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603节

但美国人万万没想到,胆大至极的克兰克并未像他们想得那样捞了一票就缩回去,炸完里约热内卢后全军上下感觉不太过瘾,他打算带着舰队继续北上去干一票,看看能不能在加勒比方向破交一次,如果没有,去炸一轮巴西东部三州的美军航空基地也好——曼陀菲尔和沃勒尔的分析提醒了他,给美国人添点堵是应该的。

至于燃油消耗他一点也不担心,大不了去西非达喀尔法国人那里补一点,上次佛得角战役打赢后,法军已对德国佩服得五体投地,贝当政府配合得不得了,区区燃油还不是手到擒来?而在南大西洋晃荡牵制英美兵力和视线也有元首的全面考虑,倒是阿根廷那些物资输送回国并不是特别着急。随着德军舰队不断北上,他与TF44舰队的距离不断拉大。

就在克兰克将南美局势搅和得翻天覆地的当口,在外高加索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也把当地局势搅和得一片风生水起。利用里海解冻、后续增援兵力赶到的契机,东岸的马利诺夫斯基不断将增援兵力输送到西岸来,到3月29日,在外高加索的红军总兵力已将近30万。进攻集群用8万兵力堵住伊朗一线,其余兵力在外高加索肆无忌惮扫荡,战役发生前土耳其人一共在这里部署了大约12个师又4个旅,甚至还包括两个比较宝贵的装甲师,但在红军毫不留情的进攻之下,6个师遭遇毁灭性打击,3个师又2个旅溃散,只有另外3个师又2个旅只遭到轻微损失而退回国内。

土耳其不但损失了将近15万兵力和相关物资、装备、补给,还把出兵以来占领的大部分外高加索土地丢得干干净净,甚至土耳其国土东北部的阿尔达汉、卡尔斯一线也被红军狠狠劫掠一番,杀红眼的红军到土耳其国土上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见东西就抢、见女人就上,哪还有纪律两个字?把这几年积压的火气全发泄了出来。政委们或是拦不住乱兵们,或是干脆就不想拦,随便下面人折腾。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本人很清醒:一没去打波季、巴统等黑海沿线城市,那里有轴心海军部队,罗马尼亚的炮舰可不是闹着玩的;二没有去动伊朗人,说来也怪,红军不进攻,伊朗甚至德军也没有进攻的意向,双方在边境地带维持了大眼瞪小眼的静坐战状态。至于高加索山脉一线,他更没有仓促进攻。

他考虑得很清楚,打土耳其是德国人默许甚至纵容的,所以对本方行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连轰炸机都只对付里海和东岸的红军,外高加索几乎不太来,但越过高加索打南高加索的德军就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了,他必须先休整补充、集聚力量才有把握发起攻击。他认为理想的攻击时间最起码要到4月5日以后。

朱可夫同意了他的想法,并表示会再给他5万兵力和2个坦克旅的支援!

第267章 逐鹿南大西洋(完)

“混蛋!混蛋!混蛋!”

一直在巴西南部海域苦苦等待克兰克回转的斯普鲁恩斯非但没有等来德国舰队调头的消息,反而接到了陆航发来的电报,3月30日晚上,德国海军空袭了陆航基地,造成200多架飞机不同程度损毁,40多名飞行员和300多名其他辅助人员不同程度伤亡。这还不是最大的损失,最大的损失在于一个储备有4万加仑航空燃料的油库被德军炸毁,现场火光冲天,宛如火山喷发一般——至少一大半人员和装备损失要归咎于这枚炸弹引起的连环爆炸。德军一共才损失了6架飞机!

连同前次空袭里约热内卢造成的损失,盟军已损失了300多架飞机,30余艘船(破交连同里约热内卢港口中的损失)和2000多人员了,德方的损失只有区区十几架飞机,更要命的是拿德国人一点办法也没有。

在德军空袭后第二天,巴西外交部长就紧急召见了阿根廷大使提出抗议,威胁道:“如果贵国再容留德国舰队,我方认为贵国破坏中立,将采取断然措施。”

阿根廷大使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你怎么不问问你们国家驻扎了这么多美国陆军和飞机是什么意思?要破坏中立也是你们破坏在先!至于断然措施,你想打仗么?信不信明天我就把德国装甲师拉过来登陆?让你看看到底是美国兵厉害还是德国兵厉害!”

德国兵厉害还是美国兵厉害世界早有公论,佛得角战役美军集结2个师连同舰队、飞机干不过区区5-6千德军反而最后“阵前起义”的消息在南美各国早就传遍了,美军这一百多年来利用炮舰外交积压下来的威望很是威风扫地,很多巴西人甚至认为如果巴西也有美军的装备,战斗力肯定要超过美国人!谁都不是瞎子,看南美各国驻扎的美国军队就知道美国大兵实力如何了。

更要命的是,美方出于各种顾虑,迟迟未对阿根廷宣战,而巴西和德国却老早就宣战过的,德国人据此打了巴西数次,连巴西海军仅剩的一点实力都被干得一干二净,因此举国上下对总统瓦加斯都颇为埋怨,认为他点子不准,选阵营选错了,这更让瓦加斯有口难言——当初不是你们贪图美国援助多、美国人大腿粗说投靠盟军的么?

现在阿根廷大使一说要宣战,巴西外交部长便缩回去了——鬼知道巴西宣战后美国人跟进不跟进,万一不跟进岂不是巴西独自被轴心和拉普拉塔集团暴揍?这个险可不敢冒。

无奈之下的斯普鲁恩斯只能寄希望于4月1日出发的大西洋舰队主力能堵住德军舰队乱窜的步伐了。

为表郑重起见,尼米茨亲自率军出征,而且一反常态地没选择新泽西号坐镇,而是上了大黄蜂号与坎宁安协同指挥——在独角兽号调去TF44舰队后,大黄蜂号成了坎宁安的旗舰。

上大黄蜂号可不是尼米茨心血来潮或要与坎宁安抢夺指挥权,他是有深层次考虑的:一来坎宁安出任航母舰队指挥官是当初尼米茨一力保荐的,坎宁安可以不买别人的帐,尼米茨的面子还是要给;二来这次作战很重要,关系到英美海军能不能挽回声誉,面对这种只能打好不能打败的局面,尼米茨必须亲自上阵并出面和坎宁安协调。

4月3日下午时分,舰队已抵达波多黎各以北500多公里的海面上,两人正在和参谋们推测德军舰队有可能的去向和藏身之处,新任大西洋舰队参谋长的麦克米伦少将忽然跌跌撞撞地冲进来,手里挥舞着电报:“不好了,英国出了大事!参联会要求我们放弃任务,立即回转去大不列颠!”

“什么?”尼米茨震惊不已地站起来。

少倾,坎宁安的心腹电信军官也附在他耳朵上悄悄耳语:“收到庞德元帅密电,本土遭遇德军猛烈进攻,疑似有登陆迹象,务必回救,关键时刻可断然行事!”

坎宁安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后两人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之色——德国人要登陆大不列颠了?

尼米茨咬了咬牙:“舰队调头去大不列颠!”

此时此刻,丘吉尔、布鲁克元帅、庞德元帅乃至一大批高层都躲在唐宁街的地下室里召开紧急会议。

4月3日上午时分,德军忽然启动对大不列颠的猛烈攻势,沉寂了一年多,几乎没怎么跨过海峡中线进攻的德国飞机忽然铺天盖地而来,更让驾驶喷火、P-51等战斗机执行拦截任务的飞行员们惊骇异常的是,他们根本拦不住对面的敌机。经过几个月的生产和准备,霍夫曼终于积攒了400架ar-234喷气轰炸机,开始实施他一直梦寐以求的闪电轰炸。

Ar-234们最大平飞速度将近900公里/小时,在携带1.5吨炸弹情况下还拥有将近1000公里航程,而与这400架ar-234伴飞的是200多架加挂500公斤炸弹的me-262,600多架飞机组成浩浩荡荡的第一攻击波朝各自目标飞去。他们无视一切拦截,用傲人的速度从皇家空军头顶呼啸而过,然后用炸弹或燃烧弹攻击了英国南部的机场、雷达站、铁路干线和重点工厂,将南部数十个重要目标炸成一片废墟或者火海。

投弹完成后,这批闪电攻击机继续高来高去,除在空中留下一串尾气云之外,拦截的战斗机望着他们的身影只能望洋兴叹。虽然美国已开始了流星喷气机的生产,但英国尚未拿到手,甚至飞行员都才训练了几十个,根本对此无能为力。

很多升空的英国战斗机不甘心失败,咬紧牙关在后面追击,甚至一直跨过海峡追击,想打这批喷气机降落时的虚弱段,却又被早有准备的德军FW-190Do-412Ta-152等战斗机拦截,数百架战斗机在空中乱斗,数量更多的德军明显占据上风,而且德国飞行员非常有利的一点是哪怕被击落了也有机会到本方控制区跳伞,明天换架飞机又是一条好汉,而英国飞行员只有战死或沦为战俘一条路。

等英军第一批战斗机油料耗尽迫降或到其他地方降落,英国防空截击力量大大削弱之际,德军第二攻击波又接肘而至,这次轰炸主力是Ju-188、He-218和do-412们,数量有近千架之多,他们执行了德国第一次千机轰炸任务,沿着第一波攻击的进攻路线对第二轮目标和第一轮遗漏之处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地毯式轰炸。Ju-188和He-218虽然不如b-29们载弹量大,但投弹效率高得惊人,破坏效果同样不弱。

这还不是最让英国方面崩溃的事实,下午时分,德国电台忽然发表广播,“我军将发射划时代新武器!请英国民众特别是伦敦市民去防空洞躲避,以免误伤。”英国方面不相信这个事实,Bbc还广播说德国人虚言恫吓,结果到傍晚时分他们就自食其果。

但很快德军就用事实告诉他们这不是苍白无力的恐吓,这是德国的杀手锏武器——武器级V2导弹。

当日傍晚时分,事先秘密部署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境内的发射阵地同时接到指令开始发射,参与发射的一共有34个火箭连,119部发射装置,总共发射了将近500枚v2导弹。

与历史上不同,由于霍夫曼在佩内明德讲话时强调了科研精神,同时又中断了V1火箭的开发和大规模生产过程,以布劳恩为首的团队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中短程的V2和远程的v6导弹上。另外由于英美战略空袭的停止和德国原材料供应保障的极大丰富,佩内明德取得的技术进步比历史上更多、更快!到1943年末时,采用煤油液氧发动机的V2导弹射程在携带800公斤炸药情况下射程已超过了450公里,同时在制导方式上融合了陀螺仪惯性制导与无线电双曲线定位相结合的方式。虽然精度偏差依然达到1公里以上,但对于伦敦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已基本够了。

这500枚导弹是这几个月来连续生产出来的存货,每一枚售价超过6万帝国马克,但对霍夫曼来说,这3000万马克花得很值,武器必须在实战中才能检验是否有成效,他不会把V2当做是确定战局的唯一手段,但至少可以告诉目前尚在犹豫之中的英国某些头面人物,他有的是对付大不列颠的办法,不投降的结果就是全部毁灭。

在一线视察的耶顺内克大将看着暮色里一枚又一枚拖着橘色火焰的导弹飞上天空,他知道这些导弹最终将以4马赫以上的速度落地并爆炸,他们无法跟踪、无法拦截更无法防御,他忍不住感慨划时代的战争变革就要来到了——布劳恩开发的V6导弹据说将来可以打到2800公里以上,甚至还可以装在德国目前建造的巨型潜艇中!

第2月份感言与3月份展望

首先感谢诸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一共获得了6600多张月票,订阅成绩也相当不错,是本书上架满一周年以来成绩最好的一个月,当然更新量也是最多的一个月,这一切没有诸位的大力支持是办不到的;

其次说一下欠更的事,本月还差6200,6400,6600三次加更,将于3月初陆续补上;

最后再说一下3月份更新与月票展望,本月的加更方针是“1000张月票起每200张加更一次”,本月加更了20多次,虽然数量多了,但自我感觉由于时间有限,部分章节质量也开始下降了,同时我也认为每天熬到2点多的作息时间难以持续的,为保证更新质量,3月份的加更政策调整为“从零起步,每300张加更一次”,加更次数大概会略少一点,希望能继续得到大家支持。

再一次感谢诸君同时拉一下3月份保底票……

第268章 大英帝国 (上,6200票加更)

800公斤炸药的高爆弹头、4马赫的末端速度、无法拦截甚至无法跟踪的无敌状态,构成了4月3日那恐怖的伦敦之夜。

连续几年封锁迫使大不列颠在田间地头、道路两侧、甚至公共场所与绿化带等任何能种植农作物的地方都种下了可供食用的东西,粮食自给率逐年提高,基本能满足国内80%以上的需要,除肉禽蛋奶类产品一直很罕见外,饿肚子的机会越来越少,再加伦敦是政府重点保障供应的城市,因此一日三顿还算正常。德军发射V2导弹时正好是伦敦居民们共进晚餐的时刻,由于Bbc安抚人心广播的误导,除胆子最小的家庭,大多数伦敦人民没相信德国广播的宣传,反而认为德方夸大其词,对即将面临的灾难视若无睹,直到举家葬身火海……

500枚v2导弹给伦敦造成的破坏很大,特别是民用建筑只要挨上一发就是轰然倒塌的局面,由于是概率覆盖武器再加精度有限,除一片片变成瓦砾的居民区,伦敦好几处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也在劫难逃,著名的大本钟、泰晤士河伦敦塔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乃至白金汉宫都遭到了攻击,好在命中的导弹也就是1-2枚,再加上这些建筑物本身还算坚固,尚未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但看上去依然触目惊心。
首节 上一节 603/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