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南宋求长生

重生南宋求长生 第214节

“嫁过来?小仁?你说他俩好上了?”李远山惊讶地问道。饭店那里村里的就三个人,宋瑜已经结婚了,杨明芳是姑娘,那就只有杨明仁了。不过,城里户口的姑娘看上农村户口的小伙,这确实很超乎想象。别说城里姑娘嫁农村小伙了,城里小伙娶农村姑娘都会受鄙视,除非是在城里找不到没办法。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就像一条天堑,隔开了双方。这时候农村人对城里人各种羡慕,嫁进城的姑娘,哪怕嫁的是残疾人,也够村里羡慕的。

杨光明也挺惊讶:“你咋看出来的?”

宋世华笑道:“那天小仁搬的东西有点重,黄燕那姑娘急忙上来帮忙。嘿嘿!一看他俩那眼神就有问题。”

“这个事情很麻烦。”李远山说道,“小仁是农村户口,黄燕她妈怕是不会同意啊!想当初我去她家的时候,她妈连个体户都不愿她干。”

“我觉得也是。”杨光礼摇头道,“要是我姑娘是成城市户口,怎么也得嫁个干,部,最低也得是个铁饭碗,哪能嫁给一个农民!哪怕我们现在赚的钱多点,但是农民就是农民。”

“现在他们还年轻,暂时先不管了。”李远山说道。话说农民,地位最高的时候是前些年当老二,现在也只是谈婚论嫁的时候遭歧视,但是以后,随着经济收入差距拉大,农民就更不受待见了。

接连两天晴天,天气不怎么冷了,三十的天天还没亮,四下还是黑乎乎一片,大家打着电筒就出发了。

这次去的人多,包括杨明金这些十五六岁的都一起,男男女女二十多个。

“大伯他们最多隔一两天天不亮就要跑一趟城里,也很辛苦啊!”杨明慎说道。

“这已经是最轻松的活了。”杨明义笑道,“我们一样天不亮就出发,而且天天都是。”

“为了赚钱嘛,当然得这样。等过些富裕了,那就用不着这么苦了。”李远山笑道,“那时候买个卡车,最起码也得是拖拉机,拉东西就轻松了。”

“另外,我们不办耗子药厂了。”李远山继续说道,“这耗子药一毛钱一包,就算一年卖二十万包也才两万块钱,这还没除本钱。我们办一个更赚钱的厂子,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办什么厂子?”杨明学说道,“我们这边什么厂子也赚不了多少钱,毕竟人口只有这么点,交通也不便利。”

“我们不在这边办。”李远山说道,“这两年南边不是热闹起来了嘛。那么多开放城市,尤其是深圳,对面就是香,港,现在是一天一个样。我打算,明年再干一年,然后去那边看看。要是能行,我们就去那边搞一个厂子。”

“嗯,确实,有机会是得去那边看看!”杨明学说道,“那里是开放的前沿阵地,现在正在搞建设,就算门窗这些不用木头,那家具总要用吧?就凭你们的木工手艺,在那边开个家具厂也能赚钱。”

“哈哈!跟我想到一起去了。”李远山笑道,“我们开个家具厂,其他人做一般的的,我再弄几套好的打响名声,还不得财源滚滚来,可比在家里卖耗子药好多了。”

“远山哥,你做的东西可不能卖便宜了。”杨明锦说道,“你这可是大师,不是宗师手艺,卖便宜了可就吃亏了!”他去读了半年书,见识增长了很多,知道李远山的手艺高明,生怕李远山不明白行情卖亏了。

“我自己的手艺我知道,怎么能贱卖!”李远山笑道,“一般人可买不起,其实主要是做展示,增加家具厂的名气。真有人买,那也能大赚一笔,然后再做一套摆上。”

“呵呵,这样最好,名气也有了,钱也赚了。”寨方平笑道。

到了饭店,黄燕她哥也过来帮忙了。小伙子叫黄河,名字取得牛,但是由于家庭的原因,性格很内向,不怎么说话。跟他说了几句,然后去见房东。

“这是胡哥吧?你好你好。”李远山说道,“这饭店大过年的还营业,影响你们过节了,实在抱歉。”

“不用不用。”胡道品儿子胡虎笑道,“我们平时不在家,家里冷清得很,你们来开饭店热闹,他们平时帮着做点事也能活动活动身体。”

“多谢胡哥体谅。”李远山说道,“你应该也知道农村是个什么样子,这虽说现在能吃饱了,但依然还穷。我们村里因为有朱鹮,被划为了保护区,不能栽烟了,这就少了一大笔收入,只能想办法来城里开个饭店赚点小钱。”

第198章、过个肥年

第198章、过个肥年

“这可不是赚点小钱。”胡虎笑道,“这么多顾客,每天可不少赚。”

“哪里啊!”李远山说道,“这只是过年过节,平时没有这么多人。再说,这个饭店是村里合伙开的,算是集体的吧,这么一算下来,除了本钱,一家也没多少。”

跟胡家人聊了一会儿,李远山才出来帮忙。

话说刚听到胡虎的名字,李远山差点笑出来。这里方言念胡是念成扶,胡虎让人一听就想到伏虎。降龙伏虎,伏虎在这里,那降龙罗汉济公呢?

十二点关门,胡道品叫住李远山,说道:“你店里这两幅画可得收起来,现在风气不好,小偷小摸的可不少,别被贼偷去了。”

收了画,然后去黄燕家。黄燕的弟弟和妹妹穿上了新衣服,脸色也红润起来了,不像之前那么瘦了。这将近四个月,每个月黄燕都有二十四块钱的工钱,有这些钱,自然能大大改善家人的生活。

黄燕她妈也热情招呼众人,一个劲道谢。她也没想到,女儿在饭店的工钱,比儿子进厂的工资还高。

“不用谢,这是黄燕工作所得。”李远山说道,“对了,黄燕的执照使用费,我们也算出来了,有一百二十块钱我把钱给你们。”说着把钱递过去。

黄燕她妈接过钱,一张张数,等她数清楚了,李远山笑道,“阿姨,现在你还觉得干个体丢人吗?”

“这个要是有得选,我还是希望她去厂里或者单位上班。”黄燕她妈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出了心里话。虽然算上工钱,一个月有五十四块,但多年的观念,让她认为哪怕工资低,还是铁饭碗好。

李远山摇了摇头,说道:“那些单位、工厂现在如何,你也在工厂上班,应该知道。人多活少,快支撑不住了吧?要是厂子垮了怎么办?铁饭碗发不出工资来还不是破饭碗,最后还不是得自谋出路。如果黄燕不和我们做饭店,现在家里依然不会有什么改变。老话说穷则变,变则通。往小里说,她这是为家里增加收入;往大里说,这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为国,家减少麻烦,这是光荣的事情。”

“就是,现在城里个体户越来越多了。”宋瑜说道,“我知道有一家还是正式工出来开的。按他的话说,工资太低了,如果靠那点工资,要攒够结婚的钱得四五年。现在他一个月怎么要赚四五十块钱,一年下来就够了。况且以后生意再扩大,赚的钱就更多,这是在厂里上班没法比的。”

不管心里如何想,黄燕她妈也知道这笔钱对家里来说太重要了,儿子也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了。

赶着马车急急忙忙回到家,已经快五点了。

李远山两人刚走到大香樟树下,寨方从李远山家出来,正好看到,说道:“远山,鸡我给你刮了砍好了。”

李远山高兴地说道:“哟!太好了,我还以为今晚吃不到了呢。”

这鸡是鸡场的,人口少的一家分一只,人口多的分两只。还有杀羊分肉,更是这几年第一回。这些都是早就说好的,辛苦了一年,得过一个肥年。

回家先将鸡肉熬上,然后才煮饭,准备其它菜。

珍贵材料不少,都是空间里的,什么鱼子酱,大黄鱼,刀鱼这些,不到七点,俩人同心协力做好,每个菜挑了一点摆在堂屋里的大桌子上献饭。不是舍不得至于为什么不用整盘菜,因为祭祀祖宗的饭菜除了老人不能吃,献和现同音,吃献饭就是吃现食,意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自然忌讳。

尝了一口刀鱼肉,李远山笑道:“本来也想让乡亲们尝尝,不过这不是本地产的,不好拿出来,只能以后再说了。”

首节 上一节 214/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十万倍天赋

下一篇: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