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03节


“神童啊!”

一直没吱声的钟观光老先生,突然大喜道,就跟看宝贝一样盯着小孩儿看。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喧哗声。

周赫煊推门出去,只见门外站了四五个中年妇女。

其中一个妇女问:“你是学校的先生?”

周赫煊点头说:“我是。”

那妇女道:“先生啊,你可不能让这家的崽子去读书。他要是再去学校,我们家的小三子就不去了,要被带坏的。”

“就是就是,不能让他读书。这一家都是坏种,丢人!”其他妇女纷纷附和。

周赫煊眉头紧皱,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他能花言巧语说服军阀、官僚和外国领事,却没法跟一群文盲妇女讲理。

“咳咳。”钟观光咳嗽两声,对女人说,“我很喜欢这个孩子,想认他做干孙儿,并且带他去北平读书,你舍得吗?”

女人一愣,随即噗通跪地,磕头道:“舍得,舍得,谢老爷大恩大德!”

“快起来,别跪了。”钟观光赶紧去扶。

女人不但没起来,还把自己儿子扯来跪下,叮嘱道:“快给干爷爷磕头,快叫爷爷!”

周杭虽然聪明,但毕竟只是小孩子,稀里糊涂磕头道:“爷爷。”

钟观光老怀大慰,点头微笑,对女人说:“逢年过节,我会让他回来看望你。”

女人更加欢喜,磕头磕得砰砰响,哭泣道:“老爷长命百岁,我下辈子给您当牛做马!”

外面那些妇女听到动静,顿时羡慕不已,一个个奋不顾身地往里冲,大喊道:“老爷,我儿子也乖,你收他做干孙儿吧!”

周赫煊和谭熙鸿面面相觑,都被这场面搞得无语了。

给女人留了些银钱,周赫煊三人默默离去。钟观光还要在天津住几天,等他返京时,就会带着小孩儿一起走。

周赫煊越想越不是滋味,他联想到阮玲玉主演的电影《神女》,只能感叹艺术来源于生活啊,现实比影视作品还要悲哀。

摊开稿纸,周赫煊写下“神女”二字,他要把这部电影改成小说,投到上海的《小说月报》去。这种严肃题材作品,不适合他即将主编的《大众》副刊。

《小说月报》的发行量很大,希望能借此改变一些读者的观念吧。

第八十五章 魔幻现实主义

书房。

周赫煊面对雪白的稿纸,在灯光下一根根抽着烟。小说的情节内容是有了,但如何表现,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管是电影改编小说,还是小说改编电影,都属于二次创作,绝非照搬那么简单。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神女》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娼妓意外怀孕,被恶霸强占并且沦为赚钱工具。她卖身赚钱供儿子读书,却遭学校董事会和其他家长排斥,孩子终究还是被开除。女人为了让儿子继续读书,准备拿着积蓄投奔别处,结果发现自己的钱被恶霸输光了。她气愤不已,拿起一个酒瓶将恶霸打死,自己也因过失杀人而坐牢,最终孩子被老校长收养。

如果平铺直叙地将故事讲出来,内容会显得很干。而且这种事情太常见了,不用特殊形式展现,很难引起关注和轰动。

就拿鲁迅的《狂人日记》来说,如果不借助一个疯子的角度来叙事,它还会如此受追捧吗?

周赫煊虽然学的是历史,但对文学还是颇为爱好的,他的文笔也不俗,环游世界期间写了不少游记赚稿费。

对于世界文学的各种流派,周赫煊最喜欢的是魔幻现实主义,他琢磨着把《神女》也写成一个魔幻现实主义故事。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起源于拉美,那里经济贫困、政治腐败、教育落后、崇拜鬼神,人民深受列强压迫和军事统治之苦,跟民国的状况非常类似。周赫煊的心很大,他想在《神女》这篇文章中,把当下中国的社会底层状况也展现出来。

周赫煊没有立即动笔,随后的几天,他都在天津各个贫民区游荡,采访目睹最真实的民国。特别是红灯区,他跟数十个娼妓深入交流,把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故事都记录下来。

十月初,钟观光和谭熙鸿离开天津,周赫煊也与孟小冬一同前赴北平,随行的还有那个叫周杭的小孩儿。

初次离家出远门,而且还要跟亲人分开,周杭显得颇为孤僻,耷拉着脸不愿说话。

“来,小杭,刚买的糖葫芦。”钟观光慈爱地笑道。

“谢谢爷爷。”周杭接过糖葫芦,怕生的藏在老先生身后。

几人上了火车,谭熙鸿又向周赫煊发出邀请:“周先生,如果北大复课,还希望你能来当老师。”

周赫煊笑问:“北大何时能复课?”

“这个嘛,应该很快。”谭熙鸿毫无信心道。

历史上,北大的混乱一直持续到三年后。张作霖甚至直接取消北大,连同其他八所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直到北伐成功,北大才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复校。

张作霖为什么如此痛恨北大?

因为学校里的党员太多了,我党的一大召开前,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党员都是北大师生和校友。

只要张作霖占据着北平,北大就绝无复校可能。他都不需要使用暴力手段,只让教育部扣押资金,北大就发不出工资,老师们自然撑不下去——人都是要吃饭的。

钟观光突然出声道:“明诚,听说你跟张学良私交甚笃,不如你让张少帅劝劝张作霖?”
首节 上一节 103/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