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人在香江,打造超级财阀 第103节

  加上杨朝业跟政府谈的是在那边投资旅游度假区以及影视基地,这两个投资项目,都是要占据很多地皮的,这也是政府最终答应可以出售这么多地皮的原因之一。

  “他们出价多少?”苏城问道。

  “将军澳每平方米140港元,清水湾半岛每平方米70港元。”杨朝业回答道。

  卧槽,真便宜!

  苏城不得不感叹,这个年代的地皮,真便宜,怪不得那些大财团,在新界、元朗、西贡等地,都大量囤了很多地皮。

  9.24亿港元?

  或许,这笔总资金非常高,但是对于两块面积加起来接近10平方公里的地皮,真的一点都不贵。

  太便宜了,买,必须将它们都买下来!

  “他们出的价格,还是比较高了,一年前,李钊基的恒基兆业有限公司以仅两千万港元的资金便拍买到了沙田第一城16万平方米的地皮,均价也不过是125港元每平方米而已,沙田那边工业区众多,价值比将军澳以及清水湾的要高得多了。”

  见苏城似乎觉得价格一点都不高,杨朝业便解释道。

  杨朝业来香江也已经两个多月了,在这边也了解了非常多的事情,特别是关于购买地皮的事情由他负责之后,他便查询了大量的地皮拍卖资料。

  1976年香江政府宣布计划拍卖沙田的一块地皮,沙田并不是香江的核心区域,不过李钊基当时就看好沙田的发展,因为沙田地少人多,而且工业区众多,对于房子的需求一定非常大,所以他便在1977年的时候最终以两千万港元的价格将这里拍买了下来,折算下来,每平方米只花了125港元。

  这也是杨朝业为什么觉得将军澳的地皮太贵的原因。

  实际上,当初李钊基为了降低拍下来的成本,选择了与李加诚、郑玉彤、郭德盛3人合作,减少了竞争对手,最终才以这么低的价格拍了下来,要不然根本做不到以125港元的价格竞拍下来。

  如果以旺角为直线距离的终点,实际上不管是沙田还是将军澳,距离都是差不多。

  只不过目前的将军澳,人烟稀少,几乎毫无产业。

  而沙田,拥有众多大大小小的工业区,人多地少。

  以目前来看,自然是沙田的价值更高。

  但是未来,绝对是将军澳的价值更高。

  将军澳面朝大海,对面便是港岛的柴湾,等东区海底隧道开通之后,从将军澳到港岛的距离,将会大大缩短。

  而沙田根本做不到,一个狮子山便挡住了它与市中心的联系,虽然有狮子山隧道,但是塞车是常事。

  “你觉得还能再谈低点价吗?”苏城问道。

  “应该可以,我们有我们的谈判筹码,如果旅游度假区和影视基地建设好,将可以带动将军澳以及清水湾半岛的地产、商业发展,到时候,起码能让这两个地方容纳几十万人生活,也能减轻香江城区人口的压力,特别是现在香江人口越来越多,却几乎都聚集在市中心,再不往四周分散些,随着物价的上涨,香江普通居民们的生活条件只会越来越差!”杨朝业分析得头头是道。

  “尽快把这件事情谈下来,就以半个月为期吧,能谈低自然最好,到时候结算的方式,尽量以分期的形式来付款,可以一年内付清。”苏城想了想,说道。

  如今虽然他手上有不少资金,但是要用到的地方太多了,特别是后面陆续要支付原油的费用,剩下也只有不到1亿英镑可用而已,这段时间,在苏城向苏氏集团以及天元投资公司可是陆续投了三四亿港元,所以如今可用的资金的更少了。

  看样子,要想办法弄多点资金了,总不能一直等原油资金的回流。

  所以,下个月一定要去一趟漂亮国那边才行。

  10月份的股市的震荡,正是苏城短线赚钱的最佳时期。

  虽然这次的股市震荡维持不了多久,但是对于苏城已经足够了。

  香江的大盘指数走向,其实也受漂亮国那边的影响,但是香江这边的盘子太小了,对苏城来讲,直接让天元投资公司的一支操盘手来参与就行了,用不着他亲自出手。

  苏城的目标,是漂亮国的股市!

  利用得好,不仅仅可以赚钱,还能趁机掌控一些漂亮国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一举两得。

  “好,老板,我尽快谈下来!”杨朝业点头道。

第165章 未来可期

  “你现在有空吧?”苏城问道。

  “怎么了,今天的工作安排不算多,时间还是能够抽得出的。”杨朝业说道。

  “既然如此,跟我去一趟侠义文学传媒公司吧。”苏城笑道。

  “好!”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大厦的三楼。

  侠义文学传媒公司的总经理李帅和总编汪志业透过玻璃窗发现苏城和杨朝业过来,便出来迎接他们。

  “老板,杨总,欢迎莅临侠义文学传媒公司。”李帅笑着说道。

  “嗯,进去办公室聊吧。”苏城点头说道。

  四人一前一后,来到了一个独立的办公室。

  发展得越来越好的侠义文学传媒公司,如今大部分岗位已经搬出苏氏集团大厦了,毕竟这边的办公室并不大,急速扩张的侠义公司根本挤不下这么多员工。

  《侠义体育报》、《侠义马报》、《侠义新闻早报》、《侠义娱乐报》、《侠义文学月刊》等的员工,都在隔壁大厦一个租赁的办公室里办公,这边三楼,只剩下《侠义文学报》的员工还留下来办公。

  “我见大家都很忙啊!”苏城坐下之后,笑着问道。

  他经过普通岗位的时候,发现员工们要么忙着打电话,要么忙着处理手上的资料,而编剧部那边,更是每位编辑都在看着稿件。

  由此可见,现在的侠义文学传媒公司,的确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板,说真的,要不是你的那部《寻秦记》,我们侠义文学传媒公司早晚得倒闭,如今咱们公司所拥有的一切,可以说都是拜老板你所赐啊!”李帅感慨道。

  他这句话,看似在拍苏城的马屁,实际上却真真实实,如果没有苏城给的《寻秦记》,让苏氏集团副总裁张丽决定侠义公司生死的话,说不定侠义文学传媒公司就已经不存在了。

  “这些客套话就不用说太多了,你来跟我汇报一下最近公司的情况吧!”被拍马屁虽然挺不错,不过苏城这次过来,可不是为了让人拍马屁。

  “咱们侠义文学传媒公司如今依然稳步发展中,靠着《寻秦记》这部小说起步,我们侠义这个牌子,如今在香江也算是非常有名的传媒品牌了。

  上个月开始,为了继续更好更全面地发展,我们目前已经将业务铺向湾湾、濠江以及东南亚华人比较聚集的国家和地区。

  如今的情况就是,《侠义文学报》在香江的销量基本稳定了,而海外的销量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至于其它业务,如《侠义新闻早报》、《侠义体育报》、《侠义娱乐报》等等,发展速度稳中有升,开始逐渐让市民们接受我们的,虽然盈利不多,但总体来看,也是越来越好了。

  目前,我们全公司一共拥有108位员工,其中香江这边86位,海外部门22位。

  7月份,我们的总营业额达到了487万港元,支出这块,海外业务扩展支出86万港元,员工工资支出42.7万港元,稿费支出29.8万港元,租金支出1.2万港元,其它支出6.8万,所以我们上个月的利润达到了320万港元,成绩喜人!”

  李帅汇报的时候,满脸笑容,由此可见,他对于这个成绩,还是非常满意的。

  要不是公司向海外扩展业务,利润已经超过400万了,这个成绩,对于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来讲,的确非常厉害。

  至于纳税,香江目前对企业所使用的是按年缴纳,所以并不需要一个个月去纳税。

  别看三百多万的利润,对于苏城这样的百亿富豪,似乎太少了点,但是账可不是这样算的。

  一个子公司,一个月盈利就达到了三四百万港元,一年不涨不跌,也能达到四五千万港元的利润了。

  这可只是一个子公司,经过杨朝业这段时间将苏氏集团旗下劣质子公司淘汰或者出售之后,目前还拥有着三十八家优质子公司。

  如果这些子公司每家都像侠义文学传媒公司那样,一年能为他赚四五千万港元,整个苏氏集团一年下来,也有十几亿的利润了。

  当然,十几亿苏城还看不上,接下来,随着苏氏集团的不断扩张,一年不为他赚个百亿以上,对苏城来说,都是失败的。

  毕竟,苏城可是一直利用小艾去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

  “嗯,总体表现得非常好,我这次来,给你们带来了一部新的小说,你们先看看。”苏城直接从手拿包里将厚厚的书稿拿了出来。

  其他三人的眼睛马上看向书稿,只见首页上面写着《大唐双龙传》,苏易著!

  “我看看!”作为总编辑,汪志业手速非常快,直接伸手将整本书稿拿了过去。

  众人当然不会和他抢,毕竟在座的,最专业的还是汪志业。

  总编的眼光最毒辣,一部小说的质量如何,只需要看看开头一部分内容,便能大概预测得了。

  苏城也不去责怪汪志业失礼,而是笑着在一旁等待起来。

  另外两人,也同样如此。

  汪志业看得很快,不到十分钟,便翻了好几页,正看得入迷,被李帅阻止了。

  “老汪,先别看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先说说,作品如何?”李帅问道。

  “好,虽然我只看了一小部分,但老板的作品依然写得非常好,与《寻秦记》不一样的是,这部小说的武侠风格非常纯正,它没有穿越这种创新,但是依然继承了《寻秦记》的写作风格,只看了开头两三万字,我就已经非常期待后面的内容了,绝对又是一部巨作!”汪志业兴奋地说道。

  《大唐双龙传》算得上是黄大侠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共有六十三卷,近400万字,想要读完这么长篇幅的一本书,需要的时间可不短。

  这部作品给人的感觉与其说精彩绝伦不如说是五味杂陈更为贴切些。

  在另外一个世界,黄大侠可以算是新派玄幻武侠小说的鼻祖,这部作品则是新派武侠作品的一个巅峰。

  “那实在是太好了。”李帅听了汪志业的评价,瞬间更兴奋了。

  一部《寻秦记》,就为侠义传媒公司带来了如此大的商业价值。

  如今,再多一部《大唐双龙传》,侠义文学传媒公司的未来可期啊!

第166章 老板还会漫画?

  “《寻秦记》一共连载多少字了?”苏城问道。

  “老板,《寻秦记》发布至今,已经有88天了,其中前两个月每天连载一万字,这个月开始每天六千字,截止到目前一共连载了将近77万字,如果接下来将连载的数字减至每日四千字,我们可以将完结的时间延长不少时间。”李帅汇报道。

  “不能减低连载数字,明早的报刊肯定赶不及了,这样吧,从后天的《侠义文学报》开始,恢复每日万更,一个月后,向大众宣布出版完整版《寻秦记》,总之。”苏城直接说道。

  “额,为什么?《寻秦记》能够很好地帮我们将《侠义文学报》的销量稳定下来,如果《寻秦记》结束了,咱们的报刊销量可能就腰折式下跌了。”李帅问道。

  虽然眼前有一部长达近四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而且经过了汪总编的肯定,但是谁也不清楚,它的受众如何?

  毕竟,没有经过市场的考验,谁也保证不了,它到底受不受欢迎。

首节 上一节 103/5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时尚设计师

下一篇:人在公寓:弹一闪离奇怀孕,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