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血强国

铁血强国 第285节

日本四大财阀在当时几乎都是靠生丝出口所赚取的利润来维持自己的其他工业,扶持重工业,慢慢过渡为一个工业强国。日本的生丝业能够逐渐发展起来,并击败中国的生丝业,甲午战争的功劳占据了一半(毕竟甲午的赔款虽然基本上用于发展日本军事,但总体上财政支出可以缓一口气了,要知道为了打甲午战争,日本大部分财政投入到了军队建设,而挤压了其它产业),另一大半则属于日本京都府。

1868年,京都府设立了西阵物产会社,负责救济贫困的丝农和织户。明治三年,设立舍密局和授产所,相当于化学研究所和技术推广所。

1870年,设立养蚕场,推广新蚕种和新技术;1871年,设置畜牧场,推广新牛种和绵羊,派人前往法国学习新织丝工艺和西洋染色工艺,购买新机器……七年,设置织工场,推广新型手工织丝机器和工艺。这些“场”全部将技术收集、研究、改良、推广等工作集中于一身,迅速使京都的丝业由衰转盛,并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到整个日本。尽管京都府也走了很多弯路,可和清廷各地政府的“无为就是无错”政策相比,实在是积极很多。

日本人砍伐了大量树木,种植桑林。随着京都丝业的发展,日本较有实力的财阀都迅速以此为模板,利用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财力在整个日本推广开。1878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为726吨,总产量为1226吨清制205万斤,尚不足江浙两省一年产量的1/3。1883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为1347吨,总产量为1682吨。1903年,短短的二十年间,日本生丝出口总量达到6750吨,无论是数量和平均质量方面都正式超过满清。1910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为10462吨,达到了世界生丝出口总额的3/4,为中国的六倍,而这就是日本经济最为关键的出口物资,为日本换取了大量外汇和黄金。

而中国的一大外贸创收的拳头产品生丝,却日益萎缩了。试想一下,如果当年中国的生丝产业能和日本进行全球竞争,那么对于日本重工业的发展就是一大限制,毕竟日本人当时重工业落后,进口设备的资金基本上是来自出口的轻工业,其中一大部分就来自生丝产业。

尽管日本生丝贸易不再像1860年那般占据40%的出口份额,但在1908-1912年,生丝依旧是日本最大宗的出口品,更占据总出口份额的近3成。

换句话说,假如日本的生丝出口被堵死,那么在1912年日本的入超会猛增3.4亿,从1911-1913年这3年内,生丝缺口带来的入超就会超越近20年的贸易积累。换句话说,生丝是日本外贸的生死线,谁要动了这块大蛋糕,日本除了与其进行不死不休的战争外,别无第二条路可选。

“我们要从经济上打击日本,第一步就是禁止日本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第二步就是禁止日本从中国购买发展工业的原材料。第三步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和日本展开竞争。其中,生丝将是我们和日本人竞争的重点领域。”吴皓轩郑重的说道。

如果中国能够在生丝这个领域击败日本,挤压日本的生存空间。那么,日本就彻底的完蛋了。除了将其国运全部寄托在战争当中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太子殿下,我们通过宝岛,已经算是堵死了日本商品进入中国的通道了。禁止日本从中国购买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材料,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要和日本在生死上面竞争的话,恐怕非常困难。现在,日本人在生丝的出口方面,已经完全超越我们了。”商务大臣丁振铎皱着眉头说道。他原本是闽浙总督,对于江南的生丝产业,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现在的江南地区的蚕农,因为日本产品的挤压,很多都已经破产了。

“我们主要是在那些方面弱于日本?”吴皓轩问道。

“技术、设备和资金方面,我们都比较缺乏。另外,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济,在成本上,无法和日本人相比。”丁振铎说道。

“针对这个问题,内阁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我们现在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还算比较好,可以趁此机会从西方获得足够的技术和设备。至于资金,政府和银行,要对生丝产业进行全面的扶持。我们同时也要新建一些大规模的工厂,在这方面要超过日本。”吴皓轩说道。

“是,殿下。”内阁的官员们纷纷点头。

尽管,在这方面或许还有很多的困难。但只要去努力,就算是不能够完全击败日本的生丝产业。但只要能够最大可能的挤压日本生丝的生存空间,帝国的目标也就实现了。一旦日本的经济崩溃,他们的工业就会陷入停滞。而军工发展,更是会停步不前。反观中华帝国,在这些方面却会飞速的发展。这样,双方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中华帝国也就会占据更多的优势了。

当然,一旦中华帝国的计划成功了,那么和日本人之间,恐怕就是开战的时候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 地主变商人

帝国在经济上重创日本之后,要预防的就是日本狗急跳墙,和中华帝国进行一场生死之战。●⌒,因此,中华帝国在军事上的准备也必须要做好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够万无一失。

吴皓轩要求总参谋部做好计划,一旦中日开战的话,帝国陆军在鸭绿江防线,必须要抵挡住日本陆军的进攻。并且趁势打过鸭绿江,将盘踞在朝鲜的日本陆军全部歼灭掉。只要解决了盘踞在朝鲜的日军之后,就等于是将日本赶出了亚洲大陆了。没有了朝鲜这个立足点,日本对中国东北,以及对整个中国的威胁就要小得多了。

帝国海军在年底,也将具备和日本海军一战的实力。虽然,帝国海军在战舰数量上,远远无法和日本海军相比。帝国海军的主力舰,两艘战列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加在一起,也不到日本海军战列舰的一半。但是,帝国海军的主力舰是新锐的无畏舰,比起日本海军的前无畏舰还强悍不少。至于巡洋舰和驱逐舰,虽然帝国海军在数量上也远远不如日本人。但是,帝国海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更强悍,速度更快。加之帝国海军建造的那些潜艇,已经完全可以对日本海军构成威胁了。

帝国总参谋部预计,在未来和日本的决战当中。帝国陆军的实力,完全能够取胜。而帝国海军,获胜的可能性也有五成。

当然,对于战争爆发的时间点的判断。总参谋部认为,帝国海军舰队回归的时候,双方极有可能会爆发战争。毕竟,日本一直都认为帝国海军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将帝国海军放在眼里。但帝国海军的庞大舰队一旦回国。这无疑会给日本造成极大的威胁。到时候日本极有可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企图先消灭帝国海军。毕竟,一旦帝国海军被打败,就算帝国陆军能够占领整个朝鲜半岛,也威胁不到日本本土的。反观如果帝国海军发展强大起来,那就会对日本产生致命的威胁了。

如果在那个时间双方没有爆发战争的话。那么,帝国海军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大。帝国兴建的那些造船厂,将陆续的建造自己的战舰。虽然,现在还仅仅是只能够建造驱逐舰而已。但预计从明年开始,就能够建造轻巡洋舰了。再过两年,恐怕就能够建造万吨级的重巡洋舰了。最终,帝国将实现独力建造战列舰的能力。到时候,帝国海军就将彻底超越日本海军。

吴皓轩对于帝国陆海军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从现在开始全力备战。一旦开战的话。帝国陆军要绝对能够击败日本陆军。而帝国海军至少要能够保持不败!

实际上,在帝国要求日本放弃在华利益,包括要将宝岛都归还给帝国之后。日本人已经不可能妥协了。宝岛现在已经成为了日本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为了强占宝岛,日本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他们显然不可能这么轻易就将宝岛让给帝国的。

即便因此而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日本也会在所不惜的。毕竟,如果答应归还宝岛的话,日本的海上贸易线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另外,日本内阁也无法向天皇和广大的日本人交代。

这也使得双方的关系。急剧的恶化。日本严词拒绝放弃在华的特殊利益,同时。日本工商业也积极的开发其他的市场,企图以此来弥补中国市场的关闭对他们造成的损失。另外,日本也明显加快了军事准备的脚步。很显然,日本内阁已经认识到了,既然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那么,最终恐怕还是得用战争手段来解决一切问题才行。既然这样。那日本就只能够竭尽全力争取打赢这场战争了。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也在一方面进行军事准备,另外一方面对日本发动经济上的阻击。不仅全面禁止日本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还禁止向日本出口工业原料。另外,帝国还将在工业上和日本展开全面的竞争。特别是生丝这个领域。成为了双方重点竞争的领域。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看到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了。甚至有国家声称,中日两国在未来三年内,就极有可能再一次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而那一场战争,将直接关系到谁才是东亚的领导者。胜利者,将蜕变为东亚的霸主,世界列强。而失败者,将彻底的沉沦。

对于中日之间极有可能爆发的战争,西方列强无疑是乐见其成的。在欧洲两大军事同盟对立的时候,东方如果能够打成一锅粥的话,对西方的影响也就会更小了。

中华帝国,似乎并没有受到紧张局势的影响。帝国才刚刚建立,一切都百废待兴。五年计划已经确定了,并且从西方列强那里得到了大量的贷款和工业设备。现在,全国都在按照计划开始大规模的建设。

对于工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吴皓轩没有过多的在意。他现在的注意力,放在了土地改革上面。土地改革的成败,才事关帝国的生死存亡。

帝国政府已经下达了命令,从即日起,帝国将购买所有地主的土地,然后发放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当然,要将地主手中的土地全部买下来,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帝国政府根本就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拿出来的。所以,帝国政府决定,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赎买土地。

所有的土地款,分成十年来支付,每年只支付百分之十。十年后全部付清。地主们卖掉了土地之后,则可以用这些资金来投资工商业。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解决国内的土地问题,更能够进一步的刺激工商业的发展。

帝国实施的这个政策,赢得了广大无地和少地的农民的支持。但是,却激起了绝大部分地主的反抗。地主可以说是非常顽固的,他们对于土地的热情,是来源于骨子里的。现在,政府要夺走他们的土地,他们当然会反抗了。更何况,帝国赎买土地的价格,可不会太高,平均是市价的七成而已。再加上又是分期付款,这无疑会让地主们承受太大的损失的。

可是,帝国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人牺牲才行。地主们在过去的时间里,已经获得了太多的利益了。现在牺牲一点,那无疑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即便很多地主不满,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以皇帝和太子的名义下达了命令,他们还有反抗的余地吗?自古以来都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首先推开这一政策的,是直隶地区,然后向西和向南推广。吴皓轩下令,帝国陆军,内政部的警察局,全部做好准备。一旦发生暴乱,帝国陆军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镇压,避免扩散,波及到其他的地区。

自古以来,进行改革就避免不了要死人的。在帝国强行推行赎买土地政策的时候,也发生了多起地主拒不出售土地,反而聚众对抗政府的事。而这,自然也就遭到了帝国陆军的镇压了。流血,显然是不可能避免的。

伤亡报告送到了吴皓轩的手上之后,吴皓轩依旧是黑着脸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为了国家的崛起,他不得不这么做。

“在我们强行赎买土地的时候,同时要做好引导。让地主们知道,并不是离开了土地他们就会活不下去的。拿到钱之后,他们完全可以投资工商业。这样的话,他们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吴皓轩叮嘱道。

“殿下,尽管我们已经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宣传了,但依旧有人不愿意接受政府的条件。那些人,有不少都是读死书的腐儒。”内阁首相杨度苦着脸说道。

帝国强行推动的土地赎买政策,难度的确非常的大。

吴皓轩点了点头,即便是难度很大。但是,帝国也必须要坚持下去才行。
首节 上一节 285/13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下一篇:抗战之无双战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