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大秦:从娶妻惊鲵开始证道长生

大秦:从娶妻惊鲵开始证道长生 第225节

甚至于,当初的流沙分崩离析,韩非去往秦国,都和江川有着莫大的关系。

但反过来讲,江川这样的行为,何尝不是帮助韩非改变了一番命运呢,他帮助韩非少走了很多年的弯路,须知,如果按照原著发展下去的话,韩非的流沙迟早是要分崩离析,虽说最后流沙还存在,但那个时候的流沙已经不再是韩非创立的流沙了,早就违背了韩非创立流沙的初衷,成为了一个杀手组织.. .......

而韩非,在原著之中,本就要去往秦国,最后死在秦国。

江川帮助他提前去往秦国,让他在秦国提早经营一番,于李斯未曾成势之前建立根基,李斯想要如原本一般谋害他,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当然,如果最后阴阳家还是出手,杀死了韩非,那也只能够说韩非命中该死。

正是因为江川自认帮助韩非少走了弯路,他不介意使用一番韩非的名头。

“先生来此,可是韩非师兄有什么信件、话语,想要转交给荀师叔?”颜路向着江川问道。

在小圣贤庄之中,颜路入门是要比韩非、李斯晚的,哪怕他当时拜的是儒家掌门,对方论及辈分,甚至还算是荀子的师兄,但他称呼韩非、李斯,都是师兄。

韩非和李斯,在儒家之中的辈分极高,同辈之中,只有一个人比他们辈分还要高一些,那就是伏念。

论及年龄,伏念年龄和韩非、李斯相0.5仿,但架不住对方的父亲是儒家掌门,他自小在小圣贤庄长大,所以伏念,是当之无愧的儒家这一辈大师兄。

数年前,掌门以年迈退隐,年纪轻轻的伏念,更是成为了儒家掌门。

“韩非确实有话想要转交给荀子,只是,此事事涉机密,不知颜路先生,可否通禀一番荀卿,让我见他一面,当面转述?”

颜路听到这话,眸光一凝。

他深深的看了江川一眼。

江川神情平静,看不出任何的波澜。

最后,颜路还是点了点头,“我可以去代为通禀一番荀师叔,至于荀师叔愿不愿意见先生,我就不知道了。”

“有劳颜路先生了!”.

第二百九十章 问道

荀子所居住之地,位于小圣贤庄的后山。

这里有着一片葱郁的竹林,竹林青翠,竹叶婆娑,微风吹拂而过,整片竹林都发出了低沉的沙沙之音,在竹林的深处,有着一处小巧的竹屋,竹屋旁边,还有着一处小小的池塘,池塘之中池水清澈,上面栽种了几朵莲花,只是此刻并非莲花盛开的季节,只有荷叶漂浮在池水之上,承载着几滴水珠,散发着莹莹光泽。

颜路独自一人来到这里,而后,踏入了竹林之中,来到了荀子所住的“竹林精舍”之前。

自从几年前,韩非、李斯出师之后,荀子就如释重负,不再教导门人弟子,而是选择了隐居,决定在这竹林之中,将以往所做的诸多学问,重新校对,重新编撰一番。

颜路作为儒家除去荀子、已经退隐的前掌门,乃是儒家当代的二师兄,虽然论及辈分的话,韩非、李斯,都算是他的师兄,但这两人都不是掌门派系的。

在这27小圣贤庄之中,荀子虽然辈分超然,但严格算起来,无论是韩非,还是李斯,其实都不是小圣贤庄一系的儒家弟子,荀子之儒,和小圣贤庄所传承之儒截然不同,只是因为荀子和儒家前任掌门关系极好,昔年,在楚国担任兰陵令的荀子,因为楚国的一些变故,心灰意冷,来到了齐国。

由于那时候,稷下学宫已经被废弃多年,曾经担任过稷下学宫祭酒的荀子回到齐国之后,没有了去处,遂在前任掌门邀请之下,来到了这小圣贤庄讲学。

之后,又收了韩非、李斯为徒。

虽然在这小圣贤庄之中,他们都是称呼荀子为师叔,颜路更是称呼韩非、李斯为师兄,但真要论起来,他们所学之儒,根本不是一个派系的。

颜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圣贤庄二师兄。

以颜路的身份,见到荀子,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当他将江川所说之话,转述给荀子之后,当即引起了荀子的好奇。

最后,荀子决定见一见那个人。

毕竟,他也挺想念韩非的,当初教导韩非的时候,那种乐趣,至今想来,还是回味无穷。

想到这里,荀子又难免气不打一处来。

韩非也好、李斯也罢,这两个逆徒,都出师这么多年了,据说都先后去往了秦国,在齐王建去往秦国拜会秦王的时候,两个人似乎还被秦王安排作陪了,显然是得到秦王重用了,结果,都不知道来到齐国看望一番自己这个老师。

至于说,李斯和韩非选择秦国一事?荀子没有任何的意见。

作为他的弟子,都该有自己的路要走,他这个做老师的,自然是不想干涉,诚然,他曾经也说过秦国的坏话,但秦国,亦是有可取之处。

而且,他很清楚,自己两个弟子,所学的虽然是儒家的学问,但自己所总结出来的道路,却是法家的道,只有秦国,他们才能够发挥其所长。

当然,荀子也有疑惑之处。

李斯会选择秦国并不意外。

倒是韩非,当初在自己这里求学的时候,不止一次表露出了想要回到韩国,改变韩国的决心,结果也去往了秦国。

荀子有些想不明白。

此刻,韩非好友来到了小圣贤庄,倒是可以借机询问一番。

……

“荀师叔准备见你了。”

颜路来得快,去得也很快,他来到了江川面前,告诉了江川一个好消息。

江川点了点头。

而后,让公孙丽姬跟随着儒家弟子在这里游玩一番小圣贤庄。

他自己则是跟随着颜路一道,去往了竹林精舍所在之地。

穿过茂密的竹林。

便是竹林精舍,竹林精舍,虽然是一处竹屋,但也是有着一个小巧的庭院,庭院之内,一名穿着粗布衣衫,带着长长儒冠的老者如同青松一般挺拔。

颜路在来到这里之后,向着老者拱手行了一礼,“见过荀师叔!”

荀子微微点头,而后示意颜路离去。

随着颜路的离去,竹林精舍前方的院落之内,只剩下江川和荀子两个人。

“你是韩非的朋友,来到这里,是为了给韩非带口信?”荀子目光落在了江川的身上,向着江川问道。

只是一道目光而已,江川当即感受到了一股深邃的压迫感。

荀子明明年龄老迈,却宛若一座高山大岳。

江川语气平静,“我的确是从韩国而来!”

虽然途中经过了赵国、燕国,最后来到了这齐国,但论及一切的起始,却是韩国。

韩非,乃是一个韩国人,更是韩国的公子。

这番回答,听起来倒是没有任何问题。

但荀子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当即听出了江川话中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今的韩非,乃是在秦国,并非在韩国。

“有意思。”聪明的荀子,并没有直接点破这一点,而是向着江川问道:“不知道,你来寻我,所为何事?”400

以韩非之名,恐怕就是为了见到他。

那么见到他之后,又准备做些什么呢?

毕竟江川都已经来到了自己的面前,所以荀子不介意多问上一两句。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

江川悠悠开口,念出了一段话。

这段话,赫然是荀子所作《天论》之中的话语,在这番话语说出之后,江川更是抬手,沛然莫之能御的气息从他的掌心涌出,而后,演化成为了一轮大日。

大日煌煌,炙热的气息倾泻而下,一时间,荀子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一处火炉之中。

他的眸光也是变得凝然了起来。

逐渐明白了江川来此的目的。

还能够是什么目的?

问道呗!

或者说,是论道。

昔年的荀子作为稷下学宫的祭酒,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诸子百家之间的论道,除去道理之上的争论之外,也不乏拳脚之上的争斗,这都是道家开的好头,道家每五年一次的比试,除去论道之外,还比试剑术。

故而荀子除去学问过人之外,也比一般人能打.

第二百九十一章 竹林论道

在荀子的一生之中,他的经历极为精彩,曾三度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却因为齐国有人诋毁于他,最后他选择离开齐国,去往楚国,彼时,春申君黄歇在楚国有着极大的权势,于是乎荀子得到了春申君黄歇的重任,担任了兰陵令,不过,他也没有在楚国待太长的时间。

因为民间传闻之中,春申君黄歇和太后李嫣有染,将怀孕的李嫣送给楚王,意欲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楚国储君,哪怕传闻不知其真假。

但春申君黄歇,确实是一个道德有亏的人。

而荀子,一生之中,最看重的便是礼。

虽然和儒家其余的儒生相比,他没有那么迂腐。

但楚国纲常败坏,礼纪崩塌,确实不是他作为一个小小的兰陵令就可以改变的,于是乎,他辞去了官职,再度离开了楚国。

之后,他在天下各国之间走过。

也曾去过秦国,高度赞扬了秦国的一些制度,却也同样批判了秦国。

最后,他重新回到了齐国,等他归来之后,已经物是人非,稷下学宫早就已经被废弃,如今一片荒芜,荀子最后接受了自己好友的邀请,来到了这小圣贤庄之中讲学、治学。

在这里,他对自己的一生学问做出了归纳、总结。

除去先前江川所念叨的《天论》,乃是他对天地自然的看法之外,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学问,却并非是敬畏苍天大地的强大力量。

首节 上一节 225/3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方舟,被迫成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