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34节


巴金上前握手道:“李先生你好,我叫李尧棠,字芾甘。”

“记得记得。”李寿民热情地笑道,“我结婚那天,明诚介绍过芾甘兄。听你的口音,是成都人吧?我是长寿人。”

巴金说:“我最近正在拜读寿民兄的《蜀山剑侠传》,写得仙气渺渺,让人顿生离尘出世之感。”

“我不行的。”李寿民摆手道,“我就写点消遣小说,连作家都算不上,你们写严肃小说的才是大文学家。”

“寿民兄不必过谦,你在武侠小说里表现出的想象力,是真的让人佩服。”巴金笑道。

李寿民说:“我这个人喜欢到处旅游,造访名山大川。每到一个地方,了解到当地的神话传说,再被那山中云雾一熏,就不由自主的浮想联翩起来。”

巴金笑道:“那真巧了,我也喜欢旅游,每年都要花两三个月时间到处走。这也是我养病的一种方法,我的肺不好,长期待在大城市里,总觉得浑身都不舒服,只有到处走走才觉得爽快。”

“肺病很严重吗?”李寿民关心道。

“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前两天周先生还帮我请了一位名医。”巴金说。

李寿民道:“我有一套吐纳功夫,对养肺特别好,你不如也练练。”

“行啊。”巴金应道。

两人说着说着,渐渐聊起了四川老家。

李寿民大谈峨眉山、青城山这些川蜀名山。巴金由于身体不好,还真没去山里走过,此时听李寿民讲得精彩,也动了旅游爬山的念头。

周赫煊提议道:“干脆咱们去香山走走吧,听说那里环境不错。”

“好啊。”李寿民听到游山玩水就来劲,“我在北平和天津住了好几年,一直没空去香山,这次把经洵也带上,就当是婚后度蜜月了。”

巴金自然不会反对,他也是个爱玩的人,特别喜欢呼朋结伴到处走。

等到了周末,众人集体出发前往北平。李寿民带着老婆孙经洵,周赫煊和巴金都是独身而行——张乐怡要在家带孩子,孟小冬在北平学戏,婉容要参加画社活动。至于廖雅泉,周赫煊根本没告诉她要去旅游,只说是到北平找孟小冬。

司机开车载着他们前往火车站,周赫煊刚下轿车,便见梁思成、林徽因正坐着黄包车而来。

周赫煊朝他们挥手道:“思成,徽因!”

梁思成惊喜道:“周先生,你也在啊,去北平还是沈阳?”

“北平。”周赫煊指着李寿民等人说,“我们结伴去香山玩玩。”

林徽因笑道:“那可真巧,我跟思成也要去香山。”

梁思成解释说:“我们去西山考察古建筑,这次的主要目标是碧云寺。”

“那正好一起去。”周赫煊介绍说,“这是李寿民,《蜀山剑侠传》作者,这是他的太太孙经洵女士。这位是李尧棠,笔名巴金,《灭亡》的作者。”

林徽因点头跟李寿民夫妇问好,然后对巴金说:“李先生,我很喜欢你的小说,久仰。”

“林女士过誉了。”巴金谦虚道。

林徽因也是够拼的,她的女儿还没满周岁,自己又患上肺病,却不辞辛苦跟着丈夫到处跑,翻山越岭考察中国古建筑。

至于“太太家的客厅”,那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搬到北平定居后的事了。他们现在还住在天津,梁家一大家子合居,可不方便请人来家里开沙龙。

众人坐火车来到北平后,直奔香山而去。

事情就是那么巧,周赫煊还在山坡下,便又遇到了一个熟人。

“马同学,你也来香山玩啊?”周赫煊笑道。

“周先生,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到你。”马珏惊喜地说,又介绍身边的伙伴道,“这是我在学校诗社的同学,柳丽颖、赵芳、姚薇薇、陈栋、陈子亚。”

马珏经常给周赫煊写信,都是讨论些文学方面的问题,就像她经常跟鲁迅通信一样。周赫煊劝马珏暂时别写小说,改为创作诗歌,马珏还真就加入了北大一个叫星星诗社的社团。

“天啦,周先生!”

“我眼睛没有出毛病吧?”

“林徽因小姐也在,你们也是去香山采风的吗?”

“……”

马珏的小伙伴已经疯狂了,团团将周赫煊和林徽因围住。他们两个的照片经常出现在杂志报刊上,所以很容易被认出,而梁思成、巴金和李寿民则没人认识。

好嘛,香山旅游团一下子增加到12人。

第三百六十八章 写诗

据传,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地附近有座香山,是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得道之所。由此佛教传入中土后,以观音为主祀的寺庙,大部分都叫做香山寺。

似乎北平的香山就是这么得名的,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香山碧云寺都要举行香会,方圆数百里的香客慕名而来,场面显得极为热闹。

六月初,并不是游香山的好时候,因为红叶未红,满山郁郁葱葱。

特别是临近中午时,日头晒得人脑袋发晕,一躲进树荫就不想再出来。

周赫煊和李寿民体力最好,走起山路来轻轻松松。巴金就要弱得多,没爬多久的山便气喘吁吁,还在路边捡了根树枝做拐杖。
首节 上一节 434/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