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177节

而且为了这些移民的生活着想,王阳明一开始考虑在这里推广的是一些经济作物,比如说烟草、辣椒。

毕竟现在大唐的粮食价格实在太低了,就算他们这些移民把大部分的土地种上烟草和辣椒,剩下的那一小块土地也足以养活他们一家了。

这样一来,烟草也能被贩卖换成钱,对这些移民家庭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来到江南的人口也就万把来户,这件事安排着比较容易,王阳明想的更多的其实算是为后来者做榜样。

让他们能有一个可以依照的模板,这才把工作做得细了一点,不然的话,总不能一直指望主政官员的人才能力吧?

总会有些官员的能力在这块达不到,若是真的任由他们摸索,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交出来怎么样的答卷。

没让王阳明轻松多久,又是三五万户移民来到江南了,这一下算是让王阳明有些为难了。

长江沿岸的土地经过上一次的那一万户人分配,其实已经被占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都是原来住户们的土地,王阳明不可能来一波打土豪分田地啊!

只能重新再找那些灌溉方便,水网密布的地方,而且人口要少,一来二去的,王阳明相中了湖南这块地方。

不过现在还不能这么叫,应该说是赣江沿岸。

这里完美的符合王阳明的要求,除了还是有些瘴气,对新来的移民不是很友好以外,其他的真的很合适了。

不过王阳明倒不是很担心有瘴气的问题,大唐现在的医学类人才不在少数,有些是李湛召唤出来的,有些是原来的那些医生学习了李湛放出去的医书后自学成才。

这次王阳明负责安置移民,专门带来不少人才,要不然单单是路上出现的水土不服,可能就会死一拨人了,哪里会有现在这么轻松。

倒是杜荷劝过王阳明不要选赣江附近,那里实在是人口较少,不适合移民一开始过去生存,倒不如把他们安置在扬州附近。

现在扬州的工商业也很发达,他们完全可以不分田地,单单指望着工商业过活啊!

王阳明很是坚定的拒绝了杜荷的建议,他当然知道现在的工商业很发达,就算是单纯依赖工商业,他们这些移民也能过活。

可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些移民看着那些有地的当地百姓们,心里能不会生出怨恨吗?

哪怕他们可能通过工商业挣到了原住民也挣不到的钱,可他们心中的怨言还是会有的,特别是在zhongguo,土地就代表了财富、代表了活路。

哪有人不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呢?

而且工商业会繁荣,可难道还能一直繁荣下去吗?

若是工商业枢纽从扬州变成了未来的舟山附近,那些被安置在扬州的移民们怎么过,他们的后代们怎么过?

所以,王阳明肯定是要一视同仁的,绝对要在不侵占当地人土地的基础上,给所有人都分到地,这样才能缓和社会矛盾,才能让这些移民们安心在这里耕种,不心生怨言,成为大唐朝廷的铁杆支持者们!

王阳明安置好百姓后,又顺着长江来到了江淮一带,这里遍布大大小小的盐场,可以说现在江南一带的百姓吃盐都是要考江淮一地的盐场,就算是他刚安置好的百姓们也一样。

正如川渝等地的百姓吃盐要靠自贡等地的井盐一样,这也算是一种地理优势。

沿着海岸,王阳明意外的发现,这里居然还在用煮盐法制取海盐,明明李湛这个当皇帝的之前已经告谕沿海的民政官们,可以通过晒盐法制备海盐了。

难道晒盐法还比不过煮盐来的便捷吗?

何况,晒盐法对百姓的伤害可比煮盐法小多了。

王阳明不是没听身边的人说过,现在在未来大明的天津卫一带,已经盛行晒盐法了,本来煮盐法离晒盐法也就是一步之遥。

晒盐需要解决的也就是盐卤渗漏的问题,只要用上好的石板,结合工程师们给出的新技术,晒盐法对燃料、劳役的需求程度都大为降低了。

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偏偏江淮一带没有实行呢?

要知道,江淮一带可是几乎整个江南和东南盐业的供应商,他们还在这么做,岂不是让江南等地的盐价比其他各地要高出很多?

本来晒盐法的技术也已经成熟了,何必故步自封呢?

有些疑惑的王阳明把杜荷喊来询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听到了王阳明的疑惑,杜荷的脸色一愣,随后有些无奈的解释了起来。

“晒盐法自然有它的好处,而且对资源要求极小,可它的坏处就是让朝廷没有法子监管了,盐铁官营本就是国家的大政方针。”

“如今,若是真的大力推行晒盐法,这盐业的官营在江淮一带就要有名无实了。毕竟这里不像是北方,有大唐军港,还能时常出海捕大鱼,对盐的消耗比较高。”

“通过晒盐法得来的盐大部分也被消耗到这个上面了,江淮一带就没有这个条件了,而且水运发达,如果有人贩卖私盐,真的防不胜防……”

王阳明有些释然了,杜荷说的倒也没错,这大概也是后世大明的时候,晒盐法已经成熟之后,江淮一带还是照旧用的煮盐法的原因吧。

反倒是在福建和两广等地,用上了晒盐法,毕竟那些地方,朝廷的管束力比较低,也就只能顺其自然了。

其实仔细想想,王阳明也就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了,也能明白为什么那些想要改革的人做事那么艰难了。

晒盐法不好吗?不方便吗?

不,它真的很方便。

可煮盐所要用到的柴火、大灶还有巨大的人力物力等等,都不是一般穷苦百姓们能凑得齐的,这也就便于朝廷对他们进行管控。

而这也是朝廷一以贯之的一种惰性了,如果出现新生事物,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倒不如退一步,退回原有的生态。

正如制备海盐一样,明明已经有了晒盐法,可地方的官员们更关注的是晒盐法怎么管理?

若是用煮盐法,还能通过控制灶户们的人身、燃料还有锅灶,理清楚到底产了多少盐,从而在源头上控制住整个盐业,避免出现走私,收上更多的盐税。

可是用晒盐法呢?

朝廷拿什么来管理,来控制盐的数量,并对其进行收税?

以如今大唐的行政效率,压根别想做到这一点,真正能对盐业实行这样强有力的控制的,大概也就是宋朝了吧?

不过那也是因为宋朝地方比较小,朝廷各项支出压力很大,又有很多空闲的官员,这才能做到如此精细的管理。

而不管是王阳明现在所在的大唐,还是以往所在的大明,都对此有些无能为力。

这还是大唐没有排的上号的盐商呢,要是换成大明那样的局面,朝廷就更加没法控制两淮地区的盐业了。

盐税?

只能指望看盐商们一年报效给朝廷多少钱了。

由此就能看出来改革的事情有多艰难了。

而对于这样的事,可能别人还会多嘴问一句,煮盐的灶户们何其辛苦。

可王阳明不会,他不是那种不经世事的书呆子们,他很清楚后来实物税逐渐改为货币税后,民间百姓们的生活。

煮盐的灶户们和他们又有多大的不同呢?

不同样是在出盐之后被朝廷以极低的价格收走手里的盐,等到他们需要燃料的时候,政府用较高的价格卖给他们。

甚至这里的较高已经算是王阳明昧着良心说的了,往往有些时候在实践中,不会是较高,而是极高,王阳明从来不敢高估那些小吏们的操守。

若非如此,王阳明也不会提出,改革的第一步,就要改革吏员了。

这正是因为他很清楚,如果地方的小吏们一个个不堪大用,那不管是什么政策到地方都是会走样的。

王阳明有些萧瑟的站在海边,眼神放空了,一旁的杜荷有些忐忑,他也不知道王阳明这个皇帝的亲信会怎么评价他的这般做法。

王阳明实际上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这事实在是很难解决,想来李湛也不会知道,他的一片好心在地方却完全没有实施下去吧。

甚至王阳明想都不用想,既然江淮一带还在使用煮盐法,那这里的盐价必然会比其他地方的高,毕竟川盐是不用燃料的,或者说川盐的燃料是没有成本的,都是地下的燃气。

而河北道、齐鲁一带现在也在慢慢普及晒盐法,当地的盐场也是不用燃料的,如此一来,江淮一地想要保证盐税、还要保证能竞争的过其他地方的盐,就只能加大对灶户们的压榨。

若是王阳明没有猜错的话,现在的这些灶户们已经成了一堆干燥的木柴,只差一个火星可能就要燃烧起来了。

毕竟自李湛登基开始,就已经在力图让各地普及晒盐法了,而江淮一带的灶户们受了这样的委屈的时间,会是多久呢?

可只要朝廷还有一天想要既打压盐价,让老百姓能吃上平价盐,又想要从盐业中收上来不菲的税收,那么这个矛盾就会一直存在。

未来恐怕不单单是江淮一地如此,其他地方说不定也会悄悄改回煮盐法,除非大唐能表现出惊人的基层控制力,正如王阳明从李湛提供的书籍里看到的那些国家的例子。

只是……王阳明想了想现在还在努力进行着的舟山群岛的工程建设,再看看还要安置的那么多的移民。

如今江淮一带的官吏们大概已经被他动员到了一个极限了,不是每一个朝代都能做到李湛带来的书中写的那样的控制力。

何况,朝中连一个吏员法的改制都要商议一段时间,一点点推进,盐业的改革又该放到什么时候呢?

要知道,盐业大概还关系到不少朝中大臣们的财富呢,自古以来,想要从事盐业,总是少不了和官府打交道,王阳明不觉得大唐能够例外。

“你和那些盐商们有没有什么经济往来?”

杜荷有些错愕,连忙坚定的摇头道。

“我倒也看不上他们给的那点钱,相比之下还是我和兄长的仕途更为重要,我也不可能毁了我父亲生前的一世清名!”

眼见他说的坚定,而且王阳明仔细一想,现在大唐的盐商们,大概也够不到这么高的级别,心里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是还是简单的批评了一句杜荷。

“这件事,你做错了。陛下眼下会在乎能收上来多少盐税吗?他在乎的是他治下的百姓们能不能够过得幸福。”

幸福?

杜荷眼角有些迷茫,这个词何时和那些底层的民众们能扯上关系了?

看出了杜荷的疑惑,王阳明暗自叹息,之前还觉得杜荷如今不错,能力也挺出众的,可现在一看,他缺了最为关键的仁心啊!

大概在他看来,一般的百姓们只要能活下去不就好了,哪里还需要让他们追求什么幸福呢?

自己倒也确实忘记了一点,不是所有人都是经历过隋末的战乱的,而这些现在在地方当县令的人,很多都是没有经过战事的门阀子弟亦或者家世显赫的人。

他们自打出生开始大概就没怎么和一般百姓在一起过活过,对普通民众的苦难他们怎么都不大可能感同身受吧。

王阳明又亲自到江淮一带的盐场内部进行考察,随后他就给李湛写了一篇奏章,内容自然是关于盐业改革的。

首节 上一节 177/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