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129节

“好臭啊,谁啊?”

“滚开!”

另外一只狩猎小队进来,他们浑身污泥,身上还有粪便,有些人还受了伤,但他们却牵着一个被捆着双手的可爱少女。

三兄弟看出来了,这只狩猎小队就是臭名昭著的“岐山狩猎队”,常常放火烧村,这种竭泽而渔的狩猎方式引起许多人不满。

为首那人更是对周围人嘲讽:“伯济国的公主,没见过啊?一群土豹子,滚!”

“想要就自己抓去,别用那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我们,我们也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死了好多个队友,才侥幸把伯济国外出巡游的公主给抓到的。”岐山狩猎队的人骂骂咧咧,并高价喊卖:“货真价实的公主,只要五万钱!”

五万钱!!!

三兄弟眼睛都红了,他们变卖家产,加起来也才一万钱,这一个公主就值五万钱。

“我在森林里又发现个伯济人的村子,想要位置信息的,五千钱!”

一个汉人少女去森林里采摘蘑菇时无意中发现一个隐藏在森林深处的伯济人村庄,于是欣喜地跑回来售卖村庄位置。

赏金任务里,第一个就是“白鹭狩猎队”发布的,悬赏伯济人村庄位置,每个赏金三千钱。

“太贵了,小丫头,把我的任务领了吧,我给你三千钱。”

“不行哦,就是五千钱,一分也不能少。”

这些年,随着新皇帝登基,王家终于敢大肆贪污增加钱财,加上皇帝取消了商业税,于是王家也开始恢复前往中原的贸易,也能赚取许多钱财。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家提高了对伯济人的赏金,使得许多佃农热血沸腾,都想靠着当赏金猎人发家致富。

狩猎大厅内有退休的王家私兵专门为不识字的人进行讲解。

三兄弟里,刘羽虽然文化不多,但好歹认识些字,所以倒也省去麻烦。

“我们要创建狩猎小队!”

来到一个前台,刘羽对前台那个中年妇女说道。

这个中年妇女是王家丫鬟退休,年老色衰的她在这里当狩猎使发光发热,继续为王家创造价值。

“一万钱。”

中年妇女对刘羽没有什么好脸色,这种妄图一夜暴富的人太多了,大多数都命丧森林。

“有。”

三兄弟拿出十吊五铢钱,每吊相当于一千钱。

“在上面签字。”狩猎使对三兄弟淡淡道。

签字的是纸,而且是白纸。

这种纸,在中原是没有的,中原只有两种纸,一种是絮纸,虽然跟白纸一样丝滑白洁,但原材料是蚕丝,成本太高,另一种是麻纸,成本相对低许多,但依旧很高,而且粗糙不堪,用来写字还是勉强了,用来擦屁股可能刚好。

为了防止白纸的造纸术泄露,王家将造纸厂设在了奄岛(对马岛),等造好以后,再用船把白纸运到其他地区,并且禁止奄岛人离开奄岛,世世代代都只能在奄岛生活,防止他们泄露造纸术。

三兄弟里,只有刘羽认识字,他看着字上的内容,无非是死了自己承担后果,王家不负有任何责任之类的废话。

于是他爽快地签字,并将两个兄弟的名字也签上去。

“狩猎小队的名字。”狩猎使冷漠问道,同时将白纸一式三份,一份还给三兄弟,一份保留在狩猎大厅,还有一份上交给仁川令。

“额……”刘羽苦思冥想。

“大哥,我们在桃园结义,不如就叫桃园小队吧!”一旁的张备嚷嚷一声。

“桃园小队?”刘羽也想不出更好的名字,于是对狩猎使回道:“我们的狩猎队,就叫桃园小队!”

第170章 盛极则衰(三)

伯济国东部的一个小村庄

伯济国西部、南部、北部的村庄已经被仁川城的狩猎队们猎杀干净,现在的伯济人,要么拥挤在伯济城里,依靠城墙保护自己,要么迁徙到远离仁川城的东部地区。

一个伯济妇女正带着几个小孩在村庄外的森林里采集野菜野果,突然……

簌簌——

森林里发出不同寻常的声音。

伯济妇女好奇地看着四周,却什么也没有发现,但村庄里那些迁徙而来的外乡人说过,森林里有许多魔鬼,这些魔鬼很喜欢猎捕她们伯济人。

“我们快回家。”

伯济妇女担心这片森林里就有传说中的魔鬼,于是带着几个孩子准备回到村里。

“杀!”

在伯济妇女准备逃跑的一瞬间,森林中窜出三个汉子。

这三人正是蹲草丛蹲了许久的刘关张三人,三人一路上没有发现伯济村庄,又不敢打伯济城的注意,于是偷偷绕过伯济城,到伯济城的东面捕猎伯济人。

在森林里过了几天夜,找了许久才终于找到一个伯济人村庄。

但村庄内青壮年太多,他们三个直接冲上去是肯定打不过的,所以便一直蹲草丛,等村子里的人进入森林自投罗网。

“你们两个把那几个小孩逮住,我去抓这个女的。”刘羽对另外两人大喊,然后扑向那个伯济女子。

不一会,伯济妇女和她的孩子们都被抓捕。

男孩不值钱,三兄弟直接杀了,将两个小男孩脸上满是恐惧的人头割下来,准备带男孩的人头回去换钱。

三兄弟将捕获的妇女和两个女孩五花大绑,然后将妇女和两个女孩藏在一个山洞里,随后继续开始蹲草丛,等待新的伯济人自投罗网。

“等人头攒够多了,我们再回仁川城换钱,不然来一次也挺费时间的。”刘羽对两个兄弟说道。

“明白。”两兄弟点点头,他们都是老实善良的人,不管什么都听大哥的。

……

又三年后

竟宁元年

皇帝刘奭病逝,谥号孝元,亦称汉元帝,太子刘骜即皇帝位。

刘奭的一生平平淡淡,即位之时便是国泰民安,接手的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外部也没有边患。

然而其在朝堂之上重用宦官,在地方上任用士人,彻底抛弃法家霸道,并纵容党争,以至江河日下,在宣帝时期有所减缓的土地兼并,在他的时代死灰复燃,加上连年天灾,在他驾崩时,天下已有流民百万,他留给自己太子刘骜的是一个内部正在腐朽的帝国。

而刘骜刚即位,便将先帝时重用的宦官石显调往外地任职,并将其他宦官调离中央,同时提拔车骑将军王鸿年为大司马大将军,想要以外戚来制衡宦官和士族。

……

又两个月后

长安

王家豪宅

“我们的新皇帝似乎不太喜欢宦官?”

已经七十四岁的王玲现在是大长秋,后宫所有的事务都由她处理,地位与九卿等同。

“石显已经自杀,那我们?”

王鸿年已经七十八岁,但依旧生龙活虎,他的曾孙都开始学习汉字了。

虽然贵为大司马大将军,但王鸿年依旧事事请示同在长安的王玲。

这时,一个奴仆在外面恭敬道:“启禀两位主人,丞相求见。”

“不用理他。”王玲冷漠道。

“是。”奴仆回道。

这个丞相,就是那个编出“凿壁偷光”故事的匡衡。

这个时代家里有书的,要么是落魄贵族,要么是豪强士族,怎么可能跟一个穷小子住在隔壁,还被穷小子凿壁偷光。

不过编故事这种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王家不也编出过“长生让桃”吗?

大家彼此彼此,心知肚明就行,谁也别说谁。

“当年石显仗着受到先帝宠爱,可谓嚣张跋扈,不少官员都巴结于他,这个丞相匡衡,就是靠着给石显送礼,不停地跪舔石显,才坐上丞相位置,如今石显死了,他又想巴结我们王家,让我们王家给他当新的主人,呵呵!”

大司马大将军王鸿年显然是看不起匡衡的,现在的王家,已经不用在乎匡衡这种没实权的丞相了。

以前,丞相的实权被宦官石显掌控,现在,丞相的实权又被大司马大将军王鸿年掌控。

总之,匡衡这小子,自当上丞相以来,就没有实权过,一直都只是一个负责盖章发言的工具人。

如今他匡衡的主人石显倒台了,于是他便想巴结王鸿年,找个新主人保住自己的丞相位置。

虽然是没有实权的丞相,但没有实权的丞相也比白身好过无数倍,后世子孙也能引以为傲地说:我家祖上也是大汉的丞相!

“我们王家虽然是外戚,但同时也是豪强士族,应当站在士族那边,否则一旦皇帝宠爱新的外戚,我们王家失去权势,天下士族就会群起而攻之,霍家满门被灭、史家许家被千夫所指,这样的教训离我们可没过去多久呀。”

王玲在一旁提醒王鸿年,要注意政治站队,不能站错位置了,不能因为当上了大司马大将军就飘了。

“那你的意思是?”王鸿年认真思索,并继续对王玲问道,丝毫不在乎府邸外尴尬站着的丞相匡衡。

“外戚的权势只是一时的,皇帝宠爱时便天下无敌,皇帝不宠爱时就会如同霍家一样死无葬身之地,只有豪强士族才能持久,因为豪强士族的权势不依存于皇帝,不需要皇帝的宠爱,而是依存于家族的名望、学识、产业、田亩、门生故吏等等。”王玲缓缓解释:“所以,即便我们现在是外戚,但依旧要坚定不移地站在士族阵营,同时尽量不触怒皇帝,这样,我们王家才能真正长久。”

“所以?”王鸿年大致听懂了。

“所以,我们应该把匡衡弄死,因为匡衡曾经是宦官阵营的人,我们把匡衡弄死,就是在向天下士族表态,我们外戚王家跟天下豪强士族们是一个阵营的,不是敌对的。同时,皇帝那边也不会说什么,因为匡衡是宦官集团的人,而皇帝现在又很讨厌宦官,所以我们弄死匡衡,皇帝自然不会有意见。”

首节 上一节 129/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