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26节


而那些主要的发达国家,除了苏联以外,全都被周赫煊注册了磺胺类药物的专利。为此,周赫煊派人在全球16个国家购买了房产,比如他在东京郊外就有一套小别墅。

或许,只有爆发战争后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才能肆无忌惮的山寨磺胺药。

嗯,苏联老大哥是个例外。人家跟中国一样,根本不懂巴黎公约是啥玩意儿,也不承认你的国际专利。

只在1933年,氨苯磺胺的净利润就高达30万英镑(130万美元)。这还只是开始,随着产药量的扩大、以及销量的增加,明年的净利润能够轻松突破50万英镑,或许60万、70万英镑也完全有可能。

医药行业,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属于暴利。

不仅欧尼斯高兴得找不到北,艾伯特王子也把嘴都笑歪了。他只是随便投资了一点小钱,现在就有千百倍的利润回报,这种生意比抢钱还快啊。

艾伯特王子再没有自信,再没有存在感,那也是一个王子。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艾伯特自动站出来担任药厂的保护伞,让那些胆敢觊觎磺胺的资本家们全部滚蛋。这相当于给磺胺开具了一本皇室认证,拥有不可亵渎的神圣地位。

随着药厂利润的扩大,艾伯特王子甚至公开表示:“磺胺是英国的骄傲,是人类战胜病魔的最强武器,是医学领域最伟大的发现!”

听说,艾伯特王子还主动给名流学者们写信,给各大医学机构写信,希望能提名周赫煊和奥德里奇这两个磺胺发现者,入围明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

第五百四十七章 忧患

咱们把目光重新放回中国。

3月中旬,红军打破国党的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和闽浙赣苏区连成一片,红军迅速壮大到8万多人。

南京国民政府焦头烂额,常凯申和汪兆铭再次会商,下定决心全力“剿匪”。常凯申甚至宣布说:“抗日必先剿匪,匪未剿清之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的处罚。

3月底,东北发生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事件,事件的主角是个叫伊田助男的日本人。

伊田助男在关东军间岛辎重队服役,他的隐藏身份是日本共党。他用汽车把关东军的10万发子弹,偷偷运给我党的抗日游击队,随即自杀身亡,留下遗书写道:“我很想和你们见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恶兽们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我把运来的10万发子弹赠送贵军,它藏在北面的松林里,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

东满抗日游击队将伊田助男先生掩埋,并举行了追悼会,把马家大屯小学改名为伊田小学。

这件事情在左翼刊物上大肆报道,但其他报刊杂志只能有意识的忽略掉,因为很容易被当局查封。即便如此,伊田助男的义举,还是获得了中国人民的广泛赞誉。

周赫煊也是感慨不已,虽然大部分日本国民,都需要为侵略战争负责。但还是有那么一小撮日本友人,为中国的抗战事业贡献了力量,这些日本友人值得我们尊重。

5月初,张学良基本上戒掉鸦片,携夫人于凤至前往欧洲考察。

南京国民政府顺势成立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以加强对华北各省政务的控制。说白了,常凯申和汪兆铭想要控制华北,拼了命想要挖张学良的墙角。

被派去华北夺权的关键人物叫黄郛,同盟会出身,当过北洋政府的教育部长,以及北伐期间的外交部长。此君是常凯申的拜把子兄弟,因为“济南惨案”而背锅撤职,现在属于重新启用。

黄郛此行有两个任务,一是抢夺华北的民政事务,二是稳住华北的内外局势——说白了,就是靠出卖国家利益,换来日本不要再大规模出兵,同时分化控制晋绥军和西北军队伍。

张学良不敢明着反抗,只能悄悄的抵制。

黄郛来到华北以后,非常郁闷的发现,他完全无法插手华北民政。甚至他发出的各种命令,也会被下边的人阳奉阴违,活脱脱就是个摆设。

此时的北平,已经成为华北最大的鸦片贸易基地。黄郛以禁毒为理由,向常凯申讨了北平市长和铁路局长两个职务,展开轰轰烈烈的禁毒运用。

禁毒,当然只是个幌子。

黄郛的真正目的,很快就暴露出来。他厉声斥责北平官员禁毒不力,从青岛调来两个官员,担任北平公安局长和北平军分会委员。

这是要掌控北平的警察部队和驻防部队啊!再加上北平市长和铁路局长都是南京的人,等于把北平的行政、财政、警察和驻军全搂过去。

张学良手下那些当官儿的直接炸了,余晋接任公安局长的当天,就有800多人围堵公安局大门。

经过多方角力,黄郛被迫做出让步。张学良和黄郛任命的公安局长全部撤职,该职务改由常凯申的亲侄子担任,同时黄郛不得再过分插手华北政务。

即便如此,北平也被常凯申渗透得差不多。

北平市长、铁路局长、公安局长、宪兵团长、军分会……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全都换成了常凯申的嫡系。

张学良这次下野损失惨重,等他从欧洲访问回来,北平已经不再姓张,城头变幻大王旗啊。

黄郛在北平当搅屎棍的时候,戴笠领导的蓝衣社也震动北平。

蓝衣社经过两年的发展,实力迅速扩张到北边,甚至在东北都有他们活动的迹象。比如抗日英雄马占山,就是在蓝衣社的帮助下,从东北成功撤离的。

而今蓝衣社又干了一件大事,在北平成功刺杀汉奸张敬尧。

张敬尧就是当初拜访周赫煊不成,气得把周赫煊的作品扔路边那位。这家伙先后投靠过吴佩孚、张宗昌和张作霖,现在又投靠了日本人,还参与了伪满洲国的建立,即将被任命为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密谋在天津进行暴动,策应关东军占领北平和天津。

蓝衣社还是很给力的,迅速得知了这一消息。并由戴笠亲自指挥行动,郑介民负责实施,在北平六国饭店将张敬尧刺杀,只留下张敬尧的一妻十二妾闹着分家产。

蓝衣社一战成名,其“锄奸救国团”也被广为赞颂,热血青年们纷纷报名加入。

此时的蓝衣社名声还比较正面,可惜,再过两三年就要变得臭名昭著,成为令人闻之色变的特务组织。

汉奸张敬尧被刺杀的第二天,印度的甘地开始21天绝食,抗议英国占据印度。不仅在英国引起很大反响,就连中国也有甘地的支持者,似乎靠不抵抗运动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

这是一个思想混乱的年代,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都能找到它的拥护者。

比如英国就有很多支持甘地的和平主义者,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居然有英国人号召组建世界和平纵队。他们提出的想法是,组织数百人的国际和平团队来中国,大家不携带任何武器,站在中日双方的军事阵地中间,用爱和生命来感化日本侵略者,从而达到日本撤军、中国停战的目标。

这种脑子进水的和平方案,居然还有很多人报名参加。
首节 上一节 626/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