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09节

盟友:燕国、慕容鲜卑、段氏鲜卑】

除了这三大势力,还有割据成都称帝的李雄,割据江夏称帝的张昌,割据建业称帝的陈敏。

除了这些称帝的,还有许许多多起义的流民武装,比如纵横青徐二州的王弥。

除了流民,还有许多海盗,这些海盗主要肆虐于扬州交州沿海地区。

除了海盗,还有很多胡人趁机迁徙到中原,形成割据一方的政权。

总而言之,整个中原乱成了一锅粥,什么乱七八糟的势力都敢自称天命。

又半年后

泰山郡

莱芜

泰山山脚下的一个荒废村庄,三百多个流民聚集在这里,在王妙、王娥、刘渊、杨保(杨家幸存的二公子)四人的带领下,这些流民在这里安家落户。

本地的居民已经被山上的土匪屠戮,所以这些新来的流民可以直接使用现成的房屋和农田。

本来燕雪想让王妙继承自己的燕侯之位,但王妙志不在此,他带上一些钱财,招募了十几个乡勇,便前往中原招纳流民,想要完成心中的梦想,那就是建立一个王道乐土,亦或是极乐世界。

而想要完成这个梦想,首先需要实验,也就是先在一小片区域,尝试着凭借自身的力量,是否能实现王道乐土,如果能,则可以进而推广到整个天下。

因此,王妙没有带太多资金,带的太多,那就等于是自己花钱直接养了一群衣食无忧的百姓出来,这种实验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整个天下不可能还有更高层次的势力去花钱养整个天下的百姓,所以必须找出一条可以通过自食其力达到百姓衣食无忧的道路。

在这个乱世,野心家们在争权夺利,底层人正在互相伤害,而王妙只想找出一条王道乐土之路。

一开始,王妙遵循圣贤书的描述,让百姓各司其职,根据百姓们的特长,擅长打铁的,就让他去铁匠铺,擅长戏曲的,就让他去表演戏曲,擅长打猎的,就让他成为猎户,都不擅长的,就让他去农耕,妇女则在家中照料老人小孩,顺带纺织布匹。

可是,这样的模式,仅仅持续了一个月就维持不下去了。

打铁的铁匠总是喜欢偷工减料,农耕的百姓总是喜欢偷懒,戏曲的百姓不愿意提高自己,表演总是千篇一律,妇女在家照料老人小孩时,常常与公公婆婆产生矛盾,甚至还会跟其他男人野合。

常常有村民找到王妙哭诉自己的家庭如何不幸。

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野合这种事,王妙也不知道如何插手去管,毕竟圣人孔子自己就是野合生出来的。

当王妙不去管理时,村民们的矛盾不断积累,然后便会相互仇杀,让本来和谐的村庄变得血腥。

当王妙插手管理时,说不定人家内部已经和好,还会反过来怪村长王妙管得太多。

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真是头疼。

而且王妙等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去管百姓的家务事。

所以,在圣人之治持续一个月后,王妙又尝试法家的严刑峻法。

他将百姓的方方面面都规划得有条不紊,让百姓按照他的设定去生活,规定什么时候起床,规定时辰开始工作,规定时辰开始休息,规定时辰开始陪伴家人。

但很快,百姓们就无法忍受这种如同机器一般没有自由的生活,他们聚集在一起,嚷嚷着要离开村庄,最后,王妙没有办法,只好让他们离开,然后又重新吸纳了几百个流民。

眼见法家的治理也无法让村庄踏上王道乐土,王妙便又以黄老之学治理村庄,给予村民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职业,自己决定自己想做什么,除非是出现命案时,王妙四人才会出面调解,其余时候,都是让百姓自由自在,不折腾民众,让百姓休养生息。

然而,很快,道家的黄老之学也出现问题了,没有王妙的约束,一些相对强壮的村民开始奴役那些相对弱小的村民。

那些身体强壮亦或是朋友多的村民,他们结成团伙,逼迫其他村民给他们种田,而他们自己本人是不肯种田的,每天要做的事便是监督其他村民种田上交粮食。

渐渐地,那些强大起来的村民团伙,他们驱逐了村长王妙,自己成为了村庄新的统治者,开始更加疯狂地压榨那些弱小村民。

没有约束的自由,带来的就是强者对弱者的奴役,在绝对自由的情况下,强者只会比弱者更加自由。

王妙四人没有反抗,被驱逐,也是实验结果的一种,他们四人带着十几个乡勇继续前往其他地方吸纳流民,想要继续探索一条救世之路。

第419章 理想国(二)

又三个月后

燕侯九十六年冬(306年)

牟县

泰山的山脚下,又一个荒废村庄,这里成为了王妙新的王道乐土。

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大事。

河间王司马颙被东海王司马越击败后投降,然后被司马越处死。

司马越成为权臣后,毒杀了皇帝司马衷,并扶皇太弟司马炽登基皇位。

之所以扶持司马炽登基,则是因为司马炽的母亲是琅琊王氏的嫡女,东海王司马越此举是要联合当今天下第一世家的琅琊王氏。

原本排名第一的世家袁氏因为称帝已经退出排行,排名第二的辽东王氏已经有了自己的封地建国,所以也退出排名,排名第三的弘农杨氏被贾南风灭了主脉,分支又在张方屠洛阳时遇难,排名第四的清河崔氏,因为地处中原,这些年经常被各路流民起义军和军阀们光顾,家族实力有所衰落,排名第五的太原王氏更是被匈奴人和羌胡人折腾得半死不活。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各大世家因为各种原因退出时,琅琊王氏这个原本只是中等规模的世家,一跃成为大晋第一世家。

不过,东海王司马越的位置也并不安稳。

刘渊眼见无法说服燕国参战,便离开四人小队,独自一人回到并州,去那里召集自己的匈奴同胞重建大汉,据说如今已经打下来一个郡的地盘。

与此同时,青州的起义军首领王弥已经前往冀州劫掠,幽州刺史王浚也在冀州劫掠,许多胡人小团体也主要在冀州劫掠,冀州名义上的主人东海王司马越自己也在冀州劫掠,冀州本地的流民也在冀州劫掠,冀州的大小军阀们也在冀州劫掠。

乐土村

这是王妙建立理想国的地方,他给这个废弃村庄起名乐土。

有着上一次的经验教训,这一次,王妙的理想国建立前期更加顺利,大的问题暂时没有出现,只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不断烦人。

今日,一伙胡人难民逃亡到乐土村。

这伙胡人难民,有几个人居然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

“大人,能够让我们在您的村庄生活吗,我们有强壮的身体,可以帮助你抵御强盗的劫掠。”说话的胡人有着一头浓密的头发、高高的鼻梁骨、眼廓很深,皮肤比周边人要更白一些。

这种类型的胡人,中原将他们统称为“羯”,他们原本生活在康居草原,被匈奴人捕捉为奴隶后带到中原来,属于浅色系肤种。

大人,是胡人们对地位高贵者的一种尊称。

“你叫什么名字?”王妙对那个胡人问道。

“小人名叫石勹背,字世龙,我的父亲是匈奴人的奴隶,后来被朝廷迁徙到中原成为屯田客,给朝廷屯田种粮,并且与当地一位汉人农家女子成婚,生下了我,再后来,我家里的田被朝廷权贵侵占,我的父亲悲痛自杀,前些年,我本来想参加齐王的军队,争取混个军功,可谁想,齐王军队里的一个军官把我当成奴隶卖给了商人,之后,我又被商人转卖给到了一个士族庄园当农奴。”

“天无绝人之路,前不久,一伙流民来袭,我趁乱逃出了庄园,然后听闻这里吸纳流民,便想要前来投靠。”

这个已经汉化的胡人难民悲伤地述说着自己的往事,像他这样的人,还有许多。

王妙跟刘渊接触过很长时间,所以他明白,石勹背这个名字,大概是匈奴名字直接音译成汉名的,所以在跟石勹背熟悉起来以后,便给石勹背取了个新名字“石勒”。

石勒石勒,燕然勒石,是一个寓意不错的好名字。

又两个月后,乐土村迎来了大丰收,农民们纷纷在自己的田地里收割稻草。

在开垦农田时,王妙遇上了一个麻烦事,那就是耕牛不够用。

如果每家分一头,则有些家庭分不到耕牛,如果三家分一头耕牛,则农户们会互相推诿喂养义务。

正所谓一户人家有牛用,三户人家牛饿死。

三家人都希望让另外两家喂养耕牛,最后的结果就是,好好的耕牛,愣是被饿得皮包骨头,已经没力气耕田。

因此,王妙索性把耕牛收为公有,安排专门的养牛人负责养牛,等到哪户人家需要用牛时,就把牛借给对方用。

作为报酬,借牛者要给养牛人一些食物。

然而,这样的模式也不行,总是有农户借了牛就不肯及时归还,想着多耕一会,导致其他农户没牛耕田

所以,王妙又不得不安排专门的监督员,监督农户借牛的事情,凡是时间太长的,都要被强制回收耕牛。

但这样一来,谁又来给监督员发放待遇?

一开始,有几个村民被王妙的诚心打动,愿意用爱发电,免费当监督员,去监督农户借牛。

但久而久之,没有待遇的监督员们便越来越懈怠,不愿意继续监督,而且他们自己家也要干农活才能养活自己。

于是,王妙不得不建立税收制度,要求村民上交百分之一的口粮作为纳税,如此一来,每一百个农户就可以养活一个监督员。

然而,旧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有监督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放水,让他们借用更长时间,导致其他农户无牛可用。

然后,还有一些机灵的农户会给监督员偷偷塞更多的粮食,以此获得更长的用牛时间。

为了防止监督员滥用职权,王妙又不得不亲自监督监督员们,但这样一来,就耽误了他做其他事情的时间。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为村长,王妙不可能一辈子盯着监督员去监督,因此他又设置检察员去监督监督员。

然而,检察员同样会滥用职权,用自己手里的权力跟监督员勾勾搭搭。

因此,又不得不在监察员的上面增设刺史,用刺史监督检察员,但是刺史同样是人,同样会滥用职权,所以又不得不在刺史上面在设立御史,用御史监督刺史。

但是,御史也是人,御史也会滥用职权,所以又不得不设置更高级别的监察机构,但是更高级别的监察机构同样是由人构建的,同样会以权谋私。

而且为了养活这么多新增的官员,不得不加大农户们的税率,导致许多农户破产,不得不变卖土地,重新成为流民,成为流民后,他们还会在村庄内抢劫普通百姓,致使村庄的社会治安非常差,有更多百姓沦为流民,而那些高级官员则趁机侵占田地,发展出了自己的小势力,并且驱逐了村长王妙。

王妙的第二次理想国计划,又失败了!

第420章 理想国(三)

又一年后

燕侯九十八年(

一场蝗灾袭击了天下各地,中原受灾尤其严重,而燕国靠着停止粮食出口,加大对牛郎渔场的捕捞,暂时度过了今年的这次蝗灾。

首节 上一节 309/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