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27节


只可惜,最后由于路费问题没解决,这个用爱拯救世界的计划只能搁浅。否则的话,去年的淞沪之战,就能在上海战场看到几百个和平主义者。

估计到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两边的军队都是懵逼的——上哪儿来这么多逗逼?

5月底,冯玉祥、方振武和吉鸿昌,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常凯申得知后大为震怒,因为这是西北军复出的信号,他立即命令黄郛,不惜一切代价来取缔冯玉祥的抗日同盟。

然而冯玉祥非常给力,以方振武为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前敌总指挥,毅然率军出征,先后收复被日军占领的保康、宝昌、沽源、多伦等失地。

一时间,冯玉祥、方振武和吉鸿昌,成为百姓敬仰的抗日名将。

而中央政府则想方设法的压制舆论,不准报道冯玉祥的辉煌战果,甚至在7月初直接出兵攻击冯玉祥。

这就是常凯申干的好事,为了不让西北军再次崛起,居然在西北军征讨日本人,连续收服失地的时候,兵分三路在冯玉祥背后捅刀子。日军都完全占领热河省,并部分占领察哈尔身了,国难当头,常凯申还在主动挑起内战。

冯玉祥一边抵抗中央军的进攻,一边派吉鸿昌继续跟日本人打仗。吉鸿昌一举克服沦丧72天的塞外重镇,举国上下为之振奋。

然而,在中央军的疯狂进攻下,冯玉祥最后还是被迫解散了抗日同盟。其武器弹药和兵员,很多都被宋哲元的29军接收,29军借此机会迅速膨胀。

周赫煊对此感到很痛心,同样痛心的,还有杨杏佛遇刺。

杨杏佛为了保护儿子身中数枪,不治而亡,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因此瘫痪。

国党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做法,激起全国上下的集体愤慨。无数进步人士怎么都想不通,常凯申这到底是想干什么?凶狠残暴的日寇不去打,却专门攻击抗日队伍,还悍然刺杀杨杏佛那么有名的人物,那可是中山先生的秘书啊。

周赫煊的东北史诗《黑土》,就是在这种黑暗的时期开始连载。

第五百四十八章 非攻

曾经在20年代影响深远的《小说月报》,此时已经停刊了。

原因很简单,南京国民政府对出版界施行严格管控,《小说月报》的大股东商务印书馆怕惹麻烦,随即命令主编严格控制所连载的小说内容。

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对此深为不满,纷纷辞去编辑职务,导致《小说月报》失去骨干力量。不仅小说内容每况愈下,就连其他版块的内容也质量大减,老读者纷纷放弃了这本杂志。

直到去年日本侵略上海,商务印书馆损失惨重,正式宣布《小说月报》停刊。

当初周赫煊的《神女》和《狗官》,都是在《小说月报》连载而扬名的,现在只能换一本杂志连载。

周赫煊的选择是,自己创办一本。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国分会,在周赫煊多方写信联络之下,此时已经拥有68位会员,其中包括胡适、徐志摩这类文人,也包括马衡、李济、陈寅恪等学者,另有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等等。

反正大家经常写信交流,分享着自己对反战与和平的见解。然后根据感情亲疏和地域距离,分别聚合成不同的讨论组,大家偶尔出来坐在一起聊天扯淡。

嗯,跟后世的贴吧或论坛差不多。

平时写信交流,相当于在网上聊天打屁。然后再分成不同的讨论群组,聊聊兴趣爱好什么的,有空就约一约线下聚会。

可以说,周赫煊组建的“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中国分会”,根本毫无战斗力、组织度和威胁性可言。

当常凯申得知周赫煊组建了一个团体,立即派蓝衣社来打听情况。在了解到具体信息后,常凯申只笑着说了一句话:“纯学术的组织,就不必去管它了。”

比如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现在就是该组织的会员。他们家每个星期举办的沙龙,都相当于北平会员们的线下聚会,其实聊天的话题还是那些,只不过更偏向于现实问题而已。

周赫煊这次要连载新小说,干脆就趁机创办新杂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国分会会刊《非攻》。

本来会刊打算命名为《非战》或《反战》,但这两个词汇,如今代表着国际左派势力。周赫煊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干脆引用了墨家的思想主张“非攻”。

为了创办这份会刊,周赫煊专门拍电报把朱湘叫回了天津。

朱湘这家伙跟历史上一样,脾气半点都没改。几年前他跑去美国留学,结果三年间换了四所学校。

最开始朱湘在劳伦斯大学读书,因为教授在课堂上朗读了一篇把中国人比作猴子的文章。朱湘当场和教授争辩起来,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其愤怒的离开劳伦斯大学,转读了芝加哥大学。

后来的情况基本上差不多,基本上每隔半年时间,朱湘就要跟老师或者同学闹翻。

最终朱湘没有拿到学位证书,便选择回国了。那次退学的原因,是学校的教授怀疑他借书不还,以及一个美国女同学不肯跟他做同桌。朱湘认为教授和那个女同学,都在歧视他的中国人身份,坚决不肯在美国读下去。

回国以后,朱湘被朋友推荐去安徽大学做英文系主任,月薪足足300元。可他又因学校擅自改动英文系的名称,并且胡乱插手院系事务,直接跟校长闹翻了。

周赫煊得知此事后,便把朱湘推荐去复旦大学。这家伙在复旦大学只教了三个月书,就因为学校压制学生的抗日活动,直接带着学生代表大闹校长室。

仅在去年,朱湘就换了三个工作,穷得连给老婆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

如果周赫煊现在不拉一把,朱湘很可能像历史上那样精神失常,最后选择投水自杀。

除了朱湘以外,周赫煊还聘请了女作家庐隐。

庐隐前几年因为玩姐弟恋,不堪风言风语的烦扰,跟随丈夫去了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庐隐立即选择回国,并在上海创作出她的代表作《海滨故人》。

如果周赫煊不站出来帮忙,庐隐明年就要因为没钱进医院,在家中难产而死。

周赫煊直接任命庐隐为《非攻》杂志的主编,朱湘担任副主编,并聘请朱自清、徐志摩、胡适等人为长期撰稿人。

朱湘对于这个安排没有意见,他知道自己不擅长管理协调,老老实实地给庐隐打下手。

至于《非攻》的栏目版块设置,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国际时政、日本国情、东北新闻、理论时评和反战文学。

国际时政新闻,由各国留学生负责投稿。
首节 上一节 62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