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035节


相原博士说:“用麻醉枪吧,我要留着他们做研究。”

“轰!”

牢房里的两人猛地撞在铁栏杆上,直接将那些铁栏杆撞变形。

“发射!”

数支麻醉剂扎在他们身上,但两人都没倒下。那个丧失理智的俘虏反而被激起了凶性,扔下郑啸飞,挣断镣铐,双手抓着铁栏杆猛力拉开。

“开枪!”

“哒哒哒哒!”

日本兵用机枪疯狂扫射,子弹打在俘虏身上溅起道道血花,但却根本不能将他杀死。

“天啦,这是什么怪物!”

“根本打不死啊。”

“快跑吧!”

“……”

郑啸飞跟在战友身后,两人一起杀进日本兵中。他抢过一挺机枪当铁棍抡,一扫就是一大片,杀得日本兵屁滚尿流。

相原博士跑得最快,他跑出去之后甚至把门关上,慌张地对外边的士兵说:“快往里面扔炸弹,全都炸死!”

二十多颗手榴弹从门上的小窗口丢入,里面顿时惨叫声四起。

第二期连载结束……

“真吊人胃口!”

冯玉祥看得心痒难耐,扔掉画报大喊:“备车,去周公馆!”

第九百一十六章 云岫楼谈话

“万岁,空军万岁,中国万岁!”

冯玉祥坐车经过市区的时候,突然听到街头传来震天欢呼。他让司机停车,对副官说:“快下去打听,是不是又有捷报了!”

副官很快拿着一张报纸回来,欣喜道:“《中央日报》刚发的号外,三天前在成都击落的日军领队长机,其中一具尸体被证实是日本大佐奥田喜久司!”

“真的,快把报纸给我看看。”冯玉祥闻言大喜。

奥田喜久司被日本媒体誉为“轰炸之王”,是日本战略轰炸的主要提倡者,更是如今日本海军轰炸部队的骨干之一。这家伙去年底调任日本海军第十三航空队司令,策划了对重庆、成都、宜宾、巫山、自贡等城市的数十次轰炸,可谓满手血腥。

三天前,奥田喜久司亲自率队轰炸成都。中国空军第29中队副队长邓从凯带伤起飞,一举将奥田喜久司的座机击落,邓队长自己也壮烈殉国。这场空战,中国空军大胜,中方被击落飞机2架,日方被击落飞机4架。

“打得好,打出了中国空军的气势!”冯玉祥看完报纸猛拍大腿,恨不得当场画漫画作诗抒发情怀。

奥田喜久司这家伙真是活该,此人乃“天皇侍从武官”出身,又身为海军系统里的红人,长期远离一线战场,天天鼓吹战略大轰炸。他当第十三航空战队司令,明摆着是从后方到前线镀金的,过个一两年就能调回本部升官。

这次轰炸非常奇怪,奥田喜久司居然亲自带队出战,而且率领的还是第一联合战队——这个战队跟奥田喜久司属于平行关系,常理来说他根本无权指挥。

出现这种古怪情况,还得从库里申科轰炸武汉机场说起。那次不但炸毁了160多架日机,还把日军第一航空联队的司令官冢原二四三(少将)和鹿屋航空队司令官大林(大佐)炸成重伤,更把木更津航空队副司令官石川(大佐)直接炸死。

整个武汉,日本航空队司令官级别的高级军官,居然只剩下奥田喜久司一人。

由于重庆广阳坝机场不利于防空,所以库里申科的轰炸队驻扎在成都机场。双方经过多次消耗,中国战斗机所剩无几,奥田喜久司感觉没了危险,于是叫嚣着要为航空队的同僚报仇,亲自率队轰炸成都机场,结果有去无回,让人拍手称快。

现在爽了,不管是陆军航空队,还是海军航空队,武汉的日本空军已经找不到司令官——还有两个躺在医院里。

日本军部正在任命新的司令官到武汉,而且一口气就任命了六个(包括副司令)。在这些家伙到任以前,整个四川的大城市都能暂时消停会儿。

冯玉祥端着报纸看了又看,转眼就到周公馆的后大门。他被门房热情地请进去,负责接待的却是张乐怡:“冯将军请坐,明诚去云岫楼觐见蒋总裁了,估计还要些时候才能回来。”

“可是有要紧事见总裁?”冯玉祥问。

张乐怡说:“关于推广养鸡的事情。”

“养鸡?”冯玉祥一头雾水。

张乐怡笑着解释道:“是这样的,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农学院,跟西南联大一起研究出科学养鸡方法。这种方法成本低、见效快,而且出肉率和出蛋率都很高,值得在全国推广。”

“那是好事啊,我要去看看!”冯玉祥顿时就来了兴趣。自从他手里没有军权以后,就一直专注于搞演讲、做宣传、查贪官和督促生产。

特别是农业生产,冯玉祥画了好多漫画,什么《播种图》、《锄草图》、《插秧图》……他甚至觉得农业生产比工业生产都更重要,好多老百姓都在忍饥挨饿,粮食不足是个致命的问题。

冯玉祥当即辞别了张乐怡,坐船渡江前往南岸的常凯申官邸。

云岫楼。

自从德国闪击波兰之后,周赫煊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他每个星期的周末去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讲历史课,周一则到云岫楼给老蒋分析国际局势,每次至少要聊一个小时。

马珏等人来重庆拜访,被周赫煊请到自己家里住了好几天,今天借着到云岫楼分析国际局势的机会,顺便把他们带来面见老蒋。

宋美龄亲自给众人冲咖啡,常凯申没有理会马珏等人,而是问道:“明诚觉得英法什么时候能够对德出兵?”
首节 上一节 1035/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