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10节

要说这两年发生了什么大事,那可多了去了。

中原的流民武装已经发展到了百万人规模,他们成群结队,时刻威胁着东海王的统治。

匈奴汉国国主刘渊自称继承了蜀汉国主刘禅的国祚,如今已经攻下了上党郡。

不过天下各地的反贼实在太多了,刘渊的匈奴汉国只有两个郡的地盘,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大的威胁,所以大晋朝廷没有剿灭刘渊的想法。

相比刘渊的匈奴汉国,张昌陈敏王弥等反贼,他们的势力横跨几个州,才是大晋朝廷的心腹大患。

小康庄

王妙在这里建立了新的据点,吸纳了三千多流民,并且由胡人石勒担任护卫队队长,保护村庄的安全。

这一次,王妙决定实行“哲人王”式的统治,由自己作为哲人王,集中所有权力,对村庄进行管理,不再任命官吏,所有事务都由王妙亲自处理。

然而,仅仅半个月后,王妙便在繁琐的村庄事务中过度疲劳,大病一场。

随着王妙的病倒,村庄再度回到了混乱的局面,各种偷盗抢劫的事情不断发生,还有村民勾结山上的土匪入侵村庄,好在被石勒打退。

当一个人需要管理方方面面时,哪怕只是一个三千人的村庄就足以让人精疲力竭,可以想象,如果是几千万人口的大国,那是何等多的事务。

仅仅只是因为自己病倒,村庄就如此混乱,如果真实的哲人王去世,后人的争斗只会更加严重。

蜀汉丞相诸葛亮便是典型,他自然算的上是蜀汉的哲人王,整个蜀汉的重担都挑在诸葛亮一个人的肩膀上。

然而,哲人王诸葛亮一死,蜀汉腐朽败坏的本质就立刻暴露无遗。

王妙现在才明白,这种存在于圣贤书里的哲人王式的统治,只能持续十几年,最多持续三十年,随着哲人王的去世,之后的局势还不如哲人王到来前。

病情好转后,王妙做出了一个违背自己意愿的决定,那就是在小康庄复刻燕国的议会制。

他从小在燕国生活,自然是亲身体验过议会制的种种弊端,一点小事都要扯个没完没了,等扯完了,事情已经结束了。

效率低,成本高,这就是王妙对燕国制度的最直接体会。

作为燕国世子的王妙,是瞧不上燕国制度的,可如今,心中的种种想法付诸实践后,却一次次遭遇失败,他也只能复刻燕国的统治方法,看看同样的统治,由他来打造会有什么不同。

分封制无疑是一种成本极低,地方效率相对较高的统治方法,就是容易脱离统治,统治非常不稳定。

而秦汉的郡县制,理论上是效率最高的统治方法,而且统治非常稳定,但是成本比之议会制还要高,从帝国中枢,到帝国边疆,需要海量的官吏,而且这些官吏的以权谋私也会增加统治成本。

燕国在辽东实行郡县制,由燕侯派遣官吏直接管理,在海外又是分封制,由当地城主世袭管理。

与此同时,无论是燕侯还是海外诸城主,又共同构成了燕国议会,世袭的议会成员们共同决定着整个燕国的命运,议会中产生的九卿理论上与燕侯平级,负责管理整个燕国的事务。

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燕国真正的中枢在议会九卿,而燕侯不过是诸多城主里,实力最强的一个城主。

燕国在从公民制转型为封建制的过程中,又保留了部分公民制残余,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统治结构。

过去,燕国王家在建国前,统治方式可以归结为公民制。

既王氏子弟相当于公民,而那些被王氏统治的百姓相当于自由民,外族蛮夷也是奴隶。

王家历代家主,除了始祖王康,其他家主都只相当于第一公民。

在公民制下,王氏子弟作为一个整体,在议会这个机构的纽合下,共同主宰整个势力的发展。

而随着势力的壮大,王氏子弟作为一个个体,已经可以独立发展,自然而然产生了离心力,也就形成了封建制。

在封建制下,每个王氏子弟已经划分好了各自的统治区域,同时又保留了之前的议会结构,使得已经封建化的王氏子弟能够通过议会勉强继续团结在一起。

用产权来描述或许更加合适,在公民制下,燕国是王家子弟的集体财产,而在封建制下,燕国是一个个王家子弟们的私有财产组成在一起。

以前的王家是一辆一百石重的粮车,现在的王家是一百辆一石重的粮车,虽然还是那一百石粮食,但是所有权已经从集体所有变成了个体私有。

在复刻燕国的制度后,凡是村内大小事务,王妙都要召集所有村民一起商讨。

然后,非常滑稽的事情刘发生了。

绝大多数村民决定在村内建立女闾,方便自己消遣,即便是女性村民,也没有反对的。

为了观察真实的社会发展,王妙没有干涉村民们的决定。

然而,当女闾真的建立起来时,却没有少女愿意去当玩物。

人人都希望有玩物用来消遣,可是真的需要玩物时,却没人愿意让自己的女儿或者妻子去当玩物,总以为会有别人家的女儿妻子去当玩物。

人啊,总是这般只考虑自己。

耗费大量钱财建造的女闾,最后却派不上用场,王妙索性将其改造成了仓库,用来储存粮食。

还有决议不用上交赋税的,然后,没多久,村庄的财政体系就崩坏,石勒甚至没有钱粮供养护卫队,因此,当山上的土匪再次来袭时,小康村的三千多人被土匪屠戮殆尽,年轻力壮的村民也被抓到山上当奴隶,一些美貌的女性村民成为了山贼们的玩物。

王妙在石勒等人的保护下逃离了小康村。

又失败了,即便复刻现实里已经存在的燕国制度,却还是失败了。

回想起小康村村民们在这两年时间里做出的种种荒唐决议,王妙心中叹息:“暴民的统治,荒唐可笑!”

种种尝试都失败后,王妙又回归到了儒家传统,希望寻找到一位开明的君主,然后天下在这位开明君主的统治下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也就是开明君主专制。

而这个开明君主,他选择的目标是匈奴汉国的皇帝刘渊。

而这一年,已经是燕侯一百年春(310年),燕国王家从世家大族晋升为诸侯国的一百周年。

第421章 逐鹿中原(一)

元旦

燕都

夜里

“放灯!”

“放灯!”

“放灯!”

燕国的国庆与元旦日是同一天,因此,在建国百年庆典上,燕侯雪召集所有宗室子弟亦或是代表,以及万千臣民,共同庆祝这一天。

大量红色灯笼(孔明灯)被放飞在天空,将漆黑星空照亮。

燕侯霜在两年前病逝,燕国又回到了一个燕侯的时代。

燕侯雪如今已经七十岁,她的七十岁生日也恰好与百年国庆是同一年。

高楼之中,有许多乐师正在歌唱诗赋,敲打着各种乐器,一些从丝绸之路引进的异国乐器也被使用。

还有许多珍禽猛兽被关在一个个铁笼中,给燕都的百姓们观赏。

地面铺上了染红羊毛毯,各种珍贵的燕璃器具被拿出来使用。

还有剑术、马术、刀术、枪术、搏斗、蹴鞠、箭术等等表演。

许多小商贩也推着木板车,在街道两旁允许的位置售卖今天刚刚制作出来的特色小吃。

各式各样的水果摆满桌案,尤其是来自水果群岛的椰果,更是应有尽有。

每一个宫娥都配备了来自香料群岛的高级香料,穿着最奢华的丝绸衣服,反倒是燕侯雪自己却只穿着一身朴素的灰褐色布衣。

有些贵族自己穿朴素的衣服,以此表明自己勤政节约爱民,同时却又让自己的侍女奴仆们穿着奢华的衣服,以此表明自己家族的尊贵。

你拥有房子女人田地,而我拥有你,这就是燕侯雪的统治思想。

作为最高统治者,不需要直接掌握财富,而是只需要掌握财富的分配权力即可。

作为燕侯,燕雪平日里主要做的事便是调解各个城主之间的矛盾,防止大规模内耗。

而各个城主,本来就是一家人,所以有矛盾时都是进行贵族间的私人决斗,禁止以战争的方式解决矛盾,这就是燕国的礼。

不过,如果哪一天,燕国礼崩乐坏了,城主们之间产生兼并战争也是有可能的。

通过礼乐制度,来尽可能地约束贵族们之间的内斗,从而保存整个王朝的力量。

这跟西周早期是一样的道理,一开始贵族们都是一家人,自然没有必要打生打死,有矛盾也是点到为止。

同时,燕侯与贵族们的相互制衡,才给了行会们发展空间,但凡燕侯统一燕国,亦或是贵族们彻底自治,行会都会被燕侯或者贵族们扼杀于摇篮之中。

看着歌舞升平的庆典现场,燕雪很是欣慰。

现如今的燕国还算是国泰民安,平均每年才发生一次暴民起义,在这个混乱的世道,每年才爆发一次暴民起义,那绝对算得上是社会治安极好。

这时,工匠们搬来许多纤细竹筒。

紧接着,在众人的疑惑中,竹筒被点燃,然后……

砰!

竹筒突然爆炸,声音非常响亮,四周的人群有些惊慌,但很快就恢复秩序。

随后,越来越多竹筒爆炸。

砰!

砰!

砰!

“好好好!”燕雪高兴地连连说了三个好字,火药早就在一百多年前就被王家发现,但是经过几十年发展,才搞明白配方,又经过几十年发展,才优化了火药的配成,使得火药从一开始的只能燃烧,变成了如今的可以勉强爆炸。

从出现到爆炸,火药已经发展了上百年,但现如今也仅仅只是勉强能爆炸,威力非常小,除非近距离炸人,否则连皮肉伤都很难造成,不仅威力小,火药的制造成本还高,同样重量的火药,价格是黄金的五十倍。

有负责研究火药(金丹)的医者自嘲道:“以其用这些昂贵的金丹作为武器,不如用小孩子们玩的弹弓,不仅造价便宜无数倍,威力还比金丹(火药)高一些。”

既昂贵、威力又小,若非燕侯雪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去研究这玩意。

首节 上一节 310/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