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715节


周赫煊抱起儿子,对张乐怡说:“南开小学没有幼稚园,不如把维烈送去成志学校,等岁数到了再去南开小学。”

张乐怡有些舍不得:“成志学校在北平,肯定不能每天回家,维烈还那么小……”

小维烈突然冒出一句:“我已经四岁半了!”

周赫煊想了想,问道:“维烈,你能数到多少数字?”

“一直数啊,个十百千万。”小维烈说。

周赫煊又问:“加减法呢?”

张乐怡帮忙回答:“百以内的加减法他都懂,个位数的乘法他也学会了,就是除法还没教会。”

“识字呢?”周赫煊道。

“应该能读写几百字吧,也有可能上千字。”张乐怡有些自豪的说,“维烈在识字和数数方面,学得都比灵均更快。”

小灵均不乐意了,嘟嘴说:“我会唱歌、跳舞、画画,弟弟都不会这些。”

周赫煊的心情非常愉快,他的长子和长女都是小天才啊,只不过一个偏向于艺术,另一个则偏向于文理。他笑道:“那就直接让维烈读南开小学吧。”

张乐怡担忧道:“他还不满五岁。”

“没事的。”周赫煊摸着女儿的脑袋,叮嘱道,“灵均,你是姐姐。到了学校里面,你要保护弟弟,不让他被人欺负。知道了吗?”

小灵均挺起胸膛:“我知道,我很厉害的。”

周赫煊说:“就这样,两个都送去南开小学读书。”

“好……吧。”张乐怡叹气道。

两个小家伙,在他们母亲的带领下,欢天喜地的跑去学校了。孙永浩从此有了个新任务,那就是每天开车接送灵均和维烈。

至于婉容的儿子周硕明,廖雅泉的儿子周扬舲,两个小孩儿都才1岁半。虽然走路说话都很快学会了,但表现得中规中矩,没有他们的哥哥姐姐那样令人惊艳。

婉容是无所谓的,她只想儿子快乐长大,然后开开心心过一辈子,成不成才都无关紧要。

廖雅泉则想争一争,每天上午教儿子认字,下午教儿子数数。如果同一个字教了好几天都没学会,她就要气得打骂,导致小扬舲非常害怕亲妈,整天腻在崔慧茀怀里玩耍。

周赫煊看不过去了,就会站出来劝阻——才1岁半的小孩儿,至于这样吗?

可廖雅泉根本不听啊,稍微消停几天,很快又故态萌发。隔三差五就要打儿子屁股,虽然打得不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但却把儿子吓得不轻。

这不,看到张乐怡、孟小冬的子女都可以上学了,廖雅泉又逼着儿子学习。

小明硕正快乐的满地乱跑,追着一个皮球咯咯直笑。小扬舲却老实坐在板凳上,担惊受怕地数数:“1、2、3……3……”

“3后面是什么?”廖雅泉敦促道。

“3……3……哇……呜呜呜呜呜!”小扬舲顿时嚎啕大哭,张开双臂委屈的向老爹求助,“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周赫煊无奈的抱起儿子,对廖雅泉说:“孩子还小,能数到3已经很聪明了。”

廖雅泉道:“不小了,维烈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可以数到10了。”

“每个人的智力发育是不一样的。”周赫煊说。

廖雅泉不甘道:“凭什么我的儿子不如别人聪明?”

周赫煊无语道:“不是不聪明,这涉及到大脑发育的科学问题。五岁以下的儿童大脑发育都不完全,有所差异很正常。你这样拔苗助长,让孩子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是恐惧,会影响大脑发育的。说不定本来很聪明一个孩子,被你生生吓成了傻子。”

“真的?”廖雅泉终于认真对待了。

周赫煊随口胡扯道:“当然是真的,我在欧洲的时候,跟弗洛伊德讨论过这个问题。”

廖雅泉还是很相信科学的,犹豫道:“那好吧,我以后保证不打他骂他,但每天的学习必须坚持。”

周赫煊其实很想说,你一个日本间谍,这么关心培养后代干嘛?

周赫煊把这些话憋进肚子里,问道:“最近一段时间,那边有人催你做事吗?”

关于廖雅泉的身份,两人早就心照不宣,廖雅泉摇头道:“已经大半年没有布置任务了,他们让我长期潜伏。”

周赫煊又问:“我在杂志上宣传抗日,他们也没有任何反应?”

“没有,宣传抗日的又不止你一个。”廖雅泉道。

周赫煊想想也对,还真没有哪个宣传抗日的民间人士,在1937年以前被日本特务盯上找麻烦的——只要不在日占区有实际活动,日本特务根本不予理会。

倒是中国的实权高官更危险,比如何应钦。

关东军为了在华北地区挑起矛盾,为进一步侵占华北制造契机,于是就盯上了何应钦。土肥原贤二亲自策划,并派出两名刺客行动,结果这两名刺客因为形迹可疑,居然半路被日军第七联队抓去行刑逼供。

那两名刺客也是倒霉,被自己人抓了还不敢暴露身份,直到快要被下令枪毙了,他们才连忙用日语大喊:“我要见中村馨少将!”

何应钦则更加憋屈,他两次侥幸逃脱刺客的暗杀,实在对日本人恨得牙痒痒。但却不得不遵从指令,在被暗杀的三个月后签订卖国的《何梅协定》,还被老百姓大骂为“媚日派”。

实际上,在遭遇暗杀之前,何应钦一直属于“亲日派”,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日本人暗杀的对象。
首节 上一节 715/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