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28节


日本国情介绍,由在日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稿件非常多,滞留日本无法归国的留学生,自发搜集关于日本的一切信息,只希望能够让中国更了解日本,方便以后的抗日战争。有不少留学生因此被日本当局逮捕,罪名是“刺探情报”。

东北新闻内容,则由东北民间抗日救国会提供。包括日军在东北的暴行,伪满洲国在东北的暴行,以及民间抗日团体的英勇事迹等等。

理论时评部分,则是分析讨论国内外形势,大部分由周赫煊来撰写。

至于反战文学,每期由一个长篇连载,以及三个短篇故事组成。

说白了,这就是一本让国民了解世界、了解日本、了解东北,反抗日本侵略的杂志。

非攻,并非意味着反对战争,而是反对不义战争。

周赫煊在《非攻》创刊号的卷首语中写道:

“我今创办杂志《非攻》者,并非反对战争,并非呼吁同胞不抵抗。先贤墨子对战争的看法是,他认为战争耽误民生、残害百姓、倾覆社稷,所以他呼吁和平。

但墨子先生反对一切战争吗?

当然不是。

他反对的是“攻伐无罪之国”,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他主张“诛灭无道之君”,即支持正义战争。

而今日寇侵略中国,是为不义战争。中国奋起反抗,则为正义自卫。

非攻者,应当是我四万万中国同胞,共志成城、齐心协力,将日寇赶出华夏国土,这才是赢得和平的正确途径。一味的退让,一味的不抵抗,只能激发日寇之狼子野心。

一个强盗闯入家中,你让他只搬走客厅的财物,这可能吗?强盗必然穿堂入室,把你家里的东西全部抢走。甚至于,他还要霸占你的屋宅,奴役你的妻儿,摇身变成这个家的主人。

东北四省的土地,能够填满日寇的欲壑吗?不能。

日寇侵占我台湾,侵占朝鲜半岛,现在又侵占了东北四省之地。他们不可能停下侵略的脚步,如今已在蚕食察哈尔和河北。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整个华北地区,然后是西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

若一味忍让,神州大地尽为日寇所据。若一味忍让,我四万万同胞,皆成亡国奴!

本杂志之宗旨,是号召全民抗战。

无论阶级、无论老幼、无论男女,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只有反抗侵略,才能赢得宝贵和平。”

1933年7月1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中国分会会刊《非攻》,正式在天津创刊发行,同时开始连载《黑土》的第一章。

第五百四十九章 黑土

周末,北平。

陈德馨做好了早餐,冲里屋喊道:“小珏,小琰,快起床吃饭了!”

“来了!”卧室传来少女迷糊的声音。

马裕藻穿着长衫来到楼下,打开自家的收报箱。里面除了平时订阅的几份报纸,还有两封信件,以及一本厚厚的杂志。

他先是仔细看了看信件,一封是老朋友钱玄同写来的,另一封的收信人则是女儿马珏。

“岂有此理,真是胡闹!”马裕藻气得直接开骂。

从第二封信件的寄信人地址来看,明显是从北大校园中寄出的。那么这封信就很容易猜到了,肯定是北大学生寄给女儿的情书。

马裕藻现在的外号是“北大岳父”,不知有多少男学生这样悄悄喊他。就连学校的某些老师,也经常用“岳父”的称号来跟马裕藻开玩笑。

那帮小兔崽子,在学校胡闹就够招人烦,现在居然敢把情书寄到他家里,这让马裕藻气得肺都快炸了。

回到客厅,妻子陈德馨已经把早饭摆上桌,两个女儿也洗漱完毕等待开饭。

马裕藻基本的涵养还是有的,他不会私拆女儿信件,更不会悄悄的扔掉。他把信递过去说:“小珏,你的。”

“哦,谢谢爸爸。”马珏顺手把信拆开。

马琰连忙凑过来瞧热闹:“姐,快让我看看!”

马珏展开信纸,边看边点评道:“文笔还不错,是一篇抒情散文,可惜太过卖弄词藻。”

马珏常年跟周赫煊、鲁迅保持通信,文学眼光高得吓人,一般的文章她自然瞧不上。而且,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追求文笔华丽的少女,文风渐渐被周赫煊和鲁迅影响,追求的是文以载道,喜欢那种有趣味、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

“写得挺好呀,这个男生很有才华。”马琰评价说。

马珏笑道:“喜欢你就拿去吧。”

马琰撇嘴道:“我才不要你的情书,我自己也收到过不少。”

“咳咳。”马裕藻咳嗽一声,“吃饭!”

姐妹俩连忙噤声。

马裕藻一边喝着稀饭吃着油条,一边拿起报纸浏览新闻。

马珏则捡起桌上的杂志,稀奇道:“咦,这本杂志好厚的,名字也很古怪。”

马琰突然指着封面惊呼:“姐你快看,封面上有导读标题,周先生的新作《黑土》正式连载!”

马珏闻言,连忙翻到目录页,然后飞快地照着页数直奔《黑土》。只见标题下边写道:“这是一个发生在东北黑土地上的故事,全篇有五个部分:闯关东、日俄战争、辛亥风云、五四革新和九一八。”
首节 上一节 628/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