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喜唐

喜唐 第196节

  看到熟睡的李晦,李崇义再也忍不住的哭出声:“我以为你掉河里淹死了,谁知道你竟然跑这儿来了!”

  李晦扣了扣耳朵翻了个身,依旧在熟睡。

  李崇义情感宣泄完了,紧绷的神经一卸下就觉得困倦袭来,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把李晦往里推了推。

  就跟小时候一样,往李晦身边一躺,片刻后呼噜声就响了起来。

  颜白起来看到李崇义和李晦的时候不可置信的揉着眼睛,他转头看着伽罗:“昨儿他也跟我们一起回来的?”

  伽罗摇摇头:“没…没吧!”

  李崇义就喜欢看颜白目瞪口呆的模样,他心里暗暗决定,下次还夜里偷偷地来,他耸耸肩膀:

  “墨色,看到我的到来是不是很惊喜?”

  “不是惊喜,是惊吓!”颜白看着李崇义:“夜里赶来的?什么事儿这么着急?”

  李晦见颜白看着自己,摊摊手:“拉我回去纳妾呗!”

  见到李崇义,颜白觉得事情肯定不是纳妾那么简单了,如果猜得不错的话,河间郡王应该是想让李晦再自立一门,也就是分家,大家族的正常操作罢了。

  不过见李晦不愿意多说,颜白也不想去问,家家都有自己的安排,摆摆手:

  “算了,不说了,我去书院上课了,等我忙完了咱们再一起聚一下,这半年又采了不少的菇子,用来炖鸡可好吃了!”

  李崇义闻言脸色都变了,幽怨地看着颜白,他觉得颜白一定是故意的,发誓这次就算饿死,他都不吃!

  孩子在长大,书院也在慢慢地长大。

  这些年由原来的十多个孩子,如今已经变成了快接近二百三十个孩子了,这些孩子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

  庄子里面的孩子,仙游县的孩子,还有无功先生过往友人的孩子,以及部分商人的孩子。

  孩子的年龄也参差不齐,小的六岁多,大的都已经十四岁了,在分班这块楼观学没有按照年龄,而是按照识字多少来分的班。

  在这个读书是一件极为奢侈的时代,从孩子们家长的眼睛里颜白彻底明白什么叫做-朝闻道,夕可死。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会背诵自己都听不懂的句子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连夜跑到庄子前不停地磕头。

  不知道有多少人偷偷把自己关起来,坐在祖宗的牌位下,一遍又一遍地跟死去的长辈说着心里的话。

  他们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可他们愿意拿出只有在祭拜祖宗时候才有的重礼来感谢书院诸位先生的大恩。

  家里唯一的几颗鸡子,自家婆姨亲手挑出来并用手搓皮的麦粒,或是在山里蹲了几天就为了一张没有箭眼的皮子。

  在颜白走后,庄子打算修围墙。

  本来预定的是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可到最后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

  听许巷说仙游县几乎每家每户都来了,哪怕他们的孩子还小,还不到楼观学定的可入学的年纪,可他们依旧来了,全家老小能动的都来了。

  许巷说,他们只想留下一份情谊,希望等自己孩子到了年岁,书院不要拒之门外。

  那时候正是农忙的节气,大家劳累了一天,忙完了地里的活儿就带着工具过来铲沙子捡石头,有些手艺的主动和泥建墙。

  与其说楼观书院对他们有大恩,倒不如说他们对颜家有大恩。

  如今书院的后山又开始在清理树木山石了。

  在今年五月的农忙结束之后,那儿就要彻底地大动工,按照颜白的规划,那里会建立一个更大的教学楼舍。

  有图书室,有寝室,有先生的休息室,还有数十间教室,还有一块很大的靶场子!

  地址是李淳风选的,庄子付出的代价是一百斤水泥。

  听说他要用水泥给神像塑胎,也不知道那些神仙习惯了黄泥做胎的身子这么多年了,突然换成了水泥胎接不接受得了。

  毕竟是个稀罕物,也就颜家庄子在用,不知道它们喜欢不!

  陈虎觉得它们是喜欢的,因为他不止一次听到他在打听工艺配比,不过他大抵是要失望了,唯一知道的那个人被许巷给签了死契。

  别人拿的是工钱,人家每个月都能从颜家拿俸钱。

  这点和颜白想的也不一样,颜白想的是尽快推广出去,最好让朝廷知道,让长安百姓知道,知道人越多,就越能卖出钱,大家也更有钱。

  结果!

  庄户们对待水泥就跟对待宝贝一样,就像当初做豆芽那儿,亲戚来了还特意把做豆芽的那个屋落锁。

  颜白走了七八个月,仙游县令都不知道颜家庄子有水泥,一问为什么在冒烟,衙役阿四就说可能在烧石灰。

  咋想的!

  当无功先生看到颜白这项大规划的时候他十分不理解,他甚至不知道颜白要做什么。

  要知道国子学内才有学生三百余人,已经算是顶尖到极点的大学府了,如果按照颜白设计这项规划,楼观学最少可以容纳七百名学生。

  颜白要做什么,这么多孩子把这些先生劈成两半也教不了。

  可问题是整个颜家食邑加上从草原带来的匠户满打满算也才两千人左右,哪里去弄剩下的四百多孩子?

  就算颜白你想达成有教无类的这个大志向,可钱从哪儿来?

  现在光是马场的维护,马儿的喂养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更别提那二百多孩子每日的两顿的吃喝,以及笔墨纸砚这些杂七杂八的用度了。

  就木弓来说,猎户家的一柄弓能用好多年,可相同的工艺,相同的木头,搁在孩子们手里,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脆弱。

  用教导陈虎的一句话来说,能用一个月就烧高香了!

  楼观学的孩子学的东西可是严格地按照君子六艺来教的,他们骑射课骑的马可是陈摩诘他们从室韦人那里弄回来的好马。

  国子学诸生用的是军中淘汰下来的老马,更别提一年四季的四套院服了。

  庄户们这两年种的棉花可全部用在院服上面,大娘子小茹想做个棉服都咬咬牙,最后说先给孩子,先满足先生。

  等真的有了七百个孩子,这每日的花费得有多大,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看着颜白在拉扯才种下的小常青树,无功先生觉得应该跟颜白好好地聊聊,少年人有梦想是极好的,但如果把一切想得太简单了,那就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别扯了,才移植过来不到一个月,死了你山上去挖啊!”

第26章 智障了

  贵人分很多种。

  在你处于迷茫时候拉你一把的是贵人;在你举目无亲饥肠辘辘时给你半个馒头的也是贵人;在生活中愿意为你着想的也是你的贵人。

  贵人明明有很多,可我们总是认为助自己青云直上的就是贵人。

  颜白认为无功先生就是自己的贵人,因为他真的怕自己过得不好。

  从突厥回到长安已经好几天了,第一次见面,他没有恭喜自己成了侯爷,也没有夸赞自己军功了得。

  而是开口就问,在那儿苦不苦,有没有受委屈,有没有伤着,真诚最动人心。

  除了家人,他算是第一个关心自己安危的人。

  “本来就黢黑,你还笑,这一笑简直没法看了!”

  看着颜白微微泛红的眼眶,无功先生笑了笑:“看样子是很不错的,虽然黑了点,但是你可算是真正的能文能武了,比那某些自称能文能武的人顺眼多了!”

  颜白站起身认真地行礼道:“这些日子书院仰仗先生了!先生恩德,小子铭记于心,此生不敢忘!”

  无功先生错开身子,摆摆手:“你应该感谢的人是你四兄育德,没有他在后面撑着,指望我一个整天醉醺醺的酒鬼来管事,这摊子早都垮了。”

  “我可听说您现在就晚上喝点,白日就算想喝也就用浓茶代替,原本就是来请先生喝酒的,没承想酒没有喝到,反而让先生累着,如此一礼,先生当受,先生就莫要谦虚了!”

  说罢,颜白又认认真真地行了一礼,这一次,无功先生没有躲开,受了颜白一礼。

  颜白的真诚让无功先生很受用,如此一来,他要说的话也能自然地说出来,也不用担心话不好听。

  会让正处于春风得意的颜白觉得难听,会心里不舒服,会拂袖而去。

  “其实今日还是有些话要说的!”

  无功先生话说的很慢,像是在琢磨用词:“我见后山的书院已经在开始动工了,莫不是你当初说的计划已经开始执行了?有教无类确实是大功德,如果没有一个合理可行的计划,如今是不是操之过急了些?”

  “先生是担心学生不够还是钱财缺乏?”

  无功先生想了想:“我刚才想过,如果你真的要做有教无类,学生这一块我不担心,以你如今的名望,你振臂一挥,不说数以千计,五百之数还是有的。

  况且,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向往的事情。

  如实说来我更担心钱财,这一块我计算过,如果真的那么做,每日的钱财用度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虽不得不承认你很有赚钱的手段,但利有长短,一招鲜之后又该如何?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无功先生看着颜白:“财帛动人心,我见很多人在钱财一事上身败名裂,你能弄到很多钱我深信不疑,其实我更怕你为了些许的钱财误入歧途!”

  颜白笑了笑,给无功先生倒了一杯茶,回道:“大兄也问过我,家里的老爷子也问过我,今日您也问过我。

  其实,小子更想说,为什么所有人都认为办学堂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情,在小子看来,没有什么比办学更赚钱的事情了!”

  无功先生拿起手中的戒尺砰的一声就敲在颜白脑袋上:“呔,醒来,颜墨色醒来!”

  戒尺这玩意是颜白自己用竹子做的,当初就是为了教训裴行俭。

  谁知道,这东西流行起来了,现在几个先生手中都拿着戒尺,爱拍马屁的青雀还把先生的戒尺上刻上各种精美的图案。

  无功先生手中的这把戒尺已经水润光泽,晶莹剔透,远远望去透着玉色,用颜白的话来说这是已经盘出来了,可以当作手把件了!

  无功先生这一下打得又重又急,疼得颜白捂着脑袋直跳脚,这时候只听无功先生惋惜道:

  “智者见障,这事儿真的怪我啊,你本是少有的聪明人,从你名扬长安开始我就该提醒你,那时候我以为你能够明悟,结果发现,你终究还是遁入了混沌!”

  “一叶障目,心魔起啊!”

首节 上一节 196/2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模拟国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