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37节


“那真是太可惜了。”陈栋遗憾道。

巴金还没读过《我爱这土地》,他问:“你们在说哪首诗?”

学生们立即把诗朗诵出来,巴金听了之后拍掌赞道:“写得真好,称得上爱国诗当中的佳作!”

林徽因没有参与讨论,继续考察碧云寺古建筑去了。梁思成跟在她身后,两人不发一言,却极有默契,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样了解彼此。

日头渐渐西斜,众人结伴下山。

天边燃起绚丽的火烧云,将山岭镀上一层金色,人们的脸色也是一层金色。

“马珏你怎么了?一直都不说话。”赵芳好奇地问。

“没有啊,我只是有些累了。”马珏语气慌张地说,她手里捏着一首刚写的诗,犹豫着要不要送出去。

周赫煊完全没有往那方面想,他叮嘱说:“回家后用热水泡泡脚,身体会感觉舒服许多。”

马珏低头看着路面,轻声应道:“嗯,我会的。”

一直行至山下,众人分开的时候,马珏才突然将一张纸条,偷偷塞到周赫煊手里,然后突然变得活跃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开挥手道:“周先生再见,两位李先生和孙女士再见!”

周赫煊感觉不对劲,等进城坐上黄包车才把纸条拿出来,上面是一首诗:

《他》

他是一束光;

在我漆黑的梦里照进光明。

他是一片云;

在我荒芜的心里撒下雨露。

他是一阵风;

吹乱我的发丝和悲喜。

他是一泓泉;

洗净我的……

什么鬼?

周赫煊看着这首仓促写成的情诗,娟秀的笔迹中带着些慌乱。但意思表达得明白而含蓄,这显然是在向周赫煊示爱,又用“他”代替“你”来掩饰,免得被拒绝后感到尴尬。

民国的女孩子,都这么热情奔放的吗?

第三百七十章 可知少女心事?

从香山游玩回来已经五天,马珏一直没有收到周赫煊的回信,她心里难免忐忑起来。更多的还有尴尬,万一被拒绝的话,今后见面可就不知该如何相处了。

北大,女生休息室。

马珏趴在窗后眺望远处风景,身边尽是女生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周赫煊那首《远与近》引来阵阵惊叹。

北大的女生人数不多,全校加起来也就几十个,堪称是和尚学校。

马珏从女生休息室回到教室,一路上被男生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她刚坐下,就发现自己书桌上写着“万绿丛中一点红”,心里顿时更加郁闷,气呼呼的把那些字擦掉。

等一堂课上完,马珏从洗手间回教室时,发现书桌上的字已经变成“杏眼圆瞪,柳眉倒竖”,而且桌子里面还躺着六封情书。

马珏无奈地摇头叹气,她收情书都收得麻木了,一天至少有十几封。刚开始她每一封都要打开看看,甚至评价情书的文笔优劣,可现在都懒得拆阅,无非就是些仰慕的话,或者是蹩脚的情诗。

说起情诗,马珏又想起周赫煊那首《远和近》。写得是真好啊,比她平时收到的情诗要好千百倍,而且意境深远、回味无穷。

这些天,《远和近》已经传遍北大,校刊出现多篇诗歌评论,而且这些诗评的内容角度迥异,显然大家对《远和近》的解读各不相同。

马珏对此是极为钦佩的,寥寥几行诗,就蕴含着那么多哲理。

晚上回到家里,北大岳父马裕藻拿出两封信和一本书,递给马钰说:“你的信件。”

“谢谢爸爸。”马珏看到其中一封的寄信人落款是周赫煊,顿时欣喜不已,拿着书信就跑回自己房间。

另外一封信和那本书,是鲁迅寄来的。鲁迅每次读到好书,读完之后都会给马珏寄一本,并在信中对书进行简单的点评。

马珏捧着周赫煊的信不敢拆开,生怕会被对方拒绝,于是她决定先看鲁迅的信。

鲁迅的信写得很简单,首先评价了马珏前段时间写的诗歌和散文,接着又介绍了那本新寄来的书,还说自己过段时间要来北平。

马珏读完鲁迅的信,呆坐良久,终于把周赫煊的信打开,结果让她非常沮丧。

周赫煊似乎完全不解风情,根本不提马珏的示爱,而是单纯从文学角度评价那首《他》。并说这首诗写得太仓促,虽然勉强具有韵律和意象,但还需细细打磨,遣词造句也要更加凝练才行。

大笨蛋!

马珏顿时气苦,心头把周赫煊骂了一百遍。

其实周赫煊也为难啊,他家里好几个女人,不想再招惹小姑娘。可直接拒绝的话,又怕伤了少女的心,而且还会让马珏感到尴尬难以见人,只能假装不知道。
首节 上一节 43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