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启2003

重启2003 第305节

  这下两人都知道这小陈肚子里是在打什么算盘了,这几天美丽坚搞他们的小动作,看起来好像还挺严重,但是经过他这么一番梳理,好像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嘛。

  听到这里,季祥林不知为何笑了起来:“也就是说这件事其实没影响吗?亏我和李老还偷偷讨论了好久来著。”

  陈钦好奇:“讨论什么呢?”

  “李老说美丽坚在搞数据安全,咱们国家的数据安全也要搞一搞了。”季祥林道,“尤其是作业系统,之前就是因为数据安全、花了官府大量经费,现在咱们开天做起来了,也算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有了自己的成果。”

  陈钦不知道他在笑什么:“所以是有官府订单了吗?我之前虽然不喜欢官府订单,但如果有余力,我觉得他们是可以做一做的。”

  “不是。”李老却说,“最近我跟小俞反应了一下,他们在准备拉一个国产系统清单,实际上主要就是针对的开天,到时候会有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审查程序……”

  陈钦一时间没听懂:“所以我们的这个能通过吗?”

  季祥林解释道:“他们的意思是说给你们的系统批免检,然后反过来恶心一下美国人,当然这个应该也是有好处的,手机厂商以后想登陆我们天朝的市场,那搭载你们的开天系统可以不用经过信息安全审查,后续还能享受一些海关上的税收减免政策,然后给美国人穿小鞋,恶心死他们。”

  “这。”

  陈钦一时间有些错愕,但紧接著也反应过来了,这事其实他想过。

  半年前他就在想了,如果直接用政策权力来推广开天系统那该有多方便,却没想到半年过去了,自己在各种更高层次的权力那里吃了不少瘪,现在也是又被大洋对岸的人给盯上了。

  但这种之前只能想一想的权力,已经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手中——

  要说有没有必要的话,其实这件事仍然会有帮助。

  对一项产品来说,想要凭藉质量打败一个竞争对手只需要自己够强就行了,但如果要让竞争对手完全退出,这得看对手够不够配合。

  想想历史上安卓迅速崛起,虽然势头够猛,但也没有在技术上做到天顶星科技的级别,后来问起相关企业,大到微软小到天朝的第三方团队,都在后悔如果我们当初的系统就算不火、继续做下去该有多好。

  但他们之所以没坚持下去,原因大概是‘技术恐吓’,就是说要让竞争对手误以为壁垒巨大,直接放弃追加投资,这样才会造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历史上安卓完成技术恐吓不仅是技术能力和生态的胜利,还有谷歌在各个领域积累的商誉,现在自己虽然也在努力,但如果有铁拳帮忙搞小灶,帮助大概确实会有一些好处……

  只是想到这里,陈钦叹了口气:“先不用了吧,至少我们这边不会主动推动这件事的。”

  李老解释道:“也不用我们做什么事……”

  “贸易保护我当然是支持的,但开天压根不安全,开源系统就没有安全免检这一说。”陈钦道,“如果非要搞国产,不如让那些国产软体商自己搞个发行版,到市场上来竞争,再说如果其他国家学我们搞产业保护,那咱们的系统反而会吃亏,毕竟我们本来就是领头人。”

  李老犹豫道:“好吧,其实我主要是觉得美丽坚这样搞,咱们得有点反制措施……”

  “我们的技术还不强,现在全球贸易对我们、或者对官府而言都是有利的,只能说我们没必要做这件事。”陈钦道,“实不相瞒,我最近联系谷歌那边的熟人,已经在计划投点政治献金了,之前老季的想法确实没错,虽然不用一遇到麻烦就卑躬屈膝,但入乡随俗嘛,只要他们不放弃开放,我们也不会放弃开放的。”

  季祥林没说什么,李老却叹起了气:“好吧,希望美丽坚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开放了。”

  “至少这个任期内不会有事,全球化虽好,未来总是会要继续封闭起来的。”陈钦道,“所以咱们趁著奥氏内阁这个任期多搞点自己的东西,也算是为未来做点准备了。”

  “我明白了,你说得对。”季祥林道,“那你想好要买什么了吗?我这几天想了想,为了避税、也为了迎合美丽坚的政策,我想你们星系其实可以更大胆一些,收购一些更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就算未来国际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对我们也应该更有帮助吧……”

  追求前沿技术,确实是目前可以想到的最好的方案了,一百亿放著也没用,至于随便收购在美科技公司的机会也不多。

  甚至谈话到这里,陈钦又想起那天跟阿玥说过的东西了。

  当时想到的答案是和英伟达,虽然超前了一点,当时觉得有点不太靠谱,但现在回头一想,如果有李老帮忙在体制内说话,自己又愿意出钱,买个应该也不是不可能,至于英伟达——就是金融投资也不是不行,股权也是权,而自己这边能动用的人手本来也不少。

  而如果再退而求其次的话,未来十年的产业风口,其实答案也不仅限于这两个,网际网路医药能源,不仅目标很多,实际上也不用把目光局限在美丽坚境内。

  不过……抄底本身是个比较口语化的概念,实际上要说抄底的逻辑,当然不是‘它跌了肯定会涨’,而是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跌到了它的实际价值线以下,这种时候自然更适合去投资,这套逻辑叫做‘价值投资’。

  而要说‘价值投资’……对天朝股民来说大概比较陌生,然后自然会有些距离产生美的滤镜,但凡提起来,就要把巴菲特吹得天花乱坠,仿佛只要是价值投资,那就一下子跟什么务实精神联系到了一起,就变成活该赚钱的典范了。

  但实际上的价值投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的价值投资,其实跟股友们吹得差不多,巴菲特自打投资喜诗糖果以来,因为自己已经有了家底,主打的是个稳定增长,实际上也还是对冲风险和控制未来预期的那一套。

  至于狭义的、严格意义上的价值投资,其实是不会考虑‘未来预期’的。

  考虑价值,就要严格著眼于现在,如果认为一种资产的实际价格比它的市场价格更低,那就要毫不犹豫地买,如果买后跌了就加倍加仓,再跌就继续加倍,直到仓位到底或者它上涨到自己的预期价格为止……

  因为这种正常人无法理解、也驾驭不了的投资风格,价值投资者实际上是天生的做空者,既然投资的是资产的价值,那么价格下跌就是好事,就算自己买了以后价格继续下跌也无所谓,他们巴不得公司当场破产,自己把有价值的资产拿去清算。

  所以就算是重生者,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之前那些投资目标似乎有点不是很给劲……

  是刚刚三连炸,但这归根到底不是他家火箭还不行么。

  英伟达股价跳水,但这本来也是他们自己的显卡卖得不好的锅。

  就算他们未来的前景很可能已经在创始人的脑子里画好了蓝图……

  但很可惜,创始人的脑子不是公司资产,做个风险投资人可以,但要直接收购资产的话,果然还是不太妥当。

  想到这里,陈钦重新沉思了起来,不过季祥林是在问他,也是在问星系软体,毕竟现在就是自己人也不太清楚现在星系软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治理结构,至于答案当然也不用马上就给出来。

  不过就在往日的那个‘技术交流频道’里,虽然季祥林不是问他,李老却在旁边听著,几乎是习惯性地蹦出了一个主意:“那要不买个芯片厂呗?”

  解禁失败,总之上章免费放到这一章前面了(

第319章 100:代工厂(二合一)

  李老大概只是顺口说一嘴,但芯片似乎确实是个还不错的选择。

  甚至不只是不错。

  不仅本身是重资产行业,而且如今经济危机,受到冲击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就是半导体,半导体是生产工具,经济不好的时候就会衰退,而今年又恰好是市场周期中的过剩周期,总之行情现在烂得不像话,正好适合来抄底。

  而且今天这事,说到底不就是未来贸易战的预演么。

  这几天算是提前感受了一下下个版本的压力,而要说贸易战,别的问题都能解决,芯片禁令是真的绕不开。

  只不过这个问题,陈钦之前其实已经想过了。

  他自己不懂半导体,嵌入式就够他头疼的了。

  不过所谓高屋建瓴,要说这个行业……他大概是稍微懂一些的。

  “半导体这个范围可有点大,李老你想做的是哪种芯片?”

  就是季祥林也知道这个问题,李老说道:“我以前在联想就主张过要自研电脑芯片,后来从联想出来后又参加了几个自主研究的芯片的项目,虽然做得还行,但目前进度都还不怎么样,但现在说的话,我觉得还是高端半导体更好,这对咱们国家来说是个产业升级的机会,对国内公司来说也算是多了个选择……”

  他一说就停不下来了,不过倒是很快又补充道:“当然我只是建议而已,而且我和小陈之前已经开始做这个东西了。”

  季祥林有些意外:“已经买了?投资的初创团队吗?”

  “不是的。”李老说道,“我们是做了个开源指令集……”

  季祥林没听过这个:“这我就不太懂了,指令集是什么?”

  “指令集嘛,差不多就是芯片上的一种上层代码,无论是作业系统还是软体,都需要通过指令集来完成功能,比如说英特尔的芯片指令集就是X86,不过他们的指令集是依附于芯片的,算是芯片和系统之间的连接部件……”

  李老解释著,季祥林似乎也顺手翻起了手边的手册:“哦对,咱们开天手机的指令集,原来是ARM对吧?”

  这时陈钦道:“对,ARM公司目前是个提供低功耗指令集、以及和它配套的技术方案的ToB性质的半导体公司,我们现在是开天生态的主导者,不能完全受制于人,所以我们最近联合,提供了一个开源指令集,叫做。”

  “好主意,开源还真是好用啊。”季祥林也听明白了,“也就是说以后做开天手机的可以直接用咱们的开源指令集,这样就不用给ARM公司付钱了?”

  李老却说:“差不多是这样,不过开源本身不是万能的,对一个成熟的市场来说,一般是‘二流公司做开源’,它目前只是一种免费替代的方案,发展还需要时间。

  陈钦也说道:“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咱们在做的游戏引擎,ARM强在他们与指令集配套的技术服务,这种商业模式是他们首创的,核心还是他们能够让芯片公司缩减成本,最后用营收来支付技术服务和授权费用。”

  季祥林沉思:“听起来还不错,要不咱们可以考虑一下这家ARM公司?虽然有替代方案,但是如果收购下来强强联合……”

  李老沉吟了起来,但陈钦说道:“不需要了,迟早会淘汰掉他们,我们的商业模式更先进。”

  季祥林好奇:“这不是开源架构么?”

  陈钦便解释了起来提供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是帮企业跳过指令集底层设计的工作量,但一方面他们的研发能力无法应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毕竟不是每个客户都是做手机或者电脑的,一方面他们的生态其实也很封闭,客户只能付钱接受,但无法参与开发。”

  “而我们的可以供更多人来使用,也许有客户有闲心自己研发一套技术方案,成功后他可以把这套技术方案卖给别人,久而久之,肯定能比ARM一家的方案更丰富。”

  “同时更多开发者可以靠开发我们的芯片组的工具获得名气和收入,现在与我们合作的已经开始这种业务了,甚至以后ARM也可以投入我们的指令集的相关开发,所以我们的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最主流的指令集之一的。”

  季祥林听完有些没转过弯来:“我还以为这是个技术问题呢……”

  “这是个商业问题。”陈钦道,“确实目前半导体领域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商业问题,所以ARM公司还是算了吧。”

  陈钦说了半天,把未来的两大主流架构之一的ARM批了个一无是处。

  倒是没提最主要的原因,毕竟ARM技术是真的有点难,相对而言又实在是没什么钱赚。

  不过刚才这些东西也不是他胡说骗人——作为未来人,又是科技行业的,芯片问题自然是多少听说过一些。

  所以上个月他除了吊儿郎当,也想了个相关的办法,实际上他第一个瞄准的就是ARM,不过ARM到底还是太小了,这个小的意思不只是它规模小,而是份额小,毕竟手机是块大蛋糕,它的份额从90年代就开始竞争激烈,如今的格局其实已经差不多划定了。

  而ARM这块实在是很小——目前高通跟诺基亚打完诸神之战,退出市场做了净专利持有人,是这块大蛋糕桌上的最大的玩家,而ARM是它阵营下的小喽啰之一。

  具体来说,未来手机的高通税有5%,基带芯片和SOC芯片也是以它为绝对霸主,价格另算。

  税是按固定费用算的,一个cpu一点点钱,非要说基数大,那可能确实也不少,但摸著良心说他提供那么多技术支持、就拿这点分成,比起那些专利流氓不知道良心到哪里去了。

  所以从投资角度来看,这个公司实在是没什么油水——不仅营收不咋样,到2023,完全体的ARM一年营收也就那么点……按重生者的标准,ARM的利润是比原神高了,但差不多跟李佳奇是一个档次的选手。

  而且也没什么话语权,就是个臭打工的,实在是很尴尬。

  所以要确保可控的话,确实没必要自己做一个,于是陈钦拉出了它也是个低功耗、微内核、以嵌入式为核心的开源芯片架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之前有四个大哥,但是自打90年的微内核与宏内核大战后,它这一支就混得很落魄,按历史它大概要过两年才出现,出现后也打不过有先发优势的ARM。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嵌入式系统是芯片的绝对下游,之前做开天系统的时候陈钦就这么跟李老说过;现在既然有支点,往上游前进,第一步碰到的就是指令集,做个,差不多是给其他开源替代给一条路,就算不做强制绑定,应该也能在手机指令集上多一个备用选择,也方便为继续往上游前进提供支点。

  “好吧,既然架构指令集不行,要不投点别的?”季祥林也意识到这个行业的复杂度了,似乎是一边说话一边搜彭博社的行业报告,“我看介绍说芯片产业目前主要是三个模式,一种是IDM,也就是垂直集成的综合型企业,一种是台积电那样的代工厂,还有一种是哪种比较好呢?”

  这次陈钦直接说道:“如果是为了保障产业安全,只能选择代工厂。”

  不行吗?”

  “不太现实。”这次是李老说道,“当然我觉得设计公司也很好,毕竟我们有中芯国际,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只有芯片、没有生态是不行的,我们现在有了开天OS和,那么继续往上游前进,下一站应该是设计公司……”

  陈钦却说:“专门搞设计的公司也可以,但我自己没什么太好的目标,反倒是代工厂有个更好的选择……”

  李老好奇:“台积电的话,他们与宝岛省官府关系匪浅,你们怕是买不到……”

首节 上一节 305/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韩剧:多子多福,嫂子坏掉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