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38节


当天晚上,马珏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爬起来给鲁迅写信倾诉,说自己好像喜欢上了一个人,但对方是有妻子的,而且也对她的爱视而不见。她感觉很苦恼,明知道这样不应该,却总是抑制不住那种感情,希望鲁迅能够帮她出主意。

写完鲁迅的回信,马珏又给周赫煊回信,感谢周赫煊对她的诗歌进行品评指导,又谈了些文学上的话题,最后再写一首诗请周赫煊评价:

夜已经睡了;

却醒着我的思念。

夏间虫鸣;

唱出寂寥的歌声;

在夜空中飘扬翻转;

和着一段冰凉月光;

揉碎了我的梦。

梦里人;

可知少女心事?

马珏的这首情诗,很快就寄到周赫煊那里。

周赫煊看了摇头苦笑,继续中规中矩地对诗歌进行评价,想要让马珏知难而退。

崔慧茀来到书房,检查了周赫煊刚刚练习的书法,说道:“周先生的进步很快,已经初窥门径了,接下来最好照着魏碑临摹楷书。”

“好的,等过几天,我就找王国维先生借一些魏碑拓本。”周赫煊应道。

这年头练书法也不容易,只有喜欢收藏的人家里才有大量拓本,哪像后世各种书法摹本满天飞?

周赫煊对自己的书法进步还很满意,他已经渐渐习惯写繁体,而且毛笔字也练得有模有样,就是钢笔字儿写得还有些糟糕。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周赫煊在巴金身上已经找到了自信。

巴金的毛笔书法虽然写得极好,但硬笔书法却有些糟糕,比勤加苦练后的周赫煊强不到哪里去。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中原大战形势急转。

河南方向,中央军何成濬部已经被击溃,一路败退到漯河以南;陇海线刘峙部遭到冯阎联军反击,被迫退守宁陵一线;中央军16路军和26军,也在石友三的进攻下惨败,溃退到兖州以南。

可以说,中央军在北方全线溃败,常凯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一边召集参谋讨论作战方针,一边派出使者前往东北,想要花重金买通张学良帮忙。

阎锡山则春风得意,虽然还在为军费而苦恼,但似乎已经看到国家元首的位子在向他招手。

六月底,从美国运来的首批10万斤白银抵达天津。

孙仲山大喜过望,已经联系好天津铸币厂,准备把这些银子铸造成合法的银元。

柯布西耶也从山东考察归来,同行的还有周赫煊的大舅子张远东。柯布西耶已经设计好援法华工雕塑,一座雕塑是挑扁担的造型,另一座是推独轮车的造型。两座华工雕像衣衫褴褛,打着绑腿、穿着草鞋,手腕上还有铜环号牌,脸上饱经风霜,眼睛透着些许对未来的迷惘和希望。

柯布西耶决定沿西伯利亚铁路返回法国,张远东也要跟着过去,他现在已经正式成为柯布西耶的助手,以后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肯定比历史上更好。

法国的华工陵园也开始动工了,包括医院改建的华工博物馆,最多年底就能全部完成。

时间转眼来到七月,鲁迅从上海前往北平,周赫煊却从天津南下上海。全国几十位留学生已经读完预备班,齐聚上海准备出发,周赫煊这次是去给他们送行的。

第三百七十一章 缘分

马家。

鲁迅坐在客厅里喝茶,聊起自己在上海的一些事情,还说上海左联的作家们爱国热情高涨,那是一些真正的热血青年。

等鲁迅说完,马裕藻才笑道:“你该早点来北平啊,现在都放暑假了,不然肯定要请你去北大演讲。”

“没问题的,我要在北平住上许久,演讲的事可以等开学以后再说。”鲁迅笑道。他这次带着妻儿北上,主要是让老母亲抱抱孙子,顺便暗中帮忙组建北方左联。

马裕藻问:“你在上海,有跟蔡孑民联系过吗?”

“没什么联系,但见过两次。”鲁迅笑问,“你们还盼着他回来做校长?”

“除了他,也没有更合适的校长人选了。”马裕藻叹气道,“实不相瞒,我这个北大国文系主任,已经有半年多没发薪水了。教育部要是再不管不问,北大迟早要关门遣散。”

鲁迅道:“你们的教材编得不错,上海那边的学校评价很高。”

马裕藻笑道:“都是周先生的功劳,大学物理通用教材,是由他发起编撰的,清华的同僚们也出了许多力。多亏有这些卖教材的钱,再加上北大出版社的其他收入,才能勉强维持北大的日常教学。我们国文系的老师,还有化学、农学等专业的老师,也在忙着编写大学通用教材,一来对国家教育事业有帮助,二来也可以减轻北大的经费压力。”

“这倒是个很好的办法。”鲁迅点头说。

两人闲聊了一上午,等吃过午饭,鲁迅来到马珏的闺房。

“周先生好。”马珏微笑问候。

鲁迅表情严肃地说:“阿珏,学生应该以学业为主,你还年轻,不要执着于感情之事。我是有家室的人,不仅有包办婚姻的妻子,而且还另有为我生子的广平,决计不能再辜负他们。你我可以谈文学,谈思想,唯独不能谈爱情。”

马珏有些懵逼,随即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周先生,你误会了。”

“我知道直接拒绝,会让你感到很难堪,但这件事必须说清楚。”鲁迅正色道。
首节 上一节 438/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