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第128节
李承乾说完之后,就站在少府监的院子里等待了起来。
没多大一会,只见几名少府监的工匠抬着一个东西走了进来。
李承乾急忙跑了过去,开始检查了起来。
在看到东西和自己记忆中的一样之后,李承乾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即便让人将这个东西抬到了苏府。
当李承乾秘密来到苏府的时候。
只见苏亶已然在大门处迎接了。
“陛下怎么跑出宫了?”
苏亶看着李承乾疑惑的问道。
“岳父大人,不知道东西你看到了么?”
李承乾没有回答,而是看着苏亶问了起来。
“看到了,那是什么东西?看着像是农具。”
苏亶点了点头。
不过他对于农耕之事不怎么了解。
“那个东西叫曲辕犁,可以改善现在的农耕,加快农耕的速度,并且使用的人力比以前要少一半还多。”
李承乾将曲辕犁跟苏亶讲解了一遍。
“岳父大人,明日朝会上,你让人将这东西抬进宫去,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你就说这东西是你发明的,将这东西呈给我。”
李承乾的话让苏亶听了直摇头。
“陛下,微臣怎么能占用别人的功劳呢?这不行。”
苏亶的儒家思想,不允许自己这么干。
谁知李承乾笑了起来。
“岳父大人,这个东西是我做的,你尽管放心,朕要这功劳又没什么用处。”
听到李承乾的解释,苏亶这才勉强点头同意了起来。
紧接着,李承乾又将曲辕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直接给苏亶写到了纸上。
以免苏亶忘记。
在忙完这一切之后,李承乾又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太极宫。
并且让人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给喊了过来。
“陛下。”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走进来之后躬身行礼道。
“让你们二位过来,是和你们商议下,朕想设立一个新的部门,农学监,将司农寺给并入其中,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李承乾看着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询问道。
“陛下,敢问这个农学监是做什么的?”
房玄龄有些疑惑的问道。
“农学监就是管理大唐所有农业相关的事物,并且设计制造全新的农具和改良种子,并且发现新的粮食。”
李承乾将自己的想法跟两个人讲解了一下。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听完后都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陛下,此事虽好,可是您准备让何人担任农学监的主官?毕竟您设立的这个新的部门可还涉及到创新的,现有的官员好像没有符合您的要求的。”
房玄龄虽然同意此事了,可是还是将自己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这个部门的成立对于大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自然不会反对。
第111章 墨家墨渊(加更两章)
“朕准备启用墨家子弟墨渊,两位意下如何?”
听到李承乾的话语,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脸色同时变了。
因为这个墨渊是李世民亲手关押进天牢之中的。
至于罪名?
算是大唐唯一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就因为这个墨渊在李世民登基之后,要辞官离去。
可是这个墨渊太可怕了。
其制作的水平太超前了,就连玄甲军能无敌于世也和墨渊是离不开的。
李世民怎么可能任由这么一个人物离开呢?
在长孙无忌和杜如晦轮番劝导下,墨渊还是坚持要离开。
最后李世民无法,只能将其关押进天牢之中了。
现在李承乾竟然要将其给放出来?
“陛下,墨渊不能放出来啊,他如果逃跑的话,那将是大唐的灾难。”
长孙无忌急忙劝了起来。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墨渊了。
因为墨渊是他亲自招募过来的。
可是李承乾却只是笑了笑。
“无妨,朕知道你们在担忧什么,这件事情朕会办妥,明日朕会提出农学监的事情。”
说完之后,李承乾直接就让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离开了。
这件事他不想跟两人过多的浪费口舌。
在看着两人离开之后,李承乾就直接带着黑夜和天残去往了天牢之中。
对于这个墨渊,李承乾只是隐隐知道一点。
因为前世的时候,他也只是依稀有些印象见过这个人几面。
可是由于当初年幼,没有特别重的印象。
而且,在李承乾成年之后,从来没有再听到过这个名字。
也就是李承乾在筹备农学监的时候,才想起来大唐还有一位这样的大才。
对于墨渊为何要离开李世民的身边,李承乾大概略懂。
毕竟虽然李世民在处理朝政上算是一代明君,可是功高盖主这个罪责放在任何一代的臣子身上,都是无法让皇帝忍受的。
墨渊错就错在其功绩太多了。
而且都是不为人知的那种。
这也导致墨渊的心里不平衡,外加害怕。
他害怕有朝一日李世民会将其抹杀,这才有了逃离的心思。
李承乾来到天牢之后,就让牢头带路,来到了天牢最里面的一个铁门前。
“陛下,墨渊就在这里面。”
牢头恭敬的对李承乾说道。
“打开吧。”
李承乾看了一眼铁门,淡淡的说道。
牢头急忙打开了铁门。
当铁门打开的那一刻。
一股腐臭味迎面扑来,李承乾一时不慎,差点被这味道给熏晕过去。
当李承乾看清牢房内的环境,脸色就变的特别难看了起来。
只见牢房之中只是有一些稻草,而且还是浸泡在水中。
牢房的地面宛如水塘一般,到处都是污水。
而墨渊此时正虚弱的躺在湿漉漉的稻草之上。
而且其手上,脚上都带着锁链。
“把锁链打开。”
李承乾冷眼看向牢头吩咐道。
牢头急忙跑到了墨渊的身边,将其手上和脚上的锁链给打开了。
墨渊感觉到有人给他打开了锁链,虚弱的睁开眼睛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