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177节


“我X你祖宗十八代!”

……

史迪威又离开重庆了,刚回前线就干了件蠢事。因副参谋长温剑铭与军政部通电,被史迪威认为有违军纪,借机撸掉温剑铭的职务,改任美国人为副参谋长,摆明了是要夺取远征军的指挥权。

老蒋气疯了,不知在家摔了几个花瓶。或者他可以学丘吉尔摔假牙,气势更足呢。毕竟丘吉尔只有上齿是假牙,而老蒋的上下齿都是假牙,摔出来的气势应为丘吉尔的两倍。

八月下旬。

守在周公馆大门外的士兵被调离了,周赫煊重获自由——主要原因是河南灾情已经稳定,不怕周赫煊和《大公报》再乱说话。

8月20日,周赫煊接到老蒋的召见命令。

对于没有任何威胁的大学者,老蒋还是很和蔼的,他笑嘻嘻地拉着周赫煊的手说:“明诚这半年来,读史颇有成效,《万历十五年》我已经拜读过了,写得很好!中国之首要问题,在于吏治,官僚体系太过混乱了。”

周赫煊说:“鄙人拙作,不敢跟《中国之命运》相提并论。”

常凯申摇头感叹:“世人皆爱听假话,可惜我在书中说了真话。恰因说真话,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报以恶劣之反应,我对此感到很痛心。”

“世事人情如此,难以改变。”周赫煊顺着说。

瞎扯了半天蛋,常凯申终于讲到正题,他拿出一封电报说:“罗斯福想请我去华盛顿,当面商讨战时和战后的情况,明诚怎么看?”

“应该去,但不能去华盛顿。”周赫煊说,“去美国会晤,必然输了气势,难免仰人鼻息。”

常凯申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三番五次拒绝了。”

事实上,罗斯福不仅邀请了常凯申,还邀请了丘吉尔和斯大林。他想在美国开会,会议内容为讨论盟军作战以及战后分赃问题,结果遭到了常凯申、丘吉尔和斯大林的集体拒绝。

没别的意思,大家都不愿意在美国开会而已,这相当于承认美国的盟主地位。

三个月来,罗斯福已经给常凯申发了三封电报,老蒋每次拒绝的理由都不一样。他跟侍从室的幕僚们各种讨论,认定了不能去美国,同时又商量着应该如何划分战后利益。

“明诚是国际问题专家,你觉得应该在哪里开会,可以照顾到各国领袖的情绪?”常凯申直接问道。

老蒋的书桌上有个地球仪,周赫煊随手一转,指着某个地点说:“埃及,开罗!”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两点小建议

历史上,罗斯福实在是被三个盟友拖得没办法了,才被迫选取折中地点。毕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埃及处于中国、英国和苏联的中间区域,谁都不会感觉掉了面子和气势。

按照罗斯福的原定计划,开罗会议应该有四国首脑参加,他把斯大林也算进去了。

但斯大林死活不干啊,因为苏联和日本签署了中立条约,而日本和中国又处于战争状态。于是乎,在开罗会议结束之后,罗斯福又不得不安排了一个雅尔塔会议,专门讨论跟苏联有关的战时和战后问题。

常凯申对开罗这个地点很满意,他问道:“因史迪威的问题,中美关系一再恶化。若我参加首脑会议,必然在某些问题上跟罗斯福产生分歧,这样会不会让中美关系更加僵硬?若我不拒绝罗斯福,岂不是又无法为中国争夺利益?明诚认为这个情况该怎么解决?”

“该争取的就争取,罗斯福不是小孩子,他会顾全大局的。”周赫煊道。

老蒋对参加盟国首脑会议一直不热心,甚至美国都把会议地点定在开罗了,他还是不想去。这种情况让罗斯福极度无语,只能像哄小孩子一样哄老蒋开心,特别提出在《莫斯科宣言》上让中国列名,老蒋才终于高兴了——其实《莫斯科宣言》是英美苏三国外长会议的结果,跟中国屁关系没有。

除了害怕中美两国关系继续恶化以外,老蒋不愿参加首脑会议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老蒋感觉中国被英国遗弃、被美国蔑视、被苏联嫉妒(老蒋原话),就算去开会,也只是当陪衬,给人做嫁衣,顶多能获得国际四巨头之一的虚名。

二是老蒋认为自己不适合搞外交,没有熟练的社交手腕。他曾在一次外交活动中搞砸,遂告诫自己:“今而后,务必少见欧美人员,非万不得已,不可接见,更不可常见。以余之粗直短拙,应藏而不露,为国自重也。”

但不管有多少理由,常凯申不愿参加国际首脑会议,都暴露了他短浅的国际视野。

只出力打仗,不开会分赃是什么鬼?

换成别国的领袖,哪个不是兴高采烈前往,恨不得在会议上多弄些好处。就算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好处,就算是暂时没实力得到手的好处,那也应该在国际文件上先定下来。

而老蒋选择的是逃避现实,若非罗斯福前后五六次邀请,开罗会议上根本没有中国面孔。

听周赫煊这么一说,常凯申表示很为难:“中国之紧要,是夺取抗战胜利,因此不能太过得罪英美。但我作为中国的领袖,又不能出卖国家利益,在港九等问题上,肯定是和丘吉尔谈不拢的。争又争不来,又不能不争,这该怎么办?唉,还是中国自身的实力不够强啊,否则何必看别国的脸色。”

周赫煊问:“罗斯福总统已经邀请几次了?”

“这是第三次。”常凯申说,“本来我是不愿去开会的,但再拒绝,恐怕罗斯福也会恼怒。所以,我才请明诚来商量一下。”

周赫煊笑道:“罗斯福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中国领袖开会?这说明中国战场,在整个世界大战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是中国的底气,这也是委员长你的底气。反法西斯战争是必胜的,所以这次会议的重点,是如何争取中国的战后利益!”

常凯申在周赫煊面前说了实话:“我就怕又来个凡尔赛。”

“就算是又一个凡尔赛,那对中国也是有利的,至少我们在纸面上赢得了利益。”周赫煊劝道。

常凯申又说:“我与丘吉尔关系恶劣,关于港九问题、西藏问题,恐怕根本谈不拢。这个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可能是因为周赫煊的名气实在太大,也可能是周赫煊这些年写了100多篇国际时政论文都成为了现实,所以老蒋非常相信周赫煊的国际眼光,这才迫不及待的把周赫煊招来商量。

周赫煊想了想说:“关键在美国。”

“港九和西藏问题关美国什么事?”常凯申完全搞不懂。

周赫煊笑道:“等战争结束,英国必然失去世界头号强国地位,而美国则会成为新的霸主。美国为了稳固自己的霸主地位,那么肯定要对英国下手,比如迫使英国放弃某些殖民地。委员长你感到为难的港九和西藏问题,其实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巴不得英国对中国做出妥协。所以,你只要表现出支持美国战后策略的态度,相信罗斯福会全力帮你的。”

“罗斯福真的会帮我?”常凯申表示怀疑。
首节 上一节 117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