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拍流浪地球我造太空电梯很合理吧

拍流浪地球我造太空电梯很合理吧 第82节

什么‘拍电影的灵感’,‘我只是个导演’这些鬼话张炳坤是一概不信的。

身为国内核物理专业最权威的专家学者,他深刻地知道想要在这一行做出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到底有多么困难。

许多被称为天才的学生,终其一生耗费无数时间精力恐怕也只能在核物理尖端项目上入门。

想要真正做出前无古人的成果,那得是需要国家级的科研力量持续不断进行资源投入的结果。

‘碳纳米管材料工业化量产技术’这种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学的技术,或许还有可能和运气沾边。

但‘重核聚变’这种核物理上的研究,绝不可能是靠运气就能搞定的。

他只当是刘浪在过分谦虚,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方一定是个自己生平仅见的天才。

“是这样的,我有想过关于建造【重核聚变反应堆】所引发的外界关注的问题。

因为重核聚变所特有的反应方式,比如点火装置需要用到氢弹这种级别的核武器等等。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遮掩的借口。

正好,我的《流浪地球2》准备开拍了,【重核聚变反应堆】可以伪装成《流浪地球2》里的电影道具,【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

这样一来,就可以完美地解决如何向外界解释的问题。

等到工程竣工,电影拍摄完毕后。

这座【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也能作为【重核聚变核电站】,开始进行它的真正使命——发电!”

一旁的石磊刚听到刘浪的第一句话就油然而生一股熟悉的感觉,最后更是忍不住拍了下自己脑门。

‘没错,又是这个熟悉的借口!

这小子果然还在惦记他那个破电影!’

另一边论证组内的众人已经彻底被刘浪的脑洞给惊呆了。

用拍电影的方式和借口去掩盖【重核聚变反应堆】的建造。

这想法实在是太离谱了。

只有早就经历过这一切的安全局主管石磊在一旁一脸麻木。

经过他的解释,论证组内的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早在《流浪地球》第一部拍摄的时候,刘浪就靠着拍电影的方式,实验了‘碳纳米管材料工业化量产技术’,建设出了一座真正能够投入使用的【太空电梯】。

有了这个‘前科’事件存在,再加上关于‘碳纳米管材料工业化量产技术’的遮掩效果相当成功。

安全局主管石磊和国内核物理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张炳坤院士面色凝重地交流了一会。

“这么做,也不是没可能。

不过我们要针对你这部电影进行一些限制。

比如说电影剧组人员的管控,拍摄基地周边需要进驻安全局特勤人员等等。”

【重核聚变】一旦真的开始实验论证,它的重要性毫无疑问会立刻成为国内保密级别最高的科研工程项目。

所以对参演《流浪地球2》的人员也会有一定的限制,剧组内部的保密级别自然也会相应提升。

“没问题,拍《流浪地球》第一部的时候我就已经经历过了!”

刘浪忙不迭兴冲冲地答应了下来,相比于借助官方力量拍摄电影时带来的帮助,这点要求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好的,现在我就来跟你们介绍一下这个【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的具体参数。

设计高度达到11000米。。。”

“什么?!11000米这么高?!”

第111章 或许是真的热爱吧

听到这座【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高度高达11000米。

会议室内此起彼伏一片惊呼,吸气声。

论证组成员们作为科学院研究员,他们清楚地知道一座高达11000米的人工建筑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想要将它建造出来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单个发动机高达11km,主体直径约30km,加上基座直径大约50-60km。。。

嘶,小伙子,你知道这有多夸张么?

这比整个魔都城区还要大了!”

看着ppt上关于【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的参数介绍,张炳坤院士一脸震惊地对刘浪说道。

“设计高度11000米是有原因的,11000米是地球亚洲和美洲大陆能支撑的极限。

电影世界观里,必须将【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设计到这种极限,才能够推动地球向太阳系外进行流浪。。。”

刘浪一本正经地开始解释起了电影道具【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的具体参数。

“不行,我不管你流浪不流浪,绝对不可能造这么高。

11000米这也太离谱了,工程难度太高了,别说一两年了,十几年也未必能搞定。

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海量,别的不说,光是需要耗费的钢材就是个天文数字。

现实世界可不像电影里那样全球危在旦夕,哪有那么多资金耗费在一个科研项目的实验论证上面?”

张炳坤院士听了直摇头。

尽管作为国内核物理专业的领军人物,十分看好这个【重核聚变反应堆】项目,内心里也倾向于它能够成功。

但毕竟目前为止这个【重核聚变反应堆】项目也只是理论上可行而已。

虽然实验成功后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但这场实验论证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

万一失败了,高达11000米的【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所需要耗费的海量资源可就白白浪费了。谁也负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其实,倒也不是非要和电影中的参数一样。

毕竟咱们又不是真的要把地球给推出太阳系。。”

看着原本面色凝重的张炳坤院士等人望向自己,刘浪嘴角微微上扬。

“差不多,三千米的高度就行了。

到时候配合上拍摄角度,方式,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和11000米的高度也不会差多少。。。”

“三千米的话,工程难度要简单太多,似乎,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刘浪的‘妥协’让张炳坤,石磊对视一眼,纷纷松了口气。

张炳坤院士作为国内核物理专业巨佬,曾经参与过不少大型工程项目。

按照他的粗略估计,如果说11000米的【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工程难度是1000的话,3000米的【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难度恐怕只有个位数,甚至是1这么夸张。

“而且我想好了,拍摄基地可以放在西北地区的浪浪山附近,板块支架足够坚固。

周边人烟稀少,方便实行军管,正好符合进行相关的保密工作。

而且浪浪山高度正好是2800多米,将山体挖空,加固山体,用山体充当【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的外壳。

这样还能省下80%的基础建筑材料。

并且有了山体外壳的防护,这座【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内部的【重核聚变反应堆】,也能处在足以应付核打击的防护之中!”

刘浪划拉着触控显示屏,将自己早就规划好的设计向张炳坤,石磊二人解释起来。

“你小子不会早就准备好了吧?

其实3000米的【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才是你真正准备实施的?”

石磊听得眼皮一跳,总感觉这一切都是刘浪早就计划好了的。

刘浪听后腼腆一笑,也没多做辩解。

如果说一开始他就提出建造个高达3000米的【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张炳坤和石磊肯定接受不了。

但如果先说一下11000米的【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计划,被拒绝后,再勉为其难地把真正准备实施的3000米【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计划说出。

这时候已经拒绝过刘浪一次的他们,肯定会认真思考一下。

相比于11000米的工程难度,虽然3000米工程难度也不算小,但似乎勉强也能够接受了。

张炳坤院士就是这样,仔细思考一番,发现刘浪的计划已经很周到了。

再加上他自己也十分看好,期待这项【重核聚变反应堆】科研工程。

“我会亲自向上层领导说明情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到两周内就可以进行工程行动!”

张炳坤向着刘浪郑重说道,刘浪的计划可行性很高,他准备尽快将这项科研项目推进到项目实施阶段。

“好的,我也会联系剧组,到时候一定配合你们行动!”

得到对方的承诺后,刘浪也兴奋不已。

他期待许久的《流浪地球2》项目终于要开始进入筹备阶段了。

有了第一部的经验,到时候作为重要电影道具的【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由官方负责建造。

有了这层关系,各种工程车辆,机械,人员想要借来协助电影拍摄肯定也是一句话的事。

甚至像第一部那样借来主战部队的军械,战士协助拍摄,安全局主管石磊肯定会帮自己协调好。

有了这些纪律严明,态度认真,还不收片酬的群演,真正的军事装备参与拍摄。

《流浪地球2》的影片质量毫无疑问会延续第一部的辉煌。

首节 上一节 82/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万界神王:从召唤天使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