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233节


周赫煊笑道:“一本32万字的书,你为什么不关注前面30万字,而盯着最后2万字不放呢?”

那学生说:“因为我向往自由和民主!”

周赫煊不予理会,说道:“政治倾向咱们先不谈,今天就来说说《枪炮、细菌与钢铁》吧。”

第一百九十五章 文明

“想必大多数的同学,还没看过我的新书吧。”周赫煊笑着说道,“我先给大家讲个历史故事,大概400年前,美洲阿兹特克帝国的皇帝,派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一块叫做欧洲的新大陆。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间,阿兹特克帝国派遣殖民军队,对欧洲展开了血腥的殖民屠杀……”

几句话直接把学生们听懵逼,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学了假历史。

终于有学生憋不住,不等举手就直接站起来喊道:“周先生,你讲错了。哥伦布是欧洲人,他发现的是美洲新大陆,是欧洲对美洲进行殖民屠杀。”

“哦,是吗?”

周赫煊疑惑的笑了笑,反问:“那为什么是欧洲人去美洲搞殖民,而不是美洲人到欧洲搞殖民呢?”

立即有学生回答:“因为欧洲比美洲先进,欧洲大航海时,已经快要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而美洲还是原始农业社会。”

周赫煊似乎对此很不理解,刨根问底道:“远古时代,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古人类,文明起点应该相差不大。但为什么不是美洲先进入工业文明呢?”

“因为……”那个学生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那我再请问。”周赫煊继而说道,“如果人类历史重来一次,有没有一点点的可能,是美洲或者非洲人率先发展出工业文明,并对欧洲和亚洲进行殖民统治?”

那学生支吾道:“也……有可能吧。”

“绝无可能,就算时光倒流,也只能是欧洲或亚洲人,率先进入工业时代,继而对美洲、澳洲和非洲进行殖民屠杀。”周赫煊斩钉截铁地说,“这就是我的新书《枪炮、细菌与钢铁》,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有个女学生举手弱弱地问:“周先生,是因为欧洲和亚洲人更聪明吗?”

“当然不是。”周赫煊笑道,“全世界的所有人种,从出生那刻来比较,其实智商相差不大。但世界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并且必然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文字、制度、科技……这些因素无关紧要,最最重要的是农业的发展。”

台下学生露出疑惑的表情,静静地听周赫煊说下去。

周赫煊继续道:

“人类社会想要发展繁衍,前提条件是活下去。而活下去的方法,无非是靠打鱼、耕种、狩猎和游牧这些手段。远古时代,人类很少定居,在某个地方生息繁衍一段时间,就必须要进行迁徙,以获取更加充足的食物来源。但农业改变了这一切,农业的发展带来定居,定居是个非常重要的根本,大大提高了原始人类对抗自然的能力。除了定居,就是驯化植物和动物,植物被驯化成五谷杂粮,动物被驯化成家禽牲畜,这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为什么说,就算时光倒流再来一次,还是欧洲和亚洲人率先发展出工业文明呢?

先来看看动物,如今可知的大型驯化动物有14种,其中有13种出现在欧亚大陆,包括牛、羊、马、猪等等。至于美洲,那就很糟糕了,仅有一种,叫做羊驼。

顺便说一句,美洲是没有马的,美洲现在的马,都是欧洲人带过去繁衍出的后代。牛可以耕种,马可以用于战争和运输,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对美洲人来说,他们没有马和牛,天生就比欧洲和亚洲人劣势。

其次是植物,驯化植物太关键了。现在不管东西方,主食都是植物,这方面美洲和非洲也很糟糕。

从世界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欧亚大陆属于横向大陆,气候差异不大。在原始的耕种条件下,欧亚大陆的驯化植物,能够非常快速的传播开来。而美洲和非洲呢,属于纵向大陆,不同纬度的气候迥异。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紧挨着,但墨西哥的玉米,用了三千年才传播到北美,而且还是借助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在原始农业时代,玉米是不可能在北美大规模种植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欧亚大陆天生具有优势。动物和植物的驯化,让欧亚人类可以定居并发展出复杂的社会体系,大量的人员从初级劳动中解脱,有精力和时间去发展技术、文字,造出枪炮和钢铁,一步步达到领先。

我为什么在书中提及细菌呢?这跟动物有关。欧亚人类的祖先,由于驯化了种种动物,长期跟这些动物待在一起,习惯了动物身上的病菌,抵抗能力大大提高。这种细菌免疫能力,还会遗传下来。当年欧洲殖民者征服美洲,靠的不仅仅是先进武器,还有他们带去的病菌。这些病菌对美洲人来说是无解的,他们祖祖辈辈都没遇见过,一接触立即患病,往往就是死亡……”

周赫煊足足讲了半个小时,台下的学生恍然大悟,都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以前他们读到的历史,都是某某王朝、某某国家、某某民族的历史,而周赫煊今天讲的却是整个人类的历史。

“周先生,按你的说法,欧洲和亚洲人都是有优势的,为什么中国现在比欧洲落后?”突然有学生提问。

周赫煊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欧亚大陆的先进是历史必然,中国人的落后,却是必然中的偶然。这涉及到东亚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制度的影响。但中国必然会再度复兴,因为中国的底蕴积累非常深厚,不是谁一两百年败家就能败光的。具体的论述,大家可以去看我的新书,我就不细细讲述了。”

之前那个学生又站起来说:“周先生,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倡导独裁统治?”

周赫煊微微一笑:“这位同学,那仅是我的个人学术观点,你可以选择不相信。而且,我也不是呼吁独裁,我倡导的是民主集中。至于你追求的自由民主,有机会的话,你可以去欧美国家看看,去观察那里的底层人民。你看到他们的生存状况,就知道如今欧美的民主,究竟是什么样的民主了。那是资本家和政客的民主,跟普通老百姓无关。”

第一百九十六章 人类历史学

讲学结束,周赫煊被学生们团团围住,大家似乎听得意犹未尽,继续提出各种问题。

一个学生突然说:“周先生,你的新书我看了,我觉得论述晚清改革那段特别有道理。读完你的大作后,我更加认识到在中国搞君主立宪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过我的观点跟你不一样,我不认为要一党专政,而是要模仿美国和法国搞民主宪政。”

“观点不同很正常,我们各自保留意见。”周赫煊笑道。

周赫煊在《枪炮、细菌与钢铁》中,是通过地理和民族的角度来阐述晚清改革的。他归纳了君主立宪成功的国家,比如日本、英国(爱尔兰别管)都是单一民族的岛国。德国虽然成功了,却是以日耳曼人为主体进行的军事统一,最后也因战争而宣告终结。

而像法国、俄国和中国这些民族成分复杂的内陆国家,皇帝只有一个,主要代表一个民族,改革时利益分配严重不均,因此君主立宪和改革的阻力更大。

当然,其中也有文化、风俗、传统等因素影响,这些都是需要具体讨论的。

等这些学生离开后,张伯苓握着周赫煊的手笑道:“周先生,你讲得太好了,让我茅塞顿开!”

“哪里哪里,一点个人浅见而已。”周赫煊谦虚道。

张伯苓说:“我带你去文学系和物理系挑学生吧,顺便再谈谈电台合作的事情。”

南开大学是男女共校的,周赫煊非常轻松地招聘到三男三女六位播音员。由于他们平时要上课,因此每天轮换着做兼职主播,每人月薪只有15元。

另外还招聘到几个无线电人才,这些学生主动要求不拿工资,反正就是借电台的设备来练手,一个比一个踊跃积极。
首节 上一节 233/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