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944节


于珮琛朝张季鸾微微一笑,把手收回来。张季鸾也顾不上废话,拿起话筒就说:“喂,我是张季鸾!”

电话那头说:“张总编,出大事了!刚刚接到北平消息,今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二十九军219团3营将士,正在死守卢沟桥和宛平城!”

周赫煊突然睁眼,摊手道:“把电话给我!”

这时的电话声音很大,只要站得不远,旁人可以听得清清楚楚,用不着张季鸾复述通话内容。

周赫煊接过电话筒,说道:“我是周赫煊,以我个人名义,通电全国:兄弟们,姐妹们,同胞们,战争已经爆发,平津危矣,华北危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我们不能妥协退让,否则华北将变成第二个东北,只有全民坚持抗战才是出路!余恳求各党派势力,放下矛盾,放下争端,一致对外!”

电话那头的速记本领很强,只过了几秒钟,便回应道:“周先生,您刚才说的我都记下了。现在复述一遍,看是否有错漏:兄弟们,姐妹们,同胞们……”

“没有错误,请尽快通电。”周赫煊说。

挂断电话,周赫煊从衣兜里拿出稿件:“这是社论,你拿去刊发号外吧。”

“你早料到了?”张季鸾惊道。

周赫煊点头说:“半个月以前,这篇社论就写好了。日军从六月中旬至今,多次在卢沟桥和宛平河套演习,其战略意图已经昭然若揭。宋哲元及其部下,应该也是能猜到的,只是他们不愿接受现实,还抱着侥幸心理而已。”

张季鸾深感佩服,说道:“那我回报馆了,我也要写两篇文章。”

“去吧,别耽误了时间。”周赫煊点头说。

等张季鸾离开周公馆,周赫煊颓然瘫在沙发上,七七事变终于还是如期而至了。

于珮琛问道:“先生,我们该做些什么?”

“只能看着。”周赫煊颓然道,“该说的话,我都在《大公报》社论里写了,剩下的就是政府和军人的事情。”

……

在周赫煊通电全国的同时,国党和共党相继发了通电。

许多没能力自设电讯室的小报馆,直到半上午才接到消息,随即慌慌张张的准备发号外。

北方事变,举国皆惊!

身在庐山的常凯申,紧急召开军事会议,随即电令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

当天下午,红军各部将领联名电告常凯申:“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事实上,就在七月七号那天,周公便已经来到上海,同行的还有博、林二人。他对地下党员做出七月指示:“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略和我国的全面抗战势在必行,不可避免……不久,上海和北平都会发生意外事变,形势会急剧变化。对此,我们思想上必须有足够的准备。”

周公这番话说出口,还不到12个小时,卢沟桥事变就发生了。

紧接着,周公又以看戏的名义,借黄金大戏院的办公室,与文化界和统战人员座谈。

此次座谈,被誉为“上海文化史上一个转折性事件”,自此之后,左翼文人纷纷成立爱国救亡组织,并把矛头从阶级斗争转为对日抗战,各种各样的爱国救亡诗歌、小说、散文、话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上海,公共租界。

邵洵美和徐志摩二人,正忙着筹备《春望》诗刊编辑部。印刷和发行事宜由邵洵美负责,稿件的收集和编辑由徐志摩负责,戴望舒被请来兼职做副总编,《春望》诗刊的封面由刘海粟专门设计。

辛苦了两三日,办公地点已经选定,诗刊的版面设计也差不多搞定。

张嘉铸则负责编辑部的装修,其实没有那么麻烦,随便弄些办公桌椅进来即可,连墙壁都用不着粉刷。

徐志摩一大早就来到编辑部,屋内搬上搬下吵得厉害,他干脆拿着稿件跑到阳台上去看。

“写的什么狗屁!”徐志摩顺手把诗扔到地上。

戴望舒捡起来一看,顿时笑道:“郁达夫的诗你也扔,不怕创造社那帮诗人找你麻烦啊?”

徐志摩讥讽道:“他那也叫诗?”

戴望舒劝谏说:“周先生创办《春望》诗刊,是想团结各派诗人救亡图存。人家创造社积极响应,郁达夫专门从福建寄来诗稿,怎么也要给点面子才是。”

“我是就事论事,并非徇私报仇。”徐志摩解释道。

新月派和创造社,以前是打过笔仗的。

徐志摩暗讽创造社是“文坛细菌”,破坏了中国文学的健康和尊严。而创造社则讥笑徐志摩为“小丑”,指责胡适为“妥协的唯心论者”,说新月派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买办“绅士”。

以两派历来的矛盾而论,说实话,徐志摩担任《春望》诗刊主编,人家创造社愿意投稿已经很给面子了。

戴望舒继续劝道:“志摩兄,这首郁达夫的诗,你还是刊发吧。郁达夫名气大,读者也多,有利于诗刊打出局面。”

徐志摩激动道:“名气再大,也要用作品说话,你看看他写的都是什么东西!”

郁达夫寄来的这篇诗稿,是他在福州凭吊戚继光祠时写的,名为《游于山戚公祠》:于山岭上戚公祠,浩气仍然溢两仪。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

这首诗怎么讲呢,说好听点文字质朴、雅俗共赏,说难听点不文不白、技艺拙劣。

能入徐志摩的法眼才怪了。

戴望舒见徐志摩死不松口,建议道:“不如,选郁达夫去年写的那首词?”
首节 上一节 944/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