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67节

  “用您在它的药室里加装的那根铁锥。”

  约瑟夫神秘一笑,拿起旁边的游标卡尺量了一下枪口尺寸,对侍立在门口的工匠道:

  “艾默里克先生,请帮我用铅制作一根直径17.8毫米,长35毫米的圆柱,头部制成半球形。”

  “如您所愿,殿下。”

  路易十六有些诧异:“制铅柱做什么?”

  “作枪弹。”约瑟夫看向挂在墙上的各式火枪,问道,“父亲,这里有线膛枪吗?”

  “当然。”路易十六向身侧示意道,“这可都是我的收藏品。

  “沙勒维尔厂首席工匠用1763型改制的线膛枪。

  “瞧,那边的是巴伐利亚的奥古斯堡1720式。它足有8条膛线!

  “还有英国人弗格森发明的古怪东西,我花了1千英镑从走私商那儿买的……”

  “您这儿简直可以开武器展了。”约瑟夫说着,摘下了那支德式线膛枪。源自德意志富裕猎人的巨大需求,那里出产目前欧洲最好的线膛枪。

  就比如这支1720式,口径虽然只有15毫米,但射程和精度都能压过英、法的.72,也就是18毫米的燧发枪。

  当然,代价就是成本高得吓人,且保养困难。

  约瑟夫又从旁边的单袋里捏起一颗球形铅弹,朝老爹比划了一下:

  “线膛枪除了生产困难之外,最大的缺陷就是装弹费时费力。”

  路易十六点了点头。

  弹丸想要在膛线的作用下产生旋转,就必须将外沿部分嵌入膛线之中。所以,要选择比枪管口径略粗的弹丸直径,然后用锤子和铁纤将弹丸敲进枪膛里。

  而枪膛底板的火药室直径比枪管要小,弹丸触底之后就敲不动了。

  约瑟夫放下手中那颗直径16毫米的弹丸,拿起一旁的普通滑膛枪用弹丸:

  “如果能使用次口径弹丸,线膛枪的射速至少能提高一倍。”

  所谓的“次口径”就是指直径小于枪管口径的弹丸。相反,弹丸直径大的被称为“超口径”。

  路易十六摇头道:“可那样的话弹丸就无法嵌入膛线,无法产生旋转。”

  约瑟夫微微一笑:

  “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比如等次口径弹丸装进枪膛之后,再使它变大一些。”

  “这怎么可能?”路易十六嘴上说着不可能,眼中却满是期待——儿子可是屡次向他展示过奇迹的。

  “最简单的做法是这样。”

  约瑟夫将那颗次口径弹丸塞进奥古斯堡1720的枪口,然后用装填超口径弹丸的锤子和铁纤用力敲了几下,看向老爹:“您看,这样弹丸直径就比枪管大了。”

  路易十六被逗乐了:“你把弹丸砸扁会严重影响射程和精确度的。”

  “的确如此。”约瑟夫点头,“不过您得承认,这弹丸发射时绝对会旋转。”

  他没等老爹提出异议,立刻补充道:“所以,我们可以将弹丸设计成圆柱体,这样砸几下就不会扁了。”

  “可那样也无法使弹体嵌入膛线。”

  “这时候就要用到您加装的铁锥了。”

  路易十六闻言顿时一怔,旋即眼睛亮了起来。

  “我明白了!在用力敲击之下,枪膛底部的铁锥会刺入柱形枪弹底部,将那里的直径撑大!

  “在射击时,枪弹尾部就会嵌入膛线,产生螺旋。”

  “是这样的。”约瑟夫用力点头,又朝老爹挤了挤眼睛,“这就是我们一起研发的图温……啊,咳!奥古斯特1790式线膛枪!它将改变彻底改变猎兵的地位,影响全欧洲的战场!”

  他险些顺口将这种武器的名称说出来。原本历史上,图温南步枪可是在19世纪大量装备了法军猎兵团,并被普鲁士、比利时、巴伐利亚等国仿制的划时代武器。

  其实,约瑟夫原本是打算直接让老爹研发米涅弹的,那可是前装线膛枪的巅峰,比图温南步枪更有优势。

  不过,他只记得米涅弹的原理,而具体的弹丸结构,以及底部开口的宽度、深度都需要老爹进行设计,并反复验证,同时还需要调整枪体结构来配合。

  这很可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所以在经过权衡之后,他选择了研发难度较小的图温南式线膛枪。

  这种枪的枪弹就是个简单的圆柱体,不识字的士兵拿着模具都能在野外进行制作。

  而且,可以使用现有的线膛枪技术,进行一些小改动就能生产——只需在药室里加一根长铁锥就行。

  当然,即便是“小改动”,那也需要老爹经过大量试制,才能敲定具体的工艺。

第535章 颠覆战场模式的武器

  相比起米涅式步枪,图温南步枪在装弹时需要多敲两下,导致填装速度略慢一些,不过差距微乎其微。

  而且除了研发难度之外,目前的工艺水平和后勤能力也更适合图温南步枪——米涅弹的不规则形状需要非常高的加工精度,所以只能在后方的工厂里进行生产,而后再运往前线。这无疑会增加后勤压力。

  而图温南的铅柱弹交给前线士兵就能融铸——目前的燧发枪弹就是用这种模式制造的,所以军队的后勤物资里只会有火药,而根本没有弹丸这一项。

  至于远期目标,约瑟夫甚至想直接跳过米涅式线膛枪。

  他瞥了眼墙上那支弗格森1776式后装线膛枪。

  这支枪虽然在英国遭到了广泛的嘲笑,并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未曾受到过重视,但他很清楚,那才是步枪未来的发展方向!

  弗格森1776的创意十足,是从枪管后面填装弹药的,再用一个竖起来的铁块闭合枪膛。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后装步枪。

  这种枪的射速达到了恐怖的每分钟6发。相比起来,目前最优秀的燧发枪射手也只能达到每分钟4发,一般的士兵能打3发就算合格。

  并且后装枪最大的优势还不在于射速,而是可以趴着射击。

  前装枪必须把枪立起来,才能向枪管里填装弹药,所以抢手只能一直站着。

  而后装枪趴着就能完成这一过程。

  可以想见,在两军对垒时,一边是站得笔直,另一边则是卧倒射击,前者绝对会遭到屠杀。

  实际上,弗格森1776步枪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就列装过英军,并且弗格森本人指挥的美国猎兵连在战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最后他本人战死在北美,这种枪也就跟着寂寂无声了。

  当然,这枪未能受到重视的核心原因是技术因素——糟糕的竖栓设计,以及粗糙的加工水平,令它的枪膛漏气情况严重。弗格森死后,也就没人继续改进它了。

  直到1819年,美国人霍尔才研制出第一支比较可靠的后装枪,不过仍是采用燧石击发方式,导致实用性并不太高。

  1841年,普鲁士人德莱赛发明了火帽击发的后装线膛枪,并帮助奥地利在一周之内赢得了普丹战争的胜利,终于为后装枪正名。

  从此之后,前膛枪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后装枪开始统治战场。

  约瑟夫的计划是,先用图温南步枪在法国催生出成熟的线膛枪生产体系,而后让老爹慢慢研发后装枪。

  只要研制成功,等装备部队之后,一万法军吊打五万欧洲任何军队绝不是梦!

  而且,他很清楚后装枪的技术发展方向——

  旋转式枪栓,高强度击针,纸壳定装弹,再加上法军已经大量装备的火帽击发,根本不用绕弯路——历史上几十年的研发过程,在“法兰西第一工匠”的主持下,很可能只用十年,甚至更短就能制造出来!

  那边,路易十六的助手艾默里克拿着十几枚刚刚浇筑完成的圆柱形枪弹,走了过来。

  路易十六接过枪弹,立刻兴冲冲地背上新鲜出炉的线膛枪,拉着儿子朝凡尔赛宫旁边的皇家军械厂赶去。

  皇家军械厂的靶场上,约瑟夫将弹药装入奥古斯特1790,用铁制通条用力捣了几下,拉开枪机,塞上一个铜火帽,便完成了装填。耗时和普通的燧发枪几乎没多大区别。

  在固定木架上测试了几次,感觉没有炸膛风险之后,路易十六便不顾侍卫们的劝阻,亲自抄起了新枪,眯眼瞄向远处的木靶。

  一声爆响之后,靶场的职员欢呼着抱起那靶子跑了过来,在场的众人看到靶上的弹孔时,无不满脸震惊之色。

  足有100步外,枪弹准确地射中了木靶的中心。

  这对于40步外命中全靠信仰的燧发枪来说,简直是碾压级的超越。

  随后的几次试射,奥古斯特1790甚至直接命中了140步外的木靶,展示出线膛枪的恐怖精度。

  路易十六兴奋地拍着约瑟夫的后背,高声道:“我亲爱的儿子,我们又一次次站在了全欧洲火枪的巅峰!

  “我真期待敌人被法兰西的勇士们击败的那一刻,颤抖地询问,‘你们用的是什么武器,真是太厉害了’。”

  “他们会得到答案——奥古斯特1790式,我们伟大的国王陛下亲自研制的!”约瑟夫极为捧场地接道,随后父子两人对视一眼,一起开心地笑了起来。

  约瑟夫待老爹平静了些,又凑到他耳边蛊惑道:“亲爱的父亲,您想不想再造出一支足以颠覆全欧洲战场模式的枪?”

  “天主啊!你的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奇思妙想?!”路易十六震惊地看着儿子,“那是什么枪?”

  约瑟夫微微一笑:“一种全新的后装枪。”

  ……

  待约瑟夫向皇家军械厂布置完了奥古斯特1790的生产规划,又返回皇家工坊,向老爹大致讲述后装枪的设计思路。

  直到国王的近侍来提醒父子俩该休息了,约瑟夫这才发现已是晚上11点了。

  他疲惫地放下手里的草图,跟父亲约定明早继续讨论技术方案,便打着哈欠,返回了自己的寝宫。

  侍女卡梅莉娅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了,见王太子殿下回来,忙迎上去屈膝行礼:

  “殿下,您是直接休息,还是先吃些夜宵?我为您准备了坚果千层酥和水果茶。”

  “哦,那就吃点儿东西吧,多谢您了。”约瑟夫向她看去,不由得微怔。

  面前的少女穿了一身黑白相间的女仆装,对,就是后世那种泡泡袖,蕾丝花边大竖领,蝴蝶结束腰,蕾丝下摆的黑色长裙,白色丝袜。配上她紫罗兰色的眼睛,鲜艳饱满的唇瓣,雪白细嫩的皮肤,和呼之欲出的胸口,简直如同二次元美少女具现化了一般。

  “您,这是?”

首节 上一节 367/6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