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执掌武唐

执掌武唐 第369节

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内,为大唐最高的臣子议政机构,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限三省长官,直到贞观年间,太宗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亦为宰相。


目前政事堂宰相共有九名,其中洮河道大总管、中书令李敬玄兵败湟川之后退回了鄯州,目前还未归朝,而尚书左仆S刘仁轨职兼长安留守,因此也不再洛阳,如今政事堂内的宰相便只有七人,分别为郝处俊、李义琰、薛元超、裴炎、王德真、崔知温、张大安,其中郝处俊以门下侍中的身份,担任着政事堂首席宰相。


处理完群臣奏事,并将奏折全部送去东宫交给太子李贤批阅后,七位宰相闲来无事,谈笑议论,话题自然而然落到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设立殿试之上。


若是要说出身,在座宰相均非泛泛之辈,其中李义琰更是出身于七宗五姓的陇西李氏,而崔知温则出身于七宗五姓的清河崔氏,七宗五姓占九位宰相之二,其势力可见一斑。


虽然武后想要在科举中设立殿试的建言影响不了众丞相的子孙,然而不少丞相却因为出身世家的关系,对如此建言有着说不出的反感,私下里自然也非常的不认同。


不过圣人和天后都对此十分热衷,因为这不仅仅可以拔擢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朝廷效忠,更对盘踞官场根深蒂固的世家势力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倘若二圣强行实行科举殿试,任何人都是毫无办法阻挡的。


正在丞相们议论之际,洛阳府今年府试中榜名单送到了政事堂。


郝处俊作为首席宰相,自然当仁不让地拆开了奏书,瞄得一眼轻叹出声道:“这洛阳府不愧是名门学自的渊薮,比起长安来也不遑多让,区区两县,便要三十余人通过了府试,正是了不得也。”


裴炎捋须笑道:“郝相此话不错,老夫担任知贡举三年,要说能够通过州试府试人选,长安洛阳二府当属头魁,而且能够进士及第的人数也属这两府最多。”


王德真笑言道:“长安洛阳乃是京畿重地,名人学士多不胜数,领先于天下也算常理。”


李义琰C言问道:“对了,郝相,快看看取得洛阳府府试第一名是谁?”


郝处俊微笑颔首,目光落在了第一行的姓名上,看得一眼,双目陡然就瞪直了。


看过的书友还喜欢


第三零七章 无心之失


 


推荐阅读:   来到门下省外,上官婉儿站定笑言道:“七郎,你就站在这里等我便是,我进去替你看看。”


陆瑾也明白政事堂乃是朝廷重地,以他棋待诏的身份进去的确不妥,点头道:“好,那就有劳三娘了。不过现在三娘并非侍诏身份,要让丞相们拿出奏书来让你一观,只怕也没那么容易吧。”


上官婉儿调皮地眨了眨眼睛,露出了一个俏皮之色,莞尔笑言道:“我就说是天后让我前来察看名单,给他们一千个胆子,也不敢违背。”


听到上官婉儿竟然要假传天后懿旨,陆瑾顿时吓了一跳,刚想要出言阻止,却见上官婉儿已是轻步悠悠地进去了。


政事堂内,惊讶的气氛还在继续。


郝处俊不能置信地叹息道:“没想到洛阳府府试第一名竟是他?”


李义琰听得不明不白,忍不住好奇问道:“郝相,此人究竟是谁也?难道很出名么?”


“何止是出名,他可是北门学士之一啊!”郝处俊沉沉一叹,“不仅如此,听闻前段时间他还协助上官婉儿处理奏章,风头一时无两,然本相真没想到他居然不是进士。”


张大安沉吟半响,突然言道:“郝相,在下认为此事只怕没有那么简单。”


“哦,张相公此言何意?”郝处俊双目顿时一闪。


张大安沉声言道:“郝相不妨想想看,此人作为北门学士之一,毫无疑问乃是天后心腹,如今天后刚向陛下建言设立殿试一事,此人便以乡试、府试头魁的身份即将参加省试,其中意味,发人深思啊。”


一席话落点,所有丞相均是一愣,郝处俊也露出了深思之色。


在郝处俊看来,前不久天后放弃权力让李贤监国,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郝处俊与天后明争暗斗许多年,对于她的秉性算是十分清楚,此女绝对不会是一个甘愿认输交权之人。


昔日太子李弘是如何死的?正是在圣人表示将要禅位于他的时突然崩逝,坊间多有传闻李弘乃是被天后毒死,对于如此传闻,郝处俊认为极为可信。


如今,天后交出大权没得几天,突然又将手伸向了科举制度改革,此举是想要作甚?莫非是想借设立殿试之举,在寒门士子中树立她的无上人望,倘若当真进士及第之人由圣人钦点,那岂不是今科进士全成了她武后的门生?

首节 上一节 369/1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篡清

下一篇:重生在红楼梦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