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314节

身体里有王家人的血脉,父母亦或是兄弟姐妹是旁支子弟。

跟普通百姓没有区别,凄惨一些的同样会成为奴隶,被强迫去海外种植园开荒。】

因此,太史琥的父亲在没有获得名额前,只能算的上是旁支子弟,而太史琥则只能算的上是远支子弟。

——

燕琥,亦称太史琥,也称王琥,他作为燕侯的血亲嫡孙,在燕国的法律地位却跟普通百姓没有区别,虽然燕侯雪会用自己的私人金库培养燕琥,但在其他政权,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如果燕琥是晋王朝皇帝的嫡孙,大可直接光明正大地索要特权,用不着让皇帝动用自己的私人金库去偷偷培养成才,这也是共和国平等思想萌芽的前提所在。——《世界名将传·燕琥》作者:帝夭

第426章 逐鹿中原(四)

三个月后

燕侯一百零六年春(316年

蓟城

在俘虏王浚后,幽州诸郡纷纷向燕国归降。

对于新占领的幽州地区,燕国并没有实控的想法。

因为幽州这个地方经常受到中原和草原的两面夹击,不太适合发展。

不像海外,只要开荒成功,就可以一辈子没有忧虑地占据下去,根本不可能有外敌入侵。

占领中原的地盘,前期投入小,只要打赢就行,但是后续投入高,要不停地防备入侵。

而开垦海外荒地,前期投入大,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垦,但开垦成功后,就可以成为稳定的后花园,根本没有外敌入侵。

燕侯雪有着更加长远的国策,所以并不打算实控后续成本高昂的幽州地区,而是强行把幽州地区的人口财富迁徙到辽东,然后财富留在辽东,人口送到海外开荒。

至于幽州地区?

扶持一个傀儡政权统治就行,实在不行,还可以把幽州卖给某个政权。

此刻,燕国士兵正在城内大肆抓捕普通百姓,将他们强行带到辽东,最后还要带到海外,城内的一切可以转移的财富,也全部被搬走,在幽州诸郡县留下许许多多空城。

这些幽州普通百姓被带到辽东后,只有工匠、医者、读书人、美女等有价值的人才会被留在辽东生活,其余百姓,则会被燕侯贬为奴隶,贩卖给其他城主亦或是行会。

不过,燕国运输幽州人口的方式是从渔阳郡走海路,因为幽州与山海关之间还夹杂着一个段式鲜卑,走陆路不太适合。

太史琥自己任命自己为幽州刺史,并且下令幽州各个郡县在自己的辖区内搜索工匠、医者、读书人,然后全部带到渔阳郡。

很显然,王家并不打算长久占领幽州,而是捞一笔就走,把幽州的烂摊子甩给下一位统治者。

只要我不统治,就没有统治成本,也不用担心统治被推翻了,没毛病!

很快,又半年后

在燕国这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掠夺式占领下,幽州诸郡县爆发了大规模流民起义。

十余万幽州起义军高喊着“驱逐燕夷”的口号攻城略地,想要将燕国士兵驱逐出幽州。

对于这些起义的流民,规模小的,王家还会派兵镇压一下,规模大的索性就不管了。

打肯定还是打得过的,但是容易损失惨重,不划算。

自始至终,燕国卷入中原混战的目标都是捞好处,而不是建立自己的长期统治。

反正燕国捞完就回辽东了,隔着山海关和大海,幽州的流民起义军也打不到燕国,就让下一位幽州统治者去操心这十几万幽州流民起义军吧。

又一年后

在燕国的掠夺下,幽州流民起义军已经多达二十万,简直骇人惊闻。

王家在幽州也只剩下了渔阳郡的一个港口,其余地盘大部分被流民占领,还有一些被段式鲜卑占领。

燕侯一百零七年秋(317年)

最后一艘燕船离开了幽州,并且载满着金银珠宝、粮食、少女、各种技术人才。

燕国并不打算留下粮食给幽州的百姓,而是在能力范围内把可以运走的通通运走了。

缺粮的问题,就让下一位幽州统治者去头疼吧,反正饥民就算要造反也是在幽州造反,又打不到辽东。

又半年后(318年)

匈奴汉国攻下长安,大晋皇帝司马邺被俘虏。

听闻这个消息后,远在建康的司马睿随即自称晋王,并且开始准备称帝的事情。

与此同时,石勒重整旗鼓,攻下了没有防备的冀州诸郡县,并且准备继续北上攻打幽州流民武装。

与此同时,得知石勒带领主力北上攻打幽州后,祖逖趁机发动第二次北伐,击败了驻守中原的石虎,夺取了豫州和兖州许多郡县。

中原的百姓早就在石虎的统治下生不如死,日日夜夜盼着大晋天兵打回中原。

石虎此人生性残暴,被石勒安排驻守兖州豫州期间,动不动就要屠几座城池助助兴,搞得中原人心惶惶,不愧是恐虐神选。

石勒多次责骂石虎,告诫其不要乱杀无辜,但石虎每次都是“嗯嗯嗯”地点头,可下一次还要继续屠城。

石勒也很无奈,这毕竟是他侄子,是他兄长的儿子,父亲死后,是他的兄长将他抚养长大,所以他必须照顾好兄长在世间唯一的血脉。

又三个月后

司马邺在平阳被杀害,消息传到建康,司马睿立刻称帝,并且琅琊王氏享有与司马皇族同等的尊贵特权,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与此同时,祖逖的北伐大获成功,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

祖逖上书建康朝廷,希望建康朝廷为他提供后勤粮草辎重、武器装备、战马民夫等,他打算休整两年后再发动第三次北伐,收复黄河以北的冀州,同时收复被流民占领的青州。

然而,建康朝廷刚刚成为正统,现在正忙着内部巩固权力,根本无心北伐。

琅琊王氏等世家大族担心,如果祖逖北伐成功,以后会发展成为前汉的军功贵族集团,到时候就会威胁到他们世家大族的统治。

因此,建康朝廷不仅不支持祖逖北伐,还多次下令要收回祖逖的兵权,并且把各种亲信安插在祖逖自己训练的军队里,激化祖逖与士兵们之间的矛盾,降低祖逖军队的战斗力,防止祖逖北伐成功。

在建康朝廷的“帮助”下,祖逖的第三次北伐计划还没开始就破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石勒在幽州攻城略地,眼睁睁地看着匈奴汉国在关中攻城略地。

与此同时,辽东张氏的张茂在凉州姑臧建立凉国(史称前凉),并且向建康朝廷称臣。

后汉时期,张氏本来也是辽东士族,后来在袁赵时期跟辽东王家换了地盘,迁徙到了理论上更加安全富饶的东郡。

但随着乱世的到来,他们又从东郡迁徙到凉州发展,成为了凉州张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凉州的实际统治者。

凉国与燕国的定位比较类似,名义上是晋朝的臣属,实际上已经割据自立。

听不听大晋朝廷的命令,得看具体情况,想听的时候就听,不想听的时候就不听。

时过境迁,八十多年过去,张家与王家已经断了联姻,双方也有差不多三十年没有来往过。

第427章 逐鹿中原(五)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燕侯一百零九年的冬天(319年)。

石勒击败幽州流民武装,自称赵王,成为了胡人政权中实力最强者,成为赵王后,石勒开始大量建造佛教寺庙,想要用宗教来安抚百姓,让百姓安心种田交税,不要动不动就造反,并且准备攻略青州的曹嶷。

至于祖逖,则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继续征讨豫州兖州的流民武装。

而另一边,在关中,大赵皇帝刘曜要求石勒无条件交出兵权,同时又领兵亲征刚刚建国的前凉,想要逼迫凉州张氏臣服。

在南方,建康朝廷终于彻底平定了荆州的流民武装,整个荆北地区都成了琅琊王氏王敦的私人封地,琅琊王氏的权势如日中天。

而在益州,成汉国主李雄亲征南中,晋军又是大败,南中地区又有五个县被成汉占领。

不仅中原动荡不安,草原同样如此。

宇文鲜卑和段氏鲜卑联合起来攻打慕容鲜卑,想要夺取燕北草原。

慕容鲜卑随即与立足未稳的赵王石勒结盟。

代国攻打羌胡,羌胡向自己的盟友刘曜求援。

而在青州,流民起义军首领曹嶷与燕国结盟,与燕国进行人口贸易,大量青州人口被运往燕国,而曹嶷则得到了大量奢侈品。

燕国甚至连武器装备都舍不得卖给盟友曹嶷,而是优先处理多出来的奢侈品。

这些奢侈品本来是要卖给大晋的世家大族们的,不过世家大族们纷纷南渡,他们大多数都实力大损,对奢侈品的消费能力下降了很多,所以之前生产的奢侈品有一些就卖不完了,刚好用来换人口。

大量丝绸、燕璃、琼浆酒涌入青州,曹嶷还给自己建了一个大量使用燕璃(玻璃)作为材料的庄园。

青州的人口数量,已经从司马炎时期的两百万锐减至如今的八十万。

燕国对奴隶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在高句丽抓奴隶,在燕北草原找鲜卑人买奴隶,在青州找军阀买奴隶,在香料群岛捕捉土著人当奴隶,把燕国百姓变成奴隶。

即便已经多管齐下,燕国的奴隶市场依旧供不应求。

经过张仲景和华佗两位神医以及医者团队这上百年来的努力,燕国在海外瘴气地区开荒的死亡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0%,奴隶们因为条件艰苦,死亡率为70%,但也比以前好多了,而香料群岛地区瘴气尤其严重,所以死亡率甚至高达90%。

从贾南风乱政开始到现在这将近三十年时间里,燕国往香料群岛和水果群岛一共运输移民人口三百万,可是活下来的人口只有五十万。

哪怕十不存一,燕国的贵族们以及行会们,也要坚持不懈地往海外运输人口,以此扩张自己的实力,根本不在乎移民者的死活。

燕国对于人口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草原的人口价格比中原低一些,主要是因为草原人语言不通,管理起来更麻烦,所以价格也就要低一些。

并且草原政权与中原政权对货品的需求也不同。

黄金与铜钱的兑换比例为:1镒金=2万五铢钱(燕国一镒金=晋朝一斤黄金=现代半斤黄金)

【草原:燕国

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家=1五铢钱

成年男性=1000五铢钱

首节 上一节 314/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