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第127节

“陛下,微臣愿意为灾区捐粮一千石。”

苏亶站出来的动作,让周围的文武大臣都是一脸的不屑之色。

这么着急就出来力挺你女婿了?

你觉得我们会上你这诱饵的当?

“好,苏尚书为国为民,为了表彰苏尚书的功绩,来人,做一个石碑,将苏尚书的功绩刻于石碑之上。”

“并且将那块石碑给朕立于长安城大门口,让我大唐百姓都知道苏尚书的功绩。”

李承乾的这番话一说出来。

下面的人全部傻眼了。

这是什么意思?

捐了区区一千石的粮食,就要做石碑歌颂?

还是将石碑立于长安城大门口?

那苏亶不就直接成为大唐人尽皆知的人物了?

下方的武将还没有什么大的反应。

可是读书出身的人,此时全部瞪着双眼,眼珠发红的看着苏亶。

特别是五姓七望出身的官员。

他们不缺钱,可是他们缺的是名声。

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自己等人怎么可能放弃?

“陛下,我崔家愿捐粮一万石。”

“陛下,我郑家愿捐粮一万五千石。”

“陛下,我卢家愿捐粮两万石。”

“......”

没多久的时间,在李世民那呆滞的目光中。

捐粮的总和已经朝着二十万石而去。

李承乾看了一眼自己的父皇,眼神中充满了不屑的神色。

不就是玩弄人心么?

后世那么多计策,自己不玩死这群老狐狸!

第110章 大唐是士族的天下?

长安城大门口。

今天士兵们扛着一块巨大的石碑在立在了大门口。

当百姓们聚集在那里看热闹的时候。

只见带队的将领说道:

“这是这次为灾民捐献的贡献榜,陛下专门找人做出来,立在长安城,让人们记住其贡献。”

百姓们都连忙点了点头。

可是当看清排行榜上面的字迹的时候,只见有人疑惑的问了起来。

“将军,为什么排名第一的捐了一千石,而后面的都是上万石?”

“是啊,不是应该谁捐的多谁第一的么?”

“不会有什么内幕吧?”

听着周围百姓议论的声音,带队的将领笑了起来。

果然跟陛下预料的一样。

只见他缓慢的开口说道:

“第一的苏亶大人是位清官,只有俸禄,这一千石粮食是其全部的粮食,可以说倾尽家产了,而后面的各位应该都熟悉吧?”

“而且,在陛下提出捐粮的要求后,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开口的,是苏亶大人率先开口捐出了全部身家。”

听到苏亶竟然捐出了所有身家,在场的百姓无不惊叹。

这年头可没有多少为民的好官了。

一时之间苏亶的名声在长安城中广泛的传播开来。

慢慢的开始由长安向大唐的四周开始辐射开来。

一时之间,苏亶在大唐百姓的心中。

尤其是在灾民的心中,那简直是堪比圣人的存在。

看着苏亶的名声一时间变的如此之大,其他人都羡慕不已。

尤其是五姓七望之中的人。

现在都无比后悔在朝堂上为什么要舍不得这点钱。

偌大的名气让苏亶给占去了。

而此时的李承乾,对于这一切根本没有关心。

他正坐在长孙无垢的寝宫之中。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坐在其旁边。

“逆子,你真要对五姓七望动手?”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疑惑的问道。

李承乾直接点了点头。

“五姓七望已然成为了大唐的毒瘤,不动他们,难道留着他们?”

李承乾理所当然的说道。

“逆子,你真的以为五姓七望是那么好动的?如果那么好动的话你皇爷爷会不动?朕会不动?”

李世民有些无语的看着自己这个儿子。

他觉得李承乾把事情想简单了。

果然,李承乾疑惑的看向了自己老爹。

在他的记忆之中,自己老爹动不了五姓七望,就是因为如果缺少了他们的支持,自己老爹的皇位就坐不稳了。

可是现在自己根本不需要这些人的支持。

怎么就不能动了?

看着李承乾那迷茫的眼神,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哎,大唐可不只是有五姓七望,还有江南士族,还有山东士族,你真觉得五姓七望这几家就能动摇了大唐的根本?”

“大唐的根本一直都是所有大大小小的士族,你如果不想办法一次性解决所有士族,只是动五姓七望的话,大唐必乱!”

李世民盯着李承乾将内情给说了出来。

听到自己老爹的话,李承乾知道自己把这件事给想的简单了。

自己所在的时代根本不是大唐后期那个时代。

所有黄巢的那个办法,根本无法在现在这个时代使用。

也不是说完全没法用,只是在用之前自己要先解决掉江南士族和山东士族。

“那如果我先解决掉江南士族和山东士族,那五姓七望是不是就可以动了?”

李承乾看着自己老爹问道。

李世民直接点了点头。

“不错,如果你能解决掉江南士族和山东士族,那五姓七望你随时可以动。”

李承乾此刻的脑子飞速的运转着,寻找可以制衡士族的办法。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

就在其和自己老爹说话的时候。

一封密信从太极宫中被一个太监带着朝灵州而去。

李承乾离开长孙无垢的寝宫之后,就直接来到了少府监。

“朕让你们打造的东西可打造好了?”

来到这里之后,李承乾直接看着少府监问道。

“陛下,已经打造好了,微臣正准备进宫去向您禀报。”

少府监急忙恭敬的对李承乾说道。

“把东西拿上来吧。”

首节 上一节 127/3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