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363节


此次镇压虽然没闹出人命,但还是有几个学生受伤,以致北大和北师大两校学生通电全国抗议,并举行大游行示威活动。

说起来真的很搞笑。

以前只听说过某某军阀、某某政客,在权利斗争失败后,通电全国下野的。如今居然连学生们也玩这套,抗议就抗议吧,还特么通电全国抗议。

李石曾算是玩脱了,学生通电全国抗议这种事情发生,搞得全国人民都知道北平教育是个烂摊子。

南京政府的官员们震怒,下令整顿学风,惩办为首闹事的学生。

在政府抓捕一部分学生代表后,北大和北师大两校学生终于认怂。就在3月中旬,北大总算正式复课了,这时距离北大停课已经有9个多月。

然而复课归复课,具体情况却十分糟糕。

学校的教员分为两派,一派以周作人为首,他们是并校后的既得利益者,强烈支持李石曾的教育改革。另一派则把李石曾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李石曾的教改是在乱搞,而且还没能力给他们正常发工资,拖拖欠欠跟北洋政府没啥区别。

李石曾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净化学校环境,避免教育和学术官僚化。从这一点来看,他的教改非常失败,本来还算团结的北大教授,现在被生生弄成了公开敌对的两派。

倒是没有政府官僚来管学校了,但教授们自己却斗争起来,这还能安心治学吗?

来到景山东街时,李书华做东请客,找了家街边小饭馆坐下。

刚走进去,便有人认出周赫煊。

那是几个北大学生,看到周赫煊后颇为激动,齐齐站起来问候:“周校长好!”

“同学们好。”周赫煊点头微笑。

李书华显得极为尴尬,他如今可是国立平大(国立九校)的副校长。学生们居然对他视而不见,简直就是当面打他的脸啊。

可怜北大最困难的时候,李书华还在苦撑北大物理系。而今学生们却视他为李石曾的走狗,就快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了,这让李书华感觉里外不是人。

饭菜还没端上来,就有学生问道:“周先生,你什么时候回来做我们的校长啊?”

周赫煊笑着敷衍道:“这要看政府的安排。”

那几个学生居然不顾李书华在场,直接说:“我们打算搞一次大动作,驱逐李石曾自行复校,周先生到时愿意回来做校长吗?”

周赫煊狂汗,安抚说:“大家还是安心读书吧。”

“胡闹!”

李书华愤怒呵斥道:“石曾先生是中央政府任命的北平大学院院长,你们怎么能妄谈驱逐?还说什么自行复校,复校后的教育经费从哪里来?你们给老师发工资吗?”

学生毫不留情地反驳:“难道留下李石曾,他就能给老师们发工资?”

“额……”李书华无言以对。

自从阎锡山断掉教育拨款后,国立九校的老师们,已经又无法领到工资了。而且以前积欠的教师工资,到现在都还没补齐,师生们的怨气根本无法平息。

“唉!”周赫煊摇头叹气。

北大学生可不是说着玩的,历史上他们真的这样做了。

就在下个月,北大学生便将通电全国,宣布自行恢复北大校名。而李石曾则灰溜溜地回到南京,强行合并的国立九校也就此解散。

第三百零七章 乔帮主

“灵均,小灵均,快给爸爸笑一个!”周赫煊推着摇篮逗弄女儿。

“呀,咿呀……”

小灵均瞪大水汪汪的双眼,好奇地看着老爹,挥舞着小手乱抓空气。

张云鹤笑道:“王国维老先生不愧是大学者,取的名字可真好,又好听又容易记。”夸赞几句,她才试探道,“灵均就快满周岁了,是不是该办个周岁宴。”

从法律意义上讲,姨太太的身份是不被承认的,甚至连封建社会的小妾都不如。

周赫煊跟孟小冬的关系,也只有少数一些朋友知道。

张云鹤提出给小孩儿办周岁宴,无非是想大请宾客,把孟小冬的姨太太身份坐实。

孟小冬自然明白,但她又担心有损周赫煊名誉,连忙说:“就自己家人聚聚吧,把叔叔伯伯他们也叫来,旁人就别请了。”

“这样也好。”张云鹤有些无奈。

周赫煊必须同时顾及张乐怡和孟小冬的感受,请多了张乐怡不高兴,请少了又对不起孟小冬,他折中道:“我再请几个好朋友吧。”

周赫煊所谓的朋友,自然是那种走得比较近的。像啥天津青帮大佬、天津总商会会长,这些人请来虽然很有面子,但完全没必要。甚至他连北平的几个朋友都懒得请,别人跑一趟还耽误时间。

其实也就请《大公报》几个同事,比如胡政之、朱湘、郑证因、吴宓和李寿民两兄弟。沈从文去了上海当老师,那是没办法了,这位估计正在疯狂写情书追女学生吧。

袁克文袁公子那边,周赫煊倒是发了请帖,但人家正在上海潇洒,顾不上来吃小灵均的满月酒。

至于刀妃文绣,为了避免她跟婉容见面尴尬,还是别请了吧。

数日后,周赫煊在家摆了三桌宴席,只孟小冬的娘家人便来了20几个。

“明诚兄,恭喜恭喜!”朱湘牵着四岁大的女儿进门,他老婆怀着二胎没来,这几天也快要生了。
首节 上一节 363/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