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南宋求长生

重生南宋求长生 第215节

“今年又是开饭店又是开药厂,能给大家增加收入,大家已经很感激你了。”江明月笑道,“至于这些东西,又不是生活必须的。”

“不过我发现,他们对你可比对我感激。”李远山说道。江明月在家里管着孩子们学习,不但让他们能腾出手来做事,孩子的成绩还提升了。对于他们来说,赚钱还是其次,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哪怕以后就是种地,也要种得跟他们不一样。

“你带着他们做事是为了现在,我带着孩子是为了将来。”江明月笑道,“现在哪怕依然贫困,只要孩子教育好,就有希望。反过来,现在赚再多钱,孩子教育不好,也能被孩子败光。”

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围着火堆说说话,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压岁钱才是最重要的。

得了压岁钱,拿去藏好,然后带着炮仗就迫不及待出门找小伙伴玩去了。

正月初一,早上第一顿是甜食,取下一年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吃过甜食,还有一个程序,就是找把柴回来,找柴即为找财。

“哟!你昨晚吃了多少肉?怎么找多柴回来,有干劲得很啊。”李远山刚走到屋后,就遇见宋瑜在路边休息,边上立着长长的一大捆柴,笑道。

“一不注意弄多了。”宋瑜无奈地说道,“找了柴不能放在那里不要不是,只能带回来了。”

“这就是前车之鉴啊,我一会少找点,合适就行了。柴找多了,累人得很。”李远山笑道。

“小哈念四声,意即一会儿去哪点玩?”宋瑜问道。

“去哪点都没得意思。”李远山想了又想,说道,“要不带点肉啊洋芋山药红薯这些,去后山搞野炊去?”

“可以啊!”宋瑜笑道,“就以前放牛的时候搞过,还没得肉,这都多少年了!”虽然没肉,东西也不多,但那时候却吃得高兴,现在想起来依然怀念不已。

“你们那时候可不算野炊,也就是个野烧,也就烧两个洋芋山药或者包谷。”李远山笑道,“这次我们搞的肯定不一样。锅碗瓢盆全带上,我家的羊肉才吃了一点,还剩得多,正好搞烧烤。鸡肉也没怎么吃,正好带上,再弄点猪肉,煮上大米饭,这才是真正的野炊!”

“好好!”宋瑜高兴道,“一个带点东西,今天好好搞一回,要不后天又得进城,可就搞不成了。”

“嗯,我再带两瓶茅台。”李远山笑道,“今天就让大家尝个鲜了。”

“茅台啊!这几年你每年都买两瓶,只进不出,这会舍得拿出来了?”宋瑜惊讶道。

“犒劳犒劳大家辛苦一年嘛。”李远山哈哈笑道,“而且接下来还得继续辛苦,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不是!”

等李远山拎着一小捆柴回来,宋瑜他们已经行动起来了。

“呵呵!大家都很积极啊!看来今天不搞好点都对不起人了。”李远山笑道。

“吃饭不积极,脑壳有问题!”杨明义笑道,“大家脑壳都没问题,当然积极了。”

年轻人去玩,自然要邀请保护区陈飞两个年轻人。要说大家都很佩服两人的,人家两人好大学毕业的,却守在这偏远的地方,就为了这两百多只朱鹮。要是一般人,早就辞职不干了。

东西很多,大家带着麻烦,就架了一辆马车,赶着上山。

翻过垭口,东边是一片沼泽地,这里是朱鹮活动捕食的地方,陈飞两人顺便过去查看一下情况。大家往西边走,一公里左右有一片平坦的地方,边上是稀稀落落弯曲的树木,一边还有水源,这就是野炊的地方。

马车来到平地边停下,东西搬到树下阴凉处,然后卸了马车,让马儿吃草。

“明月你们去洗锅碗瓢盆,明学,你带几个去捡柴,先将火烧起来,一会儿烧洋芋和山药。”李远山说道,“我和剩下的挖两个灶。”这里没有合适的能搬动的石头用来垒灶。

拿着锄头,李远山很快找到一个小土坎,这里就可以。

把土坎前面挖平,土坎修改成九十度,然后开始在土坎中间掏洞。

杨明学他们一人找了两捆柴回来,李远山他们才开始掏洞。等柴找得差不多了,还没弄好。

见着杨明义和寨方平也跑去跟大家坐着抽烟,李远山笑道:“我现在知道抽烟的好处了,可以躲懒啊!”

“你才知道啊!”杨明学笑道,“我外公他们寨子,以前上工的时候,一个个带着烟筒上山,干一小哈就几个凑在一起抽烟,光顾着说话,活路紧倒做不走。”

“这是思想境界跟不上啊!”李远山笑道。

“其实大家虽然不识几个字但是道理简单,谁都知道。”杨明学笑道,“只是知道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一回事。刚开始一切很好,但是有人发现即使少做点也没事,那私心一起,自然不愿再尽力。有人起头,就有人跟上,人心就散了。”

“人心散了,又怎么拉得回来?后面那些年,不管是严厉监督,还是改变分配方式,作用都不大,只能勉强维持。再那么下去,粮食就真不够吃了。所以,搞承包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寨方和说道。

“所以现在我也不再挖了,而是过来吹牛。”李远山呵呵笑道。

第199章、野炊

第199章、野炊

吹了一会牛,接着继续挖,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挖好了。再和点稀泥将安放锅的一圈糊上,把洗过的锅搬来安上,严丝合缝。

这时候陈飞两人过来了,杨明学问道:“一切正常吧?”

“还算正常。”陈飞说道,“不过朱鹮有点过多了,现在正是冬季,食物有点紧张。”

“要说起来,八环地下面最好,那里有大片大片的水田,别说几百只,成千上万只都能养活。”杨明学说道。

“说是这么说,还要看朱鹮愿不愿意去。”李远山说道,“反正这里养不了更多的朱鹮,它们自己会离开寻找合适的居住地的。不过附近几个公社得先宣传,让他们知道朱鹮的重要性。”

“什么重要性,按照那些二流子的德性,就算全世界只剩一只,那也正好尝尝味道。”杨明义撇嘴道,“要说杀死一只朱鹮,要坐多少年的牢,然后朱鹮去了就盯紧点,抓住一个判了,他们才会警醒。”

“问题是没有这个法律。”李远山笑道,“所以暂时只能宣传引导。只有等保护的法律出来了,才有处罚的依据。”

“要是从那边沼泽地过来全开成水田那就好了,那暂时就不用担心这事了。”陈飞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15/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十万倍天赋

下一篇: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