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05节


周赫煊上前介绍说:“这是冯庸先生,他是一所免费私立大学的创办者。”

“免费私立大学?”爱因斯坦惊讶道,“太不可思议了。”

周赫煊笑道:“冯庸先生为了创办大学,把父亲留下的遗产都变卖了。”

爱因斯坦握着冯庸的手说:“冯先生,你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绅士。”

“多谢夸奖,不敢当。”冯庸连忙谦虚道。

周赫煊生怕冷落了柯布西耶,连忙又介绍:“五哥,这位是欧洲顶尖建筑设计师柯布西耶先生。”

冯庸立即上前握手:“柯布西耶先生你好!”

“你好,年轻的校长先生,很高兴认识你。”柯布西耶笑道。

随后,冯庸又介绍了几位沈阳的政要名人,大家簇拥着爱因斯坦准备离开车站。爱因斯坦完全成为焦点中心,别说柯布西耶,就连周赫煊都变成了陪衬。

沈阳《申报》的记者拦着众人大喊:“等等,大家先来合影留念吧!”

冯庸从善如流,对两位老外说:“爱因斯坦先生,柯布西耶先生,请!”

爱因斯坦和柯布西耶站在最中间,周赫煊、冯庸分站他们两边,更外边和后面,则站了不少沈阳的名人政要。

“大家注意看镜头,茄子!”

“咔嚓!”

“咔嚓!”

柯布西耶拍照时很有绅士派头,表情严肃、一丝不苟。爱因斯坦则要调皮得多,就在记者按下快门的瞬间,他突然歪脑袋、吐舌头,瞪大双眼活像一条小狗。

而周赫煊明显注意到爱因斯坦的举动,斜乜着眼睛看向这位科学家,表情似笑非笑——颇有些“滑稽”的味道。

这张照片后世流传很广,有网友发帖调侃说:“整张照片的画风,从中线一分为二。左边的冯庸和柯布西耶太严肃了,就像是在拍证件照。右边的周赫煊和爱因斯坦,则已经不属于拍照范畴,他们明显是在斗表情包,一个‘逗逼’,另一个‘滑稽’,都挺欠揍的。”

第三百四十三章 再会

爱因斯坦和柯布西耶来到沈阳的第一天,都是在吃喝玩乐中度过。毕竟旅途疲惫,得花时间休息休息,听京剧、逛大街、出席晚宴,顺便还抽空接受了报社采访。

第二天,众人前往东北大学参观,张学良做为校长亲自率队迎接。

章士钊、梁簌溟、罗文干、冯祖恂、刘先州等人,如今都是东北大学的教授。至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去年夏天就已经辞职了,因为林徽因要回天津生孩子。

张学良表情有些复杂的看了周赫煊一眼,随即热情地和爱因斯坦握手道:“欢迎,欢迎您来中国东北!”

周赫煊介绍道:“这位是中国东北三省总司令张学良先生,他同时也是东北大学的校长。”

“你好。”爱因斯坦对张学良不感兴趣,在他看来,这只是个地方军阀头子而已。

爱因斯坦那不咸不淡的语气,让张学良有些尴尬,连忙介绍其他人:“这位是东北大学理学院院长孙国峰教授。”

“你好,爱因斯坦先生。”孙国峰上前握手道。

爱因斯坦笑问:“你说的是美式英语,在美国学习的吗?”

孙国峰说:“我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理学博士。”

“我访问过那里,那是一所好学校。”爱因斯坦道。

张学良介绍完文、理、工、法四大学院的院长后,才开始介绍章士钊和梁簌溟等人。

根本不用周赫煊做翻译,从张学良到梁簌溟,不管有没有出过国,都是一水儿的流利英语。特别是罗文干那标准的伦敦腔,说起来抑扬顿挫,跟爱因斯坦聊得很起劲。

周赫煊最感兴趣的是章士钊,这位老先生前些年属于被口诛笔伐的对象,因为他强烈反对新文化运动,属于进步青年眼中的封建老顽固。

可就是这么个老顽固,却一直是坚定的革命派。

晚清时期,章士钊在报纸上痛骂康有为,其文章影响力跟邹容的《革命军》不相上下。到了20年代,章士钊的思想开始倾向于共产主义。他曾筹款2万元交给太祖,这些钱一部分资助留法学生,另一部分用于湖南革命活动。周总在欧洲创立共青团时,宣传所需的印刷机,也是章士钊帮忙从法国运送至德国。

章士钊做过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也当过北平农大的校长,现在为啥沦落到东北大学当普通教授呢?除了被南京政府通缉外,还因为他强烈反对新文化运动,再加上勒令解散女师大,得罪无数进步青年和学生,在教育界的名声早就坏透了。

事实上,章士钊只是看不惯全面西化而已,他主张“新机不可滞,旧德亦不可忘……新旧相衔,斯成调和”。可惜这种保留传统文化,接纳西方文化的做法,不适合当时思想激进的大环境。

五年前,章士钊、胡适这两个打笔仗打得飞起的“仇人”,在善后会议的晚宴上拍了张合影。

章士钊在相片背面写下平生唯一的一首白话诗,专门用来调侃胡适:“你姓胡/我姓张/你讲什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你不来攻我不驳/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相片好做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歪诗送给你/总算是老章投了降。”

胡适随即回了一首七绝:“但开风气不为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

两人写诗互赠,相谈甚欢,一派和谐景象。

等他们各自回去以后,章士钊继续写文章大骂白话文,胡适奋起反击痛斥老顽固。

张学良带着爱因斯坦、柯布西耶去参观校园,随后分为两队。爱因斯坦前往理学院讲学,柯布西耶前往工学院讲学,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到来,把东北大学的学生高兴坏了。别说教室过道里挤得爆满,就连教室的窗户上都趴满了人。

周赫煊这才有空跟老朋友交流,他笑着对梁簌溟说:“寿铭兄,北平一别,好久不见。”

梁簌溟说:“每次见面,明诚都让我刮目相看。”
首节 上一节 405/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