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执掌武唐

执掌武唐 第1194节

见到尚在前沉思着的陆瑾,李多祚略微犹豫了一下,抱拳禀告道:“陆帅,末将有要事禀告。”


“何事但说无妨。”陆瑾没有转身,目光盯着地图上的洞庭湖某处紧紧不放。


“启禀陆帅,叛军伪扬州大都督府司马薛仲璋,差人送来信件,声言是送给陆帅你的?”


“你说谁?”陆瑾转过身来,一双眉头已是不自禁的皱起。


李多祚再次清晰重复:“伪扬州大都督府司马薛仲璋。”


陆瑾轻轻冷哼一声,淡淡言道:“此人本帅素无交集,也不知写信送来意欲何为?信中内容为何?”


李多祚目光中闪过了一丝不可察觉的疑虑,但他掩饰得极好,那丝疑虑很快就消失不见,口气也是一如既往的平稳:“陆帅,此信乃是薛仲璋送给陆帅你的私人信件,故而收信吏员以及末将都没有拆开!”


“哦?”


陆瑾惊讶一声,那双剑眉不自禁的高高挑起,联想到时才李多祚那种欲言欲止的表情,心内登时明朗。


历来敌军主帅送信给已方主帅,均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事情。


盖因三军存亡都是系于主帅一身,若是主将被敌人策反,那么三军自然了无战意名存实亡,说不定还会有全军投敌之危。


故而朝廷对于领军主将都是有所防范和监督,例如领军三十万征讨徐敬业叛乱的扬州道行军大总管李多祚,朝廷为了防范于他,就派遣了殿中侍御史魏元忠担任监军,这也只应有之事。


但对于前来荆州领军的陆瑾,朝廷也不知是有所遗忘还是特别放心,竟没有派来监军,倒是让陆瑾说不出的意外。


如今薛仲璋莫名其妙的送来此信,李多祚等领军将军才会有所担忧,毕竟匡复军的首领以前均是大唐官员,与朝廷官员牵连甚深,更有不少王公大臣暗地里同情亦或是支持叛乱,若是陆瑾乃是同情者一员,被叛军策反,那就大事休矣了。


对于这一切,陆瑾心知肚明。


他笑了笑,淡淡吩咐道:“本帅职司全军,岂会私自拆阅叛军主将信件,李司马,立即召集诸将前来议事,顺便当堂展示此信。”


闻言,李多祚放下心来,亢声应命道:“末将遵命!”


片刻之后,中军大帐外擂鼓声急,二十余员顶盔贯甲的武将已是鱼贯进入中军大帐之内,分列东西两厢而站,齐刷刷一堂。


第九九七章 单独赴宴


正北面南的帅案后,坐得乃是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陆瑾。


此际他身着大军主帅特有的玄甲甲胄,身披一领红如火焰的将军披风,背依画着一幅猛虎下山图的屏风,三尺金鞘长剑放在帅案之上,倍显主帅威仪。


待到所有人到齐见礼之后,陆瑾也不多话,抬手对着站在东厢首列的李多祚示意。


李多祚明白陆瑾令他当殿宣读此信,乃是为了消除诸将有可能产生的疑惑担忧,故而开宗明义的亢声言道:“诸位,今日伪扬州大都督府司马薛仲璋差人给陆帅送来一封私人信件,根据陆帅之意,现将此信当殿诵读,请诸将仔细听了。”


说完之后,李多祚干脆利落的拆开了那封火漆封口的书信,从中抽出其内宣纸,展开清了清嗓门字正腔圆的读道:“扬州大都督府司马薛仲璋致信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陆瑾阁下台鉴:仲秋青霜,江水滔滔,不才薛某,奉扬州大都督府都督、英国公李公之命,率匡复义军征战于此,与陆元帅对阵于大江之上,欣闻陆元帅乃当世青年俊杰,文才武功甚是高超,不才薛某仰慕元帅风采,实乃神交久矣,薛某意欲三日之后在岳州巴陵县巴陵楼设宴款待元帅,还望元帅拨冗与宴,某翘首期盼。”


话音落点,全场皆静,就连陆瑾一时之间也是有些愣怔了。


原本以他的猜想,薛仲璋此信多半是为了劝降而来,没想到居然是宴会邀请,实在令人大感意外。


沉默片刻,荆州大都督府右司马泉献诚当先反应了过来,抱拳亢声言道:“陆帅,两军交战在即,薛仲璋这厮突兀来信邀请陆帅你与宴,铁定没安什么好心,还望陆瑾拒绝此请,方为上策。”


李多祚亦是点头道:“泉司马之言不错,陆帅乃荆州三军司命,岂能以身赴险?此事应当拒绝。”


听到领军左右司马都是这么说了,众将自然也是一片迎合之声。


陆瑾一直默默倾听将帅们的话语,心内却是有些怦然心动了。

首节 上一节 1194/1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篡清

下一篇:重生在红楼梦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