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大秦:从娶妻惊鲵开始证道长生

大秦:从娶妻惊鲵开始证道长生 第226节

而是在讲述这份力量的来源之后,又道出了“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之类的道理,人间有礼的存在,礼,便是一种规矩,一种规律,而天地之间,同样也是存在着礼,只要能够悟通天地之玄妙,参透天地的礼,便可以借助天地之间的强大力量,化为己用。

他的礼,和儒家之礼,截然不同。

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理解,那便是法家的法,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历史上,他教导出的几个徒弟,无论是韩非、李斯,还是未来的张苍,都纷纷倒向了法家。

只因为,荀子的思想主张,和法家的思想主张,是共通的,甚至于,还补全了以往之法家,韩非通过学习法家之学和荀子之法,总结出了“法术` 〃势”这三点,最后成为法家集大成者。

甚至于,韩非创立流沙,未尝不是从荀子这里得到的启发。

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则是察觉到了天地之间存在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唤作流沙,聚沙成塔,可以撼动一切,所以他所创建的组织,以流沙为名,就是想要效仿天地之中的流沙。

此刻,在面对江川的挑战,荀子仅仅只是抬手,便展现出了自己所掌握的“道理”,江川凝聚而出的炙热的力量遭受到了一股温柔的力量洗礼,顿时被消弭了。

仅仅只是一个抬手,江川亦是感受到了荀子的强大。

大宗师?亦或者是天人?

他不清楚。

但荀子,确实是一个值得挑战的对手。

于是乎,江川继续运转而来自身之力,强大且沛然的力量不断的从他身躯之中涌出,这样的根基,就算是荀子,也忍不住惊叹。

昔日,在蜀山之上,江川得到了扶桑神树的赐福,还没有成就大宗师境界,一身功力,就已经达到了大宗师的地步,如今,他真正意义上成就了大宗师,哪怕踏入大宗师的时间不长,但数年积攒下来,其功力,就算在大宗师之中,也是可以堪称绝巅。

可以说,如今制衡江川实力的,从来就不是功力,而是境界,而是感悟。

这也是他热衷于挑战诸子百家高手的原因所在。

早先的田光,如今的荀子,都是他挑战的对象。

这些人的道,对于江川来说有着极大的帮助。

强大的根基显露而出,江川释放而出的强大力量并没有直接化为恐怖的攻势,向着荀子袭杀而去,而是在江川的操纵之下,显露出了种种玄妙。

这是属于江川的道。

荀子以往在稷下学宫,就曾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未曾想时隔多年,依旧能够再度见到这样的事情,他自然是不吝赐教。

荀子出手,将江川的威势一一化解。

竹林之中,清风吹拂而过,竹叶微微摇晃,一派自然和谐的景象。

然而在竹林精舍前方的的庭院之中,却没有那么平静。

时而炙热、时而寒冷。

种种纷杂且强大的气机不断的从那里散发而出。

颜路在将江川带到竹林精舍,就因为荀子的命令暂时退下了,但他却没有离开太远,而是待在了竹林的边缘,在他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感受到了竹林精舍之中散发而出的强大力量,之后,又有多股浩荡的力量不断的从哪里涌出。

这使得颜路的眉头紧锁。

“?你究竟是什么人?”

在感知到竹林精舍那边的动静之后,他已经很难把江川视为韩非师兄的故旧了,对方来此寻找荀师叔,显然是另有目的,甚至于,很有可能对荀师叔意欲不轨。

毕竟对方身上还带了剑。

不过,因为此刻一直感知到荀师叔的气息,加上出(吗的的)于对荀师叔实力的信任。

颜路并没有急着向竹林精舍赶去。

时间,缓缓流逝。

竹林精舍那边的动静依旧在持续,并没有就此散去,然而愈演愈烈了起来舌。

一直到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那里的动静方才算是戛然而止。

颜路对于竹林精舍之中发生的事情是越发好奇了起来。

竹林精舍之前,庭院之内。

江川静静伫立,长剑依旧背负在他的身后,并未出鞘。

荀子则是站在了他的前方,两个人从外表看上来,没有任何的变化。

但实际上,此间变化,只有他们这两个当事人知晓。

江川拱手,向着荀子作揖行了一礼。

“多谢荀子赐教!”

荀子捋了捋胡须,笑而不语.

第二百九十二章 阅览山海

荀子的实力,高深莫测。

江川至今都不清楚,到底是大宗师,还是天人。

说到底,还是因为江川对于最后的天人境界知之甚少,根本就不知道那个境界究竟有着哪些特征,如何鉴别其实天人境界。

不过可以知道的是,荀子实力绝对不是一般的大宗师可以比拟的。

同其一战,江川受益匪浅。

所以,他方才由衷的感谢荀子。

荀子颔首道:“无妨,过了这么多年,难得有人来到我的面前向我问道,我自然也是不吝……赐教。”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静,无喜无悲,依旧是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不过因为知晓原著的缘故,江川知道,荀子待人,其实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冷漠。

他可以说是一个傲娇。

如果真的那么冷漠的话,他也不可能接受江川的问道,跑来同江川切磋。

而后,江川没有急着离开这竹林精舍,而是在此,同荀子讲述了一些关于韩非的事情。

他虽然没有给荀子带来韩非的口讯,但却能够看出,荀子400是很在意韩非这个徒弟的,很关心韩非这些年的近况。

在听到江川的讲述之后,荀子也是知道了昔日韩非在离开他的门下,回到韩国之后的诸多经历。

也知道了韩非最后为什么会去往秦国。

他有些同情韩非。

却又觉得,去往秦国对于韩非来说,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因为想要改变韩国,实在太过困难了。

……

在江川和荀子交谈的时候,颜路一直安静的守在竹林门口。

江川和荀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但他可以感知到,在竹林那边,确实是安静了许多。

一直到,一道熟悉的身影从竹林深处走来。

在看到颜路之后,江川也是有些惊讶,没有想到在此期间,颜路一直守候在此。

“有劳颜路先生了!”

江川向着年轻的颜路说了一句。

颜路轻轻摇了摇头,“没有什么。”

说着,他又向江川问道:“比起等待,我更想(chaf)知道,江先生和荀师叔之间的事,我先前感知到……”

江川打断了颜路的话,直接给予了答案,“没错,我先前和荀子切磋了一番。”

“荀子实力高深莫测,我不及也!”

颜路的心底,当即有了肯定的答案。

随即也没有继续追问什么。

虽然江川和荀师叔斗了一番,但从江川毫发无损的从竹林之中走出,可见这场比试,如江川所言,是切磋,两人之间是用一种极为友好的状态进行比斗的。

荀师叔既然愿意同江川比斗,可见江川,并不是什么坏人。

他带着江川,重新回到了小圣贤庄的会客厅之中,让人给江川端来了一杯茶水,又向着江川问道:“江先生已经见过荀师叔了,接下来准备何去何从?”

“是就此离开我儒家?”

江川道:“虽然有些唐突,但我想要在这小圣贤庄游历一番,毕竟第一次来这儒家圣地,不知道颜路先生意见如何?”

颜路笑道:“儒家向来是开门迎客,江先生尽管在此游历便是。”

“多谢颜路先生!”

江川拱了拱手。

于是乎,江川和公孙丽姬,就这样在儒家住了下来。

儒家小圣贤庄占据了一座山头,并不算小,虽然其中,有着不少学子在此学习,但作为儒家的总部,并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来这里进学的。

能够在这里学习的学生,要么是天资聪颖,要么是家里很有关系,同儒家关系非同一般,这才可以将家族之中的后辈送到此处学习。

这种事情,哪怕向来讲究有教无类的儒家也不可避免。

毕竟这个世界,除去打打杀杀之外,还有人情世故。

儒家的礼,何尝不是人情世故?

首节 上一节 226/3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方舟,被迫成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