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294节


最后通过计时测算,使用机器和传统方式收割效率比为2.8:1,也即是说一个人差不多能抵三个人的生产力。

而且机器最大的优势就是省力,工作的时间越长,效果越能体现出来。

传统的收割方式,农民必须一直挥膀子,连续工作一天下来,睡觉时两只手臂都酸痛难当,机器脱粒则要轻松得多。

当天下午,周赫煊便跟商人们讨论合作细节。

最后彼此协商后的结果是:商人负责生产和销售,每台机器售价的百分之一,抽出来做为专利使用费。专利使用期限为五年,过了年限便不再收费。

百分之一的专利费非常低,但在民国时期已经难能可贵了。即便如此,估计也有商人虚报销售数量,从而逃避专利使用费。

没办法啊,国情如此,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李书华对此非常满意,他觉得就算一分钱专利费不收,能够利国利民也是好的。

不仅全国商会联合会同意合作,农矿部也答应帮忙推广。易培基甚至当场作出决定,奖励北大科研部500元,以嘉奖他们对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李书华和随行的北大科研部学生非常兴奋,同样兴奋的还有记者们。

不仅《大公报》对此详细报道,就连《申报》和《新闻报》也不吝溢美之词。

《申报》用了一整版刊登此消息:

“著名学者周赫煊以小说和学术专著称道于世,然而他还是一个发明家。‘周氏内衣’如今风靡中国,该内衣正是由周赫煊先生发明改进……

近日,由周先生主导设计、北大科研部参与设计并研发的‘人力收割机’,在金山的稻田中进行了检验。现场参观者众多,有农矿部长易培基、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

当天安排了两场比试,初时由于长工对机器不熟,导致收割进度落后。然只用了两刻钟,机器便超过人力……第二场比试,更是以机器大获全胜而结束。通过科学之测量,该机器的工作效率是人力的三倍……

西人以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现代发明层出不穷,蒸汽机更是开创了工业时代。而我国人没有发明精神吗?并非如此,古代四大发明皆出于中国,为人类社会和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之人力收割机,亦证明此理,我国人拥有聪明才智,并不输于西人半分……

据周赫煊先生介绍,此次发明的人力收割机,主要用于收获小麦和稻谷。因为中国南方多丘陵、河道,所以不适用大型机械。联合中国的特殊农业地理环境,以及中国基础工业不发达之现状,北大的人力收割机主体为木质,既轻便易行,又廉价易制。此机器可在西南大山中使用,又适用于江南水乡。传统木匠,亦可自行仿制,实为切合国情之伟大发明创造。”

由于上海报纸的竞相报道,其他报纸也纷纷转载,人力收割机的名气迅速打开。

光吹牛是没用的,新闻照片再加上比试结果,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印象更为直观。那1比3的生产效率,更是以科学数据来证明其优秀,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无数读者对此赞誉有加,但也有不屑一顾的。

这些人认为,周赫煊跟北大发明的人力收割机,不过是西方联合收割机的简化版,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人家的联合收割机,方便快捷而且高大上,中国的这个破收割机还得用人力搬抬踩踏,尚属于传统农具的范畴。

不管赞同还是反对,周氏收割机(也叫北大收割机)迅速普及开来。

甚至有传统工匠开动脑筋,用竹片代替铁扣、麻绳代替皮带,仿制出“纯天然”的山寨品。整部机器拆开,浑身上下见不到任何铁器,连一颗铁钉都没有,因为人家用的是卯榫结构。

到30年代中期,人力收割机已经在中国农村遍地开花。由于地区和农作物不同,出现各种版本迥异的仿制品。这种机器一直使用到21世纪,直至被新式农用收割机代替,才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搞笑的是,由于大部分仿制品都是全木质结构,以至于后世很多人,以为这种机器属于传统农具。甚至有位教授写论文,通过人力收割机大肆吹捧中国的传统农具,认为其是现代联合收割机的祖宗,从而闹出大笑话。

第二百四十八章 情敌

就在农矿部帮忙推广人力收割机时,常凯申、吴稚晖、张静江等人,也终于从北平回到南京——国党即将召开五中全会。

而此时此刻,虞洽卿也在上海开会。

上海商界代表齐聚一堂,召开各行各业联席会议,筹划赴(南)京请愿活动。

作为常凯申的北伐最大金主,以及铁杆支持者,虞洽卿这次要搞事,他在会议上说:“此行(赴京请愿)名为请愿,实为监督。当革命军来上海时,我们商界人士竭力协助。现在北伐胜利了,他们反而不顾商民的痛苦,这是违反最初的革命宗旨的……现在洋货税轻、国货重征、洋船保护、国轮擅扣。以前每车货物纳税30元,现在增加至900元。贷款利率各国最高六厘,日本低至四厘,中国起码是一分……国民政府以国民为主体,我等商民利益也需要保护,此次请愿代表越多越好!”

这帮商人疯了,他们要跟常凯申硬刚。

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以陈德征为急先锋的上海党部,正在肆无忌惮地对上海总商会下手;第二,国党吃相太难看,兔子急了也咬人,这帮商人属于狗急跳墙。

就在北伐的最后两三个月,常凯申由于军费不足,居然玩敲诈勒索,强行逼迫以中国银行为首的金融界人士筹款。张君劢的四弟张公权,如今是中国银行的总裁,被筹措军费的事逼得彻夜难眠。

上个月,常凯申这套敲诈玩法甚至搞到了北平。他强令北平某私营银行贷款,对方不同意,结果直接下令罚款十万元——莫须有罪名。

当初资本家们支持北伐,那是希望打倒横征暴敛的军阀,同时也想玩政治投资赚取更大回报。可常凯申回报他们的,却是要霸占上海总商会,贪得无厌地一次又一次敲诈钱财填补军费空缺。

“阿德哥,祝你们马到成功!”宋子文抱拳笑道。

“多谢吉言!”虞洽卿说。

没错,背后支持并怂恿上海商人请愿的,正是常凯申的小舅子宋子文。

说来很玄乎,常凯申的小舅子,怂恿常凯申最大的金主,在国党开五中全会的关键时刻闹事。

这究竟什么情况?

很简单,宋子文想要整顿政府财政和金融市场,必须获得江浙财团的支持。双方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从而联合起来,逼迫常凯申做出让步。

你以为宋子文真心为国?

呵呵,个人利益而已,他想真正的把国家财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等再过十年,宋子文就会联合常凯申,利用币值改革等手段,把江浙财团的几大银行给霸占。

金融家、大商人们,以为能够控制国民政府,结果却是被政府控制,最后落得一点发言权都没有。
首节 上一节 294/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