文程面露惊愕,难以置信的看着上空,不断抛掷过来的‘炮弹’,心里生出阵阵的惊骇,这的确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跟大明在辽东那边,打了这么多年仗,在此之前,还从没有见到过明军,围攻某处城池时,不忙着调兵遣将,去攻打城池,却指挥着麾下将士,沿着被围的城池外围,开始挖设宽沟的。

这样的一种匪夷所思的行为,以至于范文程犯了常识性错误,以为围攻遵化城的明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厉害,甚至连攻城器械都没有准备充足。

“够了,把嘴给本贝勒闭上!!”

垂手而立的岳托,此时神情冷厉的喝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既然明军炮火迅猛,那就等他们将所携火药打完再说!”

眼下遵化城这边,只有数千众的建虏兵马,还有两千余众蒙古兵,先前为给皇太极争取时间,岳托他们在商讨以后,并没有选择出城与明军主力交战。

毕竟围在遵化城外的明军,规模绝对超过了五万众,有石门镇、大安口两场战败,也叫岳托他们心里,极为忌惮汇聚在此的明军主力。

只是他们的种种谋划,终究是要错付了。

“只怕这个时候,扼守遵化的建虏,还以为我大明的军队,所发动的火炮攻势,皆是携带的大型火炮所致。”

看着卢象升所领天雄军,开始转换火炮攻势,崇祯皇帝面露笑意道:“只是他们哪里能想得到,我大明此番所发动的火炮攻势,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炮战。

这一次,朕要叫这帮建虏知道,我大明在火器方面,是绝对碾压他们的存在!!”

第99章 皇上,建虏撤军了!?

听着那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崇祯皇帝垂着的手紧握起来,熟知历史脉络的他,很清楚以后的战场,定然是热武器称雄的时代。

论起来,华夏是最早在战场上,使用火药、火器的民族,起源可追溯到唐朝中晚期,到宋朝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元明两朝出现的火器,就开始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首节 上一节 66/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巨蟒分身,开局迎娶秦可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