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执掌武唐

执掌武唐 第1195节

目前,陆瑾所面临的一个较大难题就是不知道徐敬业是真匡复行忠臣之举,还是假匡复行谋反之事,只有弄清楚了这一点之后,他才能决定是否将高宗皇帝遗留下来的密旨交给徐敬业。


甚至,若徐敬业当真心系匡复,想要挽大唐江山于既倒,让他陆瑾率军而降又有何妨。


然若李敬业心存叛乱祸国之心,那么一场大战就在所难免了。


如今面对可谓叛军核心人物的薛仲璋邀请,陆瑾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前去巴陵一趟会一会此人,了解匡复军真正的目的,这样方为上策。


心念及此,陆瑾断然拍案道:“诸位且静!狭路相逢勇者胜,既然是敌方主帅要求,本帅岂能不去弱了我军军威?故而本帅决定三日之后前去巴陵县赴宴,诸将不必为此担忧!”


没想到陆瑾居然想要前去赴宴,李多祚等人均是说不出的意外,不禁又是一阵苦苦相求。


陆瑾主意已定,自然不会被众将劝动,故而此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军议之后,陆瑾立即命令李多祚开始准备赴宴之事。


李多祚心知陆瑾此行前去风险极大,因而自然是尽心尽力准备。


与此同时,一封秘密奏折亦是由快马从水师大营中带出,朝着北方神都而去。


晚秋寒凉,江风浸骨,七艘五牙战舰从洞庭湖水师大营出发,向着东方缓缓驶去。


巴陵县隶属岳州,地处于大江与洞庭湖相交之处,传说后羿斩巴蛇于洞庭,积骨如丘陵,故名。


县城虽则不算太大,但地理环境却是尤为重要,从巴陵县向南就可以抵达八百里洞庭,而逆江而上三百来里,就可以抵达荆州重镇江陵县。


前些日扬州水师抵达巴陵,巴陵兵少将微不战而降,故而现在巴陵城外的水域中停泊了数不尽的水师战船。


但心知今日陆瑾将来与宴,扬州大都督府司马薛仲璋为示以诚,故而令战船全都后退了足足一百里,只在码头上停泊了十来艘楼船,以便减少陆瑾的顾忌。


其实严格说来,陆瑾此行前来根本就是夷然无惧,刚开始他更是想单独前往就可,毕竟以他的武功,战胜敌人不行,但逃脱理应无虞。


只是众将不放心他单独前往,故而才让右司马泉献诚率领七艘最是精锐的五牙战舰,陪同前往。


战舰徐徐停泊在马头,徐敬业早就已经专门令人前来这里等待迎接。


陆瑾既来之则安之,当先登上了一辆高贵华丽的马车,随行护卫则各自骑着高头大马,护卫在马车左右。


不消多时,马车磷磷隆隆的穿城而过,一座高大显赫的木制楼宇已是出现在了陆瑾的眼前。


这时,马车堪堪停下,陆瑾掀开车帘走出,下得马车站定一望,只见这座木楼起楼三层高达七八十尺,坐落在临江面的城墙上,四根粗大的楠木金柱为基,支撑起三层楼体,上翘的飞檐晃动铁马摇曳,在朦胧的江雾中如同天阙一般。


端详半响,陆瑾止不住轻叹出声道:“东吴阅军楼果然名不虚传。”


话音刚落,便听到一阵脚步声响在身侧,一个幞头白衣的青年缓步悠悠而至,微笑出言道:“相传此楼乃是由东吴都督鲁迅所建,其时楼外战船林立,白帆如云,那是多么震撼人心的盛况,而东吴皇帝孙仲谋更是在楼上凭栏遥望,检阅着他那西抗蜀国,北击魏国的无敌水师,实乃英雄至极。”


陆瑾头也未回,也没有去端详这冒然搭话青年的容貌,轻叹言道:“只是可惜江山依旧,江流依旧,那名震其时的英雄人物已是化作了一抔黄土,空留三分而不能一统天下的遗恨。”


白衣青年面容渐渐凝重了起来,注视着飞檐上不断晃动的铁马,颇为认真的言道:“大丈夫生于当代,当提三尺青锋纵横天下,纵然南海折翅,夫复何言!何愁空留遗恨。”


陆瑾淡淡言道:“话虽如此,然那三尺青锋斩断了这一世的繁华,带来兵戈灾祸,大丈夫又于心何忍?”


白衣青年默默思忖半响,肃然拱手道:“阁下金玉良言,某受教。”


“阁下何须如此。”陆瑾这才转过身来摇了摇手,目光朝着他仔细端详了一周,不由微微一闪,笑道,“薛司马真乃当世俊杰。”


白衣青年也是一笑,言道:“比起陆元帅,薛仲璋相差甚远,元帅着实客气了。”言罢伸手作请:“元帅,薛某已在巴陵楼内备下酒宴,还请元帅赏脸。”


陆瑾点头道:“客随主便,自当如此。”

首节 上一节 1195/1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篡清

下一篇:重生在红楼梦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